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26三国演义经营谋略 >

第13章

26三国演义经营谋略-第13章

小说: 26三国演义经营谋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各得其所,各谋其政,各掌其权,各负其责,各取其酬,各享其荣。这就象刘备一样,把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安排到军师和丞相的位子上,总揽军政大权,酬其管乐之志,展其盖世之才。 
  还应该注意的是,能力是个动态的概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知识的积累,实践的深度、广度以及主观能力发挥的程度。社会实践的需要,教育培训,刻苦自学,都能使一个人的能力获得显著提高。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就是这个道理。前面提到的王平,据史书记载:“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三国志·王平传》),按现在的话说,是个“大老粗”。但他“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在诸葛亮的教育下,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他不断提高了自己的组织指挥和运筹谋划的实际才干,因此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将领。还有一些人,由于某些原因,比如年老体弱,能力会出现绝对下降,也有的会相对下降。因此管理者必须在动态中实行能级对应,才能实现人才的最佳效能。目前你能力高,你应该登上高能级;今后你能力下降,或者有更高本领的人才涌现出来,你就应该下移到相应的能级中去。我国劳动人事制度中长期存在的“一次定终身”、“铁交椅”、“终身制” “能上不能下”等弊病,凝固了管理活动,窒息了管理生命,必须实行认真的改革。 (三)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 ——科学匹配的神奇效应我国民间从《三国演义》中衍生出这样一条谚语: “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它言简意赅地反映了人才整体匹配的重要性。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这方面一个出色的例子,那就是张辽、李典、乐进三人同心协力守合淝、张辽威震逍遥津这次战斗,据书中第67回记述,曹操派人把一个木匣送到合肥前线,上面写道:“贼来乃发。”当孙权率十万大军来攻合肥时,张辽等人开匣观看。书中指出:“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当时曹操远在千万里之外的汉中,为什么要送个木匣,对守卫合肥做出如此具体的安排?这会不会脱离实际?曹操极善用兵,为什么要违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的军事原则?这样会不会影响指挥?其实不然。以后的情节发展令人信服地说明,曹操这样做,正是从实际出发,目的在于促成张、李、乐三人性格互补,以便团结对敌,谋求最佳的整体效应。因为他清楚地了解三位将军的作战能力、用兵特点、性格修养,并且知道三个人平时有些隔阂,预料到大敌当前,三个人难以形成统一的决策,更无法协同作战,发挥各自的特长。 
  《三国演义》中主要通过人物语言,逼真地刻划了三个各具特色的性格。张辽坚决执行曹操以攻为守的指令,表示自己亲自出击,和敌人“决一死战”;展示了广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李典“素与张辽不睦”,对于张辽提出的建议,起初“默然不答”,后为张辽的行为所感动,立即表示“愿听指挥”,反映了公而忘私、勇于捐弃前嫌,豪爽直率的性格;乐进是个中间人物,态度模棱两可,对张、李二人都不敢得罪,并有些怯战。由于张辽的模范行为,使三个人的隔阂顿时冰消瓦解,在危急关头戮力同心,把不可一世的吴军打得七零八乱,一战令“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曹操远征汉中,为什么让“素皆不睦”的三位将军孤零零去守合肥?后人有个叫孙盛的对此做过很好的解 释,他认为:“夫兵,诡道也。至于合肥之守,悬弱无援,专任勇者,则好战生患;专任弱者,则惧心难保。” 可见,曹操一开始就匠心独运,巧用张、李、乐三人,以便他们性格上取长补短,甚至有意利用他们的不和,防止一人说话,大家通过,冒然决策。到了危急时刻,曹操以一道指令,促成他们团结,形成一个最佳的指挥结构。由此可以看到曹操择人任势的高超艺术。 
  《三国演义》里的战例,现代化管理学的理论,都告诉我们:合理的人才匹配可以使人才个体在总体协调下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从而产生良好的组织效应。一个组织的效能,固然决定于人才因子的素质,更有赖于人才整体结构的合理。结构的残缺,会影响组织的运转;能力的多余或互不协调会增加内耗。合理的人才结构,不仅可以实现“凑”,即能力的简单相加和集中,造成众志成城的宏伟景象,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人才因子各扬其长,互补其短,发生质的飞跃,诞生一种“集体力”,一种超过个人能力总和的新的合力。这是一项不需要新的投资,仅仅通过优化组合就能获得的巨大效益,是合理使用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前;虽然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流人物,但不成气候,其原因司马懿说得好:“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人”,就是缺少个决策,谋划高手。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得了天下,因为在他的领导集团中,既有善于决策谋划的张良,又有善于安邦治国的萧何,还有善于带兵打仗的韩信。正如唐朝诗人刘禹锡写下的:“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杨柳枝词九首》),人才正是在交相辉映中闪现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年龄匹配 
