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天定良缘 作者:凤亦柔(起点vip02-14完结) >

第105章

天定良缘 作者:凤亦柔(起点vip02-14完结)-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太太坐一旁看见,笑咪了眼,撺掇道:“来抱一抱老大家的,把福哥儿给你表妹抱抱,我倒是没忘,老人家说过,将要出嫁的姑娘抱了娃娃,最好生养”
    小乔缩回手,红了脸道:“舅母取笑我呢”
    “这可是真的,舅母没哄你”
    马氏说着,婆媳俩合力,一个按着小乔不让动,一个把白白胖胖的福哥儿放到小乔怀里,小乔搂着福哥儿看,快要睡着的福哥儿被弄醒,也莫名其妙地瞪着眼瞧她,竟然没哭,一群人见了两人这有趣的样子,都哈哈大笑起来,福哥儿被吓着,赶紧挣扎着往她娘那里爬去。
    韦令渊小声埋怨马氏:“这要一泡尿撒在姑娘身上怎么办?越云可是要做王妃的人”
    “那怎么着?王妃也要多子多孙才好我还嫌福哥儿没尿呢,童子尿最是灵验,准保咱们家越云一嫁过去就能怀上”
    “净瞎胡闹老太爷眼看着是困了,还不快去吩咐人侍候着?”
    “哎,我这就去”
    韦汉柏和黄文正说着话,细细聆听他说及兄妹俩到京城后遇到的一些事,得知端王把他调到京城兵马司,频频点头,这样一步步来,黄文正又有在北边驻防三年的资历,进兵部那是迟早的事福哥儿这回不睡了,趴在韦大*奶怀里,和小乔玩手指,韦华经过来看儿子睡了没,顺便和小乔说说话,小乔在江南指点舅父做生意时,大表兄常跟随在旁,表兄妹是极熟的,说说笑笑并不避嫌。
    一会见舅母马氏从后边出来,走到外公身边恭敬地俯下身,面带笑容和他说话,外公点了点头,又摆摆手,显然谈兴正浓,不肯马上就去沐浴歇息,马氏便叫坐在一旁的二儿子韦华史先去沐浴,韦华史想听他们说话,也不肯去,马氏无奈,只好走去坐到舅父身边,夫妻俩人到中年,都已发福渴睡,想睡又不能睡的样子十分可笑。
    韦大*奶抱了福哥儿去找奶娘,小乔轻声笑着对韦华经说:“外公以前最烦舅母,这会子肯要她在跟前尽孝了?”
    韦华经笑道:“不只是娘,如今你大表嫂也能为爷爷做些事。爹把几个姨娘分出去,家里好多了,娘再不像以前那般尖酸泼辣。你和华陶走了之后,爷爷只有秀云陪着,觉着很寂寞,便让爹把家搬回乡里,爹二话不说,重修了房屋院落,全家都回来陪着爷爷,娘说了两句话,被爹一骂,再不敢做声,在爷爷面前更是大气儿不敢出,竟是变成贤良媳妇了呢,你信不信?”
    小乔吃吃笑:“那你呢大表哥?你也学舅舅的样,有几个妾啦?”
    韦华经尴尬道:“我哪有?我、我不过是有两个通房,只留下桐花,她生了儿女子嗣,另一个,还有外边一个,打发了……”
    韦大*奶走过来:“谁?谁打发了?”
    韦华经忙道:“没、没有谁我和妹妹说话儿呢,你你怎么走路没个声音,真是”
    他说着起身拂袖而去,走到黄文正身边坐着,再不看过来,一本正经的样子让小乔更是好笑。
    外公家父子重归于好,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他们一家子和睦兴旺,能让外公安享天伦之乐,老怀安慰,便是小乔所愿黄文正和小乔回到林宅,已是亥初,兄妹俩走进内院的路上互相说得几句话,便各自回院洗漱歇息。
    小乔穿着睡衣,披散着头发走到窗前,看院中花草在淡淡月华照耀下,如烟笼雾罩般虚幻迷离,想了想,仍是微笑着坐到桌前,给端王写了今天的第二封信,还是满满三页雪花笺,尽述对他的思念之情,末了来这么一句:不必回信了,要好好歇息,如果今夜梦里我们不相见,明天便会遇上——这是老人们说的。
    于是第二天夜晚,小乔睡意正浓之时,又被赵瑜弄醒,他开心地笑着,跟个偷吃到葡萄的狐狸,声音里满带甜蜜:“小乔,我昨夜没梦见你,你呢?”
