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第二春 >

第9章

第二春-第9章

小说: 第二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疗养师,就这样全方位多层次地守着,一天一天几乎是从零开始。
  莫千里和疗养师的关系最好,他最近去学校的频率少了一点,呆在家里研究食谱。按着疗养师的吩咐额外弄了许多花样出来给杭信补,也给林轶补。偶尔林轶挪不出空档了,他也去康复中心看看杭信,和医护了解了解情况。不过做得最多的,还是为了林轶。
  精神疾病不是那么好稳定的,因为潜伏期长、发作率不定,观察期也就非常漫长,而且治疗起来必要的时候还要采取一点强制手段。林轶有时候隔着门板看杭信一脸痛苦的样子,觉得天大的罪过也不过如此。但是杭信的病情也在逐步的好转当中,几个月的时间行为就规矩很多了,不再经常手脚并用地乱爬,也不会频繁出现危险动作。
  罗乾偶尔允许他靠近杭信一点。他就过去摸摸那孩子的脑袋,抱抱他,就像过去一样。杭信不理他,自顾自地吮手指,他就在一边拿玩具逗他,一边和他说话,“小杭,小杭,你要乖乖吃饭,好好睡觉,不要到处乱爬,听医生的话,好好吃药。”杭信还是不理他,他又自顾自地说,“等你好了,我和千里带你出去玩,去你最喜欢的地方。你不是一直想去西安吗?我带你去好不好?”
  可是林轶的话对杭信来说还没有他手上的玩具有吸引力。杭信有时候会装作一副认真的样子听他说话,但是听着听着就打瞌睡了。有时候就算林轶拿着玩具杭信也不理他。倒是对莫千里,杭信还喜欢一点。只要莫千里一来,就咿咿呀呀地扯莫千里的衣服,又闹又笑的。
  莫千里也喜欢杭信,他后来每次都亲自给他喂自己熬的汤,然后和杭信一起玩。林大叔有吃醋的想法,但是看着杭信笑的样子,他怎么都不忍心打破那个画面。

