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1607-杨力养生23讲 >

第5章

1607-杨力养生23讲-第5章

小说: 1607-杨力养生23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肠子需要洗吗?    

  健康的人是没有必要人为地去洗肠子的。因为人的肠子有惊人的除垢能力,否则还不先把自己臭死!除非肠子病了,才会表现出上述便秘情况。为了不使肠垢秘结,每周应让肠子有一次休息的机会(可少吃或吃流质、半流质食物),每天有一次空腹饮水(1?2杯),应多吃含纤维素的蔬菜,让它像拖布一样把肠子擦洗一下。    

  “屁”的学问    

  屁虽然不起眼,有时又会令人难堪,但却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    

  屁,是肠子在工作的标志。外科手术后,医生查房,第一句就会问病人:“排气了没有?”回答说:“排了。”医生就放心了,如病人说:“没有”。医生的眉头就会皱了起来,因为 肠子蠕动尚未恢复。这也说明屁是生命过程中不可少的现象。    

  臭屁:提示肠热。    

  酸屁:提示消化不良。    

  香屁:提示五谷不化。多发生在小儿,如奶香屁。


第二篇第七讲便秘、胃痛都是六腑惹的祸(2)

  响屁:表示气胀,消化不良。    

  多屁:表明大肠热,消化不良。    

  无屁:抑郁症,肝气郁结致肠道闭结。肠梗阻也无屁。    

  怎样做肛门保健?    

  肛门保健最重要的是避免大便努挣,否则易得痔疮。常言道:十男九痔。其实还有俗话说:十女十痔。痔是肛门血管曲张所致,除遗传因素之外,就是因为不注意保养。    

  第一,保持大便通畅。    

  第二,避免久站、久蹲。每天早上做20次左右提肛运动,晚上要用温水轻洗并按摩肛门。大便后应用手纸抚按肛门。    

  第三,不穿紧身裤,尤其不应穿紧绷绷的牛仔裤,这对腹腔、盆腔及肛门的血液循环危害极大。不但易产生痔疮,而且易诱发多种男科、妇科疾病。小男孩穿会影响发育。    

  胆的保健奥秘    

  肥胖人,尤其是女性肥胖者,常被胆病所困扰,如何解除?    

  胆结石多表现为右胁下隐痛,吃油及肉后更明显。胆石在胆囊内,只表现为闷痛或隐痛,如果卡在胆管内就会出现剧烈疼痛,伴有炎症就会发热,甚至寒战,那就必须立即就医。    

  平常多吃核桃仁有化结石的作用。另外,蒿子秆有利胆及消炎作用,也可常食用。    

  第一,心情舒畅对胆好。肝气条达,胆汁输送才能通畅,所以心情一定要愉快,如果肝气郁结,胆汁输送就会受阻,胆汁输送过少,消化就会受影响,特点是大便灰黄。因为缺少胆汁,就易出现腹胀,因胆汁郁积而出现胁下胀。    

  第二,健身拍胆功。早、晚健身时,以双手拍打肝胆部位(右胁)30次,可促进肝胆气血通利。    

  第三,蒿子秆对肝胆是个宝。如只感右胁闷而不痛的,可服加味逍遥丸。如有疼痛,需要做 B超,有结石的应就医,有炎症的可吃些蒿子秆,可疏肝利胆、消炎止痛。    

  第四,有些人老是犹豫不决,这是肝胆之病。因为肝主谋虑,胆主决断。酸入肝,因此酸枣是补肝胆最好的食品。    

  第五,大便绿是“ 胆倒 ”(胆汁疏泄过度)的表现,应及时就医。    

  胃的保健奥秘    

  胃是消化食物的部位,中医特别重视胃气,所以保胃十分重要。    

  ——为什么会胃胀?    

  胃的主要作用是降,降浊、降水谷食物。胃胀、胃痛、口臭、呃逆、嗳气甚至呕吐,都是胃失和降惹的祸。    

  但是胃要能和降必须依赖于脾之升清,所以胃病往往需要与脾合治。    

  宜少食多餐,避免吃辛辣、冷食。    

  ——胃的保健方法    

  第一,健脾,保持其升清,脾胃虚的人可选服香砂养胃丸及人参健脾丸。    

  第二,有的人经常吃得太饱,导致胃不能和降,可吃保和丸,帮助消化,并应避免暴饮暴食 。    

  第三,胃喜润恶燥,胃最怕干燥,燥则逆,逆则呕,所以为防胃燥逆,要常吃“汁”,如果汁、蔬菜汁等。    

  膀胱的保健奥秘    

  ——夜尿多是老年人的一大痛苦,怎样解除?    

  膀胱的一切功能都与肾的气化有关。所以膀胱的保健主要在于护肾。老年人尿意频数,小便不禁(小便滴沥不尽)大多是由肺肾气虚引起,应补肾,可服六味地黄丸,属阳虚的伴有怕冷、手足冷,神疲乏力,头晕腰酸,舌质淡,脉沉无力的应服金匮肾气丸。前列腺肥大的要就医。    

  ——膀胱疾病的食疗    

  第一, 药食同疗:猪膀胱或猪小肠炖白果、山药。气虚(乏力、不想吃饭)加黄芪或人参。    

  第二, 每天要像刷马桶一样清洗膀胱,至少有一次空腹饮水及多吃蔬菜利尿。    

  第三,发现血尿要立即就医。


第二篇第八讲越活越年轻(1)

  《周易》提示:80岁才开始衰老,160 岁才是人的天寿。    

  为何自古中医多寿星?    

