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华仙魔录 >

第4章

中华仙魔录-第4章

小说: 中华仙魔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华历代修真祖师,皆以自已的身心作为试验品,进行人天奥秘的可贵探索。他们留下的修炼著述,都是通过自身验证得出的结论,是“知行合一”的东西。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认识这些东西,而不用自己的身心去实际体验,只知望文生义,就不会真正明白其中含义,容易堕入片面空谈;《老子》说“以身观身”,只有以 自己的实际功修,与古代修炼家的著作互相对照验证,才能明白其真实含义。

  再则修炼之时,如果只求法诀传授,而不参悟道家学理,则容易盲修瞎炼,不知何所是从,就会脱离大道,误人岐途。所以中华道家强调“理决并重” 必须认真研悟道家学理,又要实际验证修炼口诀,两者不可偏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人于大道之门,与道为一,悟道成真。

  和光同尘,借假修真。

  中华道家义理,本不局限于出世,亦不局限于入世,而是以一种超越世俗的旷达精神,和光同尘,借假修真。磨炼个人的性情,精修个人的品德,培补个人的丹基,增益个人的道修。

  中华道家修士,提倡“大隐居尘”,就是在尘世中磨炼自己;待等功夫修到一定层次,丹基已成,需要大静,再入山林。葛洪《抱朴子》曰:“大隐隐于闹市。”“上士得道于三军。”《悟真篇》云:“未炼还丹莫入山,山中内外尽非铅。”

  和光同尘与同流合污,二者之不同,从外表无以分别,就在内里有道与无道之分别。

  性命双修,长生为基。

  性者理也、心也、神也、意也、德也;命者法也、息也、气也、形也、功也。中华道家修炼 注重性命双修。既要涵养个人的心性,使之光明;又要坚固个人的形体,使之长存。并且以长生作为基础,长生之道,其理有三:

  其一,倘道果未成,肉身先坏 则分生了道,毫无指望。故须先证长生,坚固肉体,保住资本,而后方有今世修成之希望。

  其二,倘无一定命功,对忖个人的肉体,则难以克制自已的心念,修功难臻大成。

  其三,中华道家以修今世为本,最讲现实,首先证得长生,今世即享仙果,何必待到他生后世。

  所以,只有首先证得长生,才能充分保障个人的修炼,使人生更加圆满。把有限的生命溶化到无尽的宇宙运化之中,去体会生命的常在,这就是道家所追求的“长生久视”最高境界。

  男女平等,女丹为捷。

  大道面前,人人平等。中华道家认为不分男女,皆可修证道果,所谓“修仙不问男和女”,故无男尊女卑之别。

  而且女子做功,一般来说快于男子。因为从命理而言,女子”性”(心宫)与“命”(丹田)的距离较近;从性理而言,“男动女静”。故丹书云:“男子修行十年可成,女子修行三年可成。”“男子伏气三年,女子一年可伏。”

  当然由于各人素质,井不准定十年或者三年。男子丹法和女子丹法,下手命功各不相同,故有差别。命功完成之后,即男子“降白虎”(闭阳关)、女子“斩赤龙(断月经)功成,往上的功夫,俱皆相同。至于最终成就,则无高下之分。

  长生住世,我命由我。

  中华道家修炼认为,人之天年(正常寿命)为一百二十岁至一百八十岁,与现代科学观点相符;六十岁的人在这里不过是小孩子。认为通过修炼之道,每个人都可以尽其天年,活到一百多岁。而且如同薪尽添柴一样,还可以运用修炼接命之术,把生命延续下去,长生住世,肉体成仙,做一个不受命运摆布的“活神仙”。等到在人间住腻了,然后可以到天上的仙境去,《庄子》云:“千岁厌世,去而上仙。”

  中华道家修今世的“活神仙”观点,一是要人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好生、乐生、等生、贵生,对现实生活充满信心;二是通过修炼,达到尽其天年,乃至长生久视,去而上仙,不受命运的摆布,这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好书尽在txtsk





  作品相关 丹药炼制秘诀(铜符铁券方)

  (起3D点3D中3D文3D网更新时间:2004…4…12 11:59:00  本章字数:12076)

