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北京-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诗画集炙手可热,风靡海内外,知名度日新月异地上升,成为新闻人物。当官的
就吃这个,中国人不值钱,有了洋户口就紧巴结。
季子做出的一个重大决定就是要住在移民楼改建的招待所她原先住过的那间屋
里。小小旅馆立时蓬荜增辉。她包下了半层楼的房间,请来了旧雨新知,在厨房里
做饭欢聚,那几天过得十分快活。她对丈夫说这叫忆苦思甜,决不能忘本——“我
是这楼上一个很普通的苦丫头,我永远不做贵妇人。”季子的一言一行都在新闻界
引起欢呼,一时间这小楼在日本的报刊上屡屡曝光。后来她在日本的画迷诗迷来中
国也要求住在这家旅馆内。旅馆随之改名为“季子会馆”,广招海外旅客,季子住
过的房间辟为文化景点,摆上季子的大幅照片和诗画,每天收费五十美元,与北京
的四星宾馆相当。移民楼从此身价百倍。随之季子的丈夫猪熊次郎先生决定投资装
修季子会馆,在季子会馆旁又建起一座十几层的饭店,条件是永久保存移民楼原物。
移民楼几经修葺,仍保持着原先的古朴,只是它周遭已是绿草茵茵,花团锦簇,看
上去像一座古旧的文物。季子时常回国来,总要住在她原来的房间里,每回来一趟
都能在这小楼里绘出一批新的作品带回日本。她深情地称这小楼是她艺术生命的源
泉。
她不曾向她丈夫猪熊次郎提起这旅馆中的一位常客,他就是李大明。季子每来
北京,李大明必来小楼闲住几日。大明现在已经是著名科学家,京华大学著名教授。
滕柏菊和高跃进住了个底层,一开始还抱怨,后来便在屋外接盖出小房子,开
起了一间杂货铺,用跃进母亲的名字领了个执照,火火爆爆地经营起来。在这个偏
僻的三环外小区里,夜夜灯火通明,货物供不应求,营业额直线上升。最终滕柏菊
施展出大手笔,投资三万元,盖起一个大棚,办起了百货杂货商店,当上了大老板,
辞了那个半死不活巴巴结结的编辑之职。
但她翻身不忘本,还想着在商店里开办一个图书专柜,专营香岛公司的图书,
给这个荒蛮的郊外小区注入了一点文化气息。
这位风尘仆仆的女老板引起了政界注意,现在已经被区妇联看中,当上了区妇
联妇女个体户联谊会主任。毕竟滕柏菊是大学毕业,有胆识,言谈举止自是高人一
筹,在区里受到人们普遍尊敬,走在街上人人恭恭敬敬招呼“滕主任”,她便越发
神采奕奕起来。
冒守财仍然安分守己地当他的科长,终日忙于报表电话之中,不求富贵,但求
安稳,只想把儿子培养好,长大了得儿子的济。他心中惟一常想常乐的是,沙新再
有本事还是给挤出了京城,他冒守财捡了一个大便宜。有这一乐,什么苦什么穷都
扛得住。人生没有几个便宜可捡,捡一个就算没白活。
单丽丽久经磨难千辛万苦地傍上了一个六七十岁的美国大款,如愿以偿去了美
国。到美国后即离家出走,最后被发现住在美国的监狱里。她一心要寻前夫报仇,
找到前夫后苦口相劝他回心转意,并表示愿意再次合作。前夫铁石心肠拒不悔改,
丽丽一气之下开枪杀夫,夫受轻伤,她即以杀人未遂罪被关进监狱。影影绰绰听到
些她的消息,据说在狱中丽丽心灵手巧,绣的花很受欢迎,因此而享受某种优厚待
遇,有提前释放的可能。
最出人意料的是门晓刚。这个小四川在改革中几乎最不受欢迎,哪个室组部不
要他。他被挤进香岛儿童社的科普知识编辑室后,承包了一本科普画报。这画报连
年亏损,社里给一年时间令其自己革新洗面,恢复每期五万册的印数,否则社里不
再补贴,任其自生自灭。门晓刚绞尽脑汁想出一个“黑老虎”做主角,由它讲科学
故事,每期自己亲手写脚本,把自己学过的化学物理数学天文知识一股脑地抖落出
来,刊物办得有血有肉热热闹闹,不出几个月印数就上升到五万册。因为门晓刚写
