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中国高层新智囊 作者:章晓明 >

第50章

中国高层新智囊 作者:章晓明-第50章

小说: 中国高层新智囊 作者:章晓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儿说导弹重要一会儿说隐形飞机重要,而且说美国就是这样的。这对军事变革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思想观念没有跟上来、制度没有相应理顺调整,造了再多先进飞机导弹也是白搭。19世纪下半叶的洋务运动,中国也买了不少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舰船和火炮,也派了不少军官到国外去学习“高科技”,但甲午战争却照样败得很惨,原因何在?清朝海军的组织指挥系统并没有“与时俱进”,还守着旧规章、旧制度。21世纪的军事变革不要再成为一次新洋务运动。  
  跨越发展与循序渐进的关系。这几年来“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听得很多,我们的军事能力落后,要早点赶上来,所以自然就想到了“跨越”。“跨越”也是被逼的。但一直到朝鲜战争,我们的军事形态都还是欧洲一战时期的水平,并没有真正打过机械化战争。没有机械化战争的经验,能否直接由前机械化时代直接进入信息化时代呢?如果把目标定得太高,所形成的后果,可能将是信息化达不到,机械化的任务也无法完成,弄成“四不像”。因此,光讲跨越发展也不行,还要有科学精神,新生军事变革的自身机理,考虑如何循序渐进。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军事变革也来不得“亩产万斤”、搞拔苗助长,那样下去,反而欲速不达,把事情弄得更糟糕。   
 
第四辑 沈伟光(1) 

  信息战:“决胜于未战之前”
  
  沈伟光,未来学家、信息战专家、我国信息战学科带头人,现在在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工作。于1985年提出信息战概念,1990年出版世界上第一本信息战专著。美国人称他为“信息战之父”。1979年以来,出版了《思维战》《新战争论》《新军事问题》《制造革命》《信息时代》《2000年中国》《论社会主义本质》《传媒与战争》《横店模式》等20部学术专著和文学剧本《战国风云》。  
  智慧和技术不同,智慧没有专利,智慧也没有优先权。  
  ——沈伟光
  