  烧取真铅诀 

  一初取出山铅砂数百斤,捣为末。就用矿上圳土,每一斤,配食盐四两,捣万杵。秤定铅砂末一斤以纸包裹数层,外用盐泥固之五六分厚,晒令极干。如此三五百枚,入炉煅之。炉式形如大甑,高六七尺,周围一丈,下安风箱,底火上升。用炭铺底一尺厚,方铺铅砂球在炭上,层炭层球。大火煅得内外通红,止火寒炉,阴土覆上。铅在下成一块,破球取出如生矿银状,如此,谓之乾父。将此乾父取流金,则药有精神,非是流铅圳土,否则神散杳茫。不得师授,苟或妄为,终为误事。神丹至药,只是一味铅精,若得此宝,万事毕矣。此为先天真一之水,多倍其数,以听圣灰筑基之用。采取土水一分真,不换黄金重一斤。至此,神机又听后续大法。 

  古羲黄修炼神丹大法 

  地元起手,金鼎神室。上下两弦,体重一斤。如九鼎七鼎,五鼎、三鼎,心依大法度数采用。假如白金八两,用伏气黑铅三十六斤。只有八九七十二两,按九池而取之。恐铅气不足。神精降少,难合天地符契,半斤八两之数。今用九两炼一两,泄气之用。先求地魄,地魄者,白金也。次取天魂,天魂者,黄金也。黄金产珠砂。是日精。白金生流珠,是月华。魂魄合体,精华自生一。夺天地日月之全功,是圣祖玄元之妙用。圣人知神物隐于北方,来此以作丹头。不用世上黄金,黄金虽纯阳之体,纵加百炼,决不受气。至于铜锡,性质大燥,难见金公,见则形必伤也。独与白金,一味相亲,畅体欣然。金花发泄流珠,珍珠豁然其间。真阴真阳,交光合体。巧取周天度数,满于五色中黄,自然阳生于真土也,土旺金乡。借水虎育养而生震龙,五色霞鳞,金膏碧体,朗朗常存,为升天药祖,愈炼愈灵,越温越妙。故有阴池阳鼎。因铅不受炼,设为法象,以定浮沉之性。造鼎为阳,使阳魂自升于天堂之上。制池为阴,使阴魄自沉于地狱之中。一九功在铅,二九功在母。诸方不用母,丹门甘自苦,壬癸怎分强。老脆化阴土,用铅有秘传。始初金炼铅,浮沉定得真。先天与后天,认得其中趣,无拘洞里仙。婴儿寻乳母,转转出玄关。药即是真汞,金丹是神丹。一母生九子,各自传枝叶。德薄不足以遇,缘浅不足以闻。此是杳冥真诀,子宜记在胸襟。 

  安炉立鼎诀 

  上供九天五土司命、北斗七天真君、丹房炉嘱正神。金木水火土五德星君,侍供香火灯烛果品,虔告上真。预造钳匙等器,余积黑虎铁池宝塔,多备以防损换。炉内合风开门如鸡子大,勿令大宽。宽则风力缓,缓则真气不升。池下三方,安三足,不用铁造,以磁土烧就,安如品字。外以盐泥固之,坚牢不损。安池在上方,架重楼,两边以铁环高挂于天梁之上。内火盖固,不令火力近鼎。别开出入火路,以便加减行持。 

  地元九池秘诀 

  铜符铁卷文 

  两两彭罗台,八宝昭阳殿。万圣拱中尊,元始天王现。王如啸丹墀,方使金公炼。一唱众真场,世界金光遍。谨候北丰魔,洗出朝天苑。用力在丹人,弃旧迎新换。乾金夺目魂,莫令乌云乱。产出夜明珠,五色辉煌片。上下令通风,金枣婴儿面。希夷阴浊来,放展河车转。紫气入重楼,子母不相见。初产寿年华,易到精神散。 

