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26三国演义经营谋略 >

第16章

26三国演义经营谋略-第16章

小说: 26三国演义经营谋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高卧隆中并非是执意要老死林泉。正所谓:“凤翱翔于千仞今,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他是在“以待天时”,选择明君。张松、法正、孟达背刘璋而事刘备;许攸、张郃、高览离袁绍而投曹操;赵云弃公孙瓒而追随刘备;徐庶别荆州而入新野;关羽虽被迫暂时降曹,却能“约法三章”,终 于出了许昌,辗转千里,重新回到刘备身边。其他如甘宁归吴,王平投蜀等等,不论是静中等待,还是动中选择,抑或是被迫“跳槽”,均足以说明,三国时期的人才总还享有令人欣羡的很大程度上的流动的自由。 
  人才流动是从战略全局上充分利用人才,从战略未来上更好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具有巨大的心理功能和社会效应。 
  人才流动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此处不用我,自有用我处;此处不重用,展翅觅高枝;此处遭猜忌、别找好环境。这样就可以使人才找到合适的单位和工作,既能够发挥其专长,又能够造成催人奋进的激励环境。孙权不用庞统,庞统可以投奔刘备,终于当了刘备的副军师,虽然时间短促,但也显露了他非凡的才能。如果当时刘备不改变耒阳县令的任命,觉得不称其志的庞统,还可能再来一次流动。徐庶也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他弃刘表而投刘备,实指望“共图王霸之业”,可惜不久被迫做了曹操的部下,从此郁郁寡欢,一言不发,一生再没有什么作为。导演这场悲剧的是曹操。曹操因为重视人才的价值,竟劫持徐庶的母亲作为人质,迫使徐庶来到许昌。对曹操来说,徐庶即使不为自己出力,也从此剪除了刘备的“羽翼”。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这样做无可非议。对徐庶来说,却是强扭的瓜不甜,“身在曹营