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唐诗故事 >

第12章

唐诗故事-第12章

小说: 唐诗故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担任常侍一职的李骘在廉察江西时,就曾听说起过任涛的诗名,只是他很奇怪任涛怎么老是未能考取,于是向有关人员要来了任涛的诗作,以便自己阅读后对之作出判断。当他读到任涛诗作中“露抟沙鹤起,人卧钓船流”时,②当下便不由得大为赞叹道:“啊!这任涛可真是个奇才呀!他为何还不能成名呢?等会儿我就向大家推荐!”说罢此话,他命令文书把任涛家里的税务和徭役等一概免除了;不但如此,他还命令任涛所在县治里的长官给予照顾。
  然而,世间总会有许多喜欢发红眼病的人士;他们一见任涛忽然间得到当地长官这诸多好处,居然聚拢了一些人鼓噪起来,纷纷说:“我们也是秀才呀,为何就只有任涛有这等优待,而我们却没有?”听到这些闲言碎语的李骘常侍便感叹道:“看来做好事竟然也会有这等意料不到的误解!事实上,我要揄扬任涛的声名,只是为了他的才学和处境着想呀!现在倒好了,你们以为我是在徇私舞弊么?那好,我现在就宣布:凡是在江西境内,写作诗文有能赶得上任涛这水平的,我便一律让他免除徭役等杂务,而不只是任涛一人。对此,你们总该没意见了吧!?”
  大家见李长官出台了这么一个办法,自然也就没的说了;因为诗才这一行当,并不是谁想比就都能比得上的。但李长官这个以比赛诗才来免除税务和徭役等杂务的办法,委实使他们很满意,于是他们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只是此后不久,任涛就不幸去世了。但他能够幸运地遇上了这么好的长官,应该说,这真是他一生中的最大福分!
  按:① 此据《唐摭言》卷十及《唐诗纪事》卷七十;而《唐才子传》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等则以为“筠州人”。② 抟,《唐诗纪事》作“团”;至于有作“搏”者,误。


