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0-宋氏家族私密生活相册-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妹美醇ぢ穑恐芪У娜怂恢雷约涸蛩镏猩揭∫烽祥Γ扇缃瘢麻祥娜从质亲约旱拿妹茫俊唬■傲湮薹ㄈ萑陶庵质О埽憬阍粤烁访妹镁筒挥Ω迷谕淮Τ晒Γ〔荒芫驼饷丛粤耍扇⌒卸杆倨苹嫡饧虑椋呐滤亲约涸窗牧煨洌呐滤窃陌拿妹茫 �
不得不说宋霭龄始终是充满了行动能力的人,在反对庆龄爱情的战役中她很快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就连当初给了她宽松环境的父亲如今在她的游说下也开始激烈地反对庆龄。宋耀如从孙中山身边带走了女儿,事实上,回家后的庆龄是被软禁起来了。不仅如此,宋霭龄还出面为庆龄介绍了名门子弟,在没经得庆龄的同意下宣布了庆龄订婚的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庆龄真的急了,一向讲究民主的父亲怎么能同意姐姐这么做呢?看到女儿的痛苦,宋耀如犹豫了,一生追求民主自由的自己难道真要促成一桩不幸福的包办婚姻?然而,宋霭龄却是毫不犹豫的,她甚至建议禁锢庆龄一段时间,直到她和那个所谓的未婚夫结婚。无论如何,霭龄一定尽最大的努力破坏这件事!
但是,事与愿违,庆龄在女仆的帮助下逃出了家门,东渡日本投奔孙中山。宋霭龄无法原谅妹妹的行为,她坚持派人到日本追回庆龄,但是,这种做法被宋耀如否决了。最后,庆龄和孙中山在日本正式结婚。
第二部分 宋霭龄私密生活影像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图)(1)
三姐妹只有宋霭龄有子女,宋庆龄和宋美龄终其一生也只能孤身相伴,所以她们对孩子极其喜爱。
婚后一年,宋霭龄随着孔祥熙第一次去了婆家,山西太谷县程家庄。在霭龄的想像中,这是个荒凉偏僻的地方,然后,太谷的所见,着实让她吃了一惊。美国人罗比·尤恩森在宋蔼龄的传记中写道:“霭龄坐在一顶16个农民抬着的轿子里,孔祥熙则骑着马,但是,使这位新娘大为吃惊的是,在这次艰苦的旅行结束时,她发现了一种前所未闻的最奢侈的生活。……因为一些重要的银行家住在太谷,所以这里常常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在这个大院里,仅仅是服侍霭龄的奴仆就有70多人。 按照惯例,孔祥熙在太谷再次举行了婚礼,花烛之夜,乡下人蜂拥而至,开始了火辣的闹洞房。不过,霭龄可并非软弱可欺之辈,几个愣头青大笑着企图去扯她的腰带时,早有准备的她顺势抽出准备好的假手枪,作势要动武,吓得几个小子抱头鼠窜,霭龄两口子这才得以清净。 孔祥熙壮年时在山西创办了铭贤学校,这次回乡,宋霭龄也协助夫婿,照料学校的一切,甚至亲执教鞭,走上讲台开始教学。很快,她以渊博的知识和新派作风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好感。铭贤学校在夫妻俩的主持下蒸蒸日上,很快山西有了这个口号: “说铭贤,到铭贤, 铭贤美名天下传。 自从来了孔校长, 铭贤一夜变了天。” 教学之余,孔祥熙并不耽误经商,凭借出色的经济头脑,他准确地选择了销售煤油这个大有前途的投资点。他以25000英镑的代价购得在山西全省独家经销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产品的特权,不出所料,这项生意在今后带给了他滚滚财源。喜上添喜,霭龄此刻也身怀六甲,马上要生下孔家长公主孔令仪了。 宋霭龄夫妇的成绩得到了当时的山西都督阎锡山的赞赏,兴致勃勃地视察了铭贤学校后,阎锡山留下歪诗两首,并邀请孔祥熙为教育厅长。