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逆袭悲剧人生 >

第30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逆袭悲剧人生-第30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逆袭悲剧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贾政也没真的饿着,书房里本来就常备着新鲜的糕点还有茶水,饿的时候填补过两口,只不过糕点和水都变冷了,没有那么可口。
贾政一待就到了傍晚,终于想通从书房出来,人看着憔悴不少,可是眼神晶亮,周身气势也洒脱不少。一看二老爷出来了就有人去立马去报贾母和王夫人。贾政这边是先沐浴梳洗一番,也好解解乏,毕竟这一天一夜都没怎么睡过。
是的,贾政终于愿意认清自己的不足,而且荣国府的重担也有人接替,还接替的非常好,将来去地府也能向老爹、祖先交待了。贾政觉得自己可以卸下一直压在身上的重担,干点自己想干的事儿,要知道自己最想要的就是一个肆意洒脱的生活,没事就看书、喝酒、办诗会。
至于官职,现在贾政也终于承认老爹帮忙捐的这个工部员外郎太不合适了,工部本就是个实干的地方,自己除了会读书其他俗物是一概不懂,如果贾政是现代人可能就会来一句:天生没有这个脑细胞。
天知道每天在工部待的有多别扭,上官也知道自己没有才干,轻易不会安排活,免不得就要受到其他同僚或多或少的鄙视,自个又是个口拙的,不会奉承人,为了不丢面子只能成日里端着一副我是读书人的清高姿态,说实话端的挺累的。
只要想到自己以后不再去争、去上进,那日子过的肯定是要多潇洒有多潇洒,以前存着往上升的心思,每天还得去点个卯,然后枯坐一日,以后只要隔三差五走一遭就行,露个面后就能想干嘛干嘛,多自在。
贾赦一回到家就听说了傻弟弟把自己关在书房一天一夜的英勇事迹,连那句在贾母面前维护自己的话都知道了,这傻弟弟莫非要开窍了,贾赦不确定地想。
是一时功夫还是真的开窍了,不用等多久想来就能知道,若贾政真能改变,贾赦愿意帮他一把,毕竟这个便宜弟弟没存什么坏心思,就一点:傻,贾赦会亲自帮他写一本傻人有傻福的故事。


☆、二老爷要奋起

贾政自个是想明白了,但还是那个孝顺母亲的好儿子,等沐浴完毕又简单用了晚膳,派人去请贾赦、王氏去贾母处,只说有要事商议,自个先赶去贾母处请罪。
一进门就是跪下三拜,“母亲,儿子今日累的您担心,实属不孝,特意向母亲请罪。”小儿子都这样诚恳地请罪,贾母也就不计较之前的些许不快,“快起来吧,母子间哪能真有仇。”两人又续了一番母子情,没多会儿贾赦、王夫人就相继到了贾母处。
王夫人就算了,贾赦竟然上门,贾母就有点不解,说实话平日里贾母也懒得见贾赦,见了他就想起了贾老夫人在世时自己的不顺心,现在的日子多好,贾母是一点也不想回忆以前的憋屈日子。
贾政是难得起身相迎:“大哥,你来了。”因为不知道贾政打的什么主意,贾赦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喊了声“母亲”,就自动找位置坐下来。
“政儿,今个都聚到这儿可是有什么事情。”贾母道。“是儿子派人请大哥过来的,儿子之前为了就近照顾母亲,舔着脸一直居住在荣禧堂正房,大哥现已加封荣国公,儿子再住下去更加于理不合,所以今日自请从正房搬出,与大哥交换住所,儿子会尽快搬离……”
还没说完就被贾母打断:“住口,政儿这正房是你想搬就搬的吗,你这是犯糊涂了不成。”王夫人也是一脸焦急,“老爷,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提搬家的事,搬到东院去离就母亲远了,还怎么伺候母亲。”
