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圣子-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伏羲告诉我,这颗碎星不断在运动,它不断绕着日行走,自身也在旋转,所以生出了这些变化。
伏羲说的“日”有些像我们的家乡天算星,不过“日”的能量太过狂暴,即使火族前辈也感到其中威能之可怕。
我观察这些规律,想到,何不以黑白交替为“一日”,寒暑交替为“一年”。如此算来,此时我们来到这颗碎星已有百年之久。
燧皇遵循盘古的遗命,让族人专研修炼地魂之法。可是此法之难,让无数族人走火入魔,成为嗜杀好斗的魔头。
我们祭族崇尚和平,不喜争斗,若不是青盟把我们逼上绝路,我们也没想过把他们赶尽杀绝。
青盟中青族功法太过诡异,若让他们在这颗碎星上再次种出星空树,那么这里将不光是我祭族的灾难,更是这颗碎星上所有生灵的灾难。
相传,在天界,木族前辈曾经研究过青盟的功法,后发现它与我木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道”。我木族是“生命之道”,它青族是“星空之道”。而青族可当做只有一“雌”,其它皆为“雄”。雌即为青皇,她若活着,青族则生生不息,她若死去,青族则逐渐枯萎。
我们一直在这颗碎星上寻找着青盟成员,青盟内其它种族威胁不大,但青族一定得完全消灭。他们遵循青皇意志,哪怕只有一名青族活着,他就不会放弃在碎星上种出星空树。
火族首领神农整日忧心重重,他与盘古一样,拥有着天通眼,能很快寻找出潜藏在碎星的青族。我们按照他的指引,几场大战后,将青盟也除去七七八八。
***
碎星历一百七十八年,燧皇去世,临终前他说了一句“盘古与我同在”。
燧皇之子伏羲继位,号“羲皇”。
伏羲与我是多年好友,他向我讲诉他修炼地魂时悟出的阴阳之道,我大受启发,悟出一些日月之道。
羲皇上位后告诉族人,碎星的源力稀薄,族人寿命大大缩减,长此以往,祭族永远无法复苏。而祭族一直占用着别人的家园,自该回报对方。
羲皇颁布法令,族人可与碎星原住民通婚,并要向原住民传播知识,建立文明。这样一来,祭族与原住民即为一家人,内心中也没有了“鸠占鹊巢”的负担。
原住民中,人族悟性最高,其天赋不输于祭族,即使在这源力稀薄的碎星,他们仍能修炼天魂。可是,人族天性中有太多缺点,他们贪婪好斗,他们嫉妒猜疑,他们野心勃勃……
祭族与人族的后代中,大多都是继承了人族的特征。还有极少数继承了祭族外貌特征的后代,他们都会被人族当做野兽,当做不祥之人。后来,我们教导这些“野兽”,让他们成为人类文明中的“神灵”或者“神兽”。
***
碎星历三百二十年,羲皇退位,让位于神农。
伏羲因过度思念女娲而无法专注于统领祭族,他将族长之位禅让于神农。
神农上位,号“农皇”,人族对他的称呼也有“炎皇”、“炎帝”、“神农氏”之类。
祭族已完全融入了人族文明当中,人族奉我们为神灵。
农皇带领族人常年征战在外,想要完全消灭碎星上的青族。
***
碎星历四百八十五年,农皇在青族最后的据点内大战一场。这一战,农皇身负重伤,生命垂危。他说,碎星上已再无青族。
当夜,农皇去世,临终前,他瞪大双眼,愤怒的看着天上的圆月只说了两个字“月后”。
我族人不理解这两字为何意,我也成天观察月,后来终于发现一些蹊跷。
凭借对光的感知,我发现月光来自日。这月应当也是在动,可是月表形图案终如一,我们只能看到月的一面,而看不到它的背面。
神农说的“月后”应当就是指月的背面,我猜测他一定是想说,月的背后还有敌人存在。
但是,月与碎星相距甚远。而在原界中,最高境界也只有踏虚,踏虚者可以飞出碎星外,但也难以在星空中生存。他们体内源力将会不断消耗,更加不可能飞到月上去。
只有在天界,踏虚之上的境界才能在夜空中遨游,又或者是以天界的飞舟飞行至月。可是,我们在盘古打开的那条路上并未看到有飞舟来到这碎星。那路很窄,飞舟也不可能通过。
