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唐盛花+番外 作者:武清扬(晋江网2012-09-16完结) >

第33章

大唐盛花+番外 作者:武清扬(晋江网2012-09-16完结)-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对他笑着道:"看来难题闹得不小,连你这不朝面的人也来了。"
  
  阿泰蹙了蹙眉,道:"你怎么还是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我挑眉看他,说:"不然我该干什么?押着皇上到那些娘娘的床上去么?这于我有什么好处?"
  
  阿泰无奈道:"好处?你知不知道暗中有多少人恨不得你死?仅太子的人我都挡下了十几次,可我不能保证每次都没有疏漏。明空,太子怕你独占盛宠,到时诞下皇子。。。。。。"阿泰说得艰涩之极。
  
  我看着阿泰有些疲惫的神色,也是觉得累极,低声道:"我已经留在这深宫中了,身不由己,连自己的意志也要扭曲么?我真的做不到,我怕有一日我会疯了。"
  
  "你如此行事,情势只会越来越糟,宫妃们会联合起来敌对你,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大臣们会不断参奏,劝谏,甚至死谏,到时候父皇会如何?会因此逼死自己的大臣吗?"阿泰顿了顿,似有些不忍,可终于还是说出口:"江山社稷和你之间,父皇只会做一个选择,而你我都知道是哪一个。" 我心下悲凉,因为知道阿泰说的没错。
  
  阿泰接着道:"你不如在这风头还未到最劲的时候,上折子劝父皇,这样朝臣们后宫妃嫔都看着,拿不住你的短。就连父皇,只怕也会松一口气。"
  
  我一口气憋在胸口,虽知道阿泰说的多半真切,可还是不愿相信,于是只回答说:"我知道了,让我再想想。"
  
  阿泰目光沉沉,忽地说:"而且明空,算我求你,别。。。。。。别为父皇诞育皇嗣。。。。。。"
  
  我反声问:“不诞育皇嗣又如何?。。。。。。”我看着阿泰的目光,忽然有些慌,阿泰想如何?
  
  阿泰开口,答案疯狂,又合情合理:"你若有了皇子,我们之间就彻底没了可能。而他也不可能争得过。。。。。。〃
  
  我想到那个结局忽然觉得讽刺和凄冷,今日的所有挣扎又怎么可能有什么结果?于是冷冷开口:"我不会有皇上的孩子,最后也未必会是你来。。。。。。〃
  
  "明空!"阿泰出声阻止,面色沉沉,"你等着看好了。"说完又缓和了面色,温声道:"听我的话,别为难自己。"
  
  我烦躁地摇头,却说:"知道了。"
  
  **
  没有上折子,只是有天夜里睡去之前,对背后的子衿说:"你明晚去别处吧。"
  
  身后呼吸一滞,然后渐重,然后渐轻,再渐缓,好久,久到我以为他睡着了,终于轻轻地传来一句:"好。"
  
  接着是一个怀抱,接着是一夜无眠。我不想睡,仿佛想要抓住这仅剩的唯一时光,仿佛害怕得到后的失去的来临。而子衿不能成眠又是为何?
  
  两年来每月有几晚,我都在佛堂度过,清晨破晓的时候,我才能勉强睡去,不知这是何时的孽债,又要偿还到几时?想到以后漫长的宫廷岁月,我就感到绝望,也许本就不该动心。。。。。。
  
  由爱故生忧,
  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
  无忧亦无怖。
  
  虽然不再独宠,但武媚妃多年以来盛宠在身,还是让朝堂内外吃惊,众人都不怎么相信英明神武的当今圣上会独独对一个女子倾心多年。可在国事上,当今圣上英明而决断,治理子民仁爱而有方,对待臣下虚心而兼听,同时皇子众多,成年者半,又立有太子,宠妃武氏又无子嗣,所以无论是谁也对如此盛宠无可指摘,一时竟也风平浪静。
  