王夫人当然不想搬,这正房是荣国府最为大气正派的地方,何况已经住惯了,如果真的搬出去那不是承认贾赦是荣国府真正的当家人,二房岂不是一点继承荣国府的机会都没有了,再说搬出去谁还承认自己当家女主人的身份,老爷当真是糊涂了。
贾母不相信这事是贾政自个主动提起来的,自个的儿子自个知道,打小就听自己的话,这根本不像他本人能做出来的决定,“政儿,你老实说,是不是老大逼迫你的,不要担心,老婆子再不济也还是这荣国府的老太君,我看谁敢阻止你尽孝,勉强你搬离正房。”
坐在一旁无辜躺枪的贾赦。
贾政一开始就想到母亲这里不好说通,但是自己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所谓再而衰三而竭,这次一定要一鼓作气坚持到底,否则结果怎样就不能保证了。
干脆直接跪在地上,也顾不得一直注重的面子问题,很是直接地说道:“母亲,这都是儿子一个人决定的,不关大哥的事,儿子自诩读书人,却一直违背礼法住在正房,现在想来真是有违祖宗法制,也是丢了天下读书人的脸,儿子不想一错再错下去。”
说完就梗着脖子跪在那里不起来,贾母感觉呼吸有点不顺畅:“你可是在怪母亲强迫你住在正房,你只想全了你读书人的气节,说到底还是在怪我擅作主张,真是儿子大了不听话,一个两个都是来讨债的。”贾母擦拭着眼角。
要是贾赦说出这样的话,贾母顶多觉得不是身边养大的果真不亲近,然后再生生气。可是一直疼爱的小儿子这样说,贾母真是接受不了,自己做这么多都是为了谁,就怕百年后这荣国府没有小儿子立足之地。
这才不顾礼法强势的将小儿子安排在正房,想着能为他多争取就多争取点,难道自己就不知道长幼有别,结果到头来反而怪罪自己。
其实贾政真没这么想,更何况还有子不言母过,“儿子从未这样想过,是儿子之前生了不该有的心思,才装聋作哑住在正房,现在大哥已经保住荣国府的一门荣耀,儿子不能再这样自欺欺人,母亲,住到东院去儿子依然能够尽孝,还请母亲成全。”
贾政是觉得反正已经不要面子自爆黑料了,再多说点也不怕啥,关键是母亲赶紧同意才好。
贾母这会儿是气的说不出话来,一副要晕倒的样子,王夫人帮忙抚着胸口顺气,一会儿是:“老太太,您别当真,老爷只是一时魔障了。”一会儿又是“老爷,您看您将老太太气的,一会儿老太太有了好歹,您该如何自处。”
贾母以前遇到事情每每半真半假的装晕,哪怕是贾赦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剩下一个劲儿的紧张赔不是、请大夫,很容易就糊弄过去,结果这次这么久一坐一跪的两人一点反应都没有。
贾政干脆径直磕头:“母亲,千错万错都是儿子的错,若母亲真的病了,儿子定会衣不解带亲身侍候直至母亲康健。”
“你先起来。”贾母喘着气儿说,从来没想到最亲近的小儿子也能把自己气的肝疼。
贾赦看着面前的闹剧,觉得傻弟弟这样逼贾母同意的操作也是神来之笔,从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样一幕。贾政的决心贾赦多少看到点,只愿以后能一直保持头脑清醒,反正能不能搬回正房无所谓,再说这正房被人住了这么久贾赦还有点嫌弃呢。
开口道:“行了,你愿意搬出来,还没问我愿不愿意搬回去,我东院住的好好的,才懒得费事情。”贾母、王夫人一听正主都说不愿意,那就必须不用搬了,“政儿,既然老大不想搬,你就安心住着。”
贾政本以为大哥最盼望的就是搬回正房,自己设身处地想想最希望的莫过于搬回正房才是,合着自己闹半天人家正主压根不愿意回去。贾赦在贾政心中瞬间高大起来,觉得贾赦不仅有情怀,不计较,还重视兄弟情。
于是搬出来的心思更加坚定,不管大哥愿不愿意搬回正房,自己是必须要搬出来的。既然没办法交换住所,贾政直接说:“那我就搬到荣禧堂西北的那片院子里去,那里也不小尽够住了,而且就在母亲旁边,不影响照顾母亲。”
