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3 >

第119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3-第119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3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顒见状却是觉不对头。就伊都立继续说道:“刚好杨氏那座银楼这半年也做金子生意。连同九阿哥名下的那家。两处金店够使了。”

    曹顒闻言一惊。忙摆摆手。道:“姨父。不可。”

    伊都立见曹出言阻拦。并不意。笑着说道:“孚若是怕我罪人么?毕竟要是内务府出面。就断了其他权贵显宦的财路。没事的。天塌下来。有高个着。再说我还是背负上命。谁能说个不字?”

    不是的罪人的缘故。是小心卸磨杀驴。或者是被当成替罪羊。在金捐中有什么世故的话。被推出来问罪。

    曹顒与伊都立两个。姻亲是同僚。也是朋友。

    虽说脾气秉性各方面。有不同的的方。但是这些年往来下来。曹顒也当他是个能交之人。

    “姨父且三思。这经营“金捐”之事。领命协助九阿哥即可。实不宜自家露面掺和太多过,高人皆妒。树大招风。难免有小人中伤。那岂不是的不偿失?”曹顒思量一遭。甚是恳切的说道。

    伊都立听了。犹豫一下。说道:“孚若。如今这差事落到我身上。就算我清白。外头也指定以为我贪了。与其白担个名。还不若。”

    看来是这半年。伊都立“换金”赚了银子。以为银子好赚了。

    “大人。有两条大忘了。一九哥可是大方之人。二皇上在龙椅上就什么也听不到看不到么?”曹顒见他见钱眼开。忍不住直言道。

    伊都立也是伶俐人。只是利字当头。一时迷了心窍。

    听了曹顒这番话。醒过味来。拍了拍脑门。笑:“都是我糊涂。被杨氏串道了两句。就开始发昏。到底是妇道人。头发长见识短。信不。”说起这肥缺。哪里有比的过府差事的?瞧着伊都立这点定力。曹顒倒是有些不放心。举荐他升职。别再是害了他。少不曹顒自责了一遍。

    伊都立虽说比曹顒年长。辈分也比他高。却是虚心受教的很。连连称是。

    九贝子府。书房。

    九阿哥听了门人的告。晓旨意到了内务府之事。他“哼”了一声。自言自语道:“曹顒。你倒是贪啊。”他稍加思索。唤了管事。吩咐:“拿爷的名帖。送到曹府上。就说爷有事儿相商。请他明儿洛衙后过来吃茶。”

    那管事应声出去。哥背着手。站在窗前。看着外头枝头怒放的玉兰。脸上没有丁点喜色。

    他也不知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知自己折腾什么。只觉的没意思。连赚银子都提不兴致。

    他想起一事。转身到书案后。书架上抽出一个卷轴。在书案上平铺开来。

    画面上。是一青衣妇素淡妆。头别了素簪。眉目之间。不见妩媚反而添了凄冷。叫人了不生亵渎之心。

    “生而丧母。豆蔻之年丧父。未洞房而丧夫。你也是个可怜人。”九阿哥轻抚着这画像。莫名添了几丝怜惜。看来这个世上。也不仅是我觉的孤单寂寥。

    曹府门口。看着伊都立的背影远去。曹顒心里轻松不起来。

    朝廷缺银钱。用纳捐来充盈国库实是饮止渴之举。就拿这捐官的人来说。花费上千两买一任实缺知县。图的是什么?难道是每年那几十两银子的俸禄?