孔祥熙在阎锡山省政府中成绩斐然,很快就得到了阎的信任,升为阎的参议。从此,孔祥熙的仕途如步青云,不仅阎锡山,孙中山、张作霖、吴佩孚、王正廷等均邀请孔祥熙任职,孔氏夫妇很快在政界活跃起来了。 1925年3月12日,这个举国悲痛的日子,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与世长辞。孔祥熙主持了葬礼并敬献挽联。然而不久后,孔祥熙夫妇就完全违反孙中山的意愿,与蒋介石勾结在一起了。 霭龄在这一系列变故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现在已不得而知,然而,今后大大影响了整个宋氏家族的一件大事,却是霭龄一手办成的,那就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姻。 蒋介石对妹妹宋美龄的追求,宋霭龄早有发觉,至于他追求的动机,宋霭龄也摸得清楚: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部正面临着权力的分配和继承人的竞争。从当时的情况看来,蒋介石并不占明显优势——许多人比他有资格得多。然而,如果和宋家联手,那么,把握就大大增加。 宋霭龄看出了这一点,不过她也看到,蒋介石做事圆滑,在青帮红帮中又有一定地位。最重要的是,他军权在握,就凭这一点,他胜出的几率就很高,宋家若和他结为姻亲,自然官运亨通,于是主动撮合这桩婚事。 蒋介石的第三任夫人陈洁如后来回忆这件事: 在蒋介石和宋霭龄的会谈中,宋霭龄单刀直入,帮助蒋介石分析了眼前的局势和他所处的危险境地,并且指出:“你是一颗明日之星。要让你这颗明星落得和升起时一样快吗?今天,鲍罗廷的意旨是要接收你的权力,交给加仑将军。你定会被他们消灭殆尽,只是时间迟早罢了,这点无可置疑。” 早就心里发虚的蒋介石听得毛骨悚然,竖起耳朵等着霭龄说出应变之方。霭龄不慌不忙地说:“环绕在你周围的,净是些无能懦夫,其兴趣所在,无非私利而已。他们孜孜所求的,无非一己的私利,并非你的目的,你当知这些都是真话。”一针见血,蒋介石脸色煞白。 霭龄看了一眼蒋介石,他已经被镇住了,该是自己摊牌的时候了:“不过,局势也并非绝望。我愿与你做成一项交易。是这样的,我不但要如你所愿,怂恿我的弟弟子文脱离汉口政府,而且还要更进一步,他和我将尽力号召上海具有带头作用的大银行家们,以必要的款项支持你,用以购买所需要的军火,才得继续北伐。我们宋家人拥有所有的关系和门路。你自己知道,你不会再从汉口获得任何经费或援助。而作为交换条件,你要同意娶我的妹妹美龄,也要答应一旦南京政府成立,就派我的丈夫孔祥熙担任内阁,我弟弟子文作你的财政部长。” 听完了霭龄开出的条件,蒋介石直冒冷汗,然而,他别无选择,最好的出路就是和霭龄合作。在向陈洁如转述这次会谈时,他说:“我已走投无路,她开出很凶的条件,但她说的话却很有道理。”后来,蒋介石一直认为霭龄是宋家最精明、最有手段也最有野心的人,她不但意志坚定,而且精力充沛,讲求实用。这样的人如果和自己合作,对自己有莫大的帮助,如果她跟自己作对,那可就很令人头疼了。
第二部分 宋霭龄私密生活影像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图)(2)
宋霭龄与孔祥熙结合后,在宋霭龄的一手策划下,孔祥熙走出了太谷,走出了山西,坐到了行政院长的高位上。或许这也是当 时孔宋无论如何也不曾预料的吧。
