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混搭中产家 >

第8章

混搭中产家-第8章

小说: 混搭中产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上世纪90年代末,福利分房被取消,商品房市场真正取代福利房以后,无论是住宅的形式还是人们的居住需要都发生着迅速而深刻的变化。其中中产阶层的居住方式变化最丰富,也最为快速的。富裕阶层对住宅的需求十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化,一个是大,越大越好;一个是豪华,“贵重物品”充斥于家中。但这些不是中产阶层有能力追求的,于是他们的需求便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变化。  先是对居住面积大小的选择标准出现多次变迁。  90年代中期由于富裕阶层最先入市,使得当年的房地产开发皆是大户型为主导,到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后,中产阶层渐渐开始其房地产方面的消费,于是一批100平方米~180平方米的户型也在市场上形成了一个可观的消费量,到2002年,随着新生代(即70年代出生的人)进入市场,对6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的需求迅速上升,2002年~2003年的京城地产市场上,小户型的销售成了地产市场一枝独秀的产品,这当然不全是因为新生代消费力有多旺,而是因为市场准备不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开发商在追大户型潮流时没有预测到小户型提前热销,这是对新生代入市条件判断不准导致的,7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对自我的充分肯定使其渴望尽早独立,于是确定自己领地的行为提前到来。第二个变化就是对户型的需求。早年福利分房时住房是有标准的,科长两室一厅,处长三室一厅,房间数是固定的,由于是批量购买(那时一栋楼基本上就是某部、某局的员工宿舍大楼),所以户型也没有太大的差异,大卧室、小客厅,没有独立的饭厅,但商品房市场最初打动消费者的便是大客厅。潘石屹1998年下半年开发SOHO现代城公寓初期,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大客厅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但这种转变快得匪夷所思,到1999年下半年大客厅的户型就成了众多期房的一个基本特征,似乎大客厅所体现的热闹,可以体面地招待客人的梦想成了新生活中一个引人入胜的亮点,众多中产阶层的消费者们趋之若鹜。  到了2002年,“大客厅”的概念被拓展成STUDIO(即无隔断的户型)、开放式客厅、卧室、厨房,甚至开放式卫生间。大客厅所代表的体面的社交被升格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将不同功能叠加在同一空间里成了中产们新一轮的居住实验。  卫生间在住宅中的地位也是一直在迅速的变化之中。从福利分房年代一两平米一个卫生间到后来一套12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中有两个以上的卫生间,而且分出主卫、客卫。主卫的面积也越来越大,现在很多2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会有三个卫生间。这在中国人传统的居住观念中是大为不妥的,但现在却被很多人认同。  厨房在住宅中所占的面积和存在的方式也是变化多端的。1998年底的公寓,厨房还是封闭式的,但到了2002年,很多上市的楼盘都选择了开放式厨房,而这种户型并没有被消费者拒绝。  接下来还有住宅产品所成就的生活方式的变化。  2002年后,中产中一批自由职业者又开始租用废弃的工业用厂房改装成LOFT;或在郊区自建房,将更多个人化的情趣与符号放入这个非批量化生产的居住空间里。  零点指标与《经济观察报》2003年12月在北京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北京的新SOHO群体规模已经达到13。4万人。如果加上未来三五年内能够成为新SOHO的潜在新SOHO群体,北京的新SOHO群体规模预计约为18。8万人。  SOHO几乎是伴随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而进入中国人的生活的,它代表着一种“在家办公”(small office and home office)的工作方式。这一概念对今日中国人而言远远突破了“家”的局限,尽管人们对它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将其等同于“在家办公”或“自由职业者”的层面,但在零点指标与《经济观察报》的这项题为《新SOHO生活魅力——新SOHO群体素描及生活消费文化研究》的最新研究报告中,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重要事实:在当今中国社会的生活与消费文化中,新SOHO一族是被广泛认同并受追随的时尚领导者之一,而这种地位又来自他们自身对时尚的塑造与消费能力。研究人员认为,与其他社会阶层显著不同的是,新SOHO群体不仅充分享受了技术带给人类的舒适的生活方式,更凭借技术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个人影响力。其核心的心理需求——自我掌控感、自我空间、心灵的自由和享受生活都在这一代中产的价值排序里名列前茅。SOHO成了时尚辞典中一个富有极强扩散力和形象极炫目的语词。  评价住宅的物理标准也伴随着时尚的变化而变化。  配置以一个令人不察觉,但确实是非常惊人的速度升级着。1998年,中产阶层的人们在厨房装修上的投入还在5000元~1万元,但到了2002年,中产们投在厨房上的装修费用已普遍在3万以上,卫生间的装修费用也从1998年的5000元上升到2002年的2万元,这个水平在后来的几年里一直随物价指数同步上涨。现在一个买得起150平方米公寓的中产在厨房装修及各种配置上的投入通常在五六万,如果再有点“奢侈”的追求,例如想在卫生间听音乐,就会再增加一套音响的投入。  一场SARS又使很多通风采光不好的住宅不同程度地贬值了。  各种变化在中国只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便完成了,我们是在以数倍于欧美国家的速度飞奔着。这一系列的变化显示出中产们对自我符号不断探寻和不断描画的努力过程。