我们祭族无人能够飞到月上一探究竟,想必青盟也不行。而且,几百年来,神农一直以天通眼观察着碎星吸力范围内的情景。
即使是顶尖踏虚者,离开星太远也会迷失在星空中,逐渐死亡。
我族又开始猜测神农说的“月后”是何意,但众说纷纭,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神农死后,我们祭族中九名氏族长老决定不再立新皇。既然最大的威胁已经消灭,我们也该将这颗碎星交还于原住民,何况,我们也已成为了原住民中的一份子。
长老会决定,祭族应前往碎星四处传授知识,建立文明。青盟依旧存在,说不定哪天他们又会降临碎星,而碎星上的生灵应当强大起来。
我有幸成为“传道者”,带领部分族人向西方前行,为人族建立文明。
除了我光族外,雷族和水族族长也与我同行。
我的妻子,羲和与常羲仍留在东方的土地上,她们等待着我的归来。我将日月之道传授于她们,而羲和精通日之道,常羲精通月之道。
原本羲和将与我同行。但月之道不够完善,它为修炼地魂之道,常羲时常会出现意外,泯灭天性,故需要羲和留在东方照顾常羲。
这趟传道旅程我们走了近四百年,我们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文明,但人类总是自相残杀,毁灭一个文明再以另一个文明代替。
碎星让我们的寿命大大缩减,而我们也还未研究出完善的修炼地魂之法。
雷族和水族的两名族长在西方的土地上,生命走到了尽头。不少族人也都在西方祭炼了自己,他们将自己化作“武器”留给“学生们”。未来若有青盟来袭,这些武器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
碎星历八百七十二年,我又回到了东方,回到了盘古离我们而去的地方。或许是因为修炼地魂的缘故,我的寿命更长一些,而我的妻子们也都还活着。
但是,东方的土地上已经“变了天”……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地之战(第一人称)
东方土地上,人族中出了两个极为了不得的人物。一位名为姬轩辕,一位名为蚩尤。
姬轩辕不足百年就达到了踏虚境,而蚩尤更是一名修炼地魂的后人。
蚩尤身兼祭族与人族血脉,崇尚力量,自行悟出一门修炼地魂的方法,并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姬轩辕又被人族称为黄帝,他欲一统中原。而蚩尤带领的九黎部落对黄帝十分不满,更不愿为黄帝所统领。
两者之间展开一场大战,这是一场天魂与地魂的较量。两者相持不下,而东方土地上的百姓却苦不堪言。
尤其是蚩尤一族,他们族内许多修炼地魂者生性残暴,对其它氏族毫不留情,要么对其它氏族赶尽杀绝,要么奴役着他们。
黄帝找到了他的老师们,祭族长老会。
长老会在人族心目中已为神灵。黄帝告诉他们,世上出了一个魔头,修炼地魂已走火入魔,百姓生灵涂炭,若不出去必将带来人族之灾。
长老会也了解蚩尤,知道蚩尤是天纵奇才,此人杀了可惜。但不杀他,也许会真的如黄帝所说,给百姓带来疾苦。
最终,九族的大长老决定,他们九人共同祭炼成成一把武器,让黄帝以此武器斩杀蚩尤。
九名长老化身为乘龙,黄帝便以乘龙刺入蚩尤体内,蚩尤消失在了这片天地中。
乘龙为世间第一利器,后人称它为剑,纷纷仿效它又制作出了许多剑。
而乘龙被称为轩辕剑,黄帝也被称作了轩辕黄帝。
三皇之后,轩辕黄帝成为人族第一位帝。
黄帝统一各氏族部落,并修订律法,成为了一代明君,但他却不为修地魂者留活路。
我回到东土时,黄帝与蚩尤一战已经结束,我的妻子们向我讲述了这一切。
常羲部落与羲和部落已合为日月部落,部落内修天魂者与修地魂者为一家人。
黄帝自然不会放过我日月部落。我找上黄帝,告诉他,天魂地魂可以双修,世上终会完善的修地魂之法。而且是先祖让我们专研修地魂之法,我们不能将修地魂者赶尽杀绝。
黄帝听后大怒,见我未带兵器,便也赤手与我交战。
黄帝之强,已至踏虚顶峰,我们之间不分胜负。