不久,蒋介石用死磨硬缠加上信誓旦旦,骗得当时的夫人陈洁如出国留学,为迎娶美龄做好了准备。孔祥熙也走马上任,担任“中政会广州分会委员、广东省财政厅长兼理后方财政事务”。这个职务虽然低,然而财政大权在握,再加上当时中央财政部长是宋子文,事实上宋、孔两家已经控制了国民党财政大权,从此,孔祥熙走进了国民党上层建筑的核心。 既然与蒋介石签订了协议,霭龄自然要尽快建立蒋宋联盟。亲情和威逼双管齐下,霭龄劝降了大弟弟宋子文,将他拉到了蒋介石一方,接下来就是美龄了。 说服美龄并不很难,虽然美龄早有恋人,然而,生性浪漫多情的她对“第一夫人”的名号并非无动于衷,在霭龄的劝说下,她同意和恋人分手,下嫁大自己10岁的蒋介石。这场政治联姻给霭龄夫妇带来了无数好处,最明显的是,任职蒋政府的几十年里,孔家财富的增长 速度绝不止用“倍增”可以形容的,而孔祥熙的官职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婚礼结束后,一位深谙蒋宋联姻内幕和霭龄在其中作用的内幕作家这样形容宋霭龄:“精明能干,意志坚定,治世能力极强,野心大,权力欲旺盛,是上海滩一位能呼风唤雨的女强人。” 然而,霭龄的这些活动却带给了庆龄难言的伤痛。庆龄和美龄一起长大,姐妹感情很深,眼看她在大姐的撺掇下结成了毫无爱情的婚姻,庆龄怎能不痛?大弟弟宋子文的倒戈,也让她暗地伤心不止。可是,宋霭龄狠起心的时候,决不会善罢甘休。为了提高蒋宋此次联姻的地位,霭龄甚至散布庆龄即将再嫁的谣言,在庆龄的伤口上又撒上一把盐,庆龄病倒了。得知此事,美龄气哭了,她怒冲冲的质问霭龄,霭龄却只是冷冷地说庆龄“自作自受”。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轰轰烈烈的上海保卫战开始了。宋霭龄亲自参加了救援工作,慷慨的拿出8万美金,并四处募捐,建立了一座中型医院。战事稍歇,霭龄夫妇立即赴欧美访问,争取国际援助。此行签署了几个购买军火的协议,只不过其中很大一部分后来被用作围剿红军。 抗战爆发后,宋霭龄又多次慷慨解囊,捐赠了大量救护车、军车、寒衣,并倡导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收养了许多战时流浪儿。曾经有一次霭龄慷慨解囊,一次性捐款10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据说因为此事吝啬的孔祥熙还和霭龄生了一场闷气,不过,以孔祥熙绵软的脾气和霭龄强硬的性格,自然是不久后孔祥熙就向霭龄屈服,继续当言听计从的好丈夫了。 接着,为了号召全体人民在民族危亡之时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宋氏三姐妹重归于好,她们携手出现在公共场合,向世界示意:宋家人现在要摒弃旧恶,携手抗日了。她们用流利的英文向全世界发表演说,呼吁支援,不顾危险到难民区视察,并参观一个个战时医院,慰问伤员。一时间,各大报刊均以拍到三姐妹的合影为荣。 不过,慷慨的背后,宋霭龄也发了无数笔国难财。 国民党迁都重庆之初,霭龄以一个精明的生意人的头脑预料到,时局不稳,物价必定会大幅上涨,如果预先囤积货物必定会大捞一笔。于是,她秘密囤积了大批货物,装满了几个货舱,只等时机到来就抛售出去。 霭龄这里在囤积货物,蒋介石那边也因为物资的紧缺和物价飞涨而忙昏了头。戴笠耳目众多,打听到许多商人在囤货,于是报告了蒋介石。蒋介石在听取了智囊的意见后,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大力报道中国远征军作战胜利的消息,并且宣称一旦全胜后就可以从云南运送货物到重庆,到时候物价就会下降,如此一来,等于暗示了那些商人,目前正是抛货的好时机;二是发布命令,勒令全部商号立即抛出所有囤积货物,否则就会被查收接管。消息一出台,那些没有靠山的小商号很快就开始出货了。 不过,这些小把戏骗不了霭龄,她在军中有耳目,知道远征军的真实情况,货物不会那么快就运到重庆来的,再说了,以霭龄的身份,一般人不敢动她。如今小商号已经出手,还有货物的只剩下自己了,到时候必定能卖一个好价钱。 