感激何人知将相


  ——刘禹锡史诗记录官军突袭蔡州城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蕴涵实在极为奥妙。就说原本是一个用来表明褒义的词汇,在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后,它的意义往往变得跟原来的含意相差悬殊,如常用成语“感激涕零”就是如此。其原意是指十分感激,极为感动,但现在,人们却把它大多用于具有讽刺意义的地方了。
  这个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古诗《平蔡行》里的成语,叙述了唐代一件极为有名的历史事件。
  在经历了被史学家称为“开元盛世”时期的玄宗李隆基,在他执政后期却先后任用了奸诈害物的李林甫、杨国忠为宰相,政事一任他们处理;自己则一心纵欲享乐,不再有当政初始励精图治时的干劲。这样,国势便迅速衰弱下去了。
  奸相李林甫使用两面派手段,对大臣们进谏的忠言一再瞒压不报,并大肆打击和屠杀正直人士;同时他又善于察言观色,顺从皇帝的旨意,专拣那些好听的话汇报,以便讨得玄宗的欢心。正当专权了17年之久的奸相李林甫终于呜呼哀哉之后,玄宗竟又任用了贵妃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为相。这杨某也只知搜括民财,大肆收受贿赂以供自己挥霍。这样,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杨玉环的所谓宠儿、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谁知原本号称善战的唐朝军队,居然不堪乱军一击,迅速被攻下了东都洛阳。虽然后来安禄山这乱军终于被官军镇压,但安的部将史思明仍然起兵叛乱,再度攻下洛阳,并入侵长安。玄宗只得携带着杨玉环等人出逃到四川。史后来虽然也被官军平定,但前后历时七年多,国家元气大受损伤。随着国家政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现象的加剧,在关系唐王朝生死存续转折点的“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的割据势力就此更为坐大了。
  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割据一方的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去,他的儿子吴元济未能如愿接替他老父的位置,那当然就无法总揽他日思夜想的军政大权了。于是他竟然自领军务,纵兵焚烧掳掠附近各县。为了解除吴元济叛军的威胁,唐王朝多次派兵进击吴元济的叛军,但都未能取胜,这就使得吴元济反叛的气焰更为嚣张。
  元和十二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宰相裴度亲自督师讨伐吴元济。作为部将的驸马李愬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出任平定叛将吴元济的前锋。李愬是位颇有谋略的将官,他在接受任命后,没有立即出兵攻击,而是先行花大力气整顿军队秩序,同时努力鼓舞将士们的士气。他又像当年被称之为飞将军的李广一样,亲自到士兵们中间去慰问他们的疾苦;而对于那些一时误入敌营的将士,他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便使他们再为国家效力。因此,那些被俘获的将士就把敌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愬。
  就这样过了半年时间,见时机已然成熟的李愬便率军出发。因为善于观察形势,所以他瞅准战机后遂猛烈发动进攻,并连连取胜。等到第二年冬天,天空正下着鹅毛大雪,在这天寒地冻时刻,许多人就是做梦也想不到,将军李愬居然会亲自带领着他的骑兵敢死队,冒着凛冽寒风和混茫大雪,夜行100余里后直袭吴元济所盘踞着的巢穴蔡州。
  到达蔡州城下时,守门敌军还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而李愬却已率军翻越城墙,突进里面去了。正在睡梦中的吴元济绝对想不到官军竟会冒着大风雪迅速来袭;即便接到亲兵报告,他也只是淡然一笑,并未作出明确要抵抗的指示,只是翻了个身后便又熟睡去了。
  不到黎明时分,大雪终于停止。此时的官军也已陆续到达城下;而城里的官军与之里应外合,一举攻下了蔡州全座城池。同时,入城的官军迅速俘获了正在做着好梦的吴元济。
  此时此刻,老百姓听说官军居然在雪夜攻入蔡州城,主帅吴元济也已束手就擒,便都纷纷走上街头相互庆祝。老人们一边回忆着多年来因藩镇割据所带来的深切痛苦,一边享受因官军收复蔡州所带来的兴奋,一时间竟高兴得老泪横流。
  所以,诗人刘禹锡有感于这不负众望的李愬的机智进攻,以及宰相裴度的有效调度,挥笔写下这具有史诗性质的七言古诗《平蔡行》:①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按:① 《平蔡行》,一作《平蔡州》,共有古风诗三首,此为第二首。诗中“十二”,或作“三十”,非。


