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狼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潜艇主战纪实-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耗作战”则是扼向日本帝国的脖子——截断日方通过海上运送燃料和粮食的供应线。开战时的650 万吨威风凛凛的大舰队(占世界第三位)结果全军覆灭,化为乌有,其中63%被美潜艇击沉了。
太平洋战争刚刚爆发时,英国就把“不沉战舰”“威尔斯亲王”号派往远东,企图将日本咄咄逼人的南下攻势扼制于新加坡以北。然而,1941 年12月10 日,这艘最新的精锐的英国战列舰遭到日本海空军的集中攻击而悲惨地沉没了。当时,英国首相丘吉尔获悉“威尔斯亲玉”号战列舰被击沉的噩耗之后,痛苦地挂上了电话,悲伤到了极点。
在这之前,1941 年5 月27 日,德国5 万吨级的“不沉战舰”——设施精良、武器完善的大型战列舰“俾斯麦”号被英国海军击沉在大西洋。当时,德国海军相当自负,坚信“俾斯麦”号是世界上无可匹敌的、绝对不会被击沉的新型战列舰,企图以其截击英国护航运输船队,切断英美海上交通线。
英国海军集中了大小百余艘火力强大的舰艇围追堵截。在途中的两次交战中,英舰遭到严重损失,但是,英海军不甘受挫,调整了部署,对“俾斯麦”
号尾追不舍,这一努力果然奏效。追歼中,“俾斯麦”被打得变成一堆废铜烂铁,最后被英国巡洋舰“多塞德西亚”连续发射的数枚鱼雷击沉了。
所以美国海军坚信,想使日本的“不沉战靓”葬身海底,也必须采取这一战术。他们深知,对“大和”、“武藏”来说,如果使用舰面炮火将其击沉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日本这两艘战列舰上都拥有18 英寸威力巨大的主炮,而英美战列舰的主炮口径是16 英寸。两英寸之差对决战的胜负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美海军极力避免进行战舰之间的水面交战,而决走自始至终进行空中轰炸——使用飞机进行鱼雷攻击。事实上正是如此。1944 年10 月和1945 年4 月,美海军全力以赴地使用了大批飞机对“武藏”和“大和”进行了凶猛的攻击。美军坚信,如果从空中毫不吝借地倾泻大批鱼雷、炸弹,即使是“海上堡垒”也难逃覆灭的命运。同时,他们还认为,如果派遣为数众多的潜艇顽强地去接近日本巨舰,实施猛烈的鱼雷攻击,最终击沉巨朗将是毫无疑义的。
早在超级航空母舰“信浓”号建造的过程中,该舰就被美国潜艇列入了主要攻击的目标。“信浓”原计划在横须贺施工,建成与“大和”、“武藏”
同类型的巨型战列舰。由于横须贺船台靠近交通要道,无法用大型围墙掩蔽起来,因此特意为它另外建造了6 号船坞(通称秘密船坞),“信浓”就是在这里建造的。但是,奇袭珍珠港事件已经充分显示出了以航空兵为主要打击力量的战略思想的重要性,鉴于海战中空中力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海军才明智地决定把建造中的“信浓”号战列舰改建成航空母舰。可以说,“信浓”号是一个“畸形儿”,它的下半身是战列舰,上半身是航空母舰。
尽管如此,它作为一艘雄伟而坚固的举世无双的航空母舰则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由于改建的缘故,它的工程比“大和”迟延了近3 年,直到1944 年11月才宣告建成。
