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中国高层新智囊 作者:章晓明 >

第40章

中国高层新智囊 作者:章晓明-第40章

小说: 中国高层新智囊 作者:章晓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味着国资委正式启动现代企业管理程序,从而为破解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难题迈出重要的一步。  
  张卓元预测,今后几年国有经济布局将越来越向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集中,国有资产越来越向大企业集中,中小企业越来越开放搞活。国有资产绝对量会增加,但是相对量也就是国有资产所占比重会缓慢下降。国有企业在有优势的地方发挥作用,这也会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但是他也提醒人们注意,国资委的成立只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一步,并不意味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就已大功告成。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比如:如何防止行政复归?国资委与运营机构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怎样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如何考核评价国资委的工作?   
 
第三辑 张卓元 (4) 


 
   老骥伏枥,智者为王。  
  张卓元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了,当他参加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从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走下来的时候,人们看到他精神矍铄,身板硬朗。当有人问及在本次会议上他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时,张卓元说:“如何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是我一直思考的事。”  
  ——这位中国学者队伍中的老马在经济思想上的博弈是没有止境的。  
  
附录 
 
                                       为什么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张卓元 
 
  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即21世纪头20年,中国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加快现代化,曾有不同的认识。当时,有不少省市特别是东部一些省市,都提出加快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因此有的同志主张用加快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但是,许多同志认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根据这样的国情,比较切合实际的选择是,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还要指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一个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目标,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符合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不仅易于为人民理解,而且目标平实,有利于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就全国整体水平而言的,有条件的地方,如东部一些省市,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任务是,用20年时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涵义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更高,要到21世纪中叶才能做到。   
 
第三辑 温铁军 (1) 

  休养生息,以拳拳之心回报农民父母 
 
  温铁军,1951年5月出生。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3年毕业分配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1985年末调入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联络室从事农村调查研究工作。1987年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正式组建后调入。1988年任监测处副处长,1993年任调研处长,1995年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1998年试验区办公室机构变动,调任农研中心科研处长,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  
  “三农”问题涉及的不是抽象的经济问题,而是八亿多人的命运的问题。中国大地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八亿多人的命运更重要的呢?  
  ——温铁军 
 
  摩托车考察——“毛泽东风格”的农民问题大调查 
 
  198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还不到两年的温铁军,便别出心裁地组织了一个记者团,驾驶着摩托车沿黄河考察了8省40多个市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这个创举引起社会不小的震动,也使温铁军从此开始了中国“三农”问题的研究和实践。1987年温铁军从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调入刚组建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在农村土地制度试验区摸爬滚打了11年,对于中国土地制度的过去、现状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重要性和突破有了深刻的认识。10多年的基层工作,使温铁军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出色的学术成果,获得中国高层的嘉许和百姓的信任,成为中国最为瞩目的“三农”问题专家。尽管温铁军博士一再声称自己并不是什么农村问题专家,而只不过是个农村问题调查员,但是人们还是把他视为中国真正懂得农民的“三农”专家,有心人给了他一个很好听的别号——“温三农”。  
  “三农”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1989至1991年农民收入自改革开放后首次出现连续三年增长幅度下降的势头。当时的农业部范小建司长(现为农业部副部长)为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骑着自行车跑了20多个县,回来后,向当时农业部部长刘中一做了汇报,认为现在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已经影响了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亟待解决。在十三届八中全会之前,农业部把调查的情况反映给高层领导,不少专家提出要有一些对策性的措施,农业部的有关调研也点到了这个问题。这是关于“三农”问题的首次讨论。  
  1993年,时任农业部部长的刘江同志组织农业部及所属单位开展了蹲点调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杜鹰带领一批搞农村调研的同志到安徽农村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调查,主要了解安徽1978年大包干以来的农业生产情况,调查涉及到财政、金融、税收、计划、工商等宏观部门。最后经大家讨论,形成了《农业大省面临的困境》的调查报告,指出当时像安徽这样的中部农业大省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财政、金融、税收等一系列宏观问题。农业部领导对这份报告评价很高,认为它细致真实,很有见地。结合这次蹲点调查,温铁军在《经济日报》上又发表了一个题为《汝果欲支农,功夫在农外》的调查报告,主要观点就是强调农村当时所面临的问题是宏观制约。温铁军的这篇文章立即引起农业部和中央高层的重视。此后中央不断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  
  朱基同志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十届人大期间,“三农”问题再次成了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温家宝总理发表就职演说,在回答中央台记者提问时说,本届政府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包括五方面,而第一个问题就是“三农”问题。他说:“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农”问题的确是中国的百年结,温铁军就反复称它是“世纪难题”。自1987年成立试验区,温铁军几乎就没有离开过这个世纪难题。尽管1987年他被公派赴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调查研究所(ISR)和世界银行进修了一段时间,1991年,他又自费公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并到康奈尔大学和南加州大学讲学交流,但他心中仍然揣着有关“三农”的课题。  
  由于中国区域差别很大,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都不一样,需要分散决策、分区突破,还要搞试验,工作很辛苦,当时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在基层啃农业这块硬骨头,可温铁军一直在干。  
  1988年温铁军任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监测处副处长,1993年任调研处长,1995年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1998年试验区办公室机构变动,调任农研中心科研处长。他还自称“不是一个很灵的人”,当时别人能写好文章,他不行。也因为当时国务院的纪律要求,没有试验结果之前,不许发表文章,所以他就没多少东西。到现在为止,他真正认为是研究成果的,是一个课题报告——《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这份报告后来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印了4000册,一销而空。温铁军不大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想要这本书。后来他又在1999年第12期《读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重申了那份报告的主要内容。  
  他在这篇文章的开头便说:“在理论界讨论问题的很多场合,我都强调自己只是个‘试验员’,而绝非理论工作者,现在也认为自己提出的只是对农村基层客观情况的感性认识。因此,本文只是一篇‘草根派’试读‘三农问题’这本大书的心得。”  
  他认为,从农村发展本身的要求来看,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主要有两个基本命题,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其实早在1987年农村改革试验区创立之初他就提出:中国应该研究的是农民、农村和农业这“三农”问题,而不是单一的农业经济问题。1996年他再次把以上两个基本命题作为两个制约“三农”问题的关键提出,从而正式确定了“三农”问题的概念。在他看来,中国历来并无类似于西方的纯粹“农业”经济问题,中国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与前面所说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体制矛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解 “三农”问题,不能脱离对这两个矛盾的认识和讨论。同样,一切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也只能在深刻认识这两个矛盾的基础上展开,只有或多或少地消解这两个矛盾的政策才会有些效果。  
  温铁军在那篇文章中提出两个选择供中央高层决策者参考,一是中国只能以劳动密集就业于国家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第一国策(宁可水平低、速度慢);辅之以全面开通城乡,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以此促进农地上承载的过剩人口实现非农转移。二是若此议难度太大,则只好加强农村社区“非市场”的、内部化的财产和收益均平的制度建设,同时强调打破流通和金融垄断,通过扩大农业的外部规模来维持小农村社经济。舍此,农民没有出路,农村得不到发展,农业也很难成为独立产业。  
  温铁军的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中国大地刮起了“温三农”旋风。此后“三农”问题写进党章和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政策和文件中体现出来。他的部分观点也被中国高层所采纳,影响到中国农业政策的走向。   
 
