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我的投资观和实践 >

第3章

我的投资观和实践-第3章

小说: 我的投资观和实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晨星一年期评级主要考虑了两个问题,过去12个月的收益和波动情况(也就是风险),所以是一个综合评级。晨星是很权威的,在美国晨星也是很权威的。
  先看评级,就看06年8月的评级。股票基金被评为5星基金的六只,广发小盘成长,广发聚富,华夏大盘精选,上投摩根中国优势,景顺长城内需增长,鹏华中国50。广发和上投占了一半。
  再看广发的其他基金,广发稳健被晨星分类到配置型基金中,也是5星。广发聚丰尚未到一年,不参加晨星评级,但聚丰2006年来的收益排名第6,超过广发聚富和鹏华50。所以我认为它至少是准5星基金,我也相信到了一年,聚丰一定能拿到5星。广发策略是新基金,暂不考虑。也就是说,广发4只老基金,都是5星级基金。
  上投老基金就两只,中国优势和阿尔法。优势是五星,阿尔发不到一年,但在2006年的排名中高居第二。显然我相信到10月份它成立一年后,一定可以拿到一个5星。双息和先锋都太新,不去考虑。这样上投基金的5星率也是100%。
  再看其他基金公司,
  易方达,四只基金参加晨星评级,2个四星,一个三星,一个一星
  华夏,6只基金,1个五,2个四,2个三,1个一
  富国,4只基金,1个五,2个四,1个二
  景顺,4只基金,1个五,2个三,1个二
  ……
  我认为,评价一个基金公司的好坏,可以看他所有的基金的平均水平。当然广发和上投就是我的首选。各个基金都是5星或者未来的5星。
  另外我也喜欢易方达策略和富国的天益,这有历史原因,这两只基金也是两年评级的五星。
  晨星的评级是排队评级,5星基金只有所有基金的10%。天益在一年收益中排第7,刚刚被排除5星的队伍,但他的拆分总让我耿耿于怀。易策最近表现是不好,但1年排名还是在第15。不过易策投资目标中“积极把握市场波动所带来的获利机会”也让我不很舒服。但既然已经持有了,就再看看吧。
  我最喜欢广发策略“买入持有”的策略,这让我感到踏实。但广发策略到底太新,等再过段时间我会多多关注。
 
 
  
      14、别患“净值恐高症”
  发了两个帖子谈我对新基金的看法,结论是不买新基金、,但好像并不让很多人信服。想来想去,恐怕还是一种我称之为“净值恐高症”的心理。好多人在说“净值越高,风险越大”,“净值高了,没有上涨空间”,基金公司未来迎合这种心理,就来个拆分或者复制发行2号,把净值打回1元。当然还有拼命发行新基金。倒是基金的规模越来越大,居然形成抢购风潮。似乎买不到这种低净值的基金,就丢失了投资的大好机会。
  真的我们恐惧高净值吗?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是“净值恐低症”。
  我们假设两个基金,同样的投资策略,同样的投资组合,同样的股票仓位,甚至同样的基金经理,也就算一个复制基金吧。
  基金A,现在净值1。5, 基金B,净值1。1。
  当你手上有10000元的时候,你可以买到6667份A基金,9091份B基金。显然你拥有更多的基金B的份额。
  但由于同样的投资方式方法,甚至买同样的股票。一年以后,基金A拥有的股票涨了10%,净值也就到了1。65。 基金B同样也涨了10%,净值到了1。21。 可是你的基金市值都是11000元。无论买A还是买B,结果是一样的,都是赚了10%。反之亦然,要跌,大家也一样跌。
  一样的投资方式方法,就意味着同样的收益,也意味着同样的风险,同涨同跌,百分比都是一样的。收益只和你的投资总额和单位基金的涨跌比率有关,和净值高低以及份额多少没有关系。
  基金公司经营的好坏是看总资产的增长情况。总资产的增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总基金份额的增加,一个是单位份额价格的提高(也就是基金净值)。总资产增加了,基金公司的管理费2%也就增加了,收益也就增加了,所以他当然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这两个指标。由于“净值恐高症”的影响,基金公司就来个拆分、复制,结果一下吸引了无数新的基民,公司即便不去增加净值也可以得到巨大的收益。
  可对个人来讲,当我们投入一个基金后,份额就基本恒定了(除了红利再投资)。我们关心的只有净值的提高了。基金拆分复制都是基金公司为扩大基金总份额玩的游戏而已。
  撇开基金总份额的变化,假设一个基金没有新申购也没有赎回,那总资产的变化就单单反映在净值的变化上面,资产增加,净值就高,资产减少,净值就低。也就是运行好的基金,净值就高,不好的基金净值就低。比如两个同期成立的基金,都经过一年的运行,都是股票基金。一个净值涨到1。1,一个净值涨到1。5, 也就是在这一年里面,一个赚了10%,一个赚了50%。 你说哪个基金好?哪个值得你再投资?所以我是“净值恐低症”。
  那净值有顶吗?结论是净值没有顶。其实股价也是没有顶的,只要这个公司不停的赚钱,股价当然也就不停的上涨(短期由于投资者心理和政策变化带来的波动不算)。
  基金公司是一个投资公司,只是专门投资证券而已。投资越好,总资产就越多,净值也就越高,咱们的收益也就越大。不要去考虑股票的问题,你会说一个投资公司总资产越多,经营的越好,风险就越大吗? 总资产会有顶吗?
  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净值恐高症”,是因为咱们把对股票的理解加到了基金头上。基金公司的操作实际上是在低价位的时候买入一只股票,当股票涨到一定的时候,股票的风险增加,基金公司就卖出,风险也就跟着卖出,资产从股票变成了现金,净值没有降低。买出以后,基金的风险就没有了,因为手上全部是现金,哪里有风险? 这时候再买入低风险的股票,再等着他涨,风险高了,再卖出。结果总资产在增加,净值也在增加,但风险并不累计。
  所以基金的风险是基金手上的那些股票的风险,股票越多,风险越大。这和基金净值绝对值的高低没有关系。
  我以前的文章举过一个例子,美国一个很著名的基金先锋标准普尔指数500基金,净值是122美元。他是一个指数基金。80年代末创立的时候是20元,现在是120元。我想也许几十年以后,我们也会看到中国100元净值的基金。
  再举一个例子,同是富国基金,天益现在拆分了,今天的净值1。0368, 天利净值1。0925。 可我们都知道,天利是债券基金,而天益是股票基金,天益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天利。
  上一篇文章,我说了我喜欢上投公司和广发公司,除了新基金,他们的老基金都是净值排位靠前的基金。
  兄弟们,别怕净值的高低,不要去考虑这个问题。只要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咱们的基金净值会一样持续上涨,这是没有顶的。