    小乔双唇被他含住,用力吸吮,好一会才放开,此时小乔已经完全清醒,伸出双臂牢牢抱住他的脖子,在他唇上啄了一口,说道:“你又不听话,我撑不住了,那好吧,你把我带走,我们去王府住,今晚就做你的新娘”
    赵瑜一窒,回吻她:“小乔,你不后悔?”
    “干嘛后悔?本来就要嫁给你”
    “还是守规矩吧,我已经守这么久了……我觉得这样很有趣,我喜欢,还可以来两三次”
    小乔晕倒:“你当你是采花大盗呢”
    赵瑜笑得欢乐:“大盗就大盗,终此一生,我只采这一朵”

    第一百七十九章归来

    接下来的几天,赵瑜不做大盗了,不好那样明目张胆——小乔和黄文正搬回黄宅去住,原本只和端王府隔着两条街,这会子忽而去了城东南边,端王心里老大不习惯,很想借口看小乔住的院子,半夜跑去见她,终是听从小乔信中的劝,忍住了。
    岳父一家子明后日回到京城,而钦天监定下的婚期竟然是五月十六,还得等半个月,端王郁闷坏了,恨不得去抓了钦天监监正,让他重新找个好日子。
    太子见他魂不守舍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你可不要胡来,亲王大婚,钦天监岂敢大意?吉日吉时是以你二人生辰八字相合,推算而来,已经禀过父皇的……只是等半个月,你就急成这样,有人订了亲还得等上一两年才迎娶的,那怎么办?好好忍耐吧,以后长长的岁月相对,只怕到时都会腻味呢端王默不作声,心想:当然着急,我和小乔本来就是一家人,她现身那天我们就应该生活在一起,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天时光和小乔,会腻味吗?不可能这一辈子,我不能没有她,她也不能没有我五月初二,风和日丽,城外郊野百花盛开,空气中溢满芳香,黄继盛一家人在端王府三十多名精壮侍卫保护下,风尘仆仆,终于回到京城。
    十里长亭已摆下洗尘茶酒,亭子内外或坐或站,围满了身着各种服饰的人们,太子奉皇命亲自来迎,端王是双重身份,既为亲王,又是女婿,敬王、庄王、仁王和其他的宗室子弟、皇亲国戚自然要跟着一起来,六部官员俱都派了代表,还有一些以前的同僚,一些爱跟风的朝官们,不管相熟不相熟,都挤了来,弄得方圆几里地到处都是车马人群,嘤嘤嗡嗡,仿似赶集般热闹。
    黄文正自从恢复了黄二公子身份,黄家府宅重新冠黄姓,大开其门之后,便有不少昔日旧亲戚故友来拜望,黄文正一一接待,敬重如故,黄家当年是犯了天威,大罪当前,并不肯带累亲友,而亲友们即便当时想帮助他们,也没有那个能力,所以,绝无理由慢待他们。今天一同出城迎候的亲戚很多,还有一些他自己的少年朋友,很贴心地相随左右,见他满头大汗,神情有些紧张,便都围着他好言安慰,还有持扇替他扇风的,把四宝都挤过一旁去了。
    端王让方远志带去两名太医,一路相随精心保养,黄家人精神倒还不错,只除了黄文义先天不足,身体嬴弱没个一年半载是不可能调理得好,专门将他安置在一辆比较高大的马车里边,尽量铺多些棉被,让他躺靠舒适,两名太医时刻守在他身边,硬是将瘦骨伶仃气息微弱的人护送回来了。
    黄继盛忍冤含屈承受边塞凄风苦雨、历经多年苦役,人们只道他早已被磨蚀得形销骨摧,满面风霜,及至远远见他翻身下马,仍似往日那般伟岸高大,眼神清亮,只是皮肤微黑、略比从前消减些而已,都不禁暗叹:是条汉子太子奉皇命,见之如见君面,黄继盛带着小儿子黄文清跪下参拜,口称:“臣黄继盛,谢吾皇圣恩”
    太子和端王对上眼神,微微颔首:是这把声音,没错又一一参见诸王,端王搀住他,大众面前不好叙岳婿情,只是坚持未让他下跪,后边敬王等人自然效仿,只说黄公远途归来疲累,今日就不讲究这些了。
    黄继盛只好躬身行礼,又让身后的黄文清跪拜诸王,黄文清已有十四岁,瘦高却精壮,面容俊秀,神情腼腆,默不作声却很听话,跪下给诸王磕了几个头,端王将他拉起来,说道:“知道我是谁?”