“停浓”号之所以被称为一艘举世无双的航空母舰,主要是因为它的吨位居当时世界航空母舰之冠——标准排水量为6。8 万吨(与“大和”战舰的标准水量相同),可搭载飞机47 架(实际上一架飞机也没有搭载就沉入海底了)。该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是由20 厘米两层钢板合制而成的,上面铺设了由钢筋水泥、胶乳、锯末合制而成的混合板,可以抵御500 公斤炸弹的直接命中。关于“信浓”号的设计性能的细节,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该舰是最新技术设备的集大成者。其缺陷是,由于急于让该舰参战,简易突击施工,质量低劣,水密性很差,尽管这样,它的出现对美国海军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围绕着建造大型航空母舰,数年前,在美国还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当时,美国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决心建造一艘6 万吨级的航空母舰,并已设计完毕,马上就要作预算了。不料海军内部以及议会内部分人对此强烈反对,两者各不相让,形成僵局,福雷斯特终于辞职,后来病故了。可是,3 年之后,建造大型航空母舰的呼声又重新占了上风,不久,终于建成了以福雷斯特命名的5。9 万吨级的航空母舰,并且很快就服役了。而回想起来,日本早在15 年前就能建造6。8 吨级的大型航空母舰了。
1944 年11 月11 日,“信浓”建成并停泊在横须贺海港内。这一天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6 周年纪念日,可谓“和平纪念日”,应该是战火无缘了。
此时,日本屡战皆失,太平洋战局日趋危急。日海军在马里亚纳和莱特湾两个海战中已经丧失了大部分航空母舰,因而海军方面正迫不及待地等着“信浓”问世。但“信浓”由于突击建造而成,设备简陋,而且舰员也没有来得及很好地训练,便匆匆忙忙地开往四国松山的联合舰队训练基地。11 月28 日,巨舰“信浓”紧急备航,准备开往大孤湾作临时停泊。下午6 时,“信浓”号在身经百战的驱逐舰“浜风”、“矶风”、“雪风”的护卫下拔锚启航了。当晚,海面上刮着6 级北风,空中的星月闪着寒光。
29 日凌晨零时30 分,观察员发现水天线上有一个黑影。是云朵,还是敌潜艇?4 名兵士为此发生了争执,意见不一,遂报告了值班军官和副舰长。
两名军官交替用望远镜观察了一阵,回答说:“是云彩。”由于判断错误,护航的驱逐舰没有提高战斗警惕,“信浓”本身仍然保持蛇形航行路线,以20 海里的速度继续破浪南下。
凌晨3 时12 分,母舰观察员突然吃惊地报告:海面发现鱼雷航迹!只见4 枚大型鱼雷径直扑向“信浓”号,而且第一枚鱼雷已经逼近到离“信浓”
号只有100 米了。晚了!一切都晚了!这时,“信浓”号本身已经没有回避鱼雷的余地了。3 时13 分,第一枚鱼雷击中母舰,紧接着其它3 枚鱼雷也相继几乎在同一部位上炸响,将“信浓”号左舷中央水线部位炸裂,海水汹涌地灌入船舱,连最新式的排水设备在这个时候也无济于事了。
在此万分危急的关头,舰长阿部俊雄海军大佐以及部下仍旧盲目自信(实际上是自负):巨舰即使遭到三、五枚鱼雷袭击又算得了什么呢?因此,“信浓”仍以第三战斗速度(时速20 海里)继续向大防方向航行。当时,如果驶进附近港湾或者在沿岸搁浅,巨舰和全体人员也许有可能得救,然而,现实是残酷无情的——海水凶猛地涌进水密性极差的船体,结果,在到达熊野海面——潮岬100 海里处海域时,母舰舰体倾斜已达50 度,至此,舰长阿部才不得不下达痛心疾首的命令:“全体离舰!”