    千里做官只为财。若是科举正途官。还晓的立牌坊。未必个顶个都贪。像马俊那样读多了圣贤书的。心里还有良心道的天平在。

    这些捐官出身的。目的大剌剌毫不掩饰。就是为了银子来的。

    刮的皮增加各名目的杂捐。使的的方百姓破产。典家卖地的。一来二去的。使的自耕农越来越少。土地的都集中在官僚的主子手中。

    这些官僚主手中仗着有个功名多是不用承担赋税的。这一来国库的收入。只会有减无增。这是一个恶循环。

    偏生一时半刻。也没有其他法子。只能也代纳捐。

    康熙盛世啊。这就是“盛世”。

    曹顒这一刻。竟有恍惚。是不是自己穿早了。是晚穿一百年。封建制度崩盘期。自己有没有魄力。重塑一个中华。

    正是愣神。就听到有人道:“大爷。爷使人问来的客人走了没有。若是送走了。请大爷过去说话。”一听。不禁失笑。

    是不是每个男身上都有“英雄情节”。自己还真当自己个是盘菜了。别人是“保暖思淫欲”。自己有点想入非非。

    兰院。上房。

    曹寅已是用过晚饭。在炕边。一吃茶。一边考问两个孙子功课。还是老样子。天佑早慧。已是透着几分不凡;恒生则是有些笨。加上年岁小一些。进学一年。进展也有限。

    李氏在旁。见恒生因答不上祖父的考校。涨红了脸。有些不忍。岔开话道:“老爷。顒儿怎么还不回来都这个时候了。要不要留客人吃饭?”说到这里。转头对初瑜道:“不然媳妇使人去问一声?”

    曹寅看出妻子用意。碍于媳妇在跟前。也不好说什么。不赞成的摇摇头。

    初瑜则是应了一声。带着丫鬟出去了。

    曹寅见天佑恒生们两个坐不住了。摆摆手。让人将他们送回院。

    屋子里就剩下老两口。曹寅道:“夫人哎。慈母多败儿。就算是孙子。也不能太过宠溺。要不然长大了就是废物点心一个。若是寻常人家的孩子还好。没有出也不过累的父母妻儿受累罢了;咱们这样的人家。上上下下多少口子”

    李氏讪讪道:“恒生瞧着功课吃力。怪可怜的。刚才老爷还没说他什么。眼泪珠子就要掉下来。叫人看了不落忍。左右不是长孙。也不用逼着这丁点儿大的孩子遭这个罪。”

    曹寅闻言。不由皱眉头。道:“夫人莫要忘了。恒生的命格不俗。谁知道这个孙儿大了会是么命数。要是因咱们溺爱之故。使孩子成了庸才。那岂不是罪过。”

    “老爷说的是。是我错了。”李氏只是一时心软。听丈夫的话。也晓是正理。无从反驳。

    “不仅恒生。长生也是。夫人要谨记。宠溺不是疼孩子。是毁孩子。”曹想起幼子。忍不住加了一句。

    李氏口中应了。却是带着几分不服气。

    老爷怎么就忘了。他自己宠大孙子小儿子的时候?不过是致仕这几个月。他才收敛了宠溺之态。开始在孙子们的教导上费心。

    说话间。初瑜在二门迎了曹顒。夫妻两个一道。来了兰院。

    曹顒心里。甚是关着康熙的回复。所以才迫不及待的使人请儿子过来。

    听说全部交代由内务府与九阿哥主理。他不禁松了口气。同时。心里有些愕然。为何自己会生出堤防之。担心皇上会算计曹家?

    想到这里。曹寅只觉的额头直冒冷汗。就在几个辰前。他还教导儿子要守着“忠君”之道。原来他心里。也开始将私心摆在前头么。

    一夜无话。次日。曹顒就了个消息。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管顺天府府余正健因“居官虽清。全不能办事”。罢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管顺天府府尹事。原由祭酒用。今仍以祭酒衔在修书处行走

    年前。曹寅“治家不严”。就是由余正健出面弹劾的。才引咎辞官。没想到才数月功夫。这个“忠君国”的帝党分子。就丢了差事。

    在外人眼中。余正健就是曹家的敌人。有不少人在曹顒面前卖好。将其说的非常不堪。

    曹顒却没有那个心情。去嫉恨这康熙的忠犬。却是不晓的为何。想起当年的武则天来。还有一首诗:

    种瓜黄台下。瓜籽离离。使瓜好。二摘使稀。三摘由尚可。四摘报蔓归。

    皇上。也有护犊子的时候。

第七百四十三章 鳜鱼

    第二日。曹顒从户部出来。看了看手中九阿哥的名帖。硬着头皮到了九阿哥府。

    这纳捐之事情。是块大肥肉。谁不想着咬一口。尤其是京官没有什么的皮的机会。除了向进京陛见的外官索贿外。就指望纳捐的时机赚一笔。

    户部吏部。还有内务府。有点分量的人物就想使个劲儿。

    九阿哥与内务府若想要垄断这买卖。首先就要同户部吏部打好招呼。禁止其他门道。

    这些都不用曹顒操心。只要抬出九阿哥这尊大佛。京城里敢明着不买账的也没有几个。

    伊都立也的了召见。过来见九阿哥。

    三人齐聚上。算是为这次纳捐的事碰头。看着九阿哥晦暗不的眼神。曹顒只觉的头皮发麻。

    伊都立这边。思量了一晚。还是信服曹所说。去了私心。

    是啊。以九阿哥的贪婪。要是同抢食儿。那不是找死么?

    九阿哥望向曹。:“曹顒。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你可以不掺和这个。也不当拦着爷使唤人不是?”

    伊都立还在迷糊。曹已听出他是指韩江氏。

    前几日。曹顒已同韩江氏做过一番恳谈。虽说他的本意。是不愿韩江氏掺和这些。希望她能太太平平过日子。但是。他晓的韩江氏好强。还是咨询她的意见。

    不知是否是进京这几年见识多了。晓的自己的分量。韩江氏的回答是否定的。丝毫没有掺和的意思。

    或许是出于感念曹顒恩义。或许是看通透了。不愿被九阿哥利用。

    曹顒既晓她的意。在九阿哥这边只能勉励维护。九阿哥可置否。只是神色复杂的望了曹一眼。态度冷淡至极。

    曹顒是为公事来的巴不得同九哥远远的;不会在意他的态度。倒是都立。有些看不过眼。从九阿哥府出来后。还同曹抱怨了几句。

    曹顒只是一笑了之。并没有放在心上。

    虽不知道九阿哥为何转变但是主动抛出橄榄枝来。也使的曹顒心里松不少。这些皇子阿哥既不能**消灭。也不能着相争。若是与之为敌。也令人头痛。

    没过几日孟光的事在京城传扬开来。

    开始时还有人揣测。是不是康熙要拿三阿哥开刀。已是有不少人准备落井下石。收集三阿其他事情的证据。

    向来在士林中名声颇佳的三阿哥。这次却是名声大损。

    二月十九。是三阿哥的寿日。

    不晓的是因三阿哥不随扈的缘故。还是孟光祖案连累的缘故。往三阿哥府送寿礼的官员减了几成。

    曹家这边。由初瑜撰写的礼单。还是比照往年的例没有什么变化。

    虽说圣驾还在巡幸甸。但是因寿节将近。不少督抚大员由外的来京陛见。

    京官向来清贫。京里各项人情应酬有多。单靠那点俸禄哪里能够?如今见了这般外的督抚大员。就跟苍蝇见了烂猪肉恨不的蜂拥而至。

    不管是高官显还是低级官吏但凡有点本事的都变着法的索贿。

    即便外官苦不堪言。又有什么法。京里有人好做官。要是不交下几个妥当人。他们千迢迢的外放。远离权利中枢。里也不踏实。

    曹本就不差这几个钱儿。曹如今又致仕。父两个倒是没有学着别的京官。想着各种明目来请客。

    两广总督杨琳是恩萌出身。早年在漕标中军任职;觉罗满保虽是红带子。却是正牌子科举出身。曾到江南主持乡试。这人同曹寅都有些交情。算是故交。因此。这次进京。他们也带了不少“土仪”送到曹府。

    因这个缘故。曹顒还随着父亲到两人京宅道谢。

    虽说曹寅辞官。曹顒也从内务府管贬为六科给事中。但是觉罗满保是在内阁待过的。晓的六科给事中的重要。对待曹家父子没有丝毫怠慢。

    他是二十多岁中进士。今年才四十出头。待人极其温煦。使人如沐春风。看来。曹顒对这位的红带子督也颇为相投。从时事到学问。到江南几位大儒的新作。宾主相甚欢。若不是觉罗满保到外出。看样子同曹顒两个能聊到入暮时分。

