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马瑞芳趣话红楼梦 >

第19章

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第19章

小说: 马瑞芳趣话红楼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就像是灰烬中飞出凤凰,粪堆上长出灵芝,污泥长出青莲,在会芳园和贾赦
旧居基础上建起的大观园,经过贾珍和贾琏殚精竭虑建成的大观园,此后成为清
净美丽的少女集聚地。烂漫的春光和烂漫的少女互相映衬,美丽的人物和出色的
诗才相映衬,大观园不啻人间仙境。
    这才叫哲学的前定调和,这才是天才作家的天才构思。
    大观园的灵魂是贾宝玉和林黛玉
    怡红院是大观园之首,贾宝玉是大观园的灵魂。
    鲁迅先生说贾宝玉是“爱博而心劳”。贾宝玉不仅爱林黛玉,他对十二金钗
都是香花供养。按照曹雪芹的构思,十二金钗都要在“玉兄”跟前挂号,怡红院
是大观园之首,贾宝玉是大观园的灵魂。
    大观园虽然是在两个污秽原址上建造,但建造伊始,就受到贾宝玉殷切关注。
在建园过程中,贾宝玉经常到园中玩,所以他才有撞见贾政并给大观园题额的可
能。园中楼阁亭台,多半由贾宝玉为之命名。庚辰本第十七回的批语说:“宝玉
系诸艳之冠,故大观园对额必得玉兄题跋。”
    名不正则言不顺,怡红公子题名,大观园与“会芳园”从本质上区别开来。
贾宝玉介入,使大观园获得了与主流意识形态迥然不同的思想主导。
    第17至18回将贾宝玉题额的前因后果写得非常清楚,贾政说:“这匾额对联
倒是一件难事。论理该请贵妃赐题才是,然贵妃若不亲睹其景,大约亦必不肯妄
拟;若直等贵妃游幸过再请题,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
接着,众清客否定了贾政请贾雨村题额的打算。这是作者的狡狯之笔。试想:大
观园由“饿不死的野种”贾雨村题额,成何体统?岂不辱没佳丽、令亭台失色?
有这样一番交待,素来不为贾政欣赏的贾宝玉鬼使神差地撞到贾政游园队伍并唱
主角,就合情合理。
    跟林黛玉、薛宝钗相比,贾宝玉似乎才能显现不出来,但大观园题额,却充
分显示了贾宝玉的才能。贾政的清客们其实应该是有些文才和诗才的,否则不能
做清客。若干清客岂能不如一个黄口孺子?但是清客们都知道贾政想考察贾宝玉
的才能,故意不露才,故意说不到点子上,对不到点子上,故意拿些二、三流的
题额、对联来敷衍。这样一来,贾宝玉的才能就在题额的过程中充分展示。
    元春省亲中,更换过大观园部分题名,但基本采用了贾宝玉的命名。第十八
回“石兄”以“蠢物”身份说明贾宝玉命名被采用的原因:“按此四字并‘有凤
来仪’等处,皆系上回贾政偶然一试宝玉之课艺才情耳,何今日认真用此匾联?