  年龄匹配是人才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要求按照邀老,中,青的一定比例,合理组织人才队伍,形成梯队,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作用,使一个企业既能继承,又能创新,持续稳步地向前发展。 
  知识匹配 
  知识匹配是指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人才,互相结合,互相协作,去实现组织目标。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等工作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开发,市场的竞争,都需要多种知识的横向综合,而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掌握众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因而需要不专业人员的通力合作。 
  能力匹配 
  能力匹配是指不同能力的人应该有个合理的结构。前面曾经讲过,人的能力有类型和大小等差异,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要有精明的决策者,高超的组织者,踏实的执行者,机灵的反馈者,冷静的咨询者,廉明的监督者,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考虑能力结构时,除了重视学历外,更要考虑一个人的实际水平和工作能力。 
  气质匹配 
  气质是指一个人的“脾气”,“性格”等。在一个合理的人才群体结构中,人才个体的气质应该是互补和协调的。俗语说“一个神一个像,—个人一个样”,人的气质是丰富多彩的。在企业中,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有的人泼辣,有的人宁静;有的人健谈,有的人寡言;有的人急躁,有的人温和;有的人风度翩翩,有的人不修边幅。因此,管理者在考虑人才配置时,一定要注意气质互补,就好比让湖海去吸收骄阳的燥热,让火焰去熔化冷硬的冰块,让砂石发挥掺离的作用,让粘土去增强泥浆的粘度。            
4、“请将须行激将法”     
  ——激励与人尽其才 
  激励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按照心理学的原理,人们行为的动力来源于人们的各种需要。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之后,就会转化为具体的动机,引发出某种特定的行为。而激励是对实现需要动机的强化。管理者通过激发鼓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被激励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一个人才能的最大效能,从而更迅速、更完满地实现管理目标。 
  激励是超越时空的管理功能。我国古代兵家早就反复揭示了战靠民、民靠气、气靠激的道理,并导演了许多通过激励,化险为夷,以少胜多,大获胜利的辉煌战例。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列阵,吴起与士卒同甘苦,戚继光执法斩子,都可以为管理心理学增辉添色。同样,在《三国演义》这部巨著中,时时可见关于激励的生动描写,表达了极其丰富的激励思想。发掘和研究这些思想,对于建立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激励理论,运用扎根于中国大地的激励手段,推动四化建设,大有裨益。 
  (一)“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赏”的激励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由于街亭失守,仓促退兵,各路兵将都有败损,惟独赵云所部不折一人一骑,辎重等物,也无遗弃。因为赵云“独自断后,斩将立功,敌人惊怕”。诸葛亮不由赞叹道:“真将军也”!于是“取金五十斤以赠赵云,又取绢一万匹赏云部卒”。 
  象这样赏赐部将的例子,在《三国演义》里经常看到。曹操得了典韦,就“解身上锦袄,及骏马雕鞍赐 之;收了许褚,当即“赏劳甚厚”;关羽替曹操斩了颜良、文丑,又要求到汝南作战,曹操说道:“云长建立大功,未曾酬谢,岂可复劳征进?” 可见,论功行赏是曹操一贯的作法。孙权也不例外,鲁肃夜半给孙权献上了王霸之策,孙权“次日厚赠鲁肃,并将衣服纬帐等物赠肃之母”;甘宁百骑劫曹营,孙权“赐绢千匹,利刀百口”。可以说,我国古代兵家“赏禄不厚则民不劝(尽力)”(《尉缭子·战威》),“礼赏不倦,则士争死”(《黄石公三略》)等观点,包括曹操本人所总结的“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十一家注孙子》),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充分的艺术体现。 
  物质的需要是任何一个人所必需的。因此奖赏是激励的基本而重要的一个手段。现代管理者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激励思想,就必须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把职工和企业给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使企业在职工心目中成为自己切身利益的代表,从而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心本职工作,献身于企业的繁荣昌盛。 
