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层新智囊 作者:章晓明-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著名电视女主持人宗毓华。
李希光在中国新闻界的动向一直引起各方关注。
光荣纪录:第一位走遍丝路的中国记者
1990年夏,李希光背着沉重的行囊,踏上了中国古老的丝绸之路。
这次丝路探险活动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安排下进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远征队,需要一个记者做全程采访,担任新华社科学和文化记者的李希光被他们选中,他以青年学者的身份跟着远征队,带着3件宝物—— 一本《马可·波罗游记》、一本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一册古老的地图,便穿过地中海、印度洋、阿拉伯沙漠、翻越帕米尔高原、天山、阿尔泰山、杭爱山,走完丝绸之路海上、草原、游牧及沙漠北道4条古代商道。
他们从威尼斯出发,乘着阿曼苏丹王赠送的船,在海上沿着马可·波罗的路线漂流了半年,当年郑和和马可·波罗停留的22个古港口都停留了。后来他又走遍了当年成吉思汗东征的路线。
无论是在沙漠里、草原上、海上,李希光走一路,写一路,几乎每天都把报道发回北京。
这次丝路探险活动持续了3年才画上句号。李希光认为这是非常丰厚的3年:
我想这是令今天很多记者非常嫉妒的。因为今天走这条路线,虽然我们的通讯设备、交通设备可能更好了,但今天由于战乱,从阿富汗到中亚,到车臣一直到今天要打的伊拉克战争,都不可能再有这场东西方对话的交流。因为当时远征的名称就叫“东西方对话之路”。今天东西方更多的是文明冲突,美国和伊拉克,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冲突。那时更讲究对话,而今天获得采访签证非常艰难。因为我们半年之内走了23个国家,基本上是入境落地签证,今天非常难,比如今天进阿富汗、伊拉克采访是非常困难的。
李希光为丝绸之路着迷,决定献身丝绸之路的探索与考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项目部主任迪安称李希光为“世界第一位走遍丝绸之路的记者”。
那次丝路之旅让李希光遗憾的是,丝绸之路有一段最重要的也是最为艰险的“南道”,因客观原因未能探访。没想到这个缺憾靠一个偶然的机缘得到了弥补。
1993年,唐玄奘的一个日本信徒小岛捐献200万美金,要在中国搞一个比楼兰更轰动的沙漠古城考察计划。小岛对座落在塔克拉玛干大漠腹地的比楼兰更难抵达的尼雅古城很感兴趣。他认为若探险考察成功,将轰动全世界。因此,他便决定组织一支中日尼雅考察队。
尼雅古城位于和田地区民丰县境内,与楼兰古城并称为姊妹城,距今2000多年,汉唐时较为兴盛。最早是由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发现的。1900年斯坦因在英印政府资助下来到中亚。1901年1月28日斯坦因到达尼雅。尼雅古城由佛庙、官署、住宅群、种植园等古代建筑组成,这些遗址分布于古代尼雅河终点处的沙丘、沙岭间。
这个尼雅考察队共有5名记者,包括李希光和新华社的另一名记者,1名中国《石油报》记者及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另外还配有1名当向导的沙漠工程师及3名长期在沙漠开车的司机。
10月13日,李希光从北京辗转到新疆民丰县城,与考察队其他队员会合。在这之前,他搜集古今中外有关这条路线的记载资料,并探访有关科学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做了大量的知识准备。
考察队从民丰县城出发,进入塔里木盆地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
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塔里木盆地中心,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仅次于非州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为:进去出不来,又称“死亡之海”。因此古往今来有很多探险家藏身于此。
大沙漠的气候十分奇怪,白天气温约摄氏30度以上,晚上则可能零下20度。由于沙漠的地下水很咸,考察队带了很多塑胶瓶装的矿泉水去,但即使将矿泉水收入帐蓬内,第二天也都结了冰,饮用起来十分不方便。
在沙漠上由于缺水,李希光和队员们3个星期都没有刷牙、洗脸和冲凉,每个人身上的污垢都是厚厚的,非常难闻。
对尼雅的探访是惊险的也是浪漫的,李希光看到3000年甚至5000年前铜器时代的岩画和陶器、雕像等珍贵文物。从这些发现的文物中,李希光相信中国现在的杂技、胡琴及二胡等古乐,都是由西域传入中国的;他看到了古代中国与波斯文化的密切交流。
从尼雅回来后,李希光把对丝绸之路的思考集成二书,名为《梦幻尼雅》《跟我去楼兰》,好评如潮。
第四辑 李希光 (2)
“警犬新闻学”与“找故事的艺术”
1999年,李希光从哈佛回国不久,朋友告诉他说,清华大学的王大中校长要请他吃顿饭。
王大中是国家“863高科技计划”能源领域首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20世纪60年代参加我国自建的屏蔽实验反应堆的设计、建造和运行;70年代中期以来,主持领导高温气冷堆的研究开发工 作,提出一种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新概念;80年代开创了核供热 堆的新研究领域,主持设计、建造,并于1989年起成功地运行了世界上第一座5兆瓦壳式低温核供热堆。