这类脚本写出了名,成了科普作家新秀,“黑老虎”开始申请专利,各类儿童玩具
凡采用黑老虎形象均要付他和画家大笔的专利费用。黑老虎又和什么花狗熊结婚生
下黑点虎熊,接着讲科学故事;虎熊又跟狐狸结婚生下熊狸,各种动物结亲嫁娶过
程中都融进科普知识,画报如日中天地大赚妈妈们的钱。最终又引来台湾一家大玩
具公司的注意,决定买下门晓刚的动物科普的专利,请门晓刚当上“黑老虎”玩具
公司的董事长。其实他什么事也不用懂,更不用懂,只须不断发明各种会讲科学知
识的动物,公司根据故事做各种玩具如熊狸、虎熊之类闻所未闻的形象。从此门晓
刚成了作家兼企业家,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成了香岛出版社的摇钱树。一有了钱就
要有地位,位子不好就闹单干。门晓刚在台湾公司的帮助下在闹市区开了间富丽堂
皇的“黑老虎玩具文化有限公司”,算合资企业,享受各种优惠待遇如前几年免交
所得税之类。他自己做梦也想不到会撞上这么好的大运。再想想当年耍尽心眼儿冒
充团委书记混官儿混房子的闹剧,真大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感。
半楼移民,接着混剩下的日子。
1992年10月初稿于北京
1993年4月改定于北京并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0年4月修订于北京法源寺西里
本书中人名物名纯属虚构,如与现实中人物名称重合,则纯属偶然,切匆对号
入座。
黑马
跋 北京筒子楼
北京,这个12亿中国人的首都是一座千年古城。
旧时代的皇城,是由金碧辉煌的王家宫殿和杂乱无章的百姓平房小院儿组成的
双重世界。如果说森严壁垒、流金溢彩的皇宫阆苑教人仰慕敬畏,生出“高处不胜
寒”之感,那么那些保存完好的百年四合院儿则透着雅淡、闲适和温情,朴素宁馨
如一幅幅水墨画儿:青砖门楼儿、青瓦小屋儿、青砖墁地、院中桃红柳绿、青藤绕
窗。这怡红快绿生活小景儿着实暖人心田,撩起胸臆间涟涟爱意。
这等百年不灭的王气,“天子脚下”散淡闲情的韵味,现代化节奏中耸起的如
林大厦和日新月异的一环环高速路,奏出了一曲远古与现代的磅礡交响乐。
这样的描述文字足以用作旅游手册上的导游词了,这是北京气势辉宏的一面。
可在我心目中,北京巍峨的皇城建筑和现代化大厦上总在时隐时现着一座座简
朴脏乱的筒子楼,在大专院校中,在大街小巷里,它们是北京观光图上永远不会出
现的陋屋,但它们在北京知识分子的生活中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他们生命历
程中的坐标。这大大小小灰灰红红的北京筒子楼,构成了富丽堂皇的北京潜隐着的
另一层风景。由于我与北京的缘份始于这样一座筒子楼,这里的生活之于我是那样
镂骨铭心,我写出了长篇小说《混在北京》。那是臭水横流的筒子楼中外省移民知
识分子为争得人生一席地的辛酸故事。他们可怜、可悲又可鄙、可笑,为达到一己
目的不惜媚上压下,在金钱和权力面前纷纷头冠草标压价贱卖人格。我的第二本小
说《孽缘千里》写的又是一群闯北京的外省知识分子故事,他们也住在北京的几座
筒子楼中。我几乎是“吃上”北京筒子楼了。
从小有着强烈的写作冲动,但日后却以北京为背景创作小说,这是我始料不及
的,是生活使然。
我生长在北京以南150公里处的古城保定, 清王朝时代,保定曾是北方重镇,
以“保定府”著称,是权重一时的直隶总督署所在地,但民国后这座城血气渐虚,
到我出生的六十年代,便衰败了。
中国人喜欢用“里”来表示距离,大人们说起北京,就说离保定300里。300里,