有这觉悟贾赦也不想拦着,能搬出来对于贾政本身来说确实是有利的,最起码时间久了外人会说一句“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不会追着他不分长幼的黑历史不放。“你自己看着办吧,时候不早了,我先回去休息了,明日还要上朝。”
贾赦走后,贾母这里又闹了好久才消停,这会儿王夫人也不管不顾,撒泼哭诉起来:“老爷想搬,反正我是不会搬的。”贾母也希望王夫人的撒泼能让贾政回心转意,是以并未阻止。
贾母面前的贾政一般都是听话的鹌鹑,可是在自个夫人面前,贾政还是很霸气的:“王氏,你不搬也得搬,明天开始就赶紧收拾东西,十天之内搬不完我就把你送回王家去,问问大舅子,王家是怎么教养女儿的,出嫁从夫的规矩都不知道。”
贾母这会儿自然要护一护王氏,“谁给你的胆子送王氏回娘家,你是不准备管珠儿、元春、宝玉了?”王氏有人撑腰稍微壮了点胆气,不过也不敢再多说,只是不停地抹眼泪。
看着贾政还是不松口的模样,贾母的气又上来了:“你这是要气死我了,老爷啊,你干脆把我也带走吧,儿子大了翅膀硬了只会欺负老婆子,我一个还留在这世上干嘛。”贾母也豁出去了。
女人一哭你别想讲道理,贾政觉得不能再死磕下去,想征得母亲同意恐怕是不可能了,只能私下里直接搬。“母亲,天色晚了,儿子也不打扰您了,您早点休息,儿子先回去。”
贾母不知道贾政究竟是何打算,指着贾政“你……你……”了半天干脆晕过去。贾政一开始慌了一下想赶紧去扶贾母,突然想到之前为了逼迫大哥就范没少配合着母亲装晕,硬生生收回了伸出的手。
狠狠心径直往外走,走到门口又停下来:“母亲,唯有此事儿子不能听您的,这件事过后是打是骂儿子任由您处置,从小到大儿子没有一件能真正做主的事,就一回,就依儿子这一回,以后儿子都听您的。”说完头也不回的往外走。
王氏本来想再留会儿,结果马上贾政的声音就从院子里传来:“王氏,你是现在跟我回去,还是继续待在这里,你自己好好想想,别让老爷我等急了。”
贾母看贾政走了,索性也不装了,看着王氏要走又不敢走的模样,有气无力的挥挥手让王氏离开。贾母一个人怔怔的坐了好一会儿,周围伺候的丫鬟也不敢劝。
“来,扶我去看看宝玉,晚上这么闹也不知道有没有吓着他。”等到了碧纱橱看着熟睡的宝玉,贾母喃喃自语:“宝玉呀,你父亲看样子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啦,祖母只有你了,你可要快快长大,争气点儿,将来可不要想你老子一样来气我啊。”
这模样竟有几分凄凉的味道。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被拉去吃皮皮虾,差点以为今天写不完,幸亏白天偷空用手机码了一点,回来顺利更完。顺便吐槽一句:皮皮虾真难剥

☆、搬离

第二日,贾政派人去工部告了几天假,就着手搬房子的事儿。二老爷要搬到荣禧堂西北边的院子,丫鬟小厮一大早就开始收拾那边房子,虽然以往有每日打扫清洁,可是毕竟长久不住人,各类物事都要换成新的。
正房同时安排人打包整理各类东西,王夫人磨磨蹭蹭地不想收拾。赵姨娘(揣着探春的那位,现在已经被升为姨娘了)第一个相应自家老爷的号召,自打醒过来就开始吩咐收拾东西。
对于赵姨娘来说住哪不是住,因着王夫人嫉妒心作祟,现在被安排的院子不光狭小,还是朝北的方向,常年见不到太阳,尤其到了冬季屋子里那叫一个阴冷。赶在王夫人之前搬过去还能挑一个好一点的院子,昨个晚上老爷已经承诺由自个挑院子。
很快除了王夫人,二房的一干人等都搬到西北边的院子里。看着王氏身为夫人一点也不配合自己,贾政对其更添了一分不喜,懒得亲自去催她,只派人传话:“十日之内不搬过来就自己打包回娘家吧,不要等到时候老爷我亲自动手。”
眼见大势已去,王夫人忍着满心不愿搬到了那边,等搬过去后看到姨娘通房都挑好的院子住下来,想要重新安排院子的想法刚提出来,就被这是老爷的意思给怼了回去。
