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1607-杨力养生23讲 >

第2章

1607-杨力养生23讲-第2章

小说: 1607-杨力养生23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为什么?因为寒冷能使人的体温降低,体温低则细胞分裂慢,代谢也慢,可以节能,所以衰老来得晚,寿命自然长 。    

  相反,高温能使人体温升高,细胞分裂快,代谢快,因为阳气耗散得快,所以衰老也来得快,寿命当然偏短。    

  同样,冷血动物寿命较长,如蛇的寿命都很长,而鸡的寿命就短,因为鸡体温高,蛇的温度低,有些地方的人夏天把蛇养在屋里,一个房间的温度都会降下来,就是说温血动物的寿命比冷血动物的短得多。这就启示了低温养生的重要。    

  那些住在山洞里修行的老道人,寿命都很长,原因之一也在于山洞里温度低。    

  低温来自何方?    

  低温来自阴气,来自北方,来自夜晚,来自地气,来自地下水    

  ——怎样利用阴气进行低温养生?    

  第一,阴气多在北方、夜晚、低凹处。所以要常在这些地方养生。阳气不虚的人可以北屋为寝室或为办公室。    

  第二,阴气多在秋冬,所以秋冬要多养阴。要养阴首先要藏阳,所以秋冬要避免剧烈运动、 酗酒,以免体温升高,不利于养阴。    

  第三,阴气多在低处。一楼、地下室,室温偏低,又可直接接触地气,有利于低温养生。住南面及高屋的人,冬天室内暖气温度不宜太高,以免影响体温。    

  第四,阴气多在地下水,所以要多喝井水、矿泉水。冬天人的体温比夏天低是正常的。    

  ——怎样利用地气养生?    

  天属阳,地属阴,地气也属阴气。住山洞的人为什么寿命长?就是因为有地气,地气也可降温,阳气上升,阴气下降,所以住窟洞、住地下室、住一楼的人,温度较低,又可以接触地气,最宜于低温养生。如果赤足接地气,效果最好。住高屋的人,应多下楼,赤足走几步。    

  ——怎样利用夜晚低温养生?    

  夏天天气炎热,白天气温高可以用来休息,夜晚气温降低可进行工作、写作。同时,夜晚阴气重,阳气不亢,低温有利于大脑活动。    

  低温养生的饮食要求    

  有些人爱喝开水,饮热茶,喝烫酒,涮火锅,吃烤肉。这种高温食品对阳虚的人来说是适合的,可是对阴虚阳盛的人就不适合。因为阴虚的人,体温已偏高,如果再进食高温食物是不利于养阴的。    

  所以,有些人的这种高温生活习惯应该逐渐改变,多锻炼低温生活,对益寿有好处。    

  低温养生食品应选择哪些?    

  第一,喝常温水、常温茶,不喝烫水、过热的茶。    

  第二,选吃阴性食品。包括:水生植物如水稻,越冬植物如冬小麦,地底下食物如土豆,冬生食物如大白菜、萝卜,以及背阴处长的食物。    

  第三,选吃偏低温动、植物,如鸭子、鸭蛋、猪肉、鱼、龟、鳖、竹笋、莴笋、藕等。    

  第四,多吃秋冬季的水果,以利于养阴,如苹果、冬枣、雪梨等。    

  第五,要多喝井水、地下水(注意无污染)。


第二篇第五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

     

  顺应阴阳气化是四季养生的奥秘。    

  春、夏、秋、冬该如何养生?    

  阴气在哪些地方最多?    

  阳气在哪些地方最多?    

  四季养生的秘诀——顺应阴阳气化    

  四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气化。人为什么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呢?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什么相应?阴阳气化相应。所以,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就必须知道阴阳气化的规律。    

  那么,什么是阴阳?    

  问得很好!要能做到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当然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阴阳。    

  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永恒运动的,都属于阳。    

  凡是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    

  阴阳产生于宇宙运动,具体是日、月的运动。    

  日、月运动产生阴阳,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气的变化叫阴阳气化。阴阳气化产生寒、热、温、凉四季变化及昼夜温差。    

  讲到阴阳,那就必须提到 《易经》,《易经》 是中国经典中的经典,一部 《易经》 就是讲阴阳运动、讨论阴阳哲理的书。    

  有这么一条真理:愈是简单的,就愈是实用的。太极图就是讲阴阳气化的最简单却又是最实 用的图示,它浓缩了 《易经》 最高深的阴阳哲理。    

  美丽的太极图由阴鱼及阳鱼所组成,如下图所示。    

  太极图浓缩了阴阳哲理,是阴阳运动的象征。    

  太极图的含义其实就是一句话:    

  阴阳平分天下。    

  说具体一点,天下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都是阴与阳的合抱体,它们互相转化,互相制约,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人的养生也要随着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而变化,那么,阴阳消长的规律是什么?    