不料,她的秘密货仓却被戴笠打探到了,戴笠出现在蒋介石面前,鬼鬼祟祟的说:“委座,有一个大户在暗中跟您作对,她的货不出手,一批大户都不肯行动。今天上午一群等着买东西的人砸了一家不开门的商店,如此下去的话,恐怕……” 蒋介石一听这话顿时光火,居然有人敢挖他的墙角?一番骂骂咧咧之后,蒋介石授意秘密封库,由政府低价收购,戴笠觉得还是由重庆市长那方面出面比较好,于是蒋介石派人找来了重庆市长贺耀祖。为了防止美龄知道后通风报信,几个人做贼一般躲在办公室密谈,蒋介石还当场写了一道手谕,讲明如果遇到抵抗,可以采取任何行动。 贺耀祖回去后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分派前去收检货舱的人员。别的几家大户很快就分派妥当了,惟有霭龄的,没人敢去,谁都知道,这个女人不好惹啊!贺耀祖无奈之下开始点将,不料被点到的人不是当场装病,就是百般推辞,气的贺耀祖破口大骂。最后,有人推荐市府秘书吴浩宇,不知天高地厚的吴浩宇当场拍了胸脯,表示坚决完成任务。 吴浩宇也算是个有心计的人,他先是不动声色的查明了霭龄的货仓所在的位置和所藏的货物,觉得万无一失后带着手谕、率领士兵出其不意冲到货仓,挟持了看管货仓的周经理,拿出手谕一阵耀武扬威,命令周经理马上调出货物。 一番慌乱之后,周经理电话请示宋霭龄,吴浩宇在一边得意洋洋的等消息。不一会儿,周经理笑容可掬的走出电话间,口气软和了下来,看样子是准备交货了,吴浩宇心中一阵轻松,看来自己还算有两下子。 周经理奉上一杯茶,笑嘻嘻地问:“听口音,吴秘书是山东莱阳人吧?” 吴浩宇点点头。 周经理的脸笑成了一朵花:“兄弟我也是莱阳人啊!老乡见老乡,难得难得,今天一定要喝一杯!” 吴浩宇手一摆:“今天公务在身,恕不奉陪了。咱们还是先公事公办,乡情以后再叙。” 不过周经理可真是热情,无论如何也要和吴浩宇干一杯再说,还当场取来了一瓶好酒。吴浩宇起初还很警惕,现在看来事情办得差不多了,再说自己素来酒量大,一杯两杯也醉不倒,怕什么。于是爽快的和周经理交换了酒杯,仰起脖子一杯酒下了肚。 谁想到,舌头还没尝出酒味,眼前已经是天旋地转,吴浩宇话也没说出一句,扑通一声倒在了桌子地下。 周经理哈哈大笑,出门告诉那些虾兵蟹将,你们吴秘书醉了,我一会儿派人将他送回去,你们就先回去吧。群龙无首,这些小兵小卒也只能就这么散了,轰轰烈烈的收库行动就这么狼狈的收场了。 原来,长于谋算的宋霭龄一接到周经理的电话,就认定擒贼先擒王,拿住了吴浩宇,他手下的虾兵蟹将自然难以成事。周经理按照霭龄的布置递上了一杯放有蒙汗药的酒,吴浩宇糊里糊涂地睡倒了。狡猾的霭龄接着派来一顶轿子,招摇过市的将吴浩宇送回家中,并叮嘱吴夫人,以后一定要劝劝丈夫再不可贪杯误事。 霭龄这一招够狠——酒醒的吴浩宇悔恨交加,差点举枪自毙。从此,再没有人敢和这个强女人作对了。 虽然霭龄和蒋介石有种种矛盾,但是,霭龄积聚财富却多多得益于蒋介石。日军肆虐时物资严重匮乏,孔家人却打着为中央银行运钞的旗号走私货,不仅不交赋税,连运费都由公家出了。 实业家胡仲实、胡叔潜兄弟创办的华西公司获利颇丰,在四川影响较大,宋霭龄决心将之据为己有。没想到,胡氏兄弟并不买账。霭龄先是企图通过收购胡氏股票成为控股方,被发觉后霭龄转换计策,派出一人冒充兵工厂采办,怂恿胡家兄弟扩建炼钢厂,胡家兄弟上当了。不久,由于资金紧张,胡氏只好向中央银行贷款,没想到,再次求贷时霭龄授意中央银行予以拒绝,并放出华西公司财政紧张的风声。很快,华西的股价暴跌,霭龄趁机收购,成为控股方。 但是,对于费尽心思得到的公司,霭龄并不在意,她考虑的是,尽快将股份变成钱。通过运作,她成功的使华西的股份大幅上涨,趁机抛售了股份,而孔祥熙则出面以官僚资本买下了元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