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绝品少帅-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一大一小。
彼此勾肩搭背,摇摇晃晃,迎着月色下的星光,渐行渐远。
第567章 八大天王(一更)
宁河图说,他们兄弟两能够活着长大,其实都不容易。
白起罕见得笑了笑,依旧沉默寡言,惜字如金。
那一缕笑容,非常淡,淡到可以忽略不计。
但,于宁尘而言,却十足可贵了。
宁王族册封的八大天王,真正对他保持赤诚之心的,仅有白起,陈庆之,花荣以及那位才貌双修的女子,聂隐娘。
而四人当中,当属白起,最为忠诚。
这些年,两人一起长大,随后白起比自己年长几岁,但除了自己,其实是没有亲人的。
宁尘曾经笑白起遇到自己之后,算得上真正的天生地养,连个亲人都没剩下,不然以他时年在宁王族的威望和地位,指不定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白起当时回道,至少我还有你。
是啊,在他眼里,宁尘名义上是少帅,其实,内心里,一直拿他当弟弟,比亲弟弟那种还要亲。
所以,当宁尘轻轻得唤出那一声哥之后。
白起非常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并且神色没有太大的意外和波动。
“曳落河一战,也许能改变整个北方的格局。”
言归正传,白起又一本正经的阐述起了自己对北方局势的分析。
唯有聊到军事,他的话才会稍微多一点。
日常生活当中,就是一个典型的闷葫芦,比红药还惜字如金,也不知道,这两人上辈子和自己什么关系,竟然先后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亲人’。
宁尘环抱双臂,虽然有点无可奈何,但还是认真答复道,“曹玄甲和李当心韬光隐晦数十年,这期间,竟然在北方发展起了十万铁蹄,并且没人提前察觉到这批队伍的存在,于这一点,国师李当心的能力,就不容小觑。”
白起道,“你说,李当心到底有什么目的?”
“不是拉拢势力,弄死八大王族,为李氏一脉复仇吗?”宁尘随口答道。
白起摇摇头,“如果真的复仇,没必要多此一举,甚至能作壁上观。”
说完这句话,他眼神烨烨的看向宁尘。
宁尘心领神会。
以他如今与纳兰王族的恩怨,肯定不死不休,而耶律帝鸿,皇甫太一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换言之,李当心完全可以等北方打残了,再异地崛起。
那时候,复仇起来就方便太多了。
但,李当心其实是在双方交战正酣的关口,突然揭竿而起,这……
“这个时候下场作战,等于将自己竖立为活靶子,到时候各王族都会联合针对。”白起抹去嘴角的痕迹,陷入沉思。
大圣李当心。
亚圣曹玄甲
女帝李般若。
无论是李当心,还是曹玄甲,都出现的太诡异,太猝不及防,并且提前建立国统,虽然疆域还小,但,归根结底还是最先占据了王朝气运。
“也许,牵连到李探花的背景?”
宁尘跟着沉默了许久,只能将线索瞄准向已经亡故的李探花。
关于李探花,宁尘曾经仔细的向陆沉了解过。
这位当年,和宁见那一批老王者,的的确确共事过很长一段时间。
同时,是九人当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与宁见他们年纪相差了数十岁,否则也不致于,宁尘和李般若年纪相仿。
但李般若是李探花的女儿,而他,只能是宁见的孙子。
中间,差了整整一个辈分。
“师父告诉我,李探花当年独占九字头,绰号九龙王。”
宁尘双手合十,挺身而立,望了望草原之上皎洁的月光,怔怔失神。
两断刀司徒摘星。
七指神鹊。
六王爷宁见。
八千岁纳兰博天。
九龙王李探花。
曾经一度瓜分北方的九大王者,已经过半浮出水面,但有些细节,宁尘发现自己对不上号。
譬如,除了广为人知的六王爷,八千岁,关于皇甫太一,慕容安兰,以及上官天河按理说也该对号入座,可是这些年,没人提及他们的封号,像是被刻意抹去。
哪怕是八府巡按,也被秘而不宣,如今广泛统称为八大王族,何况,八大王族已经彻底决裂,其中司徒摘星年后亡故。
譬如,曾经远赴南方,为自己疗伤的七指神鹊,代表的到底是哪一支王族?
