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

第8章

共和国前夜风云录-第8章

小说: 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李鸿章大怒,对俾斯麦说:“你看中国人狡猾吧!” 
  俾斯麦点头称是,然后问那外科医生:“我的府内没有内科医生,该怎么办呢?” 
  那医生说:“可以命令他起来自己去找内科医生。” 
  俾斯麦说:“他中了箭,如何能够起身?” 
  那医生说:“李中堂是他的上司,只要中堂下令,他不能起来也得起来。” 
  俾斯麦用眼看李鸿章。李鸿章就大声喝道:“起来!” 
  中箭者一骨碌爬了起来。李鸿章说:“中国人很服从命令吧?” 俾斯麦点头。 
  李鸿章又喝道:“自己找医生去!” 
  那中箭者懵头懵脑、糊里糊涂、一拐一拐的走了。李鸿章又问俾斯麦:“中国人很好管理吧?” 
  俾斯麦重重的点头。李鸿章长叹,道:“这些就是中国强盛不了的原因!” 
  俾斯麦摇摇头,不明所以。 
  七月初,李鸿章离开德国,到荷兰访问。荷兰女王在水晶宫设盛大晚宴招待他,宴罢举行歌舞表演,以娱嘉宾,对李鸿章一行招呼得无微不至。递交国书、呈献礼物、参观军港,一番礼节性的事情做完,李鸿章又启程赶往比利时。 
  比利时的国王在王宫设宴,殷勤招待东方来的贵客。宴席之上,李鸿章的烟瘾却发作起来了,他是我行我素惯了的,哪管什么规矩,便从衣袋内掏出烟卷,旁若无人就抽了起来,吞云吐雾,弄得席上的人都皱起了眉头。比利时国王无奈,忙命使者取来上好卷烟,给在席的男士每人发一支,请大家品尝,以给李鸿章作掩饰。 
  访问完比利时,李鸿章又到了法国。法国政府为了表示隆重,要在埃菲尔铁塔的中层设宴款待他,可李鸿章不感兴趣,一口便拒绝了,他倒是对参观巴黎大银行极是高兴,问银行的总办:“如果我们大清国要借款,是否可以直接和你们打交道?” 
  总办说:“当然可以,我们非常欢迎。” 
  李鸿章问:“假如我们借了钱倒时偿还不了,你们是否会发兵前来讨债?” 
  那总办极为认真地摇头,说:“不会,绝对不会。不过大清国借款必须有人担保方可。” 
  李鸿章不解,问道:“为什么,如果是德国借款,比利时借款,也要担保吗?” 
  总办说:“他们不需要,只需签一张合同就可以了。” 
  李鸿章怒道:“这是为何?为什么歧视我们大清?” 
  总办摇头,说:“银行只管做生意,没有歧视的问题,我们只关心信誉和还款能力。” 
  李鸿章想了想,叹口气,不再说话。 
  访问完法国,便是英国了。英国当时日不落帝国的辉煌还没有腿尽,仍是列强之中实力最为雄大的老牌巨头。英政府安排专列将李鸿章一行由南安普郡接往伦敦,然后派出几十辆华美的马车将他及随行接往下榻之处。伦敦人倾城而出,要看一眼从东方童话之国而来的大人物。 
  李鸿章身着黄马褂,脑后垂一条小小的辫子,微笑着,在马车上向伦敦市民挥手致意。伦敦人雀跃不已,脱帽欢呼,马车早走了过去,大家却还不走,疑疑惑惑的相互打听:“睡狮国的人脑后都有个小辫子吗?” 