  延缓衰老的七件武器。    

  你能正视死亡吗?    

  《周易》 提示:80岁才开始衰老,160    

  岁才是人的天寿    

  衰老是大自然的必然规律,任何生命都逃脱不了衰老。    

  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阴阳消长的过程。    

  人生如一个太极钟,按照太极阴阳气化原理,衰老应该开始于阳极期,因为阳极一阴长,盛极则衰,所以阳极才开始衰老,但也只是开始。    

  因为按照太极钟的原理,80岁处于阳极期,所以,80岁才开始衰老。然而,现在的人30岁就已经见老了,这是养生不好的缘故。    

  既然衰老开始于阳极期,那么只要延缓阳极期的到来,就有可能推迟衰老的来临。    

  少年时代尽量发展智力,就有可能推迟性成熟期的到来,这样就可以延长阳极期,那么衰老也就可以延缓。那么,尽量开发智力会伤少年的大脑吗?当然不会,因为6岁儿童的脑发育就已经接近成人水平了。    

  青年要避免早恋、早婚、早育,否则会导致阳极期提早到来而早衰,事实上,不少早婚、早育的人,衰老往往提前到来。    

  中年人处于阳极期,所谓人过中年日过午,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劳,否则,过用阳气会加速衰老的来临。    

  为何自古中医多寿星?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宝贵的养生长寿的经验。大家都知道,中医最擅长养生。不错,许多老中医都很高寿,因为他们时刻以养生之道善待自己的生命。华佗发明五禽戏,寿逾九旬还目明体轻,步履矫健;孙思邈、葛洪都很长寿。    

  ——中医养生长寿之道    

  第一,藏精。中医延缓衰老的养生奥秘主要体现在经典巨著《黄帝内经》中。    

  《黄帝内经》强调养生奥秘主要是保肾精,因为肾精是肾气之根,中医认为肾是生命之本、封藏之本,人的生、长、壮、老、死都和肾气密切相关。    

  所以保护肾精,就是保全真气。尤其男子的摄生更要注意保肾精。    

  《黄帝内经》中“阴精所奉,其人寿”,就是突出保肾精在养生长寿中的这一意义。    

  第二,守神。中医十分注意养神,主张“恬淡虚无”,强调“精神内守”,反对贪妄,忌讳纵欲,认为喜怒不节、七情过极都是损害健康的主要因素。主张少欲,要求情志调和,精神愉快,使形神不离,这是延年益寿的重要因素。    

  第三,法时。中医强调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黄帝内经》 总结为“脏气法时”,就是说养生一定要遵循四时交替,因为人与天地是相适应的,所以要“四气调神”。    

  ——延缓衰老吃什么最好?    

  豆浆、豆腐、豆芽、灵芝、茯苓、何首乌、黑木耳、黑芝麻、桑椹子、玉米、蜂蜜、酸奶、花生、鸡蛋这些食品均对抗衰老有益。    

  ——中医对五脏衰老的预测    

  肾衰先兆:耳聋、发落、牙掉、骨缺钙(因为肾主骨,肾开窍于耳)。    

  肝衰先兆:眼花、筋转动不灵活(因为肝主筋,开窍于目)。    

  脾衰先兆:唇痿,食不香,肌肉渐缩(因为脾主肉,开窍于口)。    

  心衰先兆:舌不灵,血脉不利(因为心主血脉,开窍于舌) 。    

  肺衰先兆:皮毛枯,嗅失灵(因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 。    

  延缓衰老的七件武器    

  衰老虽然无法抗拒,但延缓衰老、推迟早衰的来临,尤其是截断病理衰老的恶性进展是有希望的。人的天寿既然为生长期的57倍,那么起码也应活到百年。但是,尽享天年的绝招是什么呢?    

  延缓衰老的关键,在于截断衰老的恶性因果链。一般而言,自然衰老只是一种生理性的、缓慢的、退行性变化,是不可抗拒的生物规律。而病理性衰老虽是一种进行性的、不可逆性的恶性循环,但截断和阻滞其恶性进展,还是有可能的。    

  ——阻断心理衰老    

  心理衰老对病理衰老有着恶性反馈作用。心理衰老可诱导和促进病理衰老,病理性衰老又可加重心理衰老,二者形成恶性因果关系循环,加速了衰老的进展。因此,阻断心理衰老是延缓病理衰老的重要环节。中医强调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即是为了防止心理衰老而提出的。    

  防止心理衰老的关键在于“调神”,《黄帝内经》 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是有道理的。此外,精神情志在防止衰老中有积极意义。 情感的恶性刺激对人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可能表面上只是一点涟漪,而实际上体内已是“翻江倒海”。过度的悲伤、无法排除的痛苦和长期的精神压抑,对人体危害更大。因此,中医十分强调节制情志,以维持心理平衡,从而保持生理平衡,使生命活动得以维持正常,这是延缓衰老的重要措施。    