难禁贱人忙嫁人


  ——面对女人变节房千里果然志千里
  河南人房千里,字鹄举,他的生卒年月,现在都无从知道了;我们仅知道他在文宗开成末年(840年)还在人世而已。
  在文宗大和初年(827年)就已考取进士的房千里,一年冬天去广东一带游玩。广袤的地理风物,大大增长了房千里的眼界;他还结交了许多朋友,其中一个名叫韦滂的进士,就是在此时跟他成为好友的。
  房那时虽已结婚,但由于只身在外,诸多事情显得颇不凑手。韦知道这种状况后,便托付他人把他自己的一个漂亮姬妾赵氏赠给了房。
  然而,此后不久的房因官职有所调动,必须赶快西上京城报到。由于这次授命不同于平时,见一时携带侍妾不便,房只得同他还算恩爱的赵氏暂作分别。而赵氏则显出极其眷恋的样子,甚至于惆怅不已。房见状,于心也很为不忍,便劝慰说:“你可以先在这里住下来;等我去京城报到后,一定立即派人来接你。而现在,只不过是我们暂时的分别而已,你用不着有所顾虑。”但赵氏仍然不肯放手,说要走也只能一起走。
  见此情景,无奈之下的房就写了一首诗安慰她,然后便携带着赵氏一起往京城方向进发了。但他毕竟知道官员在任职报到期间,是不能随意携带姬妾进京的。就在他们途经湖北襄州时,房恰好遇见了好友许浑,两人便极为高兴地把酒论诗,心情都极为畅快。赵氏也在一旁添酒夹菜,很是欢悦。酒后,房对许说起了自己目前的忧虑,许一听就笑道:“这很容易!现在您老兄只管把嫂夫人寄寓在我这里,生活方面的事情由我来料理好了;待您安顿下来,再来接人不迟!”房听了许这番梯己话,心里着实高兴,觉得许浑真够哥儿们,当即便决定了托付姬妾之事。
  一贯为友人之事极尽心力的诗人许浑,一天下午又过来给赵氏送吃喝等物品时,却惊异地发现,赵氏所住的房子里居然有一个他们早就认识的男人韦秀才!这不就明摆着赵氏另有新欢了么?房千里当初要赵氏在此地等候他来接取的意愿也就迅即落空了。想到这里,诗人许浑心里很难过,觉得自己对不起朋友似的,遂把这事的前因后果写信告诉了房。在信函里,许还特意附了一首诗来劝慰千里不要过于伤心。在诗里他有如下调侃句子说:
  五夜有心随暮雨,百年无节待秋霜……
  为报西游减离恨,阮郎才去嫁刘郎!
  诗中的阮郎和刘郎都是同路人,而且他们也都是好朋友;他们当年一同进山,一同遇见了仙女而各自成家。通过该诗,诗人许浑无非要说明那个见异思迁的赵氏,已经耐不住寂寞而跟别人好上了的丑恶事实。
  读罢许的信件和诗作,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侮辱的房很是伤心,以至于哭得昏天黑地,黑地昏天。他想到这下贱的赵氏居然就这样地背叛了自己的一份纯真感情,便越发地感到难受。后来,有朋友劝慰说:“其实,你没必要为这样的女人去要死要活的,不值得!”
  一语惊醒梦中人!振作起来了的房,此后在京城里任国子博士,专门教育着高等院校里的太学生,而且也赢取了很高的声誉。只是此后,他却因其他罪名被贬谪到了端州;接着他又到高州出任刺史。至于房千里后来所撰的传奇小说《杨倡传》,事实上,这姓杨的娼妓,不就是那个忙于嫁人的贱人赵氏的文学概括吗?!