  一天之中的子时 (夜晚23至1点) 、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阴极;而一天之中的午时 (11至13点) 、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阳极。    

  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长。就是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阳转化,阳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阴转化。阴极之后,进入阳长阴消阶段;阳极之后,则又进入阴长阳消时期。卯时是一天中的5至7时,是一年之中的春分;酉时是一天中的17至19时,是一年之中的秋分。简要言之,从子到午为阳时,从午到子为阴时。    

  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全相通的,具体是:    

  春 (风) 气通于肝。    

  夏 (火) 气通于心。    

  长夏 (湿) 气通于脾。    

  秋 (燥) 气通于肺。    

  冬 (寒) 气通于肾。    

  所以中医学的经典巨著 《黄帝内经》 早已指出四季养生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也是遵循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进行的。    

  春天如何养生?    

  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原则是:生而勿杀,以使志生。养神志以欣欣向荣。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思是伤了肝气,就会降低适应夏天的能力。    

  所以 《黄帝内经》 提出:春三月要夜卧早起,披发缓行,广步于庭 (到庭院中散步) ,以使志生 (使志气生发) 。    

  夏天如何养生?    

  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要使气得泄 (当汗出就汗出),因为夏天属阳,阳主外,所以汗多。逆之则伤心,秋天就会得痰证 (呼吸方面的病),那么就会降低了适应秋天的能力,所谓奉收者少。    

  正如 《黄帝内经》 所说:夏三月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不要怕阳光),使志无怒 (心情要愉快) ,使气得泄 (不要闭汗),若所爱在外 (多到户外活动) 。    

  秋天如何养生?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要养阴为主。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收敛神气,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 (完谷不化的腹泻) ,奉藏者少 (降低了适应冬天的能力)。    

  所以《黄帝内经》说: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与鸡一起作息),使志安宁,收敛神气。    

  冬天如何养生?    

  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会生痿病。奉生者少 (降低了适应春天的能力)。    

  所以 《黄帝内经》 说:冬三月,万物闭藏,水冰地冻,无扰乎阳 (不要耗散阳气),要让神气内守,要避寒就温,少出汗。必待日光 (多晒太阳)。    

  为什么说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为什么要顺应大自然的阴阳气化养生?    

  因为四时阴阳消长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所以 《黄帝内经》 说圣人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为什么要养阳?因为春夏是阳长阴消的阶段,顺应阳长的气化趋势养阳,效果就会比其他时候要好,所以春夏要养阳。    

  秋冬为什么要养阴?因为秋冬是阴长阳消的阶段,顺应阴长的气化趋势养阴,效果就会比其他时候要好,所以秋冬要养阴。


第二篇第五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

     

  阴阳是互根互补的,按照阴阳的关系,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化;阳为阴之动力,无阳则阴无以生。所以秋冬养阴,也就是为了春夏的阳有根基;春夏养阳,那么秋冬的阴才有动力。    

  阴虚的人如何养生?    

  ——阴虚的特征    

  阴偏衰,指人体精、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阴液不足,主要是肾阴不足,因为肾阴为诸阴之本。    

  阴虚则热,所以具体表现是:五心 (胸心、两手心、两足心) 烦热、骨蒸潮热,面红上火,咽干口燥,消瘦盗汗 (夜里睡醒出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导致阴虚的原因:主要是邪热伤阴,五志 (喜、怒、悲、思、恐) 太过,化火伤阴,久病体虚耗阴。    

  ——对阴气的重新认识    

  阴气包括生理性及病理性两类:病理性的阴是废物,是要排出的;而生理性的阴是人体所不可少的,因为阴为阳之基础,无阴则阳无以化,所以养阴确实重要。    

  水在养阴中更为重要。因为水是阴阳气化的基础,没有水,生命就不能继续。水是阴气之源,因此,不但应多喝水,还要吸阴气。    

  ——阴气在哪些地方最多?    

  第一,海边、山林、河畔、高山。在这些地方进行锻炼,做深呼吸,吸入大量的阴气,无疑对长寿十分有益。    

  第二,接地气。这是养阴的重要方法。因为天为阳,地为阴,地是阴气的矿藏,所以接地气十分重要,这就是说,应该经常赤足,这样地气可以从足心的涌泉穴上升入体。    

  第三,北方。这是阴气产生的重要方向,所以阴亏养生要面北,以汲取北方阴气。    

  第四,夜晚,面向月光。因为昼为阳,夜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所以阴亏的人养生,在夜晚面对月光效果最好。    

  第五,低凹处。这是阴气较浓之处,因为高为阳,低为阴。住一楼的人也有好处,每天都能接着地气,因此寿命要比住高层的人长。    

  ——养阴的饮食有哪些?    