 
 
  
    15、给基金新手的一些建议
  搜狐的“基金天下”应该说是很不错的基金论坛,给很多人一个机会发表自己对基金的见解。无论是“新手”还是所谓的“老手”都可以从中获益。开放式基金是“共同基金”,是咱们大家一起把钱放给基金公司帮咱们赚钱。从某种意义上,咱们才是基金公司的股东。如果咱们的目的不明确,不一致,基金经理也会变得无所适从,那咱们的收益自然会受到影响。咱们是“基友”,是同样的目标,咱们内部不是博弈的关系,不是我赢你输的关系,要赚咱们一起赚,要亏咱们一起亏啊。所以我更希望咱们都成熟起来,这样整个市场也会成熟起来,咱们才会财源滚滚。
  看了很多帖子,问问题的新手居多。新手多了,自然论坛也就容易显现出一种浮躁的情绪,所以也就会有人说“很少看基金论坛”,这一点都不奇怪啊。很多问题的确非常非常难以回答,比如“看看我的基金组合”,比如“哪只基金好”,比如“该赎回还是申购”等等。网下也有很多朋友寻求我直接的建议,我一般都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只说投资原则。不是说我不想提建议,但实在是难以回答。投资是很大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还得自己作主。(见没有救世主–我的投资观和实践(10))。
  非要给建议,我想我也只能从投资观上写点东西给新手。大家一起讨论吧。也写了10多篇关于我的投资观和实践,虽然想到的都写了,也是算一个连载,但还是不系统,因为写的时候是想起来什么就写什么。现在归纳一下,算个索引吧。
  当你对基金有些初步的了解(推荐:基金投资入门系列贴汇总【新手必读】),比如基金是什么,什么是股票基金,什么是债券基金,什么货币基金后,也决定你想进行投资后,下面几个问题你是要认真考虑的。
  1、确定你的投资目标
  投资目标就是赚钱,呵呵,这是肯定的。问题是你的胃口有多大?你想一年翻番?还是20年投资,每年10%的收益?你是想存养老金?为孩子上大学做教育基金?还是想为了后年结婚买房子?还是别人都投资,你有存款,不投白不投?
  千万要记住的是投资是有风险的,期望的收益越大,你要承担的风险就越大。投资不是投机,没有高收益低风险的事情,没有一夜爆富的事情。但是投资期越长,对风险的平滑能力就越强,(见基金投资的风险我的投资观和实践(2))
  结论是如果你不是做长期投资计划,就别投资基金。
  、确定你的风险承受能力
  你能承受多少风险?尤其是对你财产的短期变化,你心理到底能承受多少?建议你去测试一下投资风险承受能力测试…我的投资观和实践(11)。希望你真的认真做做,看到结论你就对你自己有个了解,也对你的投资方向有个了解啊。
  3、看看你有多少钱可以去投资
  这也是一个风险的问题。投入的越多,风险越大。(见该把多少存款用来投资?我的投资观和实践(1)。千万不要把老本都投入啊,那就是赌博了。
  4、选择什么样的基金
  我的连载中有四篇涉及到这个问题。第一只基金买甚么?我的投资观和实践(3),如何选择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12),再说如何选择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17),我为什么选择广发和上投…我的投资观和实践(13)。总之,选择一个好的基金公司,选择一个适合你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千万不要被银行忽悠了。
  5、新基金和旧基金的选择
  我的观点是更关注旧基金,不担心净值的高低。也有三篇文章不买新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4),再说“不买新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9),别患“净值恐高症”…我的投资观和实践(14)
  后来又写了两篇,还说新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18)和不喜欢2号我的投资观和实践(19)
  6、如何操作?
  写了两篇,一个是关于基金定投我的投资观和实践(5)和波段操作我的投资观和实践(7)。我支持定投,反对波段操作。还有两篇是分散投资和再平衡我的投资观和实践(6),分红真的那么诱人吗?…我的投资观和实践(16)我想,如果这些问题都基本清楚了,而且自己都认真思考了,形成自己的投资观,你也就不在是一个新手了(呵呵,自买自夸啊)。
  同不同意我的观点其实不重要,关键是这些问题你都认真思考了,你就会很清晰你的目标和行动在哪里。我想这是最根本的。
  感谢基极天下斑竹把我的系列做成连载我的投资观和实践。其实我写了这些,对我自己也是非常好的总结和提高。
  感谢大家。
 
