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潮的彼岸-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清晨吃早餐的时候,碰到另一批美国游客——三个单身汉,他们开玩笑地对我说:“昨夜有艳遇吗?我们吃晚饭的时候不是有一个捷克女郎向你微笑吗?”我不知所云,置之不理。他们终于说出真相:原来昨晚在旅馆里的酒吧有两三个捷克女郎也向他们卖笑——在这个文化古都的第一流大旅馆中,世界上最古老的行业仍然方兴未艾。“今晚你可要小心喽,房间里装有秘密摄影机,第二天公安部的同志就会打电话来——喂,李教授吗?根据我们活生生的资料证明,你是一个007特派间谍。”
《西潮的彼岸》 第一部分布拉格一日(2)
美国的单身汉喜欢开玩笑,我是早有经历了,于是也不得不反击一句:“我看你们三个人才是中央情报局的特派员,昨晚到哪里去了?雨衣带了没有?还有手电筒?装得也该像个间谍样子。”
我这一句玩笑却真的引出一段惊闻:昨晚他们三人也是结伴逛街,没有在大街上走,11点多钟时,在几道小巷里迷了路。据他们三人说,街灯突然灭了三次,还有两辆汽车突然亮着全灯从他们身后急急驶来,紧急刹车后又扬长而去!我听了半信半疑,但这三个人言之凿凿,深信昨夜受到被跟踪的“礼遇”。游客倒真的被疑为间谍了。
我在惊魂甫定以后,决心乖乖地做游客,不再独自乱闯了。在美国时一位捷克的同事听说我要去东欧旅行,还好心地为我发了一封介绍信给仍住在布拉格的他的一位学者朋友,不过这位老学者不会说英文,我如想见他,必须通过德文翻译,这位学者也认识塞弗尔特,说不定凑巧的话我还可以被引见。我不免有点心动,于是先死背了几句德文,准备必要时找不到翻译也可以单枪匹马试一下,而且,据我的同事说,他的太太是懂英文的。
这三个美国游客的经历使我有点胆怯:万一给这位学者找了麻烦怎么办?还是不打电话算了,不过又有点不甘心,终于鼓足勇气走进街角的电话亭(我的同事再三告诫我,最好不要在旅馆的房间打电话),我的心跳得很厉害,好像自己在演戏,又好像在故作惊人之举。打一个问候的电话又有什么了不起?我的目的只是想和一个捷克知识分子见见面,甚至不谈文学只谈生活或天气都可以。于是,我把早已背熟的“台词”拿出来——我的同事用德文写的两句话——再复诵一遍:
MeinNaryeistProfessorLee(一定要称自己为教授,因为在欧洲教授身份还是受人尊重的,至少对方不会马上挂断电话),Ichbin——S。FreundvonderChicagoUniversitat,undhabeSeifertsGendichteinchinesischubersetzt…(我的名字是李教授,我是某某人在芝加哥大学的朋友,也曾把塞弗尔特的诗译成中文……)
电话铃一声一声地响着,比我的心跳慢得多,又使我莫名其妙地想起昨晚听到的丧钟,我等不到十下,就把电话挂断了。找不到他也好,省得增加麻烦,说不定他的太太不在家,我如何应付得了?说不定他在周末避暑去了,也说不定……
瘟疫之碑
我终于还是乖乖地做了游客,和一群美国老头老太登上了游览车。
原来安排有一位捷克政府旅游部指定的向导在入境处和我们见面,但是等了整整两个钟头还不见露面。(“说不定趁机溜到加拿大去了!”好开玩笑的美国游客说。)今早接待我们的是另一个中年妇人,面色憔悴,因为她一夜未眠,从意大利赶回来接班,也许向导并不是她的专业,只是偶尔帮帮旅行社的忙而已。
游览车开过查理士河的一座桥,在Hvadanské古堡附近停下来。我们下车步行,原来已经到了一个小山头,俯瞰眺望,河对岸的布拉格全城尽入眼帘,果然有不少金顶的建筑物,但是金顶下羼杂了更多的黑色。这些古物都是年代已久,即使再加以整修也不可能焕然一新(慕尼黑城中心的古式建筑都是二次大战后重建的新房子,仍然保持古色古香的样子,似乎比布拉格雄伟多了),但仍有其特殊的风格,像一个迟暮的中欧贵妇,虽然徐娘半老,还是风韵犹存,毕竟是受过文化教养的贵妇,即使衣服已经破旧不堪,还是风度翩翩。