况贾政世代诗书,来往诸客屏侍座陪者,悉皆才技之流,岂无一名手题撰,竟用
小儿一戏之辞苟且搪塞?……待蠢物将原委说明,大家方知。”接着介绍贾妃对
宝玉的“自幼教养”,“(贾政)令其题撰,聊一试其情思之清浊。其所拟之匾
联虽非妙句,在幼童为之,亦或可取。即另使名公大笔为之,固不费难,然想来
倒不如这本家风味有趣。更使贾妃见之,知系其爱弟所为,亦或不负其素日切望
之意。因有这段原委,故此竟用了宝玉所题之联额。”
    这段交待,将宝玉题额被“正式”采用说得入情入理。
    贾宝玉大观园题额并未将园中景致全部题到。在史太君宴大观园等活动中,
大观园其他亭台楼阁名字渐次出现。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
诗悲寂寞”,以人物对话的方式将大观园题名的事交待完备。林黛玉和史湘云到
凹晶馆,林黛玉对“凸凹”二字的用法大发感慨:“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
我拟的呢。因那年试宝玉,因他拟了几处,也有存的,也有删改的,也有尚未拟
的。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
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谁知舅舅倒
喜欢起来,又说:”早知这样,那日该就叫他姊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所以,
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林黛玉既然说”凡我拟的“”都用了“,可见黛
玉所拟不限于凹晶馆等处。这是曹雪芹的不写之写,也就是说,在贾元春归省之
前,在贾宝玉题额之后,林黛玉等姐妹曾经到大观园参观过而且题了一些匾额,
林黛玉所题的,还都给采用了。如此说来,大观园题额,竟要算宝玉和姐妹们众
擎群举、特别是和黛玉合作的成果。
    顺便说一句:从宝玉题额到黛玉题额的描写看,贾政并非人们通常说的“死
硬派”,而是比较通情达理,有点儿人情味儿,此是另话。
    大观园是女儿国。除贾宝玉之外,没有一个男人进入大观园任何一位姐妹的
闺房。姑娘居处保持特有的清洁、清净。刘姥姥醉卧,只能在怡红院,绝不可能
在潇湘馆。连至高无上的老祖宗都要说:她们姐姐妹妹就怕人脏了她们的屋子。
虽有几个男人进入大观园,如25回贾芸给贾宝玉请安;51回胡太医给晴雯看病;
60回贾环、贾琮等向宝玉请安。男人们进的都是怡红院。贾宝玉所说的结了婚的
女人是“鱼眼睛”,她们进入姑娘闺房,几乎都受到责备。尤氏受到惜春挖苦,
迎春的奶嫂被训斥。
    贾宝玉为大观园题名,也想按照自己的愿望改造大观园,他总想让大观园跟
外边世界隔绝,让姐姐妹妹们、丫鬟戏子们,在大观园里边过自由自在的日子,
吟诗作画、斗草赏花、无忧无虑,远离满脑子功名利禄、满肚子男盗女娼的男人,
避免染上男人的肮脏气味。贾宝玉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他希望永远陪着园子
里这些人,女孩们永远不要嫁出,永远不要变成“鱼眼睛”。贾宝玉想把大观园
变成保护女儿们的堡垒,变成真正的乌托邦。
    大观园是躲避黑暗现实的乌托邦,宝琴来到贾府后,史湘云曾经嘱咐她:你
要玩,只在园子里边玩,还可以到老太太那里,太太那里的人坏,他们都是想害
我们的。
    大观园是跟黑暗龌龊比邻而居的,它随时受到丑恶现实的侵扰:
    不管贾宝玉正在做什么,是跟姐妹们吟诗作赋?是为怡红院丫鬟服役?是在
看《南华经》或《西厢记》?只要一声“老爷叫宝玉”,立即丧魂失魄,匆匆忙
忙跑到父亲跟前,俯首帖耳聆受教训,听那没来由的一声断喝“作孽的畜生”。
    不管贾宝玉如何讨厌文死谏、武死战,讨厌仕途经济,讨厌峨冠博带,只要
“兴隆街大爷”一来,贾宝玉就不得不穿戴整齐、马不停蹄地奔出大观园,打点
出一副谦恭好学的面孔,跟贾雨村“探讨”文章经济。
    不管贾宝玉和林黛玉如何情投意合,贾宝玉如何讨厌“金玉良缘”,只要宫
里传出贵妃的旨意,赐给宝玉和宝钗同样的红麝香串,林黛玉立即打翻醋缸,宝
黛爱情立即产生危机。
    不管晴雯如何天马行空,抓尖要强,只要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把谗言一进,
王夫人命令一下,晴雯就不得不到王夫人跟前领受雷霆之怒。
    大观园不是清一色,丫鬟之间,丫鬟奶妈仆妇之间,矛盾渐起。
    袭人以二爷名节为名,向王夫人请求,什么时候把二爷迁出园子才好。
    大观园女儿们朝不保夕,今天迎春被相亲,明天香菱被傻爷迁回家。