第二部分:符号化姿势哦 时尚(2)

  每一轮变化的发生都会使即时消费的人成为最大利益获得者,但也使已经被消费的商品房进一步贬值——所有不符合最新时尚标准的住宅都意味着“有缺陷”,而缺陷的发生都是人为制造的,真的应了西方一位时装设计师关于时尚的定义:时尚是有计划的废止。中国的家居消费正在步时装消费的后尘,而其更新换代的速度并不比时装界的潮流轮转速度慢多少。  只是家居消费所需代价远胜于时装,以此速度变化,对于消费者而言所要承担的是什么,再清楚不过了。对于中产阶层而言,这种变化速度的危险是极大的,因为过时的速度越快,他的家产贬值的速度也越快。但因为第一个新入市的人有望成为时尚潮流的宠儿,这种诱惑是如此的难以抗拒,以至于即使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中产者也觉得有所补偿。于是中产阶层永远面临着被时尚淘汰的风险和不得不迅速赶上潮流的压力。  最易被时尚诱惑的中产们,尤其这一代中产对潮流的追逐热情使其常常对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有所忽视,所以当他们在时尚行动与日常生活间择其一的话,他们常常身不由己地选择前者。而只要开发商不把这两件事合二为一,中产消费者就难以抗拒一个看起来很时尚用起来不够舒适的住宅,这是今日中产在居住消费上尚未走出的误区。  但中产阶层能从这个怪圈中解脱出来吗?  很难。因为这是由中产阶层特定的阶层地位、经济实力和文化特性决定的,这种处境和心理不仅中国这一代中产阶层有,西方的中产阶层同样有。  西美尔在他的《时尚的哲学》中对时尚之于阶层的意义有如下表述:  “时尚特有的有趣而刺激的吸引力在于它同时具有广阔的分布性与彻底的短暂性之间的对比。而且,时尚的魅力还在于,它一方面使既定的社会圈子和其他的圈子相互分离,另一方面,它使一个既定的社会圈子更加紧密——显现了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紧密联系。最后,时尚的魅力在于,它受到社会圈子的支持,一个圈子内的成员需要相互的模仿,因为模仿可以减轻个人美学与伦理上的责任感;时尚的魅力还在于,无论通过时尚因素的夸大,还是丢弃,在这些原来就有的细微差别内,时尚具有不断产生的可能性。”  中产阶层虽然不能算少但也绝对不能算多的收入使之不可能肆意消费,而且他们最不愿面对的一个事实是:他们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这会令他们内心十分恐惧。所以他们必须不断去寻找并反复印证自己仍然合乎时宜,甚至有能力超前。守住经典是需要很深的定力的。中产阶层的阶层地位使他们缺乏足够的定力,处于中产这个位置使他们对自己的认同始终是摇摆的——处于富裕阶层带给他们的自卑和普通工薪阶层带给他们的优越感之间。  中产阶层特有的文化使这个人群必然成为时尚最热情的追捧者,因为他们面对富裕阶层的优越感是建立在他们能更有品位地去识别什么会是新一轮的潮流,而他们面对工薪阶层的优越感则建立在他们更有实力去触及这个社会最先涌出的新生事物。  这种有双重意义的优越感是中产阶层生活的重要支点,时尚是他们的铠甲和长矛,没有这个,他们的自我肯定缺乏一个很重要的证据。  所以,中产阶层不仅需要不断用时装和化妆品作为自我保护的武器,房子、家具也被他们转化为武器。  时尚变迁速度的意义虽然是双重的,但中产阶层已别无选择,他们既然要从中获得优越感,便不得不冒贬值的风险。  如果不想在这一轮又一轮的淘汰赛中疲于奔命,惟一可靠的办法就是选择最朴素的健康住宅,做最实用最经典的装修与装饰,在每一轮时尚中置身事外。  如果难以置身时尚之外,就必须尽一切努力追上时尚的速度。越是经济繁荣,时尚的变化越大,因为人们有实力对既有的时尚做彻底的否定,而且是迅速改变。惟有在这种对时尚的追逐中,中产阶层才能在每一次成功时尚化中再次确定自己的价值,并从中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如果经济不景气,时尚潮流的起伏不会太大,下一季的时尚不过是上一季理念的延续,只是形式略作变化而已。对家居潮流变化的方向与速度的判断可以从服装时尚的变化有所借鉴,因为在今日有时尚定义权的欧美尤其欧洲国家,设计师们是跨行业交流的,同为设计师,不会也不可能据守自己的专业而不涉足其他领域。 自己的专业而不涉足其他领域


第二部分:符号化姿势中产之家的识别符号(1)…(图)