这时,身负重任的舰长阿部俊雄大佐登上舰桥,他的旁边站着一位用舰旗裹身的年轻士官。这位士官是毕业于军事学校的优等生安田督少尉。在“信浓”被鱼雷击中一直到倾覆沉没,这位年轻少尉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海图,仍然像平时一样镇定自若地记录着战舰的方位、时间、地点等,毫不慌忙,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在舰首弥留海面的刹那间,人们远远地还能依稀看到阿部和安田站在舰首处的身影。后来,在侥幸得以活命的900 余名官兵的名单中,再也没有找到阿部和安田。
“信浓”号在被鱼雷击中之后又继续航行了7 小时42 分钟。完全沉没的时间是11 月29 日上午10 时55 分。本来,该舰进入伊势湾是轻而易举的,但是,由于盲目相信“信浓”号是“不沉战舰”,固执地坚持向大孤前进,终于导致了巨舰倾覆以及大约500 名官兵葬身熊野海底的悲剧。
“信浓”号被击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在29 日凌晨0 点30 分,对美潜艇的突然出现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3 时12 分发现鱼雷航迹时,为时已晚;中雷后排水工作不得力;母舰本身设备简陋。但是,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如果能派出飞机直接在空中担任警戒,巨舰改为早晨出发,白天航行,恐怕就不会被击沉。
也许日军采取夜间航行是由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但总不应该忘记一个月以前进击莱特湾时的教训吧!1944 年10 月22 时夜晚,2 艘美潜艇发现了北进的日海军栗田舰队,当夜全速追击。23 日凌晨,美潜艇发动了猛烈袭击,结果,日本海军2 艘重型巡洋舰被击沉,1 艘遭重创。这一重大损失应牢牢记取。其实既已决定采取夜航,那么也完全应当对“信浓”号采取严格的警戒措施。实际上,整个行动没有认真采取一点像样的措施,从而完全葬送了日本海军最后的一点点造舰尊严。
同年12 月,日本当局建立了调查委员会。但由于巨舰的建造和沉没都列为绝对机密,所以,该事件对社会上严加封锁,提交的报告书也在战争结束时被烧毁了。现在,若就沉没的原因再度问起活着的委员们,他们认为“信浓”号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该舰舰长及其部下迷信“不沉战舰”
之说,巨舰中雷后继续以20 海里的速度航行;二是舰员采取向右舷排水以保
持舰体平衡的急救措施迟缓。1944 年10 月24 日下午7 时35 分,当日军战舰“武藏”号连中数十枚鱼雷之后在菲律宾锡布延海下沉时,舰体仍然是平衡的,前后炮塔在水面上几乎成一条线。这是和舰员们熟练的技术分不开的。
而“信浓”号则不然,据说1400 名舰员中,有850 名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航海,因此,平衡注水的意识和方法都极为缺乏。中雷后的“信浓”号在倾斜中连续航行了7。5 小时,最后才倾斜达到了50 度,这确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巨舰“信浓”号没有发射一炮,没有载运一架飞机(原定在松山搭载飞机),在竣工20 天以后,正式服役出航后仅仅才过了17 小时就悲惨地沉入了海底。在大型舰只的寿命史中,它恐怕是最短的世界纪录的创造者了,6 年的苦心毁于一旦。这不单单是一个悲剧事件,甚至可以说,这是上帝对日本海军破坏条约、秘密建造大型战舰的诅咒和报应!
也就在一个月前在莱特湾4 天的海战中,栗田竟然没有得到日本航空兵部队的任何援助,为此,他深感愤懑,这主要在于:如果舰队一旦能得到飞机的协助,起码能够歼灭美机动部队一至两个战舰群(从而给企图进攻日本本土的美军以沉重的打击),也有可能横扫菜特湾的登陆美军(栗田并不是一位吹牛皮的海军将领,所以,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栗田另外希望得到的:一个是直接护卫舰队的机群;一个是侦察机队。关于这两个要求,正如前面已经讲过的那样,都未能如愿。当驻菲律宾的日本航空基地指挥官们首先得知大舰队在没有战斗机直接护卫的情况下开进美军占领区域的鲁莽行动之后,无不痛心疾首。原来,10 月23 日,大西泷治郎中将曾向舰队司令部拍发了如下的请求电:“必须给栗田舰队配备战斗机进行直接的空中掩护。