“这个城真美,真伟大,我真想住下来!”同车的美国人觉得我在说梦话,这种破房子,怎么比得上纽约的高楼大厦?甚至也比不上慕尼黑。
我显然对布拉格入了迷,不能以一个游客的眼光浏览了,一个上午的走马观花又能得到多少?“这里是××大帝在公元××××年建造的,原来的墙壁上刻着……”“这座巴罗克式宫殿原属于××大公,两百多年前风华绝世,从这里一眼望去,这座宫墙占了整条街,目前属于国家某机关”,“这座娇小玲珑的建筑原来是……现在是波兰大使馆”,“这座古堡现在是匈牙利大使馆”,“美国大使馆在后面,房顶上还挂着美国国旗。至于苏联的大使馆呢……”为什么这些价值连城的宫殿全变成了别国的东西?难道殖民主义的租界已变相地在布拉格复活?好的房子都租给别国,那么自己的艺术家、文学家又住在哪里?自己的传统文化如何保存?
“请问贵国的宝物、文化遗产现在保存在哪里?”
“啊!当然在博物馆啰,不过,今天是星期一,我们的博物馆每逢周一关门,对不起!”导游女士的面色有点难堪,似乎她觉察到我有点愤怒了。事实上,我这个问题的后面还有个小秘密:我在芝大的同事曾在我行前对我说,如果我找不到他的朋友,不妨自己到国家博物馆去看看,主管近代历史文物的也是他的一个朋友,以前也写过几本小说;至于古代的部分呢?原来当年负责筹备展出的不是别人,就是我的那位同事!“不过,现在他们当然把我的名字也除掉了。”
博物馆关门,音乐季节已过,演奏厅和戏院也休假了,我百无聊赖之余,心中又是一股怒火上升,不禁又顺口问了一句:
“贵国目前有什么名作家和作品值得我们瞻仰和译介?我对贵国的文学颇有兴趣,也译过一两首……”说了一半我不禁住了口,因为我知道塞弗尔特的名字虽然在捷克家喻户晓,在官方他仍是不受欢迎的,诺贝尔奖似乎影响不了当权者的态度。
“你说的是塞弗尔特的诗吗?我们当然都知道,他现在还住在这里,不过身体很不好。至于其他作家,一流的现在都在国外,国内的没有什么值得介绍。”
天呀!这位向导竟然会说出这样大胆的话!我不禁对她肃然起敬。她的眼色有点伤感,声音有点颤抖,我突然又感到万分的歉意。本来决心不找麻烦的,只做游客,不过,既然她有这种勇气,她就是我的知音,不管了,全盘托出吧!对她我应该诚实:
“我很敬仰塞弗尔特,也翻译过他的几首诗。”
向导女士似乎没有听清楚,或者故意顾左右而言他,她指着另一幢房子(门前站着一个全副武装的警卫)说:“在这幢房子里,‘好兵帅克’也曾被关过,人家以为他发疯了。这是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捷克人都知道,这也是我们的名作家哈谢克(JaroslavHaek)的作品。”
“中国有一个鲁迅,写过一篇《狂人日记》,他还创造了一个人物,叫阿Q,似乎与好兵帅克略有相似之处。”我又是顺口而出。
“噢!”她不置可否,这次她是真不懂了。突然间她指着一处古迹说:“这就是瘟疫之碑!中古时期闹过鼠疫,很多人死亡,后来他们在这个教堂建筑了这个碑,以资纪念,碑的四周有四个圣徒——马太、马可、路加、约翰……”
导游女士侃侃而谈,而我脑海中追忆的却是塞弗尔特的名诗——《瘟疫之碑》:
我是在瘟疫教堂受洗的
圣罗契教堂在奥沙尼路边。
我站在奥沙尼的酒店路边
在夜晚——我常倾听
掘墓和抬尸首的人
唱着他们玩世不恭的饮酒歌。
那是很久以前,歌声早已消失;
到了最后,掘墓的人
终于埋葬了自己。
《西潮的彼岸》 第一部分布拉格一日(3)
我译这首诗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真有这个瘟疫碑,而且自己竟然真的看到了!我又感到一阵冲动——也带点自傲。我举起了照相机,把“瘟疫之碑”匆匆收入镜头。
“我们刚走过的这条街,”导游女士又说,“名叫聂鲁达街,你们听说过聂鲁达吗?他是我们捷克的名诗人,你们瞧瞧,那边那家小酒店,是他常去的,历史颇悠久,许多捷克文人——包括卡夫卡在内——都曾在那里喝过酒!”