  第十二章

  照顾杭信的过程很顺利,而且对林轶和莫千里来说其实并不是很复杂的一件事。但是这期间也出了点事情。
  杭信以前毕竟是个出过书的作家,因为年轻又长得好,文笔华丽辞藻优美,还算在某个圈子小红了一把。但是开完几个座谈会之后就一直销声匿迹了。本来这并不是很稀奇的事情,这个社会每天都有很多人出现在大众面前,然后又有人黯淡下去。但也不知道为什么,某一天某一家杂志就出现了这样一个专题,标题非常耸动——“80后作家大调查!”
  本来这是一个相当于社会报告一样的文章,并不是针对杭信的。这篇社会报告洋洋洒洒万余字将80后作家以及这个圈子做了很详细的陈述,这其中就有写几位典型的80后作家的私人生活的一个副标题文章。这篇小文章里面最后提到了杭信,说他作为新晋后生代表,私生活极为混乱,而且还有精神疾病史,更是大叹其文章徒有小资情调没有真情实感。
  于是这下不得了了。喜欢抠字眼的杂志记者、极力拥护偶像的狗血粉丝、爱看热闹的路人甲乙丙这一下都涌上来了。首先是有一位网友不知道打听到了什么,在天涯的论坛上发了一篇叫“你们都不知道的坚强少年——杭信。”的帖子,里面林林总总半真半假说了杭信苦逼的各种生活经历,还极尽能事地催泪,把一干小粉丝们哄得团团转,还声称要告杂志社。
  然后事情发展得越来越无厘头,记者们开始四处捕风捉影,路人甲乙丙开始添油加醋。最后这事儿闹到微博上一天几十万人转发关注,成了当红话题。杭信不再是作家,而是被拿出来做80后苦逼代表,因为身上背负着无数来自家庭、感情、生活的压力和痛苦,活生生被人搞成了一现代版少年维特。
  这件事最后又是高子鉴通知的林轶。林轶平时压根儿就不会上什么天涯新浪,更别说还织围脖?有这个时间不如多跟他们家小莫同学调调情。所以当他知道这事儿的时候,舆论已经铺天盖地了。后来他有一天去康复中心,发现那儿居然还真有记者和粉丝!把他愣是吓得没进去。
  都说流言止于智者。林轶后来仔仔细细看了几篇最原始的文章和帖子之后笑了,对一边无比关心事情进展的小莫同学说,“这他妈的都是瞎扯淡,一堆吃饱了撑着没事儿调侃的。”他摸摸媳妇儿的脑袋,指着电脑上的帖子说,“你看看,说小杭是被出版社中间商骗了很大一笔,然后他家庭情况不好,父母贪财,平时根本就不搭理小杭,被骗钱之后更是与儿子断绝了来往。还说小杭现在精神情况不好是因为在国外太思念父母,生活压力太大。说什么他的恋人不支持他的事业,看他事业受创就甩手劈腿。”林轶摸摸鼻子,“嘿嘿,好吧,我是不太看好他的书,但是我没有甩手也没有劈腿啊。”
  莫千里问,“这些人怎么知道这么多的?”
  “人肉呗。”林轶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有点冷,“他以前交际过的几个编辑里面有两个我也是认识的,多多少少也知道一点他家里的事情吧。但是对外面他肯定不会说他和一个男人搞在一起,所以这几个没有脑子的就随便编撰一下然后趁着这风头浪尖的跑出来丢人现眼。”
  “那怎么办?”
  怎么办?林轶好歹也是军政家庭出来的,这种事情只能镇压,没有余地!
  林轶很快联系了高子鉴和其他几个哥们儿,都是在高层打交道的彼此没有不熟悉的。很快把出版局局长和文化部的几个官员拉出来吃了顿饭,剩下的就很容易了。一个电话一个指令,报纸杂志相关文章全部下刊,网站论坛类似言论一律绞杀,还有那什么微博,都给拉出去河蟹了!
  于是有人察觉到上面在封锁关于杭信的消息。当然这个时候必然是有人开始出来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起哄的,不过很快就湮没了。这个社会每天都有新的事件发生,没有什么能红火一辈子,更何况杭信不过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作家。
  然后嘛,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本来这也不是件很大的事情,但对林轶起到了警醒的作用。现在这个破社会,什么玩意儿都能拿出来炒,这次是他们封锁消息的速度快,要是杭信以后出去,这件事被重新拿出来这孩子要从何说起还是从长计议?呆在康复中心毕竟是暂时的,以后这孩子不可能靠着林轶过一辈子。所以,以后的安排也很重要。
  林轶忙完了一段时间拉上莫千里跑去康复中心看杭信。两人发现杭信的病房已经换到了三楼。医护带着他们去到杭信新的房间,布置已经和普通人的房间差不多了。
  医护说,“罗医师说他情绪稳定一些了,所以可以转出加护病房了。”
  听医护这么说林轶很高兴。他给杭信带了点补品过来,还让莫千里熬了人参鸡汤。杭信坐在房间里面的一张椅子上面看书,两条腿晃来晃去。医护说,“小杭,林先生来看你了。”
  杭信转过身来,似乎看到了林轶,露出一个很浅却很真实的微笑。
  看着这孩子已经能露出这样的笑颜,林轶很激动。
  结果让他大失所望,杭信根本不是对他笑。就见杭信跳下椅子,走过来拉着莫千里的手,语气还是斯斯文文的,“千里,你来了。”
  莫千里无奈地对林轶笑笑,然后跟着杭信进了房间。他把手上的饭盒放在桌子上,一边和杭信说笑一边问他想不想喝汤。杭信很配合,甚至自己拿着勺子一点点吃汤里面的山药和蘑菇,还和莫千里说谢谢,说汤很好喝。
  “他现在正处于反复期,但是精神状况还是在逐步好转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罗乾走了过来,对着林轶说。
  林轶有点抱怨似的说,“他怎么喜欢千里不喜欢我?”
  “呵呵,”罗乾笑了,“莫先生每次都带东西过来,一点点喂他吃。情况好的时候小杭还能和他一起玩一玩。可能小杭就是记住了这点吧。他现在基本上上午的时候情况是最好的。到了下午整个人就会很疲倦,晚上情绪最不稳定。”
  “我看他这个样子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啊?”