又或者说,七指神鹊并非王族当中的人?
但……
“看来爷爷当年向我透露的秘辛,都是虚虚实实,半真半假?”
宁尘双手抚摸太阳穴,感觉有点疲乏,叹了口气,再道,“又或者说,只揭露了一半?”
“九门提督在退而求其次,成为八府巡按之后,又经历了一次大的变故,以致于某些人被踢出了王族之列?由其他人补位?”
“对了。”
宁尘忽然想起一件事。
白起疑惑的望向宁尘,等待下文。
“隐约中,爷爷曾经向我提及过一个人的名字,貌似是八府之首,又或者说是九门之首?”宁尘说到这里,顿了顿,提及三个字,大都督!
前面应该还有一个字,疑似牵连到某个姓氏,可惜因为时间久远,加上当初自己出过事,有些记忆模糊了。
不过,光靠大都督这三个字。
就足以证明,这位不显山不显水的神秘王者,绝对比宁见,纳兰博天这些人物,要厉害的多。
否则,也不会排在第一位。
“六王爷的心思,谁也摸不透。”白起附和道。
“是啊。”
宁尘点头,旋即自嘲笑道,“连我这个亲孙子,好像都被这老家伙摆了一道?”
白起转过身,正对宁尘,“少帅,你有没有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
“什么?”宁尘追问。
“宁家的八大天王。”白起反指向自己,言辞郑重道。
宁家八王,白起第一,陈庆之第二,花荣第三。
其余逐次顺推。
基本按照能力,成就以及对宁王族做出的贡献进行排序,无关年龄和资历。
但,从八大天王出现以来,宁尘只见到过七个。
准确来说,宁王族上下,公开抛头露面的也只有七个人。
谁也没有见过八大天王中的最后一个。
以致于对方什么性别,什么年龄,什么背景,都是一团迷雾。
似乎,本就不存在第八人。
“要么本来就不存在第八人,要么第八人,身份太显赫,导致我爷爷不得不隐瞒?”宁尘分析。
白起笑道,“如果存在第八个,你说什么样的人,才具备资格让六王爷这么费尽心力的隐藏?”
第568章 三宗罪(二更)
走出曳落河。
陈庆之和花荣,相继与宁尘,白起碰面。
彼此相互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后,各自骑上一匹精锐的高头战马,并肩而行。
这四位,算得上北方最强的一股大势力,按照外界的一致公认,只要北方永远不出现逆天军|事奇才,在沙场上扛一扛白起几人的锋芒之锐。
以宁尘麾下几元大将的能力,足以横推整个大北方。
寒风徐徐。
星月闪烁。
宁尘搂了搂肩膀,还在琢磨白起提出的那个问题。
如果宁家八大天王,真的存在第八人,那么这位从来没有抛头露面的人物,到底具备了什么来历?
以致于宁见,要如此费尽心思的隐藏?
但,既然需要隐藏,为何又弄出个人尽皆知,却又向来不出面的第八位天王?
一切都蒙在骨子里,秘而不宣,不是更好吗?
除非……
“假设第八人真存在的话,爷爷这么做,应该是有其他用意,比如露出一些蛛丝马迹,防备某些人?”宁尘猜测道,“本意,并非是针对我们?”
白起点头,“刻意露出明显的马脚,引蛇出洞?”
“那假设不存在?”陈庆之双手环抱,悬坐在战马上,插了一句话进来。
白起咧嘴微笑,“老爷子不会做这么无聊的事情。”
宁王族那座高门大院,其实就是一座微缩的江湖。
各派各系,各大山头。
权斗,内斗,层出不穷。
而,在宁尘活着返北之前,宁王族数十年权斗最大的损失,就是失去了这位曾经具备天纵之资的不世骄子。
双手插进袖袍,宁尘眯起眼,望了望天边最亮的北斗星,陷入沉思。
倘若记忆没出错的话,他长这么大,唯一一次被向来宠爱自己的爷爷严重惩罚的时候,是在九岁?!
武库!
宁王族老中青三代都严令禁止涉足的地方,条令是宁见亲自下达,违令者,按族规惩戒。
武库统计七层,据传是典藏秘籍,宝术以及稀世名画的地方,不过宁见这种大老粗,向来对读书嗤之以鼻,好端端的弄个武库出来,现在想想,不合情理。
相较于宁家宗祠,武库才是一整个宁王族上下,最重要的地方。
非但戒备森严,宁尘甚至清楚,武库门口的七位扫地老奴,其实都是不在江湖榜列的绝世高手,真打起来的话,只怕现在的宁尘,也不是那帮老头子的对手。
而,那次如果不是其中一位老奴,一时心慈手软差点让宁尘酿下大祸,否则,武库这种地方,任何人都靠近不了。
就在宁尘刚要推开了武库的大门,被宁见当场活捉,杖决三十棍之后,这件事,不了了之了。
连带受罚的还有那位扫地老奴,徐爷爷。
“我离开的时候,亲眼目睹爷爷朝着武库入口,深深鞠了三躬,像是在表达歉意?”
宁尘想起这件事后,抛出问题,“由这个细节,你们想到了什么?”
白起,陈庆之,花荣,几乎同时,眼睛一亮。
陈庆之快言快语道,“里面有人?”
“是一个连老爷子,都要客气对待的人物。”花荣细化道。
白起倒是大胆猜测起来,“少帅,你觉得武库里面的人,会不会就是第八人?”
“不排除这种可能。”
宁尘眼睛眯成一条线,随着更多的细节浮出水面,加上对过往记忆的整合,他对武库,越来越感兴趣了。
“其实,我有个更大胆的猜测。”
宁尘留下这句话之后,扬起长鞭,策马而去。
陈庆之茫然不解,“少帅,你还没告诉我们什么猜测?”
“少帅怀疑,李探花没死,又或者所谓的第八人,就是这位九龙王?!”
白起双腿拍拍马肚子,追向宁尘。
陈庆之,“……”
花荣,“……”
四人临时会面之后,陈庆之继续镇守铁狼谷,朝歌城,限期三个月之内休整,继续西进。
花荣,白起则相继返回北川。
宁尘也一同抵达亲自坐镇的北川。
三天后,曳落河战局,尘埃落定。
皇甫王族联合耶律王族,十万兵马,试图一战荡平刚刚建立,并且根基不稳的大奉铁蹄,最终因为过于轻敌,被曹玄甲拦腰切断两军联系,逐个击破。
杨赞的头颅,被悬上了半空,一代功勋老将,彻底除名。
同时,更深层次的细节透露,有一支两万编制,名为春雷精骑的王牌军,一分为二,各自蚕食耶律,皇甫两方大军,累计七万。
“两万人,打掉了七万人的兵马,这春雷精骑到底什么来历?”
“光靠这一支番号队伍,就让耶律,皇甫大半兵力折戟沉沙,这战斗力,有点惊世骇俗了。”
以沙场为例。
越是凶险至极的环境,越能扬名立万,甚至只需要一场,具备一定规模的战争,就能打响一支番号的名字。
春雷,于曳落河无可争议的杀出了赫赫威名。
从而,正式走上历史的舞台。
这支初露峥嵘的王牌军,仅仅是露出冰山一角,未来,还有更显赫辉煌的战绩,等待着他们。
同理,战神曹玄甲,也逐步登堂入室,开始抢占名将一称,时年,他已经四十有二,比白起足足大了十五岁。
而此时此刻,各大王族纷纷下场,除却上官和慕容还没出兵,该牵扯进来的,全部都牵进来了。
加上这横空崛起的大奉王朝,几方势力,开始逐鹿天下。
曳落河战局结束后,剑拔弩张的气氛,突然就冷寂了下来。
过了几天消停日子的宁尘,正准备针对北方局势,做出下一步动员的时候,一册参薄,递上了他的办公桌。
这是一封弹劾册书。
来自麾下某位副将,同时联名在册的还有四人,均是有不大不小的职权,算得上主将之外的栋梁之才。
内容只有一条。
弹劾杀神白起,三宗罪。
其一,公然在铁狼谷斩杀投降的纳兰王军一万有余,有悖人性,罪无可恕。
其二,身为一镇主帅,无视军令,擅自行事,尤其是曳落河一行,简直目无法纪。
其三,于数年前公开培养心腹,麾下七十二白袍副将,非白起,无人能调动,仅此一条,存谋反之志。
最后,五位副将联名建议,革除白起作为主帅的职权,发配大牢,面壁思过。
若,死不悔改。
可,斩首示众!
第569章 风雨欲来(三更)
公开培养党羽。
这一条,是重点,册书上明显做出了备注。
尤其是涉及七十二白袍副将,哪怕一些沿街走巷的小孩子,都知道,这是杀神白起的嫡系心腹。
非白起亲自下令,即使宁河图自身,也没办法调用。
于这一点,的确是公开的事实。
实际上,七十二白袍副将,在他宁尘还没出事之前,白起就已经着手培养了,当初宁见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前后经历了五年,最终才拉拢出了一支只有七十二人,但巅峰战斗力,可硬扛几千人大军碾压的特种王牌军。
况且,这还不是关键。
七十二白袍之外,可是加了一个后缀,副将!
换言之,这七十二人,个个都有领军才能,并非空有武力值的莽夫。
如今形成规模,确实不容小觑。
而,现在白起被同僚盯上,也在情理之中。
“有点头疼啊。”
宁尘轻轻翻阅着桌前的参薄,脸上的表情,颇为哭笑不得。
但苦笑过后,这位新晋的并肩王,逐步意识到,一些潜在的隐患。
这些隐患,并非来自白起,而是麾下众将。
相较于军|营,一家王族的规模远远比不上前者。
而,宁王族这种等量的存在,都在内部被切割成几大派系,几方势力,同时为名为利,争的个你死我活。
自然而然,形成一定规模的军营,更容易滋生山|头,派|系。
以他宁尘如今的成就,非但羽翼丰满,并且具备了称|帝的资格,一些别有用心的副将,自然想趁着打仗的阶段,着手拉帮结派。
以图未来王朝建立之后,能够凭借同党的努力,瓜分到更大的赏赐。
打仗,不就图一个功成名就之后,称王拜将,列土封疆吗?
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不过,白起作为几万兵马的统帅,虽然才能出众,但,人性归根结底还是很复杂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麾下副将不见得就是铁桶一块。
哪怕,宁尘亲自坐镇北川,依旧于事无补。
何况是在白起杀降之后,牵引出来的矛盾点,这更加给了一些潜在党羽,口诛笔伐的机会。
“不过一个月时间,五万兵马扩充到了二十万总量,顺理成章,一些急功近利的副将,也在寻找机会上位。”
宁尘细细琢磨,倍感头疼。
照理说,弹劾内容倒也正常,不存在偏颇之意。
不过,这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把戏,宁尘不难看出,这是借事闹事,企图扩大影响,以扰乱军心,瓦解麾下王军对白起的信仰。
若是能成功把持机会,将自己的位置,往前挪一挪,那就再好不过了。
何况,这么做基本零风险。
除了极有可能得罪同僚白起,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现在,就看宁尘如何安抚麾下,极少数的几位,蠢蠢欲动的野心。
“召,秦斌。”
宁尘敲了敲桌子,望向册书落款的姓名,同时传出一道命令。
这封参薄,正是秦斌主导的把戏。
再往深猜测,不排除这是一次投石问路的计划。
如果宁尘不能合理的解决这场矛盾,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弹劾文书,被源源不断的递交上来。
关于秦斌这个人。
宁尘有点印象,出道于宁王族,后来随着陈庆之,花荣等人相继造|反,也跟了出来。
如今,分管了北川的一些内务职责,和白起不算上下级直属领导的关系。
“少帅。”
约莫五分钟,宁尘见到了正值当打之年的秦斌。
宁尘点点头,示意对方跟自己走走。
秦斌大喜,眉头稍微扬了扬,然后昂起脑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