  拜见维多利亚女王后,李鸿章听说英国正在举行海军演习,以一百艘军舰,分两队,互为假想敌,在海上练习作战,以提高指挥作战的效率,并有居安思危之意。李鸿章觉得新鲜,便要求参观。女王高兴,于是亲自陪同李鸿章去朴茨茅斯港口军演现场。 
  英国海军司令沙门、斐黎曼特将军、海岸水兵司令雷恩等人全上岸来迎接,可是军演已经接近尾声了,许多战舰完成规定任务后驶离了这儿,李鸿章叹息不已。 
  女王见状,便命尚在的五十多艘战舰重新演习,又给李鸿章指定了一艘坐舰,便于他就近观看。李鸿章就乘舰直接驶入军演现场,只见英人的舰队编队而行,快如疾风,一会儿表演包抄合围,一会儿表演海上追击,一会儿又灵活至极的调转舰头,从不同的方向冲向同一个目标。表演完毕,舰队排成一列,恭请李鸿章检阅。李鸿章的坐舰驶来,舰队的英人官兵俱站于甲板之上,挺身直立。同时军乐齐奏,礼炮轰鸣,然后舰队同时鼓浪而行,绕李的坐舰两周之后,这才缓缓驶离。   
  三 欧美壮游 伦敦蒙难 波涛万里(4)   
  目送着这号称海上第一强国的英人舰队离去,李鸿章肃立良久,满眼含泪,或许他是想起了大清曾经拥有的北洋舰队。 
  接着,英国政府安排李鸿章参观朴茨茅斯造船厂,又与英首相、前首相见面会谈,举凡英国鼎鼎有名的人物全都安排与他见面。汇丰银行却见缝插针,设盛宴邀李鸿章一行赏脸莅临,汇丰银行的主人客密伦,曾在上海呆过,与李鸿章算是老朋友了,李鸿章不能不赏这个脸,于是愉快地答应了。 
  傍晚时分,李鸿章一行人起行。宴会设于御苑之内,一千名商界的头面人物早已在此恭候,餐桌上海陆横陈,琳琅满眼,让人目不暇接。客密伦将李的随从安排于各桌之上,却独引李鸿章一人到苑内的王者之亭,专在此设特座招待他。李鸿章刚登上王者之亭,苑内的英国人立刻一齐起立,脱帽致敬,同时大声欢呼。一千多人同时大喊,真称得上声如雷震,李鸿章被吓了一跳,但他马上又镇定下来,也挥手向众人致意。 
  宴会于是开始。客密伦殷勤备至,先致祝酒词,尊李鸿章为东方巨人。李鸿章致词答谢,然后宾主碰杯,相互祝酒,献酬交错之间,言笑甚欢。一番礼仪之后大家都坐了下来,刀叉开始动作。这时苑中空地之上,却放起烟花来了,只见火树银花,纷纷开落,姹紫嫣红……映照得苑内犹如仙境。 
  李鸿章心想:“烟花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你英国人这烟花也没什么了不起!” 
  客密伦却示意他按一下座位旁边的按钮,李鸿章不知何意,用手按了一下。忽然间,漫天的烟花之中,显出一行中文大字:祝李中堂福寿无疆。这八个字闪闪烁烁,红蓝青紫变幻着颜色,许久方散。只喜的李鸿章合不拢嘴,心想:“我国的烟花,比起人家来逊色多了。” 
  事后听说,汇丰银行的这一次宴请,花费了六千英镑,折合白银近四万两。李鸿章及其随从都惊诧莫名,对英人的财富之雄又赞又叹,艳慕不已。 
  此后李鸿章参观了英国许多地方的工厂,深感英国的发达!七月二十一日,李鸿章结束访英行程,将横越大西洋往美国访问。英国的官员巨商前来为他送行。 
  李鸿章说:“以英国的财力与技术,若能帮我大清发展工业,两国当可共享其利,未知各位意下如何?” 
  英国的官员商人却说:“我国的繁荣,起自铁路的修筑,没有铁路的快捷运输,现代工业是发展不起来的。请中堂回国之后,先大力修筑铁路,然后我国的资本可源源不断地输入贵国,开矿设厂,与贵国共同繁荣。” 
  李鸿章苦笑着摇头,说:“敝国的民众看重风水,说修铁路破坏了风水,因此官民一致反对,绝不许修筑铁路!” 