    邢夫人、王夫人,还有那些对大观园的“副小姐”早就窝了一肚子火的管家
奶奶们,一直在瞅机会,要跟大观园的侍女们“秋后算账”。
    晴雯、芳官、五儿,一个一个单纯美丽的侍女,相继丧失了自由或生命。
    美丽忧愁的林黛玉也将在潇湘馆里泪尽而逝……
    悲剧的真正意义在于: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
    曹雪芹为什么创造大观园?正是为了毁灭大观园。就像曹雪芹写贾宝玉平时
走进潇湘馆时感受“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后来的贾宝玉到潇湘馆悼念黛玉的
“寒烟漠漠,落叶萧萧”。
    既然大观园即太虚幻境,太虚幻境的朝啼、暮哭、薄命诸司,千红一哭,万
艳同悲,必将化入园中姐妹身上,大观园最后是大悲剧。
    怡红院在大观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潇湘馆占据最崇高的位置。
    潇湘馆什么样子?“数楹修舍”,“千百竿翠竹遮映”,几间整洁的房屋坐
落在千百竿翠竹中,翠竹下泉水盘旋而出。贾宝玉随贾政到大观园时,说这个地
方应该叫“有凤来仪”,表面上看,很适合贾元春的身份,实际上,真正的凤凰
是林黛玉。就连贾宝玉给潇湘馆写的对联也是写林黛玉在这儿的生活:
    宝鼎茶闲烟尚绿
    幽窗棋罢指犹凉
    林黛玉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因为她的周围都是竹子,就连她煮茶的烟都变绿
了,因为这儿太幽静,下棋时手指头都是凉的。
    林黛玉在这里过的是什么日子?既是青春美少女兼天才诗人的日子,又是绛
珠仙子到尘世还泪的日子。第27回写到因为晴雯不开门,哭了一夜的林黛玉要到
大观园葬花时嘱咐紫鹃:“把屋子收拾了,下一扇纱屉子;看那大燕子回来,把
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林黛玉当时是故意不理不睬
来赔不是的贾宝玉而对紫鹃说这番话的,前辈点评家姚燮说这是“香闺韵事”。
这也是林黛玉的日常生活,贵族少女的优雅生活。
    余英时教授认为,《红楼梦》写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乌托邦的世界,
一个是现实的世界。而“黛玉葬花”一节正是作者开宗明义地点明《红楼梦》中
两个世界的分野。
    葬花是宝玉等入住以后,大观园发生的第一件事故。黛玉的意思很明显,大
观园里面是干净的,但是出了园子就是脏的臭的了,把落花葬在园子里,让它们
日久随土而化,这才能永远保持清洁。
    “花”自然是大观园女孩子们的象征。首先是林黛玉的象征。
    《红楼梦》大观园出现之后,曹雪芹写的很多大场面,都出现在大观园里:
从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从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到几次大观园的诗会、生日会,然后,
大观园开始出现鸡争鹅斗,不安宁,继之是绣春囊出现,查抄大观园,贾宝玉搬
出大观园,众姐妹风云流散。
    16。 宝黛爱情的萌芽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是宝黛爱情诗意萌发;
    黛玉和宝玉亲哥亲妹般亲热却毫不逾矩;
    亲热、体贴、关爱,绝不言“情”;
    爱情在不知不觉中悄然生长。
    宝黛爱情是中国古代文学最优美、最有思想含量、最有哲理意味、写得最有
韵味的爱情。中国古代的爱情描写通常是“一见钟情”或青梅竹马,《红楼梦》
写的是既和这两种模式相关又完全超越的新型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共同情
趣、共同人格追求基础上的爱情,两心相知、两情相悦的爱情,曹雪芹把宝黛爱
情的萌芽、成长、成熟过程写得细致生动、引人入胜。
    林黛玉跟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两人都觉得不是第一次见面,而是旧相识,因
为这是他们的“三世情缘”。绛珠仙草和浇灌她的神瑛侍者是第一世,是雨露浇
灌之恩;绛珠仙子跟神瑛侍者是第二世,是绛珠仙子对神瑛侍者的缠绵不尽之意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第三世,红学家通称为“宝黛爱情”。宝黛爱情开头还有点