  横空出世、锐于凶器的《信息战》
  
  2000年1月12日,美国兰德公司的中国问题专家毛文杰风尘仆仆地来到北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打听一个叫沈伟光的信息学专家。当毛文杰在军事科学院的协助下终于找到沈伟光时,这位兰德专家愣住了:站在他面前的“信息战之父”不但不穿军装,而且还如此年轻。  
  “您好!在我们美国有很多人知道您和您的书!”  
  毛文杰对沈伟光似乎有一种出自本能的好感,他笑容可掬,历数沈伟光的历年军事著作《信息战》《思维战》《制造革命》《新军事问题》等,极尽赞誉。这让沈伟光吃惊不小。  
  美国兰德公司有“美国脑库”之称,曾经长期为美国军方服务,是全球最著名的智囊团。他们正在准备一个“信息战战略”的大型策划,在查询本来就屈指可数的信息战资料时发现了中国沈伟光的《信息战》。  
  沈伟光的《信息战》是1990年3月由中国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次提出了“信息战”的概念,曾被国外媒体誉为军界的“第三次浪潮”,比号称全球最有影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提及社会生活范畴内的信息战早了8个月。美国著名战略研究员埃弗雷特及同行在《信息战与美国国家安全的评论》一文中向世界宣布:“世界上最早提出信息战概念的,是一位非西方人——中国的沈伟光先生。”并同时指出:“像许多有洞察力的天才思想家一样,沈伟光阐述的许多信息战概念的核心思想都是正确的。”  
  沈伟光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全球。  
  兰德公司自发现了沈伟光后,便对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跟踪,但对他本人知之甚少,于是兰德公司不得不放下架子,派毛文杰直奔北京,与神秘的沈伟光见上一面。  
  曾经有记者直截了当地问过毛文杰:兰德公司是世界最著名的战略咨询机构,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找上一位中国学者晤谈?  
  毛文杰显出一种西方式的真诚和无奈:我受命起草兰德公司历史上继《核战略报告》之后第二个最重要的报告——《信息战战略》,不找他还会找谁?  
  可以说,毛文杰是带着一脑子的疑问来到北京的,在与沈伟光的交谈中,他不无感叹地对沈伟光说:“我们美国人是从技术和军 事这个层次一步步上升到战略高度的,而你的研究居然一下子从战略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沈伟光不卑不亢地说:“你们美国人讲实用主义,我们中国人 可能在技术上不如你们,但在思想领域绝对不会亚于你们,因为战争战略思想的源头就出自我国古代的孙子。”  
  长久的交谈,毛文杰发现沈伟光这位中国学者身上凝聚着难以言说的东方智慧。  
  沈伟光的智慧折射出一个中国军人的神圣使命感,而“信息战”理论的挖掘则来源于实战中的思考。  
  沈伟光1976年入伍。1984年,他参加了我军边境自卫反击战。  
  他赶往前线的那天正是中国的大年三十,他在南国的山路边看到了许多长长的包裹着战友遗体的墨绿色塑料袋,上面系着白色布条,写着不同的人名。其中有3个是他的杭州老乡……  
  这是他第一次踏入战场,第一次亲眼看到战场上的残酷。他的心为之一震。  
  后来有一次他陪同一位将军来到麻栗坡,这里曾经是一片荒丘,现在却已布满了战友的白色墓碑。他记得那位愤怒的将军从战士手中拿过自动步枪,对准天空扣动扳机,发泄对敌人的仇恨。  
  沈伟光陷入了沉思……  
  在战地指挥所的帐篷里,有两本书始终伴随着他,一本是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还有一本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作为军部作战参谋,他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克敌之法。他想到了古代的军事家孙子,也亲眼看到了自己的战友在枪林弹雨中倒下。在反击战的硝烟中,他开始萌发了这样的思路:好男儿保家卫国不惜赴汤蹈火,而当信息革命来临时,还有无可能出现另一种克敌制胜的战争形态?是否可以在无声无息中破坏敌人的阵营,打碎敌人的进攻,在零伤亡中寻找到取胜之策?古代孙子不是早就说过“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我参加过20世纪中国最后那场战争,看见过亲爱的战友被战火摧灭。3年的战争经历,使我对战争的意义和残酷性有了感性的认识。当时我祈望有一种替代这种残酷战争的新形式。传统的战争是以人和物作为战争对象的,计算战果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指标。能否设计一种文明的战争,把人和物排除在外?变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为控制敌人、保护自己?这是我当时最朴素的感情,因为在可预见的将来,还很难想像战争先于人类消亡,我们只能面对现实,顺应它!我就是以这样批评的眼光,带着这些不可思议的问题,开始了对信息战的研究。”沈伟光后来在一篇文章中道出了当时“信息战”思想的发韧。  
  当时计算机在中国还是稀有之物,他能接触到的计算机也仅限于军部机要室里用于打字的那几台。但他似乎已经预感到计算机将成为未来战争必不可少的工具。于是“信息战”几个字开始在他的脑海中盘桓,由此他还联想到以下的相关语:信息边疆、信息宪兵、信息联盟、信息化军队、信息工厂……  
  部队班师回营,沈伟光成为了某军区司令员的专职秘书。他开始把零零碎碎有关“信息战”的理论进行梳理,形成了理论“胚胎”。  
  在沈伟光看来,“信息”这个名词,相对于时代来讲,是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相对应;就社会形态而言,又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相呼应;同时,它又是与物质、能量相提并论的人类必需的三大资源之一。只有从这个层次上去认识,才能揭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战。他当时提出的信息战的概念还是比较客观的:广义地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社会一切领域对垒的军事集团抢占信息空间和争夺信息资源的战争,主要是指利用信息达成国家大战略目标的行动;狭义地是指武力战中交战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夺取制信息权。  
  沈伟光在其理论体系中首先建立了一个“非暴力战争”的模型,大胆地把战争与暴力人为地剥离开来,而把武力战剥离出来的内容和信息战设计结合在一起,从而指出信息战作为一种最为“前卫”的新型作战模式,是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在沈伟光这里,战争的目的发生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根本性改变。这时战争方式不但与暴力南辕北辙,而且更趋优雅和文明——“战争将主要不表现为攻城掠地,不在于流血,而是为了实现某种控制,寻求利益平衡点。在战略上主要是摧毁敌人发动战争和进行战争的意志;战役层次是打乱敌方的决策程序;战术层次才是打瘫敌人的力量体系。”  
  在这里,沈伟光所推崇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形态之梦得到了最大的释放。但他坚信这种别开生面的“信息战”看似不动声色,却体现了战争的本质,“把战争推到悬崖边,其危害比核武器还要大”。  
  1985年夏,沈伟光回杭州探亲,开始了《信息战》的写作,一年后,22万字的《信息战》已经完稿。该书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际关系等角度,研究了信息战的形成、发展及其给全球带来的震荡与裂变,并且高层次地探索了信息战的战略等问题。  
  他雄心勃勃地把书稿寄给一家军队出版社,可在当时这种前卫的理论鲜少有识者,书稿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两年后,他向出版社要回了书稿,把书中的主要观点摘编成一篇一万多字的论文,寄给《解放军报》,《解放军报》以《信息战的崛起》为题,对沈伟光和他的理论作了简短的介绍。  
  199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见识到杭州诗人龙彼德。龙彼德对沈伟光的这部奇书很感兴趣,于是他便把《信息战》手稿推荐给了浙江大学出版社编辑刘洁女士。这个以出版文化教育类为主的大学出版社以超人的智识决定破天荒出版这部近于“天方夜谭”的军事著作。  
  《信息战》的出版似乎是对沈伟光15年军旅生涯的总结和纪念,1991年8月,沈伟光脱下少校军服,转业来到浙江省委办公厅工作。当时不少人都认为,“信息战”只不过是沈伟光对未来战争的一种理想式发问,未必具有生命力或形成广泛共识,而离开了部队的沈伟光也将从此被遗忘。可就在人们用质疑的目光看待沈伟光的时候,中央高层和西方战略专家已经把目光瞄准了沈伟光。 
 