  罗乾摇摇头,“病人这个阶段是这样的,而且你也知道,精神疾病的潜伏性很大。他现在看起来很正常是没错,但是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发病。我们每天都有做检测和统计。他上午的精神情况最好,但是到了下午就会非常倦累,晚上发病频率还是很大。我们要做的就是拉长他的发病周期,减小发病频率,最后让他恢复自我治疗的精神机制。”
  “什么是自我治疗?”
  “说通俗一点就是你自己对自己的精神治疗。你看,我们平时面临各种压力,有的时候你觉得吃不消了就会有积极的自我暗示,勉励自己向上。这是最基本的。还有当你面临精神疲劳的时候,觉得难过悲伤绝望的时候也会有往好的方面想的心理暗示。但是精神病人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他们的精神状况是不受自己控制的。”
  “那他什么时候才能度过这个阶段呢?”
  “说不准。这个阶段是反复发病率最多的时候,也是治疗时间最长的时候。而且已经不能够再给他加大药物的摄入,而是要通过社会生活逐步改善病人的情况。”罗衍这个时候又笑了,他推了推眼镜,“所以莫先生每次过来和他聊天、陪他吃东西让他很开心。再加上小杭的饮食上营养一直都补充非常充足,这样也有助于他的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林轶感激地和罗乾交流了很多信息。他每次来医院和罗乾交流杭信的病情比较多。而且罗乾也不太愿意林轶靠近杭信,说是因为林轶是杭信初始发病的根本原因,如果太靠近杭信可能会刺激到他。当然林轶也不知道这种说法是不是对的,他只是想,反正罗乾是医生,医生怎么说就只能是怎么样了。
  但是林轶对杭信比较亲近莫千里这项无可争辩的事实还是非常懊恼。他知道莫千里确实比较和善可亲,又耐心又温柔,谁不喜欢?可是一个是他的旧情人,一个是他现任太座,两个人如此和谐在一起喝汤聊天嬉戏玩耍的画面在林轶看来,非常微妙啊。
  其实这一次来林轶的目的不完全在探望杭信。他向罗乾邀请一起吃一顿晚饭,罗乾答应了。晚饭的时候,林轶把前段时间杭信事件总结了一下,想向罗乾咨询一下杭信如果病情得到一定恢复之后怎么办?
  没想到罗乾是这么答复他的,“这件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我这里很多病人出院之后也对这样的问题非常烦恼,也有托我给介绍出路的,不过林先生你也是知道的,现在我们这个社会,灰暗面太多但是容不下一粒沙子,精神病人的出路问题这恐怕要社会学家来研究。”
  林轶一听,眉头就皱起来了。心里想,这罗乾看着精英的样子,每次和他说话都是很专业的口吻,现在这话怎么这么不留情面?不过他没动气,只是笑笑,“呵呵,这的确是个社会问题。”他顿了一下,“小杭的事情我真的很感谢罗医生,因为前段时间这件事情给我提了个醒儿,所以想请教一下医生,看看您是不是对这方面比较了解。没想到您也觉得棘手啊。”
  罗乾顺水推舟,“我们做医生的,看着病人好起来是最高兴的,但是后面的问题我们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呵呵,罗医师悬壶济世已经非常令人敬佩了。来,我敬你一杯。”看他这样,林轶也没再说什么了。
  这顿饭吃得连莫千里都觉得有点问题,但他的疑惑在林轶看来却没有那么难解。林轶叼着一支烟,闷笑了两声,“你以为我看不出来?”
  莫千里说,“那你知道为什么?”
  “嗯,大概有一个底吧。”林轶抱着胸,摸摸小莫同学的脑袋,“你放心,他不会对小杭不利的。问题恐怕……在我这里。”
  莫千里听得莫名其妙。林轶倒是让他稍安勿躁,说耐心等等,这事儿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这个时候已经是一月中旬了,学校早就放假了,而莫千里则是借着社会实习的名义一直拖着没有回家。家里打了好几个电话催他回去。于是莫千里也没有时间考虑那么多问题,让林轶匆匆订了机票准备飞回去过年。
  林轶想着要和媳妇儿一起过年是不太可能了,他给莫千里定了年二十五的票回去,在这之前又把几个哥们儿拉了出来一起吃个饭,算是提前庆祝一下新年到来,图个团圆的意头。莫千里倒是没有什么关系,林轶就和他商量,要不把杭信一起带出来?他在这个地方也没有什么亲戚和朋友,过大年的一个人呆在康复中心多寒酸啊……
  于是他们就把杭信也一块儿带上了。不过出乎意料的是罗乾要求同行。
  也就是半年的时间,光景倒置,上一次出来吃饭的时候林大叔单枪匹马只身赴宴,现在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而另一个,就显得比当时的林大叔更加凄凉了。
  这一次吃饭不同,大家把家属都带上了,一大伙人热热闹闹的,还有孩子。就属高子鉴他孩子最咋呼,跳上蹿下猴儿似的,带着几个弟弟妹妹围着宽敞的包厢疯玩。大人们磕磕瓜子聊聊天,特别是女人,聚在一起唠嗑没个完。林轶带着莫千里、杭信、罗乾到的时候让一伙人都吃了一惊,特别是杭信。不过这里也都是明白事理的,多想想也就一笑而过了。
  罗乾对杭信特别照顾,甚至揽着他的肩膀给他端茶递水夹东西吃,弄得高子鉴都忍不住调侃他。罗乾倒是一副很镇定的样子,林轶看着他那万年不变的,像是有点面瘫的脸都在想是不是心理医生长成这样最让病患觉得安心?
  杭信最乖,很少说话,但是见到人都很有礼貌地打招呼,只有偶尔跟罗乾和莫千里说两句的时候表情才显得真实一些。其他的时间他就是埋头吃东西,然后努力地和情绪做斗争。
  聚会到了后半场,大家打牌的打牌,唱歌的唱歌,聊天的聊天。一屋子都是人,吵吵嚷嚷的。莫千里喝了点小酒,意识还很清醒,他想去上个厕所,于是就离开了包厢。刚走到走廊的拐角处发现一侧的柱子后两抹熟悉的身影相互拥抱。
  男人低沉的声音清楚地飘进耳朵,“小杭……”