  可这份宠爱,还有我身后所站之人,总有人会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大哥如今已升任工部尚书。南英这两年几乎从未久留京城,孑然一身地来去,却已俨然手握重兵,山西和西北的兵权都已牢牢掌握,亲信的从将遍布军中,益州大小事务也悉数囊括,隐约有年轻一辈中的权臣之势。连和我素来亲近的燕妃、阴昭仪也颇受皇上眷顾——燕妃所生八皇子越王李桢颇受皇上关注,而曾经的阴昭仪如今已被封为阴妃,其子齐王李祐如今已领齐州牧,在齐州办差。
  
  对于太子承乾而言,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于阿泰。子衿对于阿泰有超越常理的疼爱和看重,曾一度要阿泰移居武德殿。武德殿是何地?离子衿的寝宫泰和殿极近,参政议政行走极为方便,又是东宫之西,有与太子分庭抗礼之意。
  
  侍中魏征苦谏,上奏曰:“伏见敕旨,令魏王泰移居武德殿。此殿在内,处所宽闲,参奉往来,极为便近。但魏王既是爱子,陛下常欲其安全,每事抑其骄奢,不处嫌疑之地。今移此殿,便在东宫之西,海陵昔居,时人以为不可。虽时与事异,犹恐人之多言。又王之本心,亦不安息,既能以宠为惧,伏愿成人之美。明早是朔日,或恐未得面陈,愚虑有疑,不敢宁寝,轻干听觉,追深战栗。”【注:引自《旧唐书》】如此,子衿才作罢。
  
  我已明白不过,阿泰心有夺嫡之意,驸马都尉柴令武、高阳公主的驸马房遗爱、还有不下几十的要员朝臣都与之交好,阿泰对他们向来厚加赠遗,视为心腹。黄门侍郎韦挺、工部尚书杜楚客相继摄魏王府事,文武百官之中虽各有朋党,但如今倒向阿泰的已多过倒向太子承乾的。
  
  吉祥这几年仍就经营着唐门,生意越来越大,和我们的消息也通得密切,只是从不和我提及他与太子的事。可是我已知道——长安内外都已知道,太子承乾喜欢男子,而且醉心于唐门的总管吉祥,甚至给自己取了个诨号叫“如意”,两人来往紧密,因着此事,太子对唐门也是照顾有加。此事是我多番阻拦,阿泰才没有传到子衿耳中。可我也从未预料到,唐门的生意有一天竟会得着太子承乾的照顾。讽刺的是,太子虽照顾着我的生意,对我本人却是针锋相对,怕是真的如同阿泰所言,对我是除之而后快。
  
  阿泰为了帮我挡掉威胁和麻烦,也为夺嫡而计,设计太子不在少数,太子越发不安和暴躁起来。
  
  一日,我正和阴妃在钟庆宫作画聊天,忽然新兰进了屋来,交了一张字条在我手里,我心知那布条是与吉祥专门飞鸽传书之用。我接过来对阴妃抱歉笑笑,她也浑不在意,我就进了内间——这几年阴妃与我一向如此随意相处,我很多事情并不避讳她,但也不会和她解释,她也不相问,反而令我们的相处更加自然亲近。
  
  我打开字条,上面只有八个字:“二王有变,置身事外。”我心一跳,随手把字条扔进了炉子里。太子要有动作了,对阿泰动手,所以吉祥怕我有事吗?
  
  我正欲仔细思索,新兰急忙又进到内屋,低声说道:“高公公过来了,说是皇上震怒,正大发雷霆——魏王殿下被自己人参奏了。”
  
  我忙出了内室,见到高德顺进得门来,他匆忙请了个安,道:“娘娘快跟老奴去一趟御书房吧,皇上正在发火,要治魏王殿下的罪。”说完才注意到阴妃也在,有丝慌乱,但饶是多年宫中的历练,老狐狸一般,忙向阴妃请安。
  
  阴妃很客气地免了他的礼,对我道:“明空,你还是快去看看吧,免得出什么大事。”她有些若有所思的神色。我顾不上她,忙道:“抱歉,姐姐你先回吧,我们回头再叙。”
  
  阴妃了解地点头:“嗯。”
  
  我跟着高德顺匆忙的到了御书房,奏折已经扔了一地,阿泰跪在地上,奏折都摔在他四周。我听到子衿在大声质问,声音里全是怒意:“……你王府的典签来上奏,奏了你十条罪,你自己捡起来看!结朋党,贿赂官员……你敢跟朕说每一条都是捏造的?你母后早逝,生前最是宠爱你,你一向也出挑,朕也什么都想给你最好的,你就是这样来回报父皇母后的!”
  