第三辑 温铁军 (2) 

  农村暂不宜实行市场经济
  
  温铁军祖籍河北昌黎,1951年在北京出生,17岁到山西插队,1979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5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两年后才转入农业问题研究,在这之前,连他自己都没有料到会与“三农”问题打上一辈子的交道,他也没有料到自己的学术研究会在各个阶层掀起阵阵旋风。  
  温铁军的学术立场是特立独行的,他不照本宣科,也不为世俗潮流所动,重在调查研究和实践。著名学者汪丁丁称他有“‘老三届’的谈吐风格”:“实事求是”的风格,“不惟书、不惟上”的风格和“以天下为己任”的问题意识。而温铁军自称是知识分子阶层的“叛逆”。  
  他曾毫不留情地批评“都市政策”:“我们的主张不是简单地提口号,强调‘城市化’,而是‘以综合改革推进农村城镇化’。因为,按照目前的城市旧体制搞城市化是走不下去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城市化基本建设是盲目性很大的‘造城运动’。无论大中小城市还是城镇,问题都类似:机构庞大,大量占农民的地,却排斥农民就业。”1999年1月国务院3号文件正式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政策,温铁军再度上书直言,表达自己对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理解。  
  尽管现在我们有幸看到,温铁军当年提出的“三农”问题得到广泛共识,但他当时的大胆质疑,并没有意识到是对农业经济科学已经形成的理论体系的挑战。后来他坚持把约定俗成的“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调了一个个儿,把农民问题放在“三农”之首,也表明了他一贯严谨的研究作风。他说:我斗胆断言,中国的农民问题依然是中国的基本问题,而且我不想说是“基本问题之一”,其他的问题都是派生的或非战略性的。  
  应该说1996年是温铁军对“三农”问题的核心理论作全面而深刻阐述的最重要的一年。这年秋季,温铁军在《战略与管理》上公开发表了《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一文,综合以往政策实验的研究成果,提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同年他的《粮食有问题,但不是粮食问题》在1996年也引起广泛讨论。  
  1995年秋粮上市之前,温铁军对中部粮食主产区进行调查,认为用价格政策过度刺激粮食生产,会导致1995~1996粮食年度出现过剩。在一次全国政协召开的座谈会上,温铁军把粮食可能出现过剩的问题提了出来,但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很多人甚至并不相信温铁军的推论。为了更全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温铁军写下了《粮食有问题,但不是粮食问题》,大胆分析“丰收的代价”,从粮食周期谈起,分析粮食问题与财政、金融、外贸等宏观政策的相关性。  
  这篇文章与他以前的《汝果欲支农,功夫在农外》的思路基本一致。由于1996年粮价继续提高,继续刺激粮食高产,因此,当年粮食产量提前实现了2000年粮食产量的目标。但由于人口没有随着粮食产量增长上去,也就是说消费并未增长上去,必然出现过剩。正是基于此,《粮食有问题,但不是粮食的问题》一文发表后,被许多报刊转载,人们开始觉得这种提法有意思了。而此后由于粮食出现积压,果然出现了1984年粮食大规模增产后出现的卖粮难问题。这时,农业问题的矛盾又开始凸显出来,继而引起广泛讨论。  
  2001年,温铁军在当年第10期的《读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市场失灵加政府失灵——三农问题的双重困境》,提出市场手段不适合中国9亿农民的观点,没想惹来麻烦。他被人扣上“反市场”的帽子。  
  温铁军在论述“三农”问题的双重困境时提出这样一个假设:无论计划还是市场,当这些外来制度面对高度分散而且剩余太少的传统小农经济时,都有交易费用过高的问题;因此才需要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由此引申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