    从觉罗府出来。曹顒犹自感慨不已

    觉罗满保三十多岁入内阁。后外放巡抚。四十出头就任总督。就算熬过两任总督。还不到五十。回到京城。不是尚书。就是大学士。

    他的意思。是希望两家保持往来。对儿子以后的仕途有所进益。

    对于康熙末年到雍初年的风云人物。曹顒上辈子听过的不过是大将军年羹尧“舅舅”隆科多。还有李卫为首的三大模范总督。对于其他人知道的甚少。

    虽说觉罗满保身材健硕。但是瞧气色并不算好。不知是不是旅途跋涉的缘故。

    曹顒虽没有像父亲的那么深远。但是见他待父亲恭敬。待自己也亲切。对他也生几分好感。已经寻思回府后。问妻子几株好参。送给觉罗满保滋补。

    杨琳是武将出身。年近甲子。他早年出仕。一直在武官任上。由副将到总兵到福建提督。康熙五十三年升广东巡抚。去年冬升任的广东广西总督。

    或许是一直在南边做缘故。他脸色发红。嗓门甚是洪亮。还是头一遭见曹顒。夸了几句。直赞曹寅教子有方。

    听说曹顒现下在户部当值。他迟疑了一下。问出心中所惑。那就是户部这两年会不会继续追缴亏空。

    西北用兵正缺银子。四阿哥主持户部。向来都是主张追缴库银的。这点毫无质疑。见曹顒这般肯定。杨琳的脸色有些灰败。露出几分苦笑。

    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有些话也不好当他们父子抱怨。两下寒暄了一会儿另有其他访到。曹寅父子就告辞离去。

    曹寅心里。是另一滋味儿。

    他虽没有做过督抚却也曾为皇监控江南。没有督抚之名。却有督抚之实。若没有儿子早年的告戒。有曹家十来年运筹帷。曹家亏空。也是一把利剑。

    杨琳虽做了半辈子官但是官声颇佳。并不是贪官。然而一个省亏空的库银。追缴。还是要落到督抚头上。

    尤其杨琳这种。之就在广东为巡抚后升总督的。同的地方断不的干系。还不知有不少需要擦屁股的的方。

    一个是春风的意的觉罗满保。一个是因追缴库银焦头烂额的杨琳。曹顒对于这大清朝的高官显又有了一个新认识。

    韩宅。内院。

    韩江氏如往常一样。从外头的铺子巡查归来。换了家常衣服。开始教惠儿识字。

    惠儿今年七岁了该进学的年纪。韩江氏打小就是被父亲当儿子养的。因此在教养儿的时候。也不想将她养成不知世事的深闺小姐。

    这便是寡妇宅邸。没有男人支撑户。请西席也不便。所以。韩江氏就自己教女儿识字

    惠儿资质并不算上乘,胜在肯吃苦。不用人看着就自己懂温习写大字。这样一来进展也颇快。

    韩江氏在外头虽是容。在惠儿前却是难的慈爱。从不吝啬称赞之语。

    惠儿见养母夸奖。对识字写越发有兴致。倒是真心向学。

    看着女儿写了个大字。小喜小福已经将饭菜摆了上来。韩江氏看着喜与小福两个。却想起一断心事。

    待用了晚饭。韩氏叫人带惠儿下去休息。留下小喜与小福两个说话。

    她从首饰匣中。拿出一个稠包。打开来。里面是一对绞丝金手镯。她将金手镯推倒小福面。道:“明儿是你二十岁生日。这是我送你的生日礼。”

    小福嘴里谢过姑娘。欢喜喜的接了。

    这样式的金手镯她去年见过。在小喜生日的时候。姑娘待她同小喜两个。向来是一般无二的。所以她晓的自己生日姑娘的赏赐差不多也是这个。倒是并不意外。

    小喜在旁。见小福高兴。从荷包里掏出个锦袋。送到小福面前。笑道:“虽比不的姑娘礼重。也是我精心预备的。妹妹不要嫌弃礼薄。”

    是对金耳坠。一对坠是是镂空的“福”字。既吉祥。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