  阿泰头叩得当当响,口中道:“请父皇明见,儿臣全是冤枉……”
  
  我用眼神示意高德顺,他马上会意,在门外高声道:“陛下,媚妃娘娘求见。”
  
  屋内皆是一静,子衿道:“明空,你进来吧。”
  
  我进屋去,碍于阿泰也在,给子衿请了安。子衿面色依旧阴沉,可不知为何,自我进来,我总觉得他面容上有疲惫之色,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歉疚。我道:“皇上,为何发怒了?别生气了,气坏了身子就不值了。”
  
  子衿痛道:“是泰儿,他王府自己的人参奏上来,有理有据,言之凿凿。”
  
  我心里着急,可面上仍旧温柔的笑笑,道:“皇上,有人参奏,皇上就要生气定罪,那皇上不是要气坏了累坏了?此事臣妾觉得可以派人彻查,如果属实,皇上再生气也不迟,现在是不是太早了?”
  
  子衿被我这笑吟吟的一搅合,脾气消去了大半,沉吟道:“也是,应该查证。”见阿泰还在下首垂着头跪着,终于道:“泰儿,你先留在宫中,我会派人查办,你不得擅自离宫。”
  
  “儿臣领旨。”
                      
作者有话要说:勤快的某某扬号召:大家表霸王啊~撒娇撒娇~



☆、第六十二章 谋逆逼宫

  贞观十七年三月,魏王府遭彻查,千丝万缕,什么都没有查实,却不知为何顺藤摸瓜地查到了太子承乾,子衿的人回奏:魏王府的典签为太子收买,所以所奏之事实为捏造。
  
  知道此事,我却一点没有放心下来。究竟是太子用计要陷害阿泰,事情败露,还是阿泰设了计中计,陷害了太子?无论如何,此事不可能简单了结。
  
  三月末,宫中果然出了更大的事,魏王泰暂居于武德殿之时,遭人行刺,三个刺客当场被抓获,经过刑部拷问,刺客之一乃是左卫副率封师,另两名是专门的刺客杀手张师政、纥干承基,三人均是受太子承乾深礼厚赐,得令刺杀魏王泰。
  
  当今圣上震怒,令人到东宫拘捕太子承乾,太子早已不见踪迹。
  
  贞观十七年四月,当今天子的庶弟汉王梁州都督李元昌、十四年统兵讨伐高昌国的兵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等人拥戴太子承乾谋反,纵兵进入西宫,妄图逼宫谋逆。几乎同时,齐王祐反于齐州。
  
  此次谋乱,起时声势浩大,但朝堂上丝毫不乱,镇守京畿卫军的李绩从外将叛军包围,不到半日就已将叛军悉数歼灭,领军的众将皆被拿下,诸大臣包括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大理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等一同上本参奏,直指太子重重逆行,太子被囚,关于幽室。
  
  齐州那边,江夏王带兵前往平乱,不过半月,叛军已败者败,降者降。江夏王亲自带兵将齐王押解回京。
  
  不过才一个月,这场原本腥风血雨的太子谋逆,被迅速瓦解。而魏王泰,安住宫中。五月岑文本和刘洎等上奏请皇上立四皇子李泰为太子。皇上沉痛愤怒于太子谋逆,并未表态。
  
  太子作乱事败被囚,我的忧心丝毫没有减少,因为我知道阿泰不会被立为太子……
  
  这日天空阴沉的厉害,唐宫的天空阴云密布,大风吹得人心里发寒,大中午头的,天竟然阴暗得像是刚刚破晓。我担心阴妃因为齐王祐之事忧心过度,或受到牵连,到了熙宁宫去看她,竟然难得发现阴妃并不在宫中——她一向宁静稳重,多半呆在自己的宫里,我心下奇怪,但也没有多想。
  