李希光久仰王大中校长的大名,并对他在我国能源科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钦佩不已。
王大中与李希光的历史性会见终于到来了。在那个饭局上,王大中表达了他对清华人文学科的殷切期待,两人一拍即合。
李希光对王大中说,“地球村”时代已经到来,新闻的形式在以奔腾处理器的速度扩张,那些10年前的资深编辑们和新闻系的教授们今天已对此不知所措,中国需要有一门有开拓精神的新新闻学。
饭后第二天,清华大学决定创办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这让李希光备受鼓舞。不久一个崭新的清华新闻学概念在李希光的脑海中孕育而成,而此时的清华也为未来的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准备了一个“秘密武器”,编号叫“新闻9”。
1999年12月10日,由李希光挂帅的中国第一家专门研究国际传媒和国际舆论的机构——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宣告成立,世界新闻界把目光聚集到清华园。
中心聘请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媒体专家,如美国《科学》杂志主编艾利斯·鲁宾斯坦,哈佛大学新闻政治与公共政策中心主任马文·卡博教授,克林顿总统的媒体顾问、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汤姆斯·帕特森博士等。中心还聘请了约30位来自美国、法国和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担任研究员和客座研究员。
李希光决心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把研究中心打造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新闻传播平台,使之成为在新闻传播、政治传播和国际传播领域能与西方传媒和学术界平等对话的学术重镇。
中心成立后即召开了第一个学术研讨会——“21世纪中国国际形象的构建研讨会”,邀请来自美国、中国香港、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围绕“国际传播中有关中国的话题设计”“《北京青年报》与科索沃报道”等议题展开了讨论。这次研讨会一炮打响,引起了世界传媒业的极大好奇。
接着,李希光策划和主办了包括“清华—哈佛新闻传播学合作展望”“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研讨会”“下一代新闻学教育国际圆桌会”“网络新闻与注意力——解剖网上新闻圆桌会”“美国媒体与中国研讨会”“从中美撞机事件的报道看中美两国记者的国家意识”“如何看待中国的新闻改革”“两党政治、中美关系与媒体角色”“网络与中国媒体演变”“全球化时代媒体的力量”等研讨会,影响深远,成就斐然。
中心还先后邀请了50余位国际知名学者和记者来清华参加现代传媒论坛讲座,其中包括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鲁宾斯坦、哈佛大学政治研究所创始人乔纳森·穆尔、克林顿政府总统助理等。
中心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国际传媒研究学术网站和中国第一个网络新闻实验室,在一种开放、活跃和自由的学术氛围里,为海内外研究人员、媒体专业人员,特别是中青年学者开展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
中心目前承担着一系列国家重点课题,其中包括“政治传播学与国家形象的构建”“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舆论监督与环境政策的形成”“软力量研究”“中国主流报纸上的日本”“新闻构建与国家利益”“中国国际形象重塑”“美国媒体研究”“国际传播前沿研究”“现代传播技术对新闻学的影响”等。
为了开创新闻事业的新局面,李希光开设了新新闻学,传授客观报道的基本原理。他认为客观公正是一个优秀记者的第一标准。他在专著《新闻的核心》中特别强调了新闻的公正性。他说,我们对新闻的报道必须坚持多信源的原则。所谓多信源,就是指,如果报道战争或冲突,应该报道冲突双方的意见。比如,伊拉克危机,新闻报道应该报道源自冲突双方的信息;关于朝鲜的核武器核查,也要报道信息双方的意见。仅报道一方的意见的新闻,就不是好新闻。在他看来,司马迁和唐玄奘是最好的记者,因为他们是记录事实,是事实的忠实记录者。
有一次他让学生到国子监一带采访。采访没有题目,但每个人必须发现新闻。几个小时后,一位学生向他介绍对一种砖雕的发现。李希光问:“这是他们告诉你的吗?”学生说:“不是。”李希光请他再去向当地居民提问,核实清楚,再下结论。