战未果,我回到了日月部落,却也知道黄帝不会放过我们。
我带领日月部落一路向东,走到大陆尽头,又造船下海,终于在东土不远处寻到一栖身之地。
***
碎星历九百六十六年,我听闻黄帝飞升。当初盘古遗命中提到,让族人切莫飞升天界。
我祭族便也未再使用过飞升之法,也未像人族传授过飞升之法,却不晓黄帝是如何飞升。
我很担心,担心黄帝在天界被青盟发现,担心历史重演。黄帝若被青盟控制,碎星的位置必会暴露,那时就又将会是人族的灾难。
我开始在这栖身之地传授功法与知识,建立文明。人们善学日之道,不善学月之道。月之道依旧不够完善,偶有走火入魔情况发生。但也有学生精通日月两道,人族的天赋实在让我佩服。
***
碎星历一千八百六十五年,栖身之地终被东土发现。黄帝后人遣水火二族跨海讨伐我日月部落。
领军将领为共工氏族后人“雨落”与神农氏后人“姜正”。
这二人不是我夫妇的对手,但他们带来了乘龙。
姜正持乘龙欲要灭我,可乘龙起了变化。它一分为二,剑柄化作一块石板,里面记载着治国之策。剑身化作另一块石板,上面画着日月星辰与山川树木。
我告诉雨落与姜正,这乘龙里先祖的灵,先祖不愿杀我,于是才化作了两本书。
这两本书也是黄帝飞升前的感悟,仅看那日月星辰图就知道黄帝已经放下心中芥蒂,认为修天魂者当与修地魂者共存。
雨落听信我所言,抢过日月星辰图准备追随于我。
而姜正不信我所言,他带着治国之策回到了东土。
雨落告诉我,东土迟早还会遣军来到这里。不如在海上建立一座城市,随海漂泊,这样东土再也找不到我们。
我觉得此法可行,雨落带领的水族军队很快便又找到一座浮岛,我带领日月部落迁移到了那里。
从此,我们沿着海岸线来回漂泊,人们再也难以找到我们。
***
碎星历二千七百五十年,这是我最后的年记。
我与我的两名妻子已进入暮年,而我们居住的“星浮岛”也扩建了一倍有余。
岛上人们都踏上天地双修的道路,但成功者极少。
雨落天赋凛然,身兼水族与人族血脉。他学会了双修之法,在海洋上,即使是我也难以战胜他。
这一年,我感受到曾经的栖息之地东岛有一名学生在召唤我。
雨落劝我不要返回东岛,他认为这可能是一个陷阱,但我知道,这一定是我的学生需要帮助。
我带着两名妻子偷偷返回东岛,呼唤我们而来的是一名叫做须佐之男的天地双修者。
他说自己遇见了一头怪物,说这个怪物可能给人间带来灾害。
我们随他前去一瞧,那不是什么怪物,那是青盟的异兽,而且是一头即将飞升的异兽。
这异兽已经拥有八个脑袋,若再多生出一个,便会飞升天界,我必须赶紧杀死它。
我告诉羲和与常羲,我们三个加起来也很难快速斩杀它,若让它跑掉,下次就再难得寻找。
我想要将自己祭炼成一把剑,让她们持剑斩杀异兽。
可羲和与常羲却说,我死了,她们也不会再想活着。不如一起祭炼,让须佐之男去斩杀异兽。
我没有犹豫,怕异兽会跑掉。我也知道,若我死了,我的妻子们也会随我一同而去。
我告诉须佐之男,我与两名妻子将会变作三件武器,让他拿着三件武器去斩杀异兽。
我想,他一定能够斩杀掉青盟异兽吧。毕竟,我夫妇三人都达到了能够飞升的境界,化作的武器也非异兽能够抵挡。
我们按照盘古的遗命,一直没有选择飞升,奈何我们命魂渐弱,寿命不久已。
这是我最后的年记,也是我生命的终点。
愿盘古长存,愿世间安宁。
******
姬天赐读完整本《帝俊年记》,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而其它三人,鲁曼文与麻衣未来听得好不感动。
麻衣未来不断的抹着眼泪,她感受到了体内三神器之间深深的爱意,也感受到了他们临终时的诀别。
麻衣胜平也为他们惋惜,然而,《帝俊年记》中提到的青盟让他更是感到不安。
姬天赐愣在原地发呆,他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帝俊年记》让他解开很多疑惑,他对先知说的末日预言有了准确的猜测。
第一百四十二章 线索
姬天赐想到,即将来临的末日必定与那青盟有关。也确定了乘龙剑就是轩辕剑,可是这剑分做了两部分,又要上哪儿去寻找?