缘结军衣一首诗


  ——宫人匿名“绣球”抛向守边人
  在封建社会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为了他那绝无穷尽的淫欲,到处搜罗人间美女供自己享用,以至众多年轻少女在暗无天日的皇宫里消耗着美好年华。这在以往一些有着良知的文人作品里,不时以所谓“宫词”这一文学载体进行着或明或暗的揭露。
  当然,某个皇帝一时心情特好,为顺应宫中女性的正当要求放她们出去自行配偶的,虽说不是没有,但那终归是屈指可数的。其中在唐朝,有几件被文人学士津津乐道的事儿,则正是因宫女在受命遥寄军衣给边疆地区兵士的“方便”之时,在军衣里头题写了能够表明她们自己心音的诗句,虽被皇帝发觉,却不但未被怪罪,反而使她们得以嫁给那得到诗作的兵士。这当然是不幸中的大幸,所以它受到人们的赞赏也就不难想见了。
  玄宗开元年间(713年~741年),有一年冬天就要到了,皇帝听从了大臣的建议,要对边疆地区的军士们表示关心,便让宫中那大量的宫女制作厚实温暖的棉衣,并把它们运到边关,分发给广大军官和士兵。得到了军衣的官兵们自然山呼“万岁”,说当今天子真是圣明,真是圣明,身在温暖如春的皇宫里还能惦念着远在边关的军士们。不用说,这为激奋守边将士的抗御能力,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此时有一件颇为稀奇的事情出现了,那就是其中一个士兵在军衣的短袄里居然还发现了一首诗,而且这诗竟表达了一个女子对守卫官兵的关切之情,以及她自身渴望能够适时出嫁的深切愿望。
  这可不得了!获取了该诗作的士兵不敢隐瞒实情,便只得把这事禀报了上级军官。部队最高领导人也不敢隐瞒,只好把这事直接启奏玄宗。玄宗把这诗取来一看,但见: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
  今生已过也,重结后身缘!①
  看了这诗,玄宗也不觉甚为动容,手里便扬着诗回头问六宫宫女道:“该诗到底是谁写的?不要隐瞒,只管讲出来就是。”刚开始时,宫女摸不准玄宗的真实意图,都不敢吭声,生怕惹恼了皇帝,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说不准这将会引来满门抄斩之虞。见偌大宫殿里居然鸦雀无声,玄宗遂又问道:“怎么都不吭声呀?是谁写的就只管承认好了,我绝对不会责怪的。”这时候,一个宫女终于勇敢地站了出来,承认那诗是她写的,还一再叩首说她真是“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玄宗却深为怜悯她,并感叹道:“你诗里说‘今生已过也,重结后身缘’,然而,朕就让你结今生之缘何如?”说罢,他便把这宫女配给了那个有幸获取诗作的士兵。边关官兵听到这个好消息时,都为皇恩浩荡而连呼“万岁”。
  同样也是以一首诗而缘结百年之好的,僖宗也干了一件令人颇为激赏的好事。晚唐之际,国力渐趋衰弱,而内忧外患却有增无减。为鼓励驻守边关的将士们能够更加卖命地为李唐王朝效力,那年秋天,僖宗命令从宫廷内部捐献出上千领质地优良的棉袍,分发到守卫边关的将士手中。当时神策军在军队里颇负重名,军中一个名叫马真的在他所分发到的棉袍里,竟意外地得到一枚金锁,而且伴随着这金锁居然还附有一首五言绝句诗:
  玉烛制袍夜,金刀呵手裁。
  锁寄千里客,锁心终不开!②
  马真生怕把这锁和诗留在身边会惹出事端,遂想到市场上去把它卖掉,但他却被人发现并遭到控告。这样,他的顶头上司就把马真叫了过去,讯问他这事的颠末。马真只得一五一十地向主帅作了禀报。这可是“新媳妇上轿——破天荒头一回”,这主帅沉吟了一下,也不敢自作主张,便专门写了一本文书启奏皇上。僖宗觉得不能违背老天的意旨和下情,遂命令马真到朝廷来;主帅也不知吉凶如何,只得忐忑不安地遵命送人到长安。
  而僖宗这里则急忙寻找到了那个写诗的宫女;在马真叩拜过皇上后,僖宗便立马让他俩成婚。
  后来,由于朱温作乱犯上,僖宗只得逃奔到四川避难,正在危急之际却发现一个军官一直守卫在他的身边。他心中既甚为感动,又大惑不解,遂不由柔声问道:“卿事朕何以如此忠心耿耿?”马真一听,不禁感激涕零地跪奏道:“微臣就是那次由于棉袍中得诗,并荷蒙皇上开恩赐予宫女的边关守将马真呀!”
  僖宗听罢,大为咨嗟;接着他又对马真进行了一次更为真切的重赏。
  按:① 此诗二、三句失黏;颔联则不属严格意义上的“的对”。而“诗以意为主”,故此诗仍为不错;至如其在感人肺腑处,当非一般平庸而又无情感者所能方其万一。为、过,均为平声。② 此诗属“折腰体”,亦即二、三句平仄不黏,(但跟前首“五律”却又不同)而全诗则饶有六朝人以比兴、双关见长之风调,故此诗固属颇好。


美眷能飞仗老奴——示爱崔生美妓用手语


  代宗大历年间(766年~779年),崔生的父亲是一名高官,并且跟一位当朝一品大臣关系亲密。此时这一品官正在患病,崔生奉父命前往探望。由于崔生长得一表人才,一品官对他也很是欣赏,遂使几位美女出来见客,并使一名容貌最为漂亮的红绡妓拿一罐甘酪给崔生品尝。崔生却由于不好意思,竟没有享用。此时,一品官就使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