  ——避免超负荷运转    

  过度劳作,包括劳心太过、劳神太过或体劳、房劳太过,都会导致机体超负荷运转。超负荷运转导致人体精神过度紧张、虚性亢奋,必然引起人体消耗过度,而形成负性平衡,是诱导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超负荷运转的危害性在于增加了人体的消耗,这和东方养生的原则是相违背的。《黄帝内经》 很重视保养,强调减少不必要的耗损对延缓衰老的作用。《黄帝内经》 极为强调“御神”,避免“劳神”、“劳心”太过,实是养生的重要原则,也是避免机体超负荷运转的措施之一。


第二篇第八讲越活越年轻(2)

  ——保护肾精    

  肾精的耗损是早衰的根源,因此保护肾精是延缓衰老的第一要义。肾精是五脏六腑精气的根本,肾精的耗损影响着整个人体。有人做过估测,即男女双方性交一次,其心跳加速,呼吸增快,气血运行所消耗的能量十分巨大。可见,性生活虽然是一种生理行为,但对人体的消耗实在是惊人的,这说明节欲保精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男子早衰多责之于肾精的亏耗,实在是有道理的。此外,肾气的盛衰关系着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储备,内分泌的损竭,如同灯油耗尽 ,生机将泯,因此,防止纵欲,保护肾精,是防止早衰的关键。    

  ——减少人体废物的堆积    

  必要的营养和能量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但贪食肥甘,使人体仓库储备量大增,则无疑加重了身体的负担。一方面,胃黏膜的厚度是有限的,恣食饱胀,胃黏膜会逐渐被磨平,而使消化力减弱;再者,摄入量太多,与排出量不能平衡,过多的废物堆积,填塞了细胞的空间,也是衰老的原因之一。因此,适当地通过少进食或不进食缓解摄入与排出之间的不平衡,以减少废物的堆积,使脾胃得到一个“星期天”的休息,对延缓衰老无疑是有益的。    

  ——脑不衰则全身不衰    

  延缓脑衰是延缓衰老的一项重要措施。大脑是人体的中枢,具有支配及主宰人体一切活动的作用,因此脑衰则必然导致人体失调、失控而致形体衰老。研究人员发现大脑存在着“衰老控制中心”。部位在下丘脑及脑垂体。该部位失调则导致丘脑、脑垂体、内分泌靶腺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失调。这样,由于神经内分泌的紊乱而引起全身物质代谢的障碍及各器官功能的失调,从而导致衰老,这是衰老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外,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变狭、血流黏滞影响大脑的供血,以及大脑细胞间质被褐脂质充填,从而影响脑细胞的生化代谢等,都是脑衰的原因。脑衰必然波及全身,因此延缓脑衰是延缓衰老的重要环节。    

  中医也十分强调脑对全身的重要影响,如《黄帝内经》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表明脑是全身的总辖。只要脑不衰,全身就不会衰,说明防脑衰在抗衰老中的重要意义。    

  延缓脑衰的关键在于用脑,“用进废退”是自然之理。美国学者所做的高龄鼠实验,对照组的老鼠因为关在一个可以高枕无忧的环境里,其脑神经根毫无长进。    

  脑的潜力是惊人的,即使衰老也只是部分地进行,因此防止脑功能衰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人的一生,只不过用了脑的20%,还有80%的储备量。人脑150亿个神经细胞,一生中也只用了百分之几。尤其右脑的功能还处于潜在状态,说明脑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储备能力,完全具备延缓衰老的条件,关键在于开发。因此,就必须勤用脑。另外,配合饮食管理、协调生活节奏以及加强锻炼。    

  这样,只要脑不衰,则全身就不会衰。    

  ——与外界环境同步    

  中医极为强调顺应四时养生,目的就在于使人体这个小小的局部和外界环境这个大大的整体步调一致 ,即所谓生物钟养生。人体亦是一个小生物钟,必须调拨得与宇宙大生物钟相一致,生命才能协调。 就是说,把个体的生理盛衰过程和自然界的阴阳盛衰过程相对应,才能因势利导,得天之助;反之,如个体节律与自然界生物钟相违背,则“神机不转”,导致衰老早发。因此,中医非常重视养生与四时同步的原则,这也是防止早衰的重要原则。    

  ——提倡导引、运动    

  中国自古即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之训,中医强调导引、运动,就是为了促进气机的升降,使清浊能正常出入。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新陈代谢过程,运动能更好地促进新陈代谢,是延缓衰老的有效措施。    

  总之,衰老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延缓衰老、防止早衰,却是人类可以做到的。早衰先兆是衰老的信号,掌握早衰先兆的规律,对及早预防衰老、延缓衰老的进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正视死亡    

  生与死属于生命过程的一对矛盾统一体。有生必有死,死,是不可避免的。    

  按照中医传统的观点:形神合一曰生,形神分离曰死。脑为神之宅,这就是说,中医最先认为脑死亡是死亡的标准。正如 《黄帝内经》 所言:“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