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爱恨国企 >

第3章

爱恨国企-第3章

小说: 爱恨国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许多伤病就是那时留下的。  但习武的经历也有收获,它磨炼了我的意志,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千锤百炼,什么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几十年,什么叫爆发力,什么叫刚柔相济,什么叫四两拨千斤。这些对我今天从事领导工作、管理工作,对我克服战胜各种困难,都有着启迪与帮助。  与习武一样,不断生病的经历也同样磨炼了我的意志,让我有了一些可能是健康人没有的体验。  上小学时,我做过扁桃体摘除手术,这本是个小手术,可轮到我却头一刀未做干净,第二刀倒是干净彻底,还把不该做的好肉也弄下一块来,结果是我半个月不能进食、不能说话,嗓子里像放了个刀片,算是体验了什么叫刀割般的疼痛,也顺便体验了一把饥饿的感觉。至今也忘不了眼谗邻居吃挂面的情景,那碗西红柿挂面汤上还飘着些香菜,实在是太香了。  上中学时,我得了黄胆性肝炎,高烧不退,吃什么吐什么,人瘦得象个严重的吸毒者。当时肝疼反映在胃疼上,常常是疼得缩成一团,疼得在床上打滚,疼得用擀饺子的那种小擀杖一头顶住胃一头顶在墙上,疼得趴在地上让家人用膝盖跪压在我的背上。  疼痛升级的感受,要数1999年我做腰部手术,这要算是个大手术,手术有一定危险性,手术前我把办公室里属于自己的东西都悄悄拿回了家。手术做了近5个小时,刀口长20多厘米,末了还在腰椎上打上了四根近10厘米长的螺钉等东西。要命的是麻醉过后的疼痛,我像得了疟疾似的不停地颤抖着,那可能已是我承受疼痛的极限,医生给我用上了杜冷丁。  这次手术后,有时我觉着自己简直成了一个“废人”,不能负重,不能弯腰,每次洗脸都弄得满身是水,十分狼狈。手术已快三年了,但站、走、坐的时间都不能太长,睡觉已几乎不能侧躺,只能平躺或趴着。以前最爱帮母亲做的两件事:洗碗、打扫卫生都因需要弯腰也无法再做。我常想,如企业垮了,如我下了岗怎么办?我是不是应该抓紧去办个残疾证?到时也好享受一些政府的优惠政策。


第三部分:人生能寻几次“枪”习武与多病(2)(图)

  值得欣慰的是,手术后这几年,也是企业管理与各项指标上了一个台阶的几年,我并未影响任何工作,即使刚刚手术后的恢复阶段。那时连坐都困难,就躺在床上或靠在沙发上办公、开会。不能坐车就在车上放块木板,人好躺在上面,照样开车长途出差。  现在有两种药我已不能离身:一是胃药,二是安眠药。短短几年内,胃镜就做了三次。失眠是97年当厂长时留下的纪念品,现在电视里广告的那些治失眠的药对我来讲,就如一个喝惯了高度白酒的人再让他去喝葡萄酒,已不起作用。有时我也尽可能坚持着不去吃药,实在睡不着,就像个夜游症者半夜里一人出去散步,有次竟被巡逻的警察过来盘问了好半天。  如连续几天睡不好,人就会烦燥不安,动辄暴跳如雷,注意力怎么也集中不起来,脑子外面好像还有一个脑子;眼睛看东西有时也会出现重影,此时我才明白,为什么许多安眠药上都写有:长期失眠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结果是我又不得不大剂量吃药来保证睡眠,觉是睡着了,但精神却是抑郁的。


第三部分:人生能寻几次“枪”习武与多病(3)(图)

  专家讲:长期失眠的人其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67%,再加上我体质本身就差,这些年,身上的各种小病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吃药、打针、输液已成家常便饭,想想我从小到大真是没少为医疗事业做贡献。  作家史铁生在他那部新作《病隙碎笔》中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的嗓子是多么安祥”。可我属于那种好了伤疤就忘了疼的主儿,我总是不满足,这可能是我病生得还太轻、还太少。  但无论怎样,即使是我还不够份量的多病,即使是我半途而废的习武,都丰富了我的人生,成为我有幸的体验。      


第三部分:人生能寻几次“枪”身体是别人的(1)(图)

  我一直认为男人的魅力在于忙碌 。 很早以前读张贤亮的《绿化树》,就很羡慕他书里描写的男主人公“边吃土豆边干活”的忙碌作派。今天,我也终于成了一个忙碌的男人,魅力谈不上,倒是过足了忙碌的瘾。  这些年,我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二三个小时以上,几乎从来没有过节假日。我对班子的要求是:市场信息传递不过夜,内部矛盾处理不过夜,经常是夜里通知大家来开会。我除了工作已无任何爱好,即使偶尔不得不休息个半天一天,也是不停地用电话工作,简直比上班还累。  我说这些并非炫耀我多么敬业,可能相反,只能说明我不会工作与效率低下,可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好象列宁讲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  不少人劝我:“身体可是自己的,为了这样一个企业劳心费神,把身体弄垮了可不值,等你真的成了“两院干部”(有人讲国企领导的结局要么法院要么医院)住了医院,别人最多看你两次,没有人理你。”  值,还是不值?这不是大家认为的事,关键是自我感觉,如果我已全身心地投入,如果我已不能左右自己,如果我已欲罢不能,那就值。  至于“两院干部”,去法院受审,我目前还没想过,但也不能排除将来我不会堕落,变成已不是今天的我。