  英国人一齐大笑。 
  李鸿章的客轮又出发了,乘风破浪,驶向美国纽约。此刻纽约方面已有数万民众手持清朝的龙旗和美国的星条旗在港口迎候,海陆军官兵也都接到了欢迎贵宾的命令。 
  这个时候,从纽约港开出了一艘客轮,也是乘风破浪,驶向英国的港口利物浦。这艘客轮上,乘坐着一位洋装打扮的中国人,但同船的人没一个留意到这位不起眼的年轻人。 
  不过,大清的驻美使馆却急向驻英使馆发电,称:“乱党要犯孙文已由美国纽约乘船,将在英国的利物浦上岸。奉总署电令,着确查该犯行踪,援引香港缅甸交换罪犯条约,恳英人代拿。”驻英公使龚照瑷接电,即雇侦探去利物浦守候侦查。 
  孙文从三潘横越美国直到纽约,所经过的城市华人相当不少,但赞成革命者,每埠不过数人或十多人而已,孙文无奈,终于决定乘船再赴英国,他却没有料到自己的行踪早被大清驻美使馆盯着。 
  孙文从利物浦上岸后,便乘火车直入伦敦,先去覃文省街找老师康德黎。康德黎是孙文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时的教务长,极是欣赏孙文的学识与才干,后来得知孙文发动广州起义,誓灭满清,又为他的壮举钦佩不已,因而对妻子说:“孙逸仙将来必是中国的巨人,东方将因他而天翻地覆。”康妻也大有同感。 
  康德黎退休回国后,便与妻子住在伦敦。孙文此次突然来访,喜坏了康氏夫妇。饭后坐下来谈起了香港学校中的旧事,说起孙文曾以小半截甘蔗假冒手枪,吓走了街上骗人的恶棍,三人哈哈大笑。然后,又说起了中国朝廷的愚顽和守旧,相对叹息。 
  孙文忽转话题,问道:“伦敦的华人多不多?” 
  康德黎笑道:“不多。不过,我倒是能常常看见他们。” 
  孙文不解。 
  康妻解释说:“我家不远就是中国使馆,馆内的人常常出来散步或者公干,所以见到的机会是很多的。” 
  孙文笑了起来,说:“好,只要有中国人,我便能宣传革命。” 
  康妻忙说:“不行,你可留神,决不能去使馆里面,他们若捉住你送回国内,你命休矣!” 
  孙文笑而不答。 
  嗣后,康氏夫妇将孙文安顿住在附近的格兰旅馆。孙文英语精熟,住下后就频频出来,或在伦敦市内游览,或去大英博物馆内看书,以探求英国强盛的道理,看见伦敦街上车马如水流、贸易繁荣、货物如山,而街衢之间却井然有序,没有中国街市的喧哗纷扰,便想:“繁荣而有秩序,这些道理在那儿寻找呢?”于是拼命的寻找人文政治方面的书籍来阅读,好在大英博物馆内藏书极是丰富,孙文又聪明敏悟,这一来,倒让他慢慢地看出了些门道,“三民主义”思想实际上就是此时萌芽的。   
  三 欧美壮游 伦敦蒙难 波涛万里(5)   
  孙文的行踪被侦探悉数报告给清使馆,公使龚照瑷立刻与英外交部联系,请英国代为擒拿、引渡给中国,英人却不允所请,说引渡条款只适用于香港和缅甸,不包括英国本土。龚照瑷无奈,只好将此事放下,却令侦探仍旧每日监视孙文的行踪,随时报告。 
  一日孙文忽感烦闷,听康德黎说香港西医书院的另一个老师孟生也住在附近,便出了旅馆,按地址走去探访。路过大清使馆,却见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国人在馆外的街上徘徊。 
  孙文扬起手打个招呼,微笑问道:“先生,使馆的人吗?” 
  那人点点头。孙文又问:“馆内有广东人没有?” 
  那人说:“有啊,翻译邓廷铿就是广东人。” 
  孙文大喜,即请那人带自己入内见广东老乡。二人于是一同入内,进了使馆一楼邓廷铿的房间。 
  邓廷铿三十多岁的样子,与孙文用粤语问答了几句,就沏上了茶。 
  孙文端然正坐,与邓叙起乡谊来,他的口才又好,人也风度俨然很有见识,几句话说过,邓廷铿就心中热乎乎的,涌上来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因而热情有加。 
  此时监视孙文的英人侦探急匆匆进了使馆大门,走过院子,直接上了使馆二楼,敲开使馆参赞马凯尼的房门,说:“贵馆吩咐监视的孙文,如今已进入了使馆,特来告知。” 
  马凯尼是英国人,七十多岁了,满头白发,是个中国通,因此公使馆聘请他来任职,和英方的联系也多由他出面办理。听了侦探的话,马凯尼大吃一惊,问清孙文去的房间后,忙走到楼房的拐角处,敲开公使龚照瑷的房门,急道:“公使,这个孙文好大胆,竟然进了使馆了,须得拿住他。” 
  龚照瑷也吃惊不小,沉吟说道:“他送上门来,我们不捉,岂不是失职。好,我们下去拿人。” 
  于是急下楼,与马凯尼闯入邓廷铿的房间,却见只有邓廷铿一人在收拾茶具。龚照瑷问:“孙文呢?” 