啊,聂鲁达——南美诗人巴勃罗·聂鲁达(PabloNeruda)不就是为了景仰这位捷克诗人而故意把他的名字用做自己的笔名吗?想不到现在自己的名气比他的捷克偶像更大。我们对于捷克的文学了解得实在太少,要不是近年来昆德拉在法国和美国的名气以及塞弗尔特的诺贝尔奖,也许捷克文学就会像布拉格城一样——被世人淡淡地遗忘了。
1968年还是轰轰烈烈的时代,如今只不过十几年,竟然如此凋零!好像昆德拉说过一句这样的话:有些统治方法,就是使你遗忘过去;改写历史,何尝不也是一种遗忘过去的方式?
对抗遗忘的办法是记忆——当捷克本国人被迫遗忘一切,只注重现实生活的享受的时候,流亡在世界各地的捷克作家,却用不同的文学方式来记忆,甚至回忆自己年轻时代的理想、热情和荒唐,昆德拉的作品对我的感召就在于此。
我必须读聂鲁达,也必须重读卡夫卡。在我个人的文学回忆中,前者是陌生的,后者却真的难忘。
卡夫卡
“你想看卡夫卡的书房吗?在河对岸的犹太区。你们愿意的话,今天下午我可以带你们去看,现在布拉格还保存了犹太人的墓地,当年的犹太教堂现在成了博物馆,只有它今天还开门,你们有谁要去?”
一车游客只有四五个人举手,其他的人都急着想去买捷克著名的玻璃和瓷器,谁还会想到卡夫卡?
对我而言,卡夫卡的意义当然高于一切,因为早在大学二年级时就听到他的名字——老同学王文兴毕竟比我成熟得多,《现代文学》第一期出“卡夫卡专号”,大半是他的主意。大学毕业后我抵美改了行,也很少接触卡夫卡的东西,直到这几年,因为自己的文学兴趣转向东欧,所以又不禁想起卡夫卡来。读了他几篇寓言式的短篇,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也许是人到中年了吧,平铺直叙的或浪漫自白式的故事毫无兴味,比较喜欢读有点内心煎熬但又不长篇大论的作品(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时代”恐怕也过去了吧)。重读卡夫卡,是一种新的启发。
卡夫卡的短篇故事中有一个极短篇——《一个梦》,故事内容大致如下:
约瑟夫·K做了一个梦。
有一天天气晴朗,他想出去散步,可是还没有走几步就发现自己到了墓地。他看到一座刚刚挖好的坟,这座坟对他有一股特殊的吸引力。于是他匆匆往前跑,地上泥土很松,他脚下不稳,不禁跌倒在墓前。有两个人站在墓后,合力举着一个墓碑,K一到墓前他们就把墓碑栽在坟上,从树荫里又走出第三个人,K一看就知道是一个艺术家,他手里拿着一支普通的铅笔,正在空中乱画。
这个艺术家于是用他的铅笔在墓碑上写字了,而且是纯金的字,每一个字母清清楚楚:“此墓乃是——”,K急于看墓碑,当他的眼光终于碰到艺术家的时候,艺术家却停了笔,而且甚为尴尬,而K也同时觉得不安,两个人无助地对望了几眼。墓地教堂的钟开始响了,艺术家手一挥,钟声停了,但不久又开始响,而且声音悄悄地,一会儿又停了,好像在做某种试探。K顿时感到痛苦不堪,因为他体会到艺术家的困境,于是掩面哭泣起来。艺术家等待K哭完以后,觉得既然没有其他办法还是继续写他的墓碑吧,可是他的字体却有点不工整了,而且金色也褪了许多,这有气无力的一笔写出来的字母却是一个很大的“J”,艺术家踩着脚下的土,显得十分生气的样子。K终于明白了,他没有时间道歉,遂两手拼命地挖土,一切似乎早已安排好,土层下露出一个大坑,于是K的身体就向大坑中沉了下去。当他进入穿不透的深坑的时候,他仍然扭着颈,头往上看,看到墓碑上自己的眉飞色舞的名字。