 
  
    16、分红真的那么诱人吗?
  如果问我喜欢分红吗?我会说不怎么喜欢。给钱不要,难道不是傻子啊?
  呵呵,那看是给的谁的钱啊。分红是基金公司给咱们的奖金还是红包?嘿嘿,都不是。分红不过是把本来就是咱们的钱又还给了我们自己,不过是把咱们左口袋里面的钱放到右口袋里面而已。难道就为这咱们还得感谢他不成?
  有过一次分红经历的人都知道,分红后净值下跌,而且分多少跌多少,分得越多,跌得越狠。咱们来算笔账,暂且不考虑申购/赎回费用,也不考虑净值的涨跌,用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这样好算。
  假如一个基金净值2元,明天来个大分红,10份基金分10元。呵呵,真是大大的分红啊,可这是天上的馅饼吗?算一算吧。
  比如今天,你投进去10000元,买了5000份(2元一份啊),价值也是10000元。明天一分红,10份分10元,你5000份结果分了5000元红利。你有5000份基金和5000份红利。可是呢净值也跌到了1元了啊!(10份分10元,就是1份分1元,净值就跌1元),结果你还是10000元资产。其实什么都没有得到。如果你采取现金分红,你又拿回来了5000现金,实际上你就投入了5000元在基金上。如果你选择红利再投资,结果又买了5000份基金。份额倒是从今天的5000份变成了10000份,可净值从2元变成了1元,结果资产还是10000元。
  这不是穷折腾吗?如果你要考虑申购费,嘿嘿,申购费可是不在分红内啊。在上面的例子中,虽然你现金分红,可你申购的时候的手续费可是概不退还啊。
  为什么分红后净值会跌?比如分红前,一个基金有25亿份,净值是2元,总资产就是50亿元。来个10份分10元,就是分掉25亿元的红利,这时候总资产就变成了25亿。25亿的资产,25亿份的基金,当然净值只有1元了。
  转过头来再看前面我这个极端的例子,有没有感觉象基金拆分啊?我这个是1拆2啊,而且不象基金分拆,还可以允许你现金分红。基金分拆完全就是红利再投资啊。
  回到开头的话,红利本来就是咱们自己的钱,基金公司用咱们自己的钱来给咱们发红包啊。
  其实你再想想,分红和自己主动赎回又有多大区别?除了赎回费。
  为什么会有分红?分红实际上是从股票那里学来的东西,基金分红在美国和税制有非常大的关系。另外也是很大程度上迎合我们的心理。但我不觉得分红是”落袋为安”,你如果要真想”落袋”,直接赎回好了。
  我建议大家采用红利再投资吧,你要那点分红的现金干什么呢?你拿走了现金,实际上是减少了投资规模啊。才看到一个数据,美国道琼斯指数是不计算分红的。1896年,道指为40点,1998年,道指是9181点。如果考虑分红,并使用红利再投资,你猜1998年道指会是多少?652230点!也就是经过100年,如果你使用红利再投资,你的收益是采用现金分红的65倍!
  还有一点,为了多分红,基金公司就的准备大量现金,那就是要抛掉股票。股票抛掉了,咱们靠什么赚钱啊?老实说,没看出所谓分红式的基金有什么好处。 
 
 
   17、再说如何选择基金
  基金选择的确不是容易的事情,前面写过一篇如何选择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12),只是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比较了各种基金的不同。在这篇里面,想从一些技术指标来比较基金,选择你所需要的东西。 这篇文章可能有点难,也有点枯燥,但投资到底是大事情,花点力气去弄懂他们会有很多好处的。
  中国晨星网站所有基金的主要数据。除了每月进行星级评定以外,其实还给出了很多具体数据。事实上从这些数据里面可以看出比单纯评级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