  人才要给厚禄,大功要给厚赏。诸葛亮一次赠给赵云“五十斤金”,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重待人才。人才的物质需要是和再生产人才的需要是一致的。这类需要的水平和满足程度应该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必须以人才向企业、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依据。 
  (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 ——“功名”的激励“群英会”是赤壁之战中的精采片断。每当读到这里,周郎的歌声仿佛响在读者耳边: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与这首歌相得益彰的是周瑜对蒋干说的一段表明自己心迹的话。他说:“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思,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在这里,一个志满意得、心忠志坚的周瑜活鲜鲜地立在我们面前。 
  是的,《三国演义》中的周郎,虽然对外遇到个高出自己的诸葛亮,在争夺荆州中处处受挫,最后饮恨而亡,但在东吴集团内部却是春风得意,深得倚重。孙策得到周瑜时高兴地说:“吾得公瑾,大事谐矣!” 临死又给孙权遗言:“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更有一层是周瑜和孙策还有连襟之亲。周瑜年纪轻轻,就被拜为大都督,总领江东水陆军马。无怪乎,周瑜对孙吴政权感激涕零,竭忠尽力。他向孙策表示“某愿效犬马之力,共图大事”;向孙权表示:“愿以肝脑涂地,报知己之恩”;向吴国太表示:“敢不效犬马之力,继之以死!” 赤壁之战前夕向孙权请战:“臣为将军决一血战,万死不辞。” 刘备攻下汉中之后,手下众将都要推他称帝,无奈刘备故作推辞。这时诸葛亮劝进说:“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生忘死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众将也齐声说道:“主公若只推却,众心解矣。”张飞更是急得大叫起来。真是一语破的,古人可谓坦诚!于是刘备答应先进汉中王,对文臣武将“各拟功勋定爵”,众人皆大欢喜,继续思恩效命。曹丕称帝后,诸葛亮又一次请刘备即皇帝位,刘备还是“坚执不从”。诸葛亮尖锐指出:“文武官僚,咸欲奉大王为帝,灭魏兴刘,共图功名;不想大王坚执不肯,众官皆有怨心,不久必尽散矣。若文武皆散,吴魏来攻,两川难保。”刘备毕竟没有迂腐,到底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当了皇帝,对“大小官僚,一一升赏”。于是“两川军民,无不欣跃”。在这里,诸葛亮正是通过不断满足“功名欲”,增强刘备集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正如他高卧隆中时常吟的:“凤翱翔于千仍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如果刘备一直是个“织席小儿”,哪能有那么多豪杰投靠于他?如果刘备一直当他的新野县令,许多人也早就丧失希望,离他而去。可见,“功名”对于一个人才来说,是重要的精神追求,满足人才的正当“功名欲”,是激励人才奋发努力的重要手段。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说道:“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徐庶临去曹营,鼓励刘备手下诸人:“愿诸公善事使君,以图名垂竹帛,功标青史。”当黄盖请阚泽代他向曹营献诈降书时,阚泽欣然应允,慷慨表示:“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公既捐躯报主,泽又何惜微生!” 都雄辩地证明,“功名”对于人才来说,是个重要的激励手段。 
  满足“功名欲”的手段,除了倚重、提拔之外,还有赏识、表扬。《三国演义》中一些出色的管理者常常是同时使用数种手段。荀彧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和他谈话后称赞他:“此吾之子房也”,马上任命他为行军司马。曹操称赞典韦:“此古之恶来也”,当下任命他为帐前都尉。赵云以“空营计”大胜魏军,刘备赞扬他:“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并且赐给他一个称号——“虎威将军”。周泰在濡须一战,三番冲杀救了孙权性命,战斗结束后,孙权专门设宴款待他,并亲自把盏,抚着周泰的脊背,泪流满目地说了一些赞扬和抚慰的话,然后又叫周泰解开衣服,让众将看“遍身伤痕”。宴会结束后,孙权“以青罗伞赐之,令出入张盖,以为显耀”,可以说给了周泰极大的表彰和极高的荣誉。这种赏识、赞扬、赐与称号等,都是对一个人功劳、成就的肯定和认同,可以使一个人继续保持已有的积极行为。 
  和赏识、称赞相辅相成的激励手段是运用“羞辱” 激励部下。人都有自尊心,自尊心的损伤是一种耻辱,而 “知耻近乎勇”,可以激励人们奋进。诸葛亮最善于抓住部将的性格特征,运用“羞辱”这种激励手段。马超攻打葭萌关,张飞大叫出战,而诸葛亮却“佯作不闻”,对刘备说:“今马超侵犯关隘,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取关云长来,方可与敌。”张飞哪能受得了这等小看!着急说道:“何故小觑吾!吾曾独拒曹操百万之兵,岂愁马超一匹夫乎?”诸葛亮进一步火上加油:“翼德拒水断桥,此因曹操不知虚实耳;若知虚实,将军岂得无事?今马超之勇,天下皆知,渭桥大战,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几乎丧命,非等闲之比。云长且未必可胜。”急得张飞说:“我只今便去;如胜不得马超,甘当军令!”在这里,张飞越急,诸葛亮越缓;张飞越自恃武勇,诸葛亮越表示他不堪此任。就这样,他把张飞的求战心情激到最大限度,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