第三部分:人生能寻几次“枪”身体是别人的(2)(图)

  住医院,根据我身体的一贯表现,我倒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过我是不会因为“没人来看我”而失落苦恼的。1999年我做手术住院,为了不影响工作,只告诉了班子成员。为什么要偷偷摸摸“高度保密”?我就是最怕有人来看我。后来连医院的护士都说,你这个人肯定为人不好,还是领导,怎么没人来看你。其实“没人来看你”,对一个领导而言可能都会是最终的必然。早知如此,又何必去搞那些门庭若市、迎来送往,尤其是当你在位时,那些热闹更是一钱不值的无聊。  除了有当“医院干部”的准备外,我还为自己设计了一种结局:一旦下岗,擦皮鞋倒是最适合我目前的身体状况。  是不是我有毛病?不是,你如果真正了解国企,尤其了解像我们这样的国企,你就会认为不是。  想这些,也并非我消极,说句自我欣赏的话,一不怕住医院,二不怕下岗,我认为这倒是我做国企总经理的一种境界。无所畏才能无所谓,无所畏才能有所为。当现在的国企总经理就得能豁出一切去……  “身体可是自己的”。当我是一个旁观者时,我也会拿这样的话去关心别人,可一旦轮到我自己上场,我的全部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在最终的目标上、结果上,集中在周围的人怎么看我、评价我上。  当然,有时我也有似乎一切都想开的瞬间,比如去参加追悼会的那一刹那。可一旦回到单位,一旦进入总经理的角色,一切又是如旧,我仿佛又成了一条疯狗。  身体是别人的,因为我已身不由己。安阳有句土话说的好:孝帽子戴在你的头上,不怕你不哭。


第四部分:企业文化是“冲锋枪”我的酒量练不出来(图)

  记得以前三角债严重时,我去用户那儿讨款,在饭局快要结束时,人家厂长突然指着那能装一两酒的小酒碗对我说:你如喝了,我再给你增加两万,我没犹豫就一饮而尽,并请求再喝一碗再给增加两万,想不到人家竟爽快答应……  增加款的目的达到了。客人一走;我却迫不及待地开始“对地广播”,吐得一踏糊涂,整整难受了一夜。  不就是两碗水酒吗,有什么了不起,可我却如此没有酒量,实在是没有出息。  不能喝酒,现在愈来愈感到这是我当总经理的缺陷。酒桌上不是常讲:“宁伤身体不伤感情”吗?为什么要豁出命去喝?因为喝与不喝,喝多喝少是“态度问题”。这不叫喝酒,这叫表态,叫表决心;叫表忠心;叫表信心……尤其是当个像我这样中小型国企的总经理,尤其是身处酒文化盛行的中原,尤其是在政府天天喊优化企业环境的今天。  无酒不成宴,太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协调摆平,等着我去磕头作揖,形形色色的人需要我去接触去沟通,在此,酒的力量实在不可低估。  尽管我不能喝酒,可我却一向羡慕崇拜那些有酒量的人。诗人李白能“会须一饮三百杯 ”,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英雄武松能大碗痛饮后,在东倒西歪中飘逸潇洒地“醉打蒋门神”,这些都令我赞叹神往。  我曾暗下决心,要练习喝酒,要练出酒量来,要循序渐进,要日有寸进……我还不明白有些愿望终生无效,有些幻想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映照出现实状态的窘迫。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我发现自己的酒量仍是原地踏步,只要一沾酒仍是脸红脖子红乃至前胸后背红,只要稍增加点练习的量,便是头痛恶心“对地广播”;后来发现,只要天天练习,身上能发炎的地方似乎都要争着发炎,以致不得不中断练习,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母亲告诉我,她在怀我时几乎每天都要喝一瓶葡萄酒,我想大概是我在娘胎里已经把今生的酒都喝够了,所以才练习不成。  当然这可能并非真正的原因,不管怎样,实践证明我的酒量是练不出来的。这倒让我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自身无法超越的局限,这局限对你来讲就是客观规律,只要是规律,你就不能抢茬违背;只要是规律就有其内在的因果。拿喝酒来讲,这因果就是我的血液里缺少着一种解酒的酶,所以我无论怎么练习也练不出酒量来。哲人们说的对:“认识你自己!”看来很多事情,我必须量力而行。卡莱尔说的更透彻:“认识你要做和能做的工作。”


第四部分:企业文化是“冲锋枪”企业文化是“冲锋枪”(1)(图)