  第十三章

  莫千里没敢多呆。他确定那是罗乾和杭信。脑袋里面乱哄哄的,突然想起来那天和林轶从康复中心回来之后林轶说的话,似乎才有点明白过来。他赶紧回了包厢,拉着林轶把这一幕如实回报给了自家老公。林轶高深莫测地笑了笑,摸摸他说,没事儿,不用担心。
  杭信激发了莫千里无限的兄弟爱,莫千里几乎是把他当自己亲哥哥。林轶说,你这什么思想,他要是你哥哥,我不得是你嫂子?个分不清辈分的孩子!莫千里说不过他,最后被他迥异的思维弄得黑线不已。
  后面莫千里也没有时间弄这件事了,因为他要回家了。年二十五才回去,虽然父母相信了他要工作的理由,但是他还是觉得有点愧疚。他连机票都是林轶给买的,更别提什么工作了,真要是说工作,他就是每天在家给林轶做饭。
  回到家里莫妈妈看儿子精神挺好,也没有瘦的很厉害这才放心下来。
  莫妈妈:“千里啊,你要是觉得一边念书一边工作太辛苦了就少做点,爸爸妈妈给你寄钱就是了。不要到时候耽误了学习或者伤了身体就不好了。”
  莫千里:“真不用。您看我现在不是挺好的嘛,吃饭睡觉都挺好,我每天也做做运动,身体不会有问题的。我是男孩子啊。”
  莫妈妈很心疼,“我知道。隔壁你王阿姨的的儿子都三十岁了,还是媳妇儿家里给找的工作,现在婚姻生活也不顺利,唉,你王阿姨天天跟那女孩子不对眼,妈妈一看到他们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