  只是此刻挂心子衿,太子的事对他打击很大,疼爱培养多年的长子竟然谋逆逼宫,他除了怒气,心里更多的是悲凉和失望。我又匆匆的赶到御书房,此刻所有内侍宫女都在殿外十几步之远候着,只有高德顺站在门口,他面色如菜,如临大敌,见我走近,他并未出声请安,手势示意我静声,听屋子里的对话。我留了新兰在原地,自己走上前去,屏息站在门边。
  
  “……臣妾绝不相信祐儿有谋逆之心,只是皇上既然已早立承乾为太子,祐儿只是听从君父之命,对太子言听计从,皇上爱宠魏王泰,可祐儿也是皇上的儿子,求皇上留情……”屋里竟然是阴妃的声音。
  
  子衿沉声道:“你不好好教导儿子,事到如今,还有脸面来向朕求情,朕不得不将废太子,至于齐王祐,起兵作乱,朕自有决断。泰儿确实人才出众,堪当大任,也孝义有加,你有什么可以攀比的?”
  
  重重的磕头声传来,阴妃此时却声音尖利道:“皇上说魏王孝义,怕是诸多事被隐瞒了,恕臣妾大不敬,有孝顺的儿子日夜惦念父亲的女人的吗?”天边一连串炸雷响起,轰轰而响。鼓得我耳膜心肺发颤,我也如遭雷击,呆呆不能动。
  
  “你住口!”子衿一声厉喝,伴随着茶杯砸碎的声音,屋子里沉默了半晌,阴妃接着道:“皇上不知,被魏王蒙蔽,魏王早在贞观十一年,武媚妃入宫那一年就在宫外结识了她,彼时魏王日日光临锦客楼,留书情诗无数,爱慕之意尽显。贞观十二年,巫蛊事件,魏王为了武媚妃,折伤了太子承乾的手腕,魏王府修地志括,常常与媚妃私下相见。十三年,媚妃为魏王选了魏王妃阎婉,自己却大病一场,连那阎婉神色之间都和媚妃有所相似。十五年,魏王进宫来见了媚妃,之后媚妃才劝了皇上去其他各宫……”
  
  “够了……你住口……”子衿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阴妃,阴沉地问道:“你又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因为与明空亲近交好吗?”
  
  “臣妾……”阴妃的话卡住,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忙从门缝中窥看,只见子衿竟然用手卡住了阴妃的脖子,把她提在面前,阴妃被掐得面色涨红,子衿阴鹜地在她耳边道:“不管你怎么知道的,今天的话如果别人知道半个字,你的祐儿和你都不会又好结果,你听明白了么?”说完豁地松手把阴妃丢在地上。
  
  这下不仅阴妃呆住,高德顺呆住,连我也呆住。为什么子衿一点都没有惊讶,反而仿似只是因为阴妃知道了而震怒……
  
  阴妃忽然冷冷笑起来:“臣妾以为可怜的只有臣妾,谁知道连身为天下最尊贵之人的皇上也……”
  
  “啪!”清脆的一记耳光声,阴妃未出口的话被打断在口中。
  
  我跌跌撞撞地离开御书房,往钟庆宫跑去,心里像一锅滚水在煮。新兰跟在我身后急急地追,一边喊:“娘娘,娘娘……”
  
  忽然撞在一个人身上,来人被我撞得一个趔趄,抓住我急急问道:“明空,你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我努力集中精神,再集中,才看清来人,正是阿泰。我裂开嘴,想冲他笑笑,可阿泰神色难看,想来我的表情有多糟糕,我终于喃喃地对阿泰说:“他都知道,原来他都知道……”
  
  阿泰急着问:“谁知道?知道什么?明空……”
  
  “皇上,皇上知道你对我……”我冷冷地笑着,“可他装作不知道呢,他对你也很宠爱,是不是因为觉得从你手中抢走了我,所以愧疚?”
  
  阿泰脸色大变:“什么?父皇知道?”
  
  我看着阿泰,终于忍不住对他说:“阿泰,别争了,放弃吧,不是你的终究不会是你的。太子会被废,可新太子也不会是你。”
  
  阿泰神色颓唐而不甘:“是吗?可是父皇答应过我,许了立我为太子。但你是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