正迷惑于这一景的时候,他醒了。
这个小故事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寓言的内涵是很深沉的(自己的死亡?自掘坟墓?艺术家是自己的双重人格?艺术带来的终究是死亡?而死亡本身——既然是深不可及——又是一个谜?一个梦?),但表面上的文字似乎又很浅显。卡夫卡大多用德文写作,我看的当然是英译本,只能约略揣测其中的一点味道。我也知道一般写实主义作家对卡夫卡颇有偏见,基本上认为他的作品消沉、颓废、虚无、抽象而难懂。我自己当年读《现代文学》上的卡夫卡作品的中文译文,也觉得似懂非懂,甚至也认为他的文字太过抽象。
布拉格之游使我对卡夫卡作品的看法大为改观。他那个梦中的墓地是真实的!我们参观的墓地旁边就有一个小教堂,而且,微弱的钟声似断似续,不也恰像昨夜钟楼上那个骷髅敲着的钟声吗?也许,他的这个梦是写实的——至少在客观的景物上是写实的。西方文学中死亡是一个极重要的主题(而中国现代文学却大多言“生”,譬如为人生而艺术),托马斯·曼和卡夫卡更是两位描写死亡的大师。
面对死亡需要勇气,特别是当死亡正包围着你生活周围的现实世界的时候。
我站在墓地里,烈日当空,墓碑上刻着一个个犹太人的名字,有不少名人,就是找不到卡夫卡,更找不到约瑟夫·K!一座座墓碑挤成一堆,也许,埋藏在地下的人更多吧。卡夫卡在哪里?我查过他的生卒年月:生于布拉格,1883年7月3日;死于1924年6月3日,6月11日葬在布拉格犹太人墓地。也许是另一块墓地吧,其实,他那《一个梦》中的墓地不是更真实吗?
找不到他的墓,我一定要找到他的书房——我毕竟还是一个书呆子——于是,在近乎向向导哀求的情况下,我和另一对美国犹太夫妇终于被带到墓地外的一个街角,看到一幢普通的房子,墙上有一块金牌,上面的金字全是捷克文,我只认出卡夫卡的名字,金牌几乎被几块木板遮住了——原来这个街角的建筑都在整修中,我们当然又不得其门而入。“这就是卡夫卡的书房,”向导女士说,“现在,在布拉格他的作品也很少看到了!祝你们旅途愉快!”她突然扬长而去。
我们三个人站在街头,不知所措——两个芝加哥来的美国犹太人,一个流落在芝加哥的中国人!怎么办?于是,我们又乖乖地举起了照相机。
普实克
我认识普实克教授大概是1967年的事,那个时候我在哈佛念中国思想史,对文学一直有兴趣,可是不得其门而入,那一年哈佛请普实克以客座教授的身份主讲中国现代文学,恐怕也是史无前例的事,因为哈佛——和当时美国所有的学府一样——根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