儿“一见钟情”意味,到了共读西厢,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明确为男女恋情。
共读西厢之前,他们的感情经历了两个阶段:爱情的萌芽阶段和渐渐明朗阶段。
    我们先看看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萌芽阶段。在爱情萌芽阶段,贾宝玉和林
黛玉从两小无猜到情意绵绵。因为薛宝钗介入,这个阶段有点儿疑似“三角恋”。
为什么叫“疑似”?既因为他们年纪还小,对什么是爱情还朦朦胧胧,也因为贾
宝玉对薛宝钗的感情,基本谈不上是恋情。薛宝钗在宝黛爱情中反而起到某种程
度的催化作用。
    曹雪芹写宝黛爱情的萌芽阶段,我们可以把它分三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是第八回“黛玉半含酸”。
    林黛玉进贾府后和宝玉一起跟贾母住,“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两人稍有
矛盾,贾宝玉总是做小伏低。林黛玉日子过得很舒心。有一个最爱她的外祖母,
有一个什么事都让着她的表哥。自幼丧母且没有兄弟姐妹的林黛玉在亲情上得到
了补偿。但好景不长,薛宝钗来了,因为她“品格端方、行为豁达、随份从时”,
贾府上上下下喜爱,即使小丫头也更喜欢跟薛宝钗一块儿玩。林黛玉有点儿郁闷,
有点儿忿忿,但不强烈。因为林黛玉心中只有贾宝玉,虽然她为什么总把贾宝玉
放到心里,为什么一见不到贾宝玉,她就闷闷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林黛玉实
际还不太明确。但她心里就是只装个贾宝玉。只要不牵涉到贾宝玉,哪个人喜爱
薛宝钗,她都不在乎,只要贾宝玉不喜欢就成。这就是第五回写的,因为贾宝玉
和林黛玉同随贾母,两人亲密,就不免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这八个字是
什么意思?为了追求完美,难免互相责难;即使亲密,也难免会有误会。而这种
求全和误会还不是双向的,往往是单方面的。是林黛玉对贾宝玉求全。林黛玉动
不动对贾宝玉产生误会、生气、口角。林黛玉要求的“全”,是要贾宝玉以她为
中心,以她为唯一;她对贾宝玉产生的误会,就是觉得贾宝玉还关爱别人了,在
意别人了,特别是关爱薛宝钗了,或者因为在意薛宝钗就不在意她了。
    宝钗在得到贾府众人的喜爱后,开始有意无意地介入宝黛之间,林黛玉不自
在了。这段有趣的描写集中在第八回。
    第八回贾宝玉到梨香院看望生病的薛宝钗,林黛玉也来了,庚辰本第八回回
目是“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半含酸”很妙,有点儿醋意,
不那么强烈。
    林黛玉一看到贾宝玉,就说:“我来得不巧”,“早知道他来我就不来了。”
    林黛玉这话讲得多么没道理、多突兀?这是林黛玉情绪的自然流露,是脱口
而出。林黛玉为人率真,有话就说,不藏着掖着。
    薛宝钗话跟着话连问两次。第一次是林黛玉说“我来得不巧”,薛宝钗问
“这话怎么说?”是很有礼貌的笑着问;第二次林黛玉说“早知道他来我就不来
了”,薛宝钗问“我更不解这意。”这次,薛宝钗问得咄咄逼人而且不笑了。薛
宝钗不笑,情况严重了。
    林黛玉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是她一点儿也不愿意看到薛宝钗跟贾宝玉在一起!
薛宝钗肯定知道林黛玉是这么想的,她得诱使林黛玉说出来,出林黛玉的洋相。
    林黛玉怎么回答呢?“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
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来,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清,也不至于太热
闹,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
    回答得无懈可击。似乎林黛玉不过把贾宝玉来薛宝钗这儿看成是表姐表弟之
间互相问候、互相玩耍,根本不涉及谁亲谁疏!林姑娘太聪明了。薛宝钗想骂人
都没法开口,想咬人都没处下嘴。
    我琢磨《红楼梦》跟很多红学家路子不太一样,我不喜欢高堂讲章、笼而统
之地做思想分析、人物剖析、艺术论析,专喜欢琢磨细节,琢磨曹雪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