在一个闭塞小城的穷孩子心目中就是一道漫漫迢迢的天堑!上趟北京,火车票就要
花上五六块钱。在六七十年代,那就是一大家子人一个月的口粮钱。北京太远,盘
缠太贵,咱去不起。我从来不曾梦想过上京城去开开眼。
但我却像所有中国人一样心向北京,热爱北京。我们从小唱的歌是《我爱北京
天安门》。最喜欢的歌词是“北京啊北京/我们的红心和你一起跳动/我们的热血和
你一起沸腾”。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的六七十年代,更使北京在我们心中高
大起来。
那正是我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年月,我们听到并牢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苏联“修”了,堕落为社会帝国主义,“卫星上天,红旗落地”。但辩证
法的原则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语)。坏事可变为好事。苏联
变修了,世界革命的中心就自然转到了中国,北京成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首都!
我们的北京多么伟大呀!年少的我们因此愈发热爱北京,唱起北京就禁不住热泪盈
眶。
“雄伟的天安门/壮丽的广场/颗颗红心都朝着这个方向”。
“啊/北京啊北京/祖国的心脏/团结的象征/人民的骄傲/胜利的保证”。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像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
唱着这样的歌儿长大,那样的童年该是多么无忧无虑,多么美好!虽然我们还
穷,但我们有饭吃有衣穿。我们甘愿受穷,因为我们省下的钱是用来支援世界革命
了。
那些年里,保定人每个月每人只有三两油,每人三十斤粮食中百分之三十白面,
百分之七十粗粮,过年每人半斤肉、半斤鱼、半斤鸡蛋、半斤花生,商店里只卖一
分钱一块的古巴黑糖。但一想到“三分之二水深火热的”各国人民,我们一点不觉
苦,偶尔有人从北京出差回来说北京马路敞亮,小汽车流水似地跑,大楼蹿天高,
北京人吃得好,有牛奶糖吃,我们觉得应该。首都嘛,是国家的脸,就像一个人,
肚子饿着别人看不见,脸要洗干净,头要梳洗好才有面子。我们吃不上喝不上反正
外国人不知道,有北京替中国挣脸就行。就像六三年发大水,为了保住北京和天津
两个大城市,丢卒保车,保定人毅然炸了大堤,让白洋淀的水铺天盖地淹了保定古
城一样。这些都是一个道理,北京在,世界革命就在,北京好,全国就好。爱北京,
就是爱我们的心脏,我们的脸面。
直到我二十四岁上在遥远的闽江畔福建师范大学读完文学硕士,我才觉得我配
做一个北京人了,我自以为是“百里挑一”的优秀知识分子——十二年前的1984年
中国刚刚开始招收极少数文学博士研究生,因此文学硕士还寥若星辰般“物以稀为
贵”。我进北京当了一家出版社的编辑。
但残酷的生活现实却一次次挫败着我的书呆子理想。偌大北京却安放不下我一
张小小的书桌。我是在办公室中熬过八个月后,才有幸挤入一座类似《混在北京》
中那座楼的筒子楼的,随后是五年无着无落,随遇而安,臭水横流中依旧饮食男女
的知识混子生活。那几年我们的口头语就是“混在北京”。日后它则做了我小说的
书名。
是生活这所 “我的大学” (高尔基语) 教会了我表现人生的手段——反讽
(irony) ,这一点是我七年学士和硕士课程中所一直没有参透的。而真正理性上