李希光自称他教授的是“警犬新闻学”。他说,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公正性,记者将保持他们的警犬功能。新闻的公正性是新闻视角和新闻观点的平衡,而不是所谓的没有观点的纯客观。公正性应该包括所有相关观点的报道,但不仅仅是报道两种极端对立的观点,而是要这个光谱上的各种观点,要看到事物的复杂性和事物的细微差别。从新闻媒体发展的历史看,警犬记者被看做最崇高的媒体人,而公共新闻又强化了新闻界的基本使命——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存在的价值在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各级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的行政部门。否则,一个健康的民主法制社会无从谈起。新闻媒体的未来不在于采用新技术,不在于网络化,更不在于新闻的娱乐报道和体育报道,而在于强化其“社会警犬”的作用。
另外,在清华他还提出一种新的新闻观,认为新闻就是“找故事的艺术”,任何一条好新闻,它必然是一个好听的故事,人类从有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来就在讲故事,从荷马到司马迁,到唐玄奘,到马可·波罗,不管中国人、外国人,都是在讲一个个美好的故事,新闻也是讲故事,只不过新闻时效性更强一些。
李希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学理念,一改原有新闻理论的空泛说教,生动形象,也更接近新闻的本质。美国《明星论坛报》称,从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那里看到了中国传媒令人鼓舞的发展趋势。如今,他正在清华培养新一代中国记者,期望这些记者能以全新面貌走上新华社记者的岗位。
李希光到清华已经4个年头了,人们看到这位质朴的教授依然保持着记者作风,每天只睡5个小时。《北京晨报》曾这样描述他:从家里赶到清华园时,他总是背着一个大旅行包,里面有书和笔记本电脑,一如他当年背包踏走古“丝绸之路”的样子。
清华新闻学院并不比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差
李希光教授另类的传闻是从一件发生在饭桌上的故事开始的。
有一次,李希光和他的学生在食堂吃饭,开始时大家说说笑笑,这时他的一位女学生说起她的男友读完核物理学专业后准备去美国的事,李希光突然脸色大变,怒火万丈道:“国家培养他,是为了要他去给美国人造原子弹吗?这要让那些两弹元勋们知道,非得气死不可!”据说当时他还差点掀翻桌子,在场的人无不愕然。
不啻如此,李希光不许他的学生考托福和GRE。他的理由是这样的:清华大学是国立大学,你到清华来,你的学费不是你父母出的,是全国纳税人出的。你本身考取了世界一流的大学,你再考托福和GRE到国外的三流、四流大学读书,你当初就没有必要进清华大学。你应该把这个位置让给其他的同学。中国人称清华是中国的哈佛,而美国人自称哈佛是美国的清华。如果你到了清华,一心想着出国,你是对自己的老师没有信心,对你自己更是没有信心。我们清华新闻学院的院长并不比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院长差。哥大的院长是《纽约时报》总编,而我们的院长是《人民日报》总编。哥大的新闻学教授是美联社高级记者,而清华新闻学教授是新华社高级记者。
尽管他的这种解释并不一定能让所有的人都理解,但他的学生中考托福的还真不多见,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在李希光的教授下所学远超过了国外的二三流大学。
李希光开课之初就实行了中英文双语教学。当时有人不理解,认为这样的话,清华的新闻学就太“洋化”了。可李希光说:在这个全球传播的时代,一个记者每天打开电脑,要看新浪和搜狐的新闻,也要看当天国外各大报纸的新闻,没有优秀的英语水平,未来的记者如何生存?接受这种训练的学生10年后,他们在上课、采访和做梦时分不清自己说的是英语还是汉语;他们为商业媒体工作,但他们是没有偏见的记者;他们拥有优秀的互联网应用能力;他们写的是新闻,而不是学者的评论。为此他还计划他的新闻学课改用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原版英文教材,结合中国的案例来讲授。
李希光的课很特别,生动、幽默、灵活,重在启发和实验。他要求他的教室一定要有多媒体、投影、网络,常常让学生念《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原文报道,并逐段分析,逼得大家不但有分析能力而且英文一定得过关。他的新闻分析课最受学生欢迎,常常乐得大家前仰后合,而正是这种插科打诨式的讲演,使学生对新闻的本质体会得更深刻也更长久。
有一次,李希光给他的学生讲课,他说:“我们有的记者不知道新闻究竟是什么,于是在写新闻的时候,只是telling something(说某些事情),可是真正的新闻是reporting(报道),应该从一个完全客观的角度来报道……”
他觉得同学们似乎并没有真正理解他的意思,接着说:“如何 获取新闻?不仅要凭借一名记者的好奇心,还要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
说着说着,他脱去帽子,对同学们说:“我现在很疲惫,你们试着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
同学们看到老师乱糟糟的头发,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异口同声地说:“头发。”
李希光很少按部就班地布置作业,但每次布置的作业都别出心裁。有一次他竟出了一道题:用不超过50字的导语概括《红楼梦》。学生们匪夷所思:老师怎么把《红楼梦》与新闻联系起来了呢?
由于李希光上课另类,效果好,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