  直指函文 名曰青埃 

  第一池炼铅法:则用出山净金一斤,白如雪朵,碎作十六片。乃于日月合壁日、五星联珠日、申酉金旺日,将池鼎安置停当,开风门,进文武大。文火温池,先投铅半斤,炼灰池结宝,基址坚固,免致折耗之患。待池将红,另用伏气净铅九斛,每斛分三进六十五株,每铢为一池,九池共铅八十一斤,以应九九周天之数。将金片片入池,武火溶化成汁。只待黑尽自现,一上一下浮现。两旋红光闪闪半虚空,瑞气炎炎浮紫廓,取次入铅,漏尽再添;满天星宿浮沉转,宝月金花劈面来,铅铢又进。莫离方寸;看看癸水尽,方见海金螯,急进铅爻,壬水上潮;和风吹得金花散,散却盈庚见酉孩;须用有力三人,互相轮换。饮食起居,八门开闭。进铅入炭,猛烹急炼。使朱雀炎空,紫神瑞气,金枣花红火火,生光爻爻露电。进铅不可大急,急则金乌不出海。又不可大缓,缓则玉兔恐伤形。水火交缠数足,无形合虚,旷然成质。壬水得金,自然升上泥丸之顶,结就昱日流珠。铅数投尽,退火封门。安金益水,进铅三钱四分。保神固形,不可有动池鼎。冷定取出,摘下鼎中壬水,号曰“青埃”。或金盒磁盒封固,勿令泄气,听后人元配合。 

  铜符铁卷文 

  同志二三人,固守紫阳宫。黑以白为丹,红以黑为翁。中和天地髓,只此是丹宗。禹门三汲浪,漏滴令空空。殿上流珠滚,色似紫金红、池中翻玉液,吹嘘籍巽风。玉兔酉为宅,金乌日上东。龙虎遥相望,会合景阳宫。抽取铅中宝,火候莫匆匆。煅得金珠滚。珠珠气上冲。眼前红黄色,华盖要严封。漏尽池中浊,浮清透蕊降。 

  直指函文 名曰黄轻 

  第二池炼铅火候法则,与首池相同,仍换新池新鼎,固济如法。将圣母不动,如有消耗,即添补数足。进文武火,投水铅半斤,坚固基址。铅干一半,入圣母在内,大火溶化。金汁清清明彻底,朱雀恍恍出南园,速进铅珠,勿容火急;昨夜婴儿初别母,今朝次子亦如前再进铅铢,铢钵如则;莫道黑龟初出海,也防风浪动人心,铅铅无差,火火一色;紫金台上凝霜雪,白玉堂前母独眼,策策丙丁升,滴滴铅入骨。铅数投尽,明镜无尘,退火封门。进金之铅,二钱三分寒炉一夜,轻轻敲取得鼎上流珠,号曰“黄轻”。取下另封,移池换鼎。 

  铜符铁卷文 

  大道总无烦,铅汞两般是。铅见汞施仁,汞见铅施义。神丹一味铅,内隐先天气。媒约丙丁公,调变黄婆力。搬运赖河车,汞把铅精吸。浮沉上下间,一一又一一。华盖日日新,流珠号如意。黄鹤满空飞,青天雷轰霹。乾金露紫华,休使铅不及。但今四门开,上把玄窍闭。一动铅气通,金池当固密。这般火烹炼,无形又无质。 

  直指函文 名曰金液 

  第三池炼铅火候法则,一一与前相同。将固池,架三足,上坐鼎,封严不动。圣体无亏,消耗补全。入筑基池中,大火风开。三文三武黄芽长,再升再降黑铅功,火火大张,爻爻无易;黑铅起手无生有,白金倒了有还元,依刻投铅,愈加珍重;青龙退骨三回转,白虎翻身就地存,进进铅爻,首尾如是;西池日月初相见,夺得清香各自归,龙霞红似火,真火腾龙霞。铅数进毕,退火停炉。入安全之铅,一钱二分。前三池是长男成象,震庚受符,共用安全之铅七钱,以应天符七日来复之说,以后六池则不用此法矣。退火寒炉,取出鼎上壬水,号曰“金液”,封记明白,又换新池作用。 

  铜符铁卷文 

  东出太阳晶,光华灿灿明。遍照普天下,露入碧波城。昼夜东西转,西沉东复升。阖辟太阳母,万象禀光明。乾坤天地髓,神丹大道根。坤乙月将晦,昏昏体太阴。踏见西南地,微微露一星。日游东地陆,月渐望南行。七八光浮体,看看重一斛。半黑又半白,白者是金精。若非三足力,玉兔华不生。十五临甲地,丹光满玉京。 