  邓廷铿一脸愕然,问:“什么孙文?” 
  马凯尼问:“刚才什么人在你的房间?” 
  邓廷铿说:“一个老乡,叫陈载之。已经走了。” 
  龚、马二人跌足捶胸,大恨说道:“这人就是孙文!可惜可惜,让他走脱了。” 
  原来孙文虽然胆大,却也知使馆之内不宜久留。因询问邓廷铿知海口一带华人不少,便于邓廷铿约好第二天同往海口寻访华人。马凯尼问明了情况,喜道:“如此也好,明天孙文来时,便可以捉他了。”于是详加布置一番,决意拿了孙文。 
  孙文看望过孟生老师后,第二天一早即往使馆门外往见邓廷铿,哪知邓廷铿早在门外相候。孙文笑道:“邓兄果是信人,那么一同上路吧。” 
  邓廷铿脸上表情怪怪的,说:“当然,当然。不过,还是先到我的房间喝杯茶吧。” 
  孙文说:“喝什么茶,不要耽误时间了,走吧。” 
  这时使馆内出来了两个人,问邓廷铿:“和什么人说话呢?” 
  邓廷铿说:“我的广东同乡。” 
  那两人就笑着过来,说:“好啊,万里异国遇同乡,快请入内奉茶。” 
  说着就来拉孙文。孙文隐约感觉不对,怒道:“我没功夫喝茶!不要乱拉扯!” 
  但那两人也不恼,笑嘻嘻、满脸顽皮的样子,强拉了他就走,邓廷铿也在后边推他。孙文趔趄之间,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就被拉进了使馆的院子。大门在他身后轰然一声紧闭。拉他的两人松开了手,哈哈大笑。邓廷铿却溜走了。 
  邓廷铿溜到二楼,进了马凯尼的房子。紧接着马凯尼开门下楼,走了过来,满脸笑容对孙文说:“早上好,孙文孙先生,如今进来了,便安心呆下来吧。我们自然会好好待你。” 
  孙文大怒,双眼冒火,高叫道:“我是广东人陈载之。你等在别国的土地上强拘无辜,不怕公法制裁吗?” 
  马凯尼负手微笑,说:“孙先生,使馆之内,便是大清的土地了,请稍安勿躁。” 
  随后,马凯尼命令将孙文禁闭在三楼的一间房内。这间房子窗户上安有铁栅烂,木门之外还有一道铁门,铁门外又派人看守。孙文一叠声警告抗议均告无效,他们理也不理。 
  孙文长叹一声,躺在房内床上,想:“怎么办呢,有什么办法可将消息传递出去?” 
  这时门开了,却是老乡邓廷铿来了。孙文怒目而视。 
  邓廷铿说:“孙先生,你也不用隐瞒了,自你从利物浦上岸,侦探就一直盯着你。” 
  孙文直立起来,冷笑道:“我有美国国籍,你们敢拿我怎样!” 
  邓廷铿说:“孙先生,我在旧金山领事馆呆过多年,美国是不允许华人入美国籍的。孙先生不要诳我。” 
  孙文瞪着眼,恨恨说道:“我的朋友在广东甚众,皆是革命党,知我因你的诱骗而被擒遭戮,岂能不给我报仇,你就等着吧!孙文无畏无惧,既然反满,便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你倒是好好掂量自己的下场吧!” 
  邓廷铿在沙发上坐了下来,一脸的无奈,又一脸的惶恐,嗫诺说道:“孙先生,我已和马凯尼大人说好,可以救你一命……” 
  孙文鼻子里“哼”一声,将脸扭到一边,对邓不理不睬。 
  邓廷铿无奈,又走出房去。但时间不长,一位身材高挑的白面书生推门进来了,自称姓唐。那唐某一团和气、笑眯眯的向孙文问好。并说自己有办法可救孙文出去。孙文冷冷不语。   
  三 欧美壮游 伦敦蒙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