  有人说我们的企业文化搞得不错,政府有关部门还在我们这里开了企业文化现场会。  老实说,现在有人说我们有企业文化,做为总经理的我也才意识到。回头看看,这些年我们可能还真是无意识地鼓捣出一些“文化”来。既然说“我有文化”,那我就顺杆儿往上爬,不懂装懂地胡侃上几句企业文化。  胡侃第一句:企业文化是逼出来的。  企业文化不是事先设计出来的,不是生搬硬套、照抄模仿而来的,企业文化应是你这个企业“自己生的孩子”。这些年,我们在管理方面稍有点儿价值的观念与套路,无一不是在激烈的矛盾碰撞中,在无数次的拍案而起与捶胸顿足中给逼出来的。  推诿扯皮、浮飘娇气、因循守旧、懒惰涣散,等等等等,如果没有这些,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所谓“六大管理”,所谓“五反对”,所谓“生存原则”……  胡侃第二句:企业文化是天天能用的。  企业文化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神秘玄乎的东西,更不是装璜与摆设。企业文化应是通俗易懂、深入人心,要能“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天天能用得上的东西。像曾国藩的“ 爱民歌”、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庆王铁人的“三老四严”,这些都是很好的 “文化”。天天能用得上的东西,才有影响力与生命力。否则,“文化”再好也是“两张皮 ”。  现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一旦出了问题,大家就会主动拿公司的一些“文化”来对号入座,来评判是非,就会主动说“我是第一责任人”或“他只布置无落实”……无需你再费口舌统一认识。我理解,这就是企业文化,在这里,文化的作用就是统一思想,形成认同感。  胡侃第三句:企业文化是总经理的影子。


第四部分:企业文化是“冲锋枪”企业文化是“冲锋枪”(2)(图)

  总经理的性格往往决定企业的命运。总经理的作风与精神面貌往往就是企业的作风与精神面貌。人常说:“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在这里,我还必须把自己当回事。因为在这里,我的言行举止,无不在大家的视线里,无不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这种影响不是靠简单的行政命令与总经理的权力,而更多的应该是靠精神、靠人格……  要想影响大家,要想感染大家,要想使大家进入一种状态,进而形成某种“文化”氛围。首先我自己必须真情投入、必须进入角色。我麻木冷漠,还是激情似火?我马马虎虎,还是认真严谨?我是非不分,还是爱憎分明?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既然当这个总经理;就必须咬紧牙关去做“榜样”。 我相信“文如其人”这句话。  胡侃第四句:企业文化是一把“冲锋枪”。  看一个企业有无“文化”; 绝不体现在它能发奖金能分红时。“吃肉喝酒”所产生的“ 凝聚力”是靠不住的。泰山压顶、黑云压城、大敌当前,谁能去横刀立马?这才是检验一个企业有无“文化”的关键时刻。我理解的企业文化,应是一把冲锋枪,危难之处一显身手,上了刺刀就能见红,扣动扳机就能打响,冲锋号一响,我们就能握着枪冲上去。  有同行问我:“你们企业目前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我说:“在人”。  大浪淘沙。我们目前留下的这些人,一是经历了企业最低谷时艰难困苦的考验,二是在数不清的矛盾碰撞与磨合中建立起的理解和信任。有了这些,有了这些人,本身就有了企业文化的“词”;有了这些,有了这些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能保持一种精神,一种士气,也能东山再起,这就谱出了企业文化的“曲”。我觉得,这才是靠得住的企业文化。


第四部分:企业文化是“冲锋枪”为什么“升旗”(图)

  并没有谁要求我们每月升一次国旗,那么做为一个企业,我们为什么升旗?我想,必须弄明白。  2002年某日,公司升旗现场:服装统一的队伍已纵横成行,按贯例宣读“升旗纪律”,宣读“公司生存原则”,通报各部门人数,升旗手就位,一片肃静、一切就绪,只待国歌响起。  但此时主持人突然宣布:因某部门一人无故未到,根据“升旗纪律”取消当天升旗,推移到次日再升,并要求责任人次日当众作检查。  随着一声“解散”!全场一片哗然。  站在队伍里的我,不用问也知道此时大家怎么想:违纪者一个人的错误,为什么要株连大家?  问题的关键就在此。我想问问大家,作为一个企业,我们为什么升旗?  是这几年企业日子稍好些,赶时髦图热闹?还是为了满足当领导的某种虚荣?绝不是。是为了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是。但如仅仅为此,未免有些单一。是为了增强凝聚力?如果简单地为升旗而升旗,怕是也难达到效果。我倒是发现有的单位上面升旗,下面乱踹,一盘散沙。  那么,我们为什么升旗?目的就一个: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团队。  什么是团队?团队就是“一个都不能少”,我们“升旗纪律”的中心内容就是“缺一不升”。拿违纪者一个人的错误来折腾大家、株连大家、惩罚大家,照常规想,大家自然会有情绪、有牢骚、有怨言。但这就是团队,关键时,任何一个人的错误,都可能影响全局,都可能决定整个团队的命运,都可能让大家跟着倒霉。  像我们一个产品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有时一道工序的错误,整个产品就要报废,有时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