  尽管大多数中产阶层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身的阶层属性,其阶层特征也还在形成之中,但基于他们的人生经历,受教育背景、收入和社会地位,他们有意无意地试图确立属于自己的独特符号,来宣示他们所试图塑造的自身形象,这其中,中产们是做了全方位努力的。  自从房屋产权概念伴随着商品房普及后,领地意识就更为清晰了。由于这个产权的获得方式是市场公开交易,按平米计价,所以寸土必争的依据既清楚又合法。  中产阶层对自身利益的认同与保护表现在生活中许多方面。他们注重隐私,强调情感归属的独立性,明确家庭责任及分工,在居住上利用清晰的符号对领地作出日益鲜明的界定。  中产阶层对商品房面积的准确性有着高度的敏感,而更让他们敏感的是其居住地共享空间中他们的利益保障。如果楼道不干净,或电梯间灯不亮了,就会招致中产们的投诉。因为他认为他们为此付过费,他们的权益因这些缺陷被损害了。随着法制的完善,中产阶层们的注意力指向更多的细节。例如,公寓电梯间的广告牌收了多少钱?广告费用摊入物业管理成本了吗?我们这些住户是不是该少交些钱?楼顶上放广告牌经我们同意了吗?收益怎么分享?如果广告牌掉下来砸了人,谁负责?小区花园中的草坪枯死了一片怎么还没换?我居住的社区品质不能这样!  很多细节正在被注意到,并被追究。小区中与物业管理公司争论最激烈的一定是中产阶层,因为他们的利益得来不易,他们决不愿被人“欺负”。  与此同时,中产阶层对于他们领地以外的事情是绝少过问的,这其实也是对领地的一种认同。因为他不想让别人侵入自己的领地,他也就不愿意侵入别人的领地。  中国大陆的住宅设计先后经历过港台风、欧风和北美风三个大的浪潮,这三阵风吹过的时间大体在1992年—1996年、1997年—2001年、2002年至今。  在这三阵风里,港台风因为没有明显的建筑艺术风格,所以在外立面上没有鲜明的符号,而另两股风则直接体现在外立面上。从做罗马柱、希腊神庙式的屋顶,到模仿欧洲工业城市的几何形色彩立面到对北美乡村别墅的一系列模仿,多国、多个时期的建筑都能在中国的几大城市里找到它的仿制品。  中产们在选择住宅时,对外立面的造型是正宗或经典的西班牙风格还是英伦风格一直没有足够专业的判断力,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选择此或选择彼。在这一代中产心中,住到全世界去的热望不需要通过住进正宗的某国风格去实现,一个案名和一个解释及一些令这一代人耳熟能详的欧美文化符号就可以让他们满足了——反正分不出正宗与仿冒的又不是某一个人,只要是大家的能力普遍能够识别的某些符号,这件事就交待得过去。  文化上渴望混血的中产们并不真的想变成一个美国人或法国人,但他们也不甘心自己只是个中国人,所以一些能让他们看起来有些洋范的符号很能成全这一代中产的希望。  外立面不是给中产自己看的,而是给来识别住在里面的人看的,所以它要承担起宣言书的责任——把住在里面的人想表达的表达出来。  一些设计失败的外立面遭中产们摒弃的原因不是因为材料、色彩、工艺或者造型,只是因为它所传递的信息不是中产们想“说”的。  当然大多数房子的外立面也没有什么丰富得体的语汇,但中产们还是接受了,因为中产们觉得旁人可以通过他家的内装来识别主人的身份与品位,外立面虽然没“说”出多么动听的话,但只要没“说”错话,主人自有办法用其他的方式把想说的说出来。  中产阶层制造差别不是在整体上下工夫就够了,他们乐于在诸多细节上都刻意表现出不同凡响,这是和富裕阶层最大的不同。  在这种差别制造中,中产阶层是兴趣盎然的。每创造一个差别符号,中产阶层的独特性就又被强调了一次、肯定了一次。  中产之家从不试图用富贵作为一个代表性的特征,他们或者是无力为之,或者是不屑为之,这两种心理共同的基础是认为这个特征是属于“有钱人”(即富裕阶层的),而在他们看来,人太有钱了就不可能有品位了。  事实上,绝大多数富裕阶层虽然试图使自己的家被人称为有品位,但很少成功。因为富有确实是品位极大的障碍。富裕阶层的人难以抑制的心理是“我有钱,我能占有不如我有钱的人占有不了的东西”,这是他潜意识或是意识里的东西,有钱确实是他拉开与别人距离最有力的武器,因为品位不一定和钱有关。如果比品位,而该富豪修养又确实不行,就会被一个有品位的中产阶层比下去;但如果比钱,富豪肯定赢了。电影《大腕》中李成儒扮演的精神病患者描述的豪宅确是惟妙惟肖入木三分,“电梯直接入户,楼门口站着一英国管家……每平方米二千美金?起码也得四千美金!……成功人士不在乎钱,所以我们的口号就是:只选贵的,不选对的。”


第二部分:符号化姿势中产之家的识别符号(2)

  你在富裕阶层人家经常看到床头贴着金箔,甚至房顶也贴着,水龙头是金的,多宝上摆的古董也是真的(当然可能是假的,他们的眼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