  第一,长在水里的东西,如藕、竹笋、荸荠、菱角。    

  第二,生在向北、背阴处的食物,越冬的冬小麦,长在地里的地瓜、山药等。    

  总之,地气、北方、月光、低凹之处都属阴,是采吸阴气(所谓负氧离子)的有效地方。    

  阳虚的人如何养生?    

  ——阳虚的特征是什么?    

  阳偏衰,指人体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阳虚则寒。人体阳气不足,主要为肾阳虚衰(命火不足),因为肾阳为人体诸阳之本。    

  产生阳虚的原因:多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包括饮食不当、劳倦或疾病损伤阳气所致。    

  ——阳气对生命的重大意义    

  阳气是生命的动力。气,在古代写“”。即气寓火之意,火,就是动力。所以阳气有动力的作用。    

  阳化气,阴成形。无阴则阳无根,无阳则阴无以化,所以阴气的化生必须依赖阳气。先天之气,又称为元气,是生命的火种,藏于肾,又称为命火,命火极为宝贵。    

  火种熄灭则生命终结,所以保护阳气、减少阳气损耗,是抗衰老的重要奥秘。    

  ——阳气在哪些地方、哪个时辰最多?    

  第一,正午,日头当顶,立于庭院,脱帽,日精可从头顶百会穴入人体。    

  第二,站在高楼、高处面向南方,打开窗户,阳气可随光照从皮肤进入人体。    

  第三,日出时,面向东方,做深呼吸,阳气可从鼻孔及人身皮肤腠理(毛孔)进入人体。    

  第四,晴天,蓝天白云,立在旷野,做深呼吸,阳气可从口鼻进入人体。    

  总之,要去天气高、太阳光好、南方、东方、向光、高凸处去采吸阳气。    

  五脏(心、肝、脾、肺、肾)是人体养生保健的重中之重,中医对五脏养生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第二篇第六讲强五脏就是强正气(1)

     

  强五脏(心、肝、脾、肺、肾)是中医养生的瑰宝。    

  心慌、心跳是许多人的一大痛苦,如何解除?    

  养肺为什么要少吃生火燥热之品?    

  为什么饮食不能过饱?    

  为什么脑出血要考虑肝?    

  为什么健脑、补骨要补肾?    

  为什么夜尿多要补肾?    

  舌不灵活为什么要检查心脑?    

  为什么养皮肤要先养肺?    

  指甲的保养为什么要从肝着手?    

  养心之道    

  ——心病为什么易在冬天及夜晚发作?    

  因为心是火脏,心与天之火气相应,火气通于心,火最恶水,因为水克火。冬天和夜晚属水、属阴、属寒,所以心病容易在这些时间发作。这就提示:心气虚者,尤应注意保暖防寒或益心扶阳。    

  ——心慌、心跳是许多人的一大痛苦,如何解除?    

  心是人体气血运行的发动机,心脏的搏动是否正常关乎生命的存亡,所以运动时要随时检查心搏是否过快、过慢。如心搏每分钟超过140次或小于50次,都应及早检查原因。    

  首先要检查自己的心率和脉搏节律,如过快、过慢或跳动不规律都应就医。    

  心动过速(心跳过快)往往是心气虚的前兆,应注意休息,调整心态,伴气短、乏力的可泡服西洋参片、人参片或生脉饮口服液,不缓解者及时就医。    

  心动过缓(心跳过慢)多是心肌炎后遗症,如伴乏力、气短胸闷,要停止剧烈运动,泡服人参片及服丹参片,如不缓解者应就医。    

  此外,过度疲劳也可引起心慌、心跳。如是高血压引起的,多伴头晕、头痛,就应监测血压。如果高热几天后出现心慌、心跳的,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如果心慌、心跳伴有头晕眼花、乏力、气短、面色苍白、指甲白的,多为血虚,可服当归炖鸡或归脾丸、八珍丸。    

  面色红润光泽,脉搏有力,是心气充沛、心脏健康的表现;反之,面色无华,或苍白萎黄,脉搏无力,是心气不足的现象;而面色苍白、指甲白、头晕乏力是血液亏虚的病症;脉色青紫、舌瘀发紫、脉涩、胸闷气短又是心脉瘀滞、气血受阻的表现,有可能是冠心病,应立即就医。    

  ——为什么要养心安神?    

  因为心主神志,心是五脏六腑之主,它主管人的精神活动,所谓主明则下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所以养心神,保持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