当然这些小妾们也聪明,除了主院还留了靠近主院最好的两个院子,这是要安排给贾珠和元春的,否则真的不长脑子占用了,王夫人就有理由重新安排,到时候恐怕又是狭小阴暗的住所。
贾珠和元春现在也就十二三岁,父亲的决定哪有他们可以置喙的余地,只知道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后就要换个地方住,贾珠还好满脑子里都是读书二字,住在哪并不是特别在意,并且他多少知道之前住的住法不合规矩,可惜人小没有发言权。
元春心里面就很不舒服,新搬的地方不如原来宽敞明亮,把各项东西一归置,屋子就显得狭小局促,真是哪哪看都不满意,也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搬出来。
要说两人最受王夫人影响的是元春,女儿家总归和母亲更为亲近些,平日里没少受王夫人那一套言辞的影响,再加上贾母的支持,并不觉得住在正房有什么不妥,反而引以为荣,那说明咱二房有本事。
现在倒好,从里边搬出来挤在这方寸之地,就觉得自家的地位受到挑战,暗地里下决心要更加用心努力学习,将来成了贵人好为母亲争一口气,为二房争一口气。
贾政真要动手搬,贾母也不可能坐在院子里拦着不让动,尤其当着下人的面争执起来都不好看,干脆眼不见心不烦,只一心一意地照顾宝玉。
贾赦没想到贾政这次这么雷厉风行,跟平日的性子一点也不像,差点以为也被哪个孤魂野鬼给穿了,不过连日观察下来除了此事,其他的还跟以前一样,至此对这个便宜弟弟算是高看一眼。
下人们看着府里这样大的动静,都以为大老爷要回归正房彻底掌权,一个个都往大房各个管事面前凑,想要提前巴结讨好,甚至大房一下等级低的丫鬟小厮都被不少人恭维。结果二老爷都搬过去好几日了,大老爷也没什么动静,只是派人将正房打扫好就放着不动了。
然后安排几个大房的下人守着正房,依旧安安心心过日子,且王夫人还是管着家,貌似跟原来的没甚差别,知道之前的讨好做了无用功,只能慢慢歇了心思。
当然府里近几日的动静也被汇报给了皇帝,皇帝当初说只要跟贾赦有关的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报,暗卫们自然是严格遵守指令,像这样的家务事也被报了上去。
不过如果真有人看不顺眼弹劾贾政不分长幼、无视礼法、窃居正房,那家务事也就上升成需要皇帝裁断的大事儿。之前皇帝就决定冷着贾政,如果真被人捅出来也会惩戒一番,毕竟贾赦现在正受宠,怎么滴也得给人出出气。
现在贾政自己醒悟了也好,只需要一直冷着就行,多余的惩罚也就这样揭过,这样的事闹出来总归不好看,贾赦即便身为受害者也是要丢面子的,皇帝也算很为贾赦考虑的。
一转眼就到了秋天,最大的变化是那个原著中只认嫡母的探春出生了,不过这次因着贾政基本恶了王夫人,对于她把探春接到身边教养,一来能给探春抬抬身价,二来慰藉一下宝玉不在身边的寂寥,这样的说辞没有被贾政认可。
赵姨娘才不愿意自个的女儿被王夫人养着,要是当家夫人是个和善人儿,哪怕不主动要求,赵姨娘都会想办法让夫人教养,伏低做小都不会皱皱眉头,即便只是挂个名头,将来说人家都能被人高看一眼。可是看看王夫人的人品,赵姨娘可不敢指望自个的女儿被养成什么样。
在探春没出生之前,温言软语地撒了几回娇,就被贾政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不会给王夫人机会。结果是喜人的,赵姨娘顺利保住探春,从小有亲娘养着,就不信还能成了书中那个亲娘都不认的狠心人!
赵姨娘因着女儿在身边,算是后院第一得贾政宠爱的人,日子过得顺心,就没有成为书中那个尖酸刻薄、言语粗鄙的妇人,当然这是后话。
秋天到了,贾赦最关心的是什么,当然是时令的蔬菜,今年说什么也得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