    长大了的黄文清有所改变,已经不很像小乔了,他记忆里却有端王的影像,当年全家面临死亡,和家人在一起,他并不害怕,只是想抬头再看一看眼前的世界,他看见了一位年轻威武的将军,身披软盔甲,骑着高头大马,将要离开之时回头看了他一眼,清冷的目光瞬间滞顿,他看着将军招手叫人来,然后将军走了,他们全家人也不用死了……
    黄文清唇角上扬,笑容纯真,眼眸闪闪发亮,端王不由得心里一跳:小舅子面貌变了,这个笑容还是像小乔啊便拍拍他肩膀:“我是端王,你的姐夫”
    黄文清有些发懵:知道姐姐许配给端王,可没想到端王就是那位将军那边黄文正早已跪倒在父亲面前,磕了几个头,含着泪喊:“父亲”
    黄继盛拉起二儿子,仔细端详,父子俱都泪流满面,四宝自己哭着泪眼模糊,还记得接过管家手中托盘,上前递了巾帕,喊一声:“老爷,老爷回来了二少爷和小姐天天等着呢”
    黄继盛忙擦了把泪,往后边看去:“文正,你妹妹呢?小娇儿呢?”
    黄文正说道:“父亲,妹妹在家……外边人多,孩儿让妹妹在家等着”
    黄继盛猛省过来,连连点头:“好,好我儿做得对……”
    身着官服的朝官们等在一旁,待他们父子说过几句话,也不管其他的亲友想要说什么,一涌而上,将黄继盛围在中间……这番应酬若是没有个特别的事情来打断,一两个时辰都不能完。
    太子眼看黄继盛叙旧叙得差不多了,朝一旁的秦澄点头,秦澄拿出圣旨,一声长喝:“圣旨到黄继盛接旨”
    所有人都噤声,悄然散开,等黄继盛父子三个跪下,近旁的众人也纷纷跟着下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一道圣旨下来,众人羡慕不已,黄继盛,前朝三品兵部侍郎,竟然一飞冲天,出人意料之外地被封为忠义侯不明真相的人只以为皇帝是因为要与黄家联姻,才有意拔擢,只有太子、端王兄弟和那些懂内情的官员心知肚明,这个封号对黄继盛而言,并不为过,却是来之不易。
    黄继盛谢了恩,将头抵在地上,久久起不来,黄文正和黄文清上前搀扶父亲,父子们禁不住抱头痛哭。
    接着是给夫人们的赐封,黄老太太为一品诰命,已故的韦夫人追封一品诰命,林夫人为二品诰命……
    还有一些赏赐,车承马载,十几辆马车整齐地排列在路边。
    黄家眷属下车,全家跪谢皇恩,黄继盛去搀扶老母,黄老太太抚着儿子的脸,激动得大哭:“皇上圣明啊皇上万岁万万岁我的儿,为娘守着你,为娘不肯死终盼得我儿有今天……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我儿值得了,为娘死亦瞑目”
    林氏头罩蓝色轻纱,低头轻声啜泣,她本不用戴面纱的,但她觉得,还是戴着好,四宝曾告诉夫君,说文娇相貌肖太太,她很欣慰,但自从端王府的侍卫们到来,要接他们回京,说及端王与女儿有婚约之后,她开始有意遮掩自己的容颜,女儿就要做王妃了,不想让人对女儿指点议论什么,只要女儿幸福美满,做母亲的不露面就是。
    夫君说她多虑了,端王既然要娶文娇,必不会嫌弃她是谁生的,况且文娇自小便当成是韦夫人所生,族谱上写明是嫡长女,谁还能有话说?且现在生母也已经扶正,还有什么嫡庶之分十一岁的黄文丽、九岁黄文敏罩着粉色轻纱,显然惧怕祖母,未敢近祖母身边,手牵着手,紧紧跟在林氏身后。
    黄文义身子嬴弱不能下车,太子便让端王做代表,过去问候一声,黄文正、黄文清陪同端王登上马车,太医仍守在旁,行礼毕,退出去,留兄弟几个说话。