  傅全有把信息战理论“吹风”到中央军委 
 
  局外人或许并不知道,在美国兰德公司跟踪沈伟光“信息战”学术研究之前,被称为“军中小秀才”的沈伟光已经引起军队高级将领的关注。  
  1984年,担任陆军某军军长的傅全有率部参加了老山战斗,当时沈伟光已是军部的作战参谋。沈伟光曾在傅全有面前流露过对“信息战”的研究兴趣。虽然理论上极不成熟,但傅全有对沈伟光的研究精神给予了肯定。  
  傅全有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军人,曾任西北野战军副连长,参加过宜川、兰州等战役。1947年在延清战役中立一等功。建国后任连长、营参谋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营长。1981年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对新军事理论很感兴趣。后来当沈伟光把全书写成了,傅全有特为《信息战》写了《注重战略研究》的序言,对信息战理论表示了支持。  
  1985年,傅全有被越级提拔为某军区司令员,沈伟光担任他的文职官。傅司令在戎马生涯中形成的雄才大略给了沈伟光极大的熏陶和鼓舞,就像沈伟光说的:“在傅司令手下工作,不知不觉地立足点高了,视野开阔了!”而这期间傅全有司令已把“信息战”理论“吹风”到中央军委,引起军委高层的密切关注。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战争中美军有3000台计算机与国内计算机联网,昼夜不停地分析情报,分析敌情,制定作战方案,各种战争需要的资料都通过计算机来分析和查找。多国部队在战争中实施了以信息武器打击对方信息系统为主的计划,使伊拉克几乎丧失了全部制信息权。这场战争突破了常规战争的传统模式,信息战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给世人带来巨大震撼。实践证明了沈伟光理论的生命力。这时堆放在出版社的仓库里的5000册《信息战》一夜之间热销起来,它也成了中央军委领导及各大军区将领的必读书。  
  1994年5月,沈伟光经组织推荐来到北京,担任国务院某部长的专职秘书。他的良师益友——解放军报高级编辑李炳彦大校常来看他,闲聊的话题多是中外军事理论的新动态。李炳彦希望他能重整旗鼓,尽管不在军营,但仍可把“信息战”的旗帜树起来!  
  随后沈伟光对“信息战”理论进行深化和补充,并开始致力于思维战等理想战争模式的研究。  
  1995年以后他又提出了“不是以地缘、海域、空间甚至太空来划分的,而是以信息作界碑的”信息边界的概念,对信息边疆的概念进行了完善,认为信息边界是战争形态演变与发展的结果。  
  他分析认为,人类战争大部分在边界爆发,战争的实质也是对边界线的重新划定。战争历史反复证明,每一次战争的演进,都包含新的作战空间的拓展;每一维战场的出现,都带来国家新一维边界的出现。继陆、海、空、天后的第五维战争——信息战的出现,必然把我们的视线引向新的战场形态和新的疆域形态,探讨新内涵的国家边界。信息边疆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侵占、迷惑、威慑、破坏等方面,以多种手段侵入对方占据的信息领域,掠取别人的信息为己用;以欺骗迷惑的手段阻止对手的渗透和侵犯;施放威慑的信息, 遏制对手的侵略;破坏对手的信息边疆,使之有隙可乘。未来,以信息为界的新边疆将替代现行的民族和地缘疆界。  
  沈伟光最常用的信息战例子是波黑战争。这场战争是冷战结束后所爆发的持续时间最长、规模仅次于海湾战争的一场令世人瞩目的局部战争,造成20万人死亡,200万人流离失所,波黑近一半基础设施被毁。为结束波黑战争,国际社会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都未能达成停火协议。最后促使他们走向谈判桌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成功地运用了信息战手段。波黑三方中塞族的势力最强,很多问题多是因为塞族而无法达成协议。后北约对塞族部队指控系统进行了成功打击,使之在穆、克军队中失去优势,才迫使塞族走向谈判桌。  
  另外在解决海地危机时,美国也成功地运用心理战术瓦解了海地军队的作战决心,保证了美军事行动的顺利完成。  
  在信息战的研究中,沈伟光还提出许多当时看来匪夷所思的设想,如信息联盟的构想,信息工厂、信息警察、数字化军队等,这些“近乎狂妄”的想法后来都在全球爆发的冲突中程度不同地得到了印证。  
  1995年11月7日,沈伟光的新作《当今世界军事革命的重心》,在《解放军报》“军事论坛”专版以整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