但是,马上配备战斗机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请求将向荣特湾突进的作战计划推迟两、三天。”可是,当时栗田舰队已经踏上了出击的征程,正在进军航行之中,如果中途停止前进,在海面上游荡两三天,一则没有那么多燃料,二则又因为小泽、西村舰队也早已出动,因此,栗田不得已只好在没有一架飞机掩护的情况下向锡布延海进发。
栗田舰队的作战海面本来是日本基地航空兵活动的最佳区域,基地航空兵协助舰队作战也是莱特湾作战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是,即使把全部机种都集合起来也只不过才100 余架飞机,况且,驾驶员技术非常低劣,虽然动用了驻台湾福留繁中将的第五基地航空部队,但驾驶员无力胜任海上攻击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大西终于决定采用“特攻”战术。
所谓“特攻作战”指的是实施自杀性攻击的作战方法。起初,这种作战方式在日本海军中是不允许的,海军的作战指令是以九死一生为前提的。无论士兵们具有多么旺盛的斗志或激昂的请求,都应尽量取消这种毫无生还希望的作战方式,这是日本帝国海军传统的作战方针。同年6 月19 日,日本海军在马里亚纳吃了大败仗,战局对日本越来越不利,官兵之间就曾以此自杀性攻击为话题,议论纷纷,因此,关于采用这种非常战术——肉弹攻击战术,已经在一部分将领的头脑中萌生了。
在同一时间,飞机驾驶员发生的飞行训练事故与日剧增,因训练着舰技术发生事故而导致死亡的年轻士兵,每天竟达四、五名之多。目睹这一惨状的飞行员逐渐产生这样一种想法:“同样都是死,与其坐着训练而死,还不如一头撞到美舰甲板上与美舰同归于尽更好。独自一个人携带着炸弹实施攻击,不是还可以炸沉1 艘敌舰吗?”此种想法,逐渐在日军中蔓延开来,终于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在这种情况下,第三航空队司令大林少将、“千代田”航空母舰舰长城大佐一起向小泽司令献计献策,要求把年轻的飞行员编成特攻部队投入到作战中去。
但是,丰田大将却不允许,结果,形成了相持的局面,最后只好等待时机,这时,有马少将沉不住气了,就在台湾附近的海战中(10 月14 日),决心以肉体撞沉美航空母舰。激战中,有马少将进行自杀攻击,将一美战舰炸伤(大概是重型巡洋舰“休斯敦”号),自己也在舰舷侧阵亡了。不言而喻,有马将军的这一举动,给部下正在如火焰般燃烧的特攻精神一个非常强烈的刺激,于是,大西中将终于答应了要求参加自杀攻击的请求,并于10月21 日从宿务基地派出了第一神风特攻队“大和队”的两架飞机,23 日又从同一基地同一战斗队派出了另外两架,这4 架飞机出击后无一架归舰,从此沓无音信,于是,24 日和25 日,大西又派出了由“敷岛队”的5 架、“山樱队”的2 架、“大和队”的7 架、“若樱队”的4 架、“菊水队”的2 架、“朝日队”的2 架组成的22 架飞机,以歼灭美航空母舰为目的,向着莱特岛——塔克洛班方面出击了,结果,通过无线电获知,只有“若樱队”的1 架突进莱特湾内向美舰进行了攻击,其它音讯皆无。
只要在空中看不到直接护卫的战斗机,就无法获知“神风特攻队”的战果。结果,连直接护卫机也投入了以自杀为目的的特攻作战,所以,战果除从美方获知一二之外,别无他法。在这一期间,还有一个有关战术方面的惊天动地的报告没有传来:24 日上午9 日38 分,日本的神风特攻队向美海军哈尔西舰队中的一群——“埃塞克斯”、“朗格来”、“列克星敦”、“普林斯顿”4 艘航空母舰发动了袭击,结果用炸弹击沉了“普林斯顿”,同时,前来救援的美巡洋舰“伯明翰”因“普林斯顿”的最后大爆炸而遭受重伤,失去了作战能力。
上述情况皆为战后获悉。
此时的大西中将并不罢休,除了在26、27 日派出了“大和队”的7 架自杀飞机之外,又分别从第二神风特攻队的“忠勇队”、“义烈队”、“纯忠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