    端王看见黄文义瘦得如此厉害,也不禁暗吃一惊,根本就是皮包骨头了,棉被覆盖着整个人,竟然如同无物,但他神志清醒,说话得体有礼,言语间充满对太子和端王的感激,神情却很平淡,看不出他说的话是否真的代表了他的内心。
    端王暗叹:小乔对某样事物不屑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
    十里长亭熙熙攘攘闹了半天,恭贺的差不多了,叙旧可以留待日后再说,众人开始各自寻找马车,准备排着长龙回城。
    太子和诸王车驾前行,黄家车队跟上,用了忠义侯仪仗,赏赐的一溜儿车马浩浩荡荡由禁卫军护着紧随在后,这是早有准备的,皇帝的一番心意:当年冤了你,如今还你个公道,城郊赐封爵位,让全城的人看着你衣锦还乡黄家人就是有再大的怨气,也该平了,何况忠心的黄继盛只是恨钱贵田,并不会去怪皇帝。相反的,得了封爵赏赐心里既高兴又感激,恨不得立即就能为国尽忠效劳。
    回到黄府,早有另一群亲友等着,远远地见车队到来,立即鸣烧鞭炮相迎,黄文正仰头看自家门楼,真想学着妹妹文娇那样,翻一个白眼——他辛辛苦苦忙了许久,好不容易将府宅修缉停当,求名师写得一块匾额,上书斗大的“黄府”二字,挂上门楼自己都觉得气势不凡,这回可好,他那张宝贝匾额直接被一块气势更大的直接罩住,上面皇帝亲笔书写、龙飞凤舞三个大字“忠义候”,耀花了所有人的眼。

    第一百八十章相见

    小乔得知父亲被封为忠义侯,也是吃了一惊,却不像外公那样惊喜交加,险些喘不上气,她紧张地替外公顺了顺胸口,前世读过“范进中举”, 心里很怕外公也会变成那样,岂不是很惨?好端端地来京城团聚,亲眼看着外孙成家立业、外孙女出嫁,却因为女婿封爵中风病瘫,那真得不偿失,还不如不来。
    祖孙俩互相安慰着,又坐在二堂等候一会,就见管家喜滋滋地跑进来,说道:“老爷回到前堂了,正与客人说话……大公子身子不适,先回了后头涵虚院歇息,老夫人和夫人,也先进来了”
    韦汉柏便先见一见黄老太太,亲家相见,许是两人都古板,遵奉规矩,显得极为严肃,只说得几句话便冷场,有婆子取了个垫子放在韦汉柏面前,林氏便上前跪着磕了三个头,韦汉柏颔首,婆子扶起,小乔才上前给黄老太太和林氏见礼。
    叫祖母、母亲她不习惯,毕竟不是自己亲奶奶、亲妈,她在垫子上跪下,只说:“孙女给老太太请安了”
    “女儿给太太请安”
    黄老太太绷着的脸上立即展露笑颜,向前微微俯身,虚抬了一下手,说道:“乘孙女起来罢难为你和你哥哥孝诚感天,终是为你父亲申得冤情,一家人还能够团圆……好孩子,这些年让你们吃苦了”
    说着,便抬起衣袖擦眼泪,小乔转头看了看外公,到底是老绅士有风度有涵养,祖母一句没提到外公对外孙的养育之恩,他也不说什么,表情平淡自然。
    林氏终于忍不住,走来扶起女儿,只叫得一声:“孩子”
    泪水刹时便溢出眼眶,流了满脸。
    小乔用手上帕巾替林氏拭泪,轻声道:“娘,别哭,今天是好日子,咱们一家团圆了”
    林氏拼命点头,却止不住眼泪,小乔细瞧林氏,不由暗自赞叹,确实名不虚传,北边的漫天风沙竟然摧残不了这女人天生的妩媚艳丽,低头拭泪,那模样儿我见犹怜,轻柔转动的眼神,一不小心就会被误当成媚眼烟行,勾引惑人。她也该三十好几了吧,生三个孩子,身段却一点没变形,依然婀娜如未婚女子,小乔看得有点发呆,搞不懂当年黄继盛有这样的爱妾,为什么还要去娶母老虎似的冯氏?
    文娇也不是完全像林氏,她尽得黄继盛和林氏的优良基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