《帝俊年记》中提到的“星浮岛”是否还存在?
对比神农去世的时间,碎星历五百年应该相当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而那几千年前就存在的浮岛,现在也不知道沉了没有。
轩辕剑另外一部分想必之前是在那紫禁宫中,只不过后来被西方国家给抢走,这要找起来怕是也相当困难。
还有宇文执此人在书中并没有提到,莫非他是上古时期之后的人?
现在终于也想明白,子鼠之前提到过的欧洲神器估计也是上古时期那些祭族所化。
灾难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与那“月后”二字有关?
《帝俊年记》中给出的信息太多,姬天赐一时难以消化。
“天赐小友,这本年记对我来说只是一本历史书,不知他对小友是否重要?”
麻衣胜平心情一时也难以平复,但他看见姬天赐神情凝重,猜到他一定知道的更多,而这书对他也应当也更重要。”
“实不相瞒,先知给我留下的难题,在此书中解开很多。那轩辕剑对我十分重要。今日,还要感谢麻衣前辈能将《帝俊年记》借我翻阅。”
“天赐小友,这本书你只管拿去无妨,它并不是原本。若不是小友,这本书对我麻衣家来说也只是本‘外星书’。
不过,按照书中对轩辕剑的描述,我可能知道那两块石板在哪儿。”
“啊?前辈如何知道?”
麻衣胜平思索片刻,“这《帝俊年记》原本就是一块儿石板。我早年时在法国卢浮宫看到过另一块质地相仿的石板,可惜那里的文物不卖,不然我肯定早就买了下来。后来就没再也没见到到那石板了,据说是被圣教的人藏起来了。”
姬天赐一听,心脏怦怦直跳,“曾经在过卢浮宫吗?这块石板应当就是留在九幽的那块记载着治国之术石板,想必就是剑柄。”
麻衣胜平也点头道:“是的,卢浮宫的九幽展品大多是抢过来的。而星浮岛的那块石板应当一直就在星浮岛。这么多年来也没有人找到星浮岛的位置,只有岛上人才知道如何去那里。现在才知道,原来它一直是在动啊,真是神奇啊。”
姬天赐听麻衣胜平的口气,感情他是之前就是知道星浮岛的。
“前辈以前就听说过星浮岛?”
麻衣胜平一脸奇怪的盯着姬天赐,“超凡们几乎都知道啊,你不知道吗?”
姬天赐摇了摇头,他确实没听子鼠说过,或许子鼠觉得不重要吧。
“星浮岛上的人称自己为水族,他们偶尔会在陆地上出现。不过,他们已经脱离了人类文明,就像是土著。但是在海洋上,他们实力惊人,是绝对的霸主。地球上海洋比陆地面积大,或许在他们眼中,我们才是土著吧。
原本我们对他们也不了解,但是自从有了封神杯比赛后,他们每一届都参加,也都能取得很好的名次。有几届封神杯是在海边城市举行,结果冠军都被他们拿走了,后来,主办方也就刻意避免在海边举办比赛。”
姬天赐心中暗道:“这封神杯看来是一定得去参加了,在此之前还是得先提升实力。”
***
走出佳尼大厦时,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