  直指函文 名曰红霞 

  第四池铅火候,与前俱同。不动圣胎,待母入池,大火风开。仍前进铅,不得荀筒。三天三合产真铅,不是阴阳定不出。又进铅爻,爻爻相续。金丹全仗庚辛力,壬不成庚癸不分。但看铅壬,相济白金。金水得合,凡子圣孙。华池母溶,各要分明。红光五色,袭之霞生。时时美景如金碧,日日花开样不同。下手只银铅,分散铅汞,土铢尽支,空寒炉一夜,取出鼎上壬水,号曰“红霞”,收记换池另炼。 

  铜符铁卷文 

  黑铅天之精,白金地之液。黑隐水中阳,白有火之气。黑白往来翻,拘来归正位。二物性含情,丹经号同类。黑以白为主,阴以阳为配。阴阳混沌时,朵朵金花翠。宝月满丹田,猛烹火煅极。休闭通天窍。令其呼与吸。翻腾举目间;乌龟自隐匿。精奇口诀功,火候在消息。凡中养圣孙、万般只此贵。一日生一男,男男各居室。 

  直指函文 名曰流金 

  第五池炼铅火候,采炼池鼎,一一相同。圣母入池,风开金汁。照前投铅,常加炭入。金公百炼精神长,惟有真铅上下飞。又进铅珠,黄白混沌。烹煎符火三阳运,九九流珠去母阴。认取铅金,不黄不紫。日魂乍进嫦娥宅,觅得中秋持蕊香。铅尽壬升,辛金自现。寒池取出,号曰“流金”,收贮换池另炼。 

  铜符铁卷文 

  采得一味真,丹胎母易阴。一母生六子,扶桑日已临。池池俱似始,鼎鼎更奇新。上达红罗景,铢铢气腾清。莫使铅埋汞,诬言有气存。赫赫巽风烈,流金透体明。不为坚刚质,黄舆自此生。癸以壬为主,壬以癸为宾。都依大道法,壬癸定浮沉。弃遗浊下浊,轻清灵更灵。如此浮沉法,盖世不曾闻。火候薰蒸足,颗颗天谷青。 

  直指函文 名曰壬华 

  第六池火候炼铅,斤两法度,一一大同。分铅度数,不拘旧巧,变化在人施为,炼过二三池,自生其妙。如流珠结少,神火不扬。炼己稍欠,神明不来。行结胎之火,使黄云满沼。阴极阳生,上下门开。细光闪灼,露滴黄庭。婴儿显象,光逐神生。铅如指顶,令其四方,以便作用。当令饮食满,方可近炉,邪气难入。铅尽退火,取鼎上壬水,号曰“壬华,收贮换池另炼。 

  铁符铁卷文 

  玄元大道根,玉清不二门。除此一乘法,余外即非真。煅炼铅中宝,抽取银内精,水滥车难转,不及恐伤金。泛泛流珠滚,茫茫瑞气升。子母互相顾,黄白混相吞。恍惚陶情趣,三叠九重城。洁白令见宝,青青在去阴。洗出铅汞骨,自然结精英。溷水荷花长,流茫浪涌生。除却真铅汞,休听节外音。铁卷铜符旨,丹门仔细听。 

  直指函文 名曰壬花 

  第七池进铅火候亦同。武火开化圣母,只待红光笼罩宝月,方进铅铢。透体红璃,内外纯白,金生铅后,阳产铅中。火盛消金,金伐木荣。青赤黑白,归于中黄。顺其消息,以观景象。池池飞紫粉,火火起样光。上冲华盖,满室明尘。万里无云天一色,十二时中见太阳。黄舆紫粉皆由此,白雪青埃见者昌。原本只是一味铅精,以白金分去阴土。金乃水之基,水乃道之枢。只此二物,真砂真汞,皆自银铅而生。恍恍无形,冥冥有象。铅尽寒炉,收取鼎上壬水,号曰“壬花”,再移池作用。 

  铜符铁卷 

  布气生灵液,含光天地先。根发浮黎土,苗生大赤天。八宝皆由此,灵明独黑铅。今知天地秘,炼此是良田。六阴成圣体,枯骨返黄泉。法用心心指,机关细细研。不得真传授,空劳志力坚。枉进通天火,宥脆怎留连。刚柔有表里,阴阳禀自然。鼎内天中地,池中地里天。洁白瑶台上,素体净如绵。母怀七八子,精神越似前。至人承授受,良因宿有缘。君能知换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