认识到《混在北京》是个反讽文本,则是在写完小说之后。足见生活的能量有多么
强大。
我珍惜这样的生活体验,尽管我鄙视这样无奈而苟且的知识混子生活。
筒子楼是几代外省进京知识分子心切切、情切切来京后落脚生息的第一寸热土。
多少人就是从这儿开始,出息了,成了事业,立了功名,跻身上等衣冠。
我不知道,离开筒子楼还有多少人回首思考它存在的意义和象征。夕阳几度,
旧楼依然。琐碎平庸卑贱的筒子楼生活似乎不过是人们个人奋斗史上的一页而已,
不堪回首难以启齿又如风过耳刍狗已陈。仍身陷其中者似乎要么安于现状要么殚精
竭虑尽早脱身,无暇思考更耻于暴露自己的筒子楼楼民身份——人是要面子的,数
年如一日扎根在筒子楼中颇有“没本事”之嫌。
我便属于这号无能之辈,目睹身受筒子楼卑下、耻辱、下作、蝇营狗苟又不乏
苦中做乐儿女情长的日复一日,极度无奈之中只好把这一切看成一场戏,便获得了
精神上的超脱。与之拉开一定距离后,这一切就真的成了戏。俗话说人生如戏,戏
若人生。我有幸成了人生的看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旦超然物外,便有了思考的闲情逸
致,渐渐地品悟出筒子楼生活的意味。
它平凡如泥土, 但也伟大如沃土, 养活了几代北京知识分子。人们戏称其为
“移民楼”,可这里的移民不是头脑迟钝的普通劳动力,而是占中国人口比例不大
的受教育人口。这类人在这种肮脏环境中的境遇和道德水准的高下应该说是中国受
教育人口生活的缩影 [我慎用 “知识分子” 这个词而喜用 “受教育人口”
(educated population)]。
应该说筒子楼最集中的地方是大专院校,这本是供学生们住的集体宿舍。但渐
渐地,其中一些就演变成了教师集体宿舍,他们又在此结婚育子,一个个家庭就在
这里诞生了,不少机关单位大都也有这种宿舍楼。
并非每个人都能一开始就分上这样一个单间,你要在结婚以后并且夫妇二人双
方都有北京户口才有分上一间屋的资格,即便如此,也要在一个单位工作五年以上
才有排队分房的资格,否则就只能二三人合住一问。
一家住一间,楼道渐渐被瓜分割据,堆上杂物,摆上破桌子便成了厨房。大人
渐渐变老,儿童一天天长大,有人升了官,优先分了房子搬了出去;有人熬够了年
头,由“小张”、“小李”之类熬成了“老张”、“老李”,携家带口告别了筒子
楼。而新的楼民又源源不断地涌了进来。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铁打的营盘流水的
人。
这类人总在盼的是房子,是正常人的日子。他们与另外两类人构成了北京人的
三个基本类型。
一类人是功成名就或奋斗经年在北京立住脚的中老年官员和知识分子,或有权
有势或功名显赫,早就论资排辈分得了正式住房。一般来说是部长级独门独院,车
库花园正偏房等等一应俱全(腐败官员的郊外别墅不算在内),冬暖夏凉,安富尊
荣。司局级处级科级则四至二间一套房子不等,他们中一些人的子女自然得获荫庇,
是“口衔银匙而生”的膏粱弟子,“改革”前不难谋个肥缺公干,“改革”后仍有
人如鱼得水,公私兼顾,成为改革试验的既得利益者。第二类人则是祖祖辈辈几代
住在北京大杂院中的本地人,大多从事体力劳动或第三产业,只有少数人经过奋斗
当了官成了知识分子,这类人中大多数几乎没有机会分到公家的单元楼房,他们几
代人挤住在低矮平房中,烧煤取暖做饭,一条街有一两个公共厕所,他们惟一的希
望是市政“危房改造”计划,被列入拆迁户,趁机搬出旧房,住进新公房中去。但
他们损失也不小:不得不离开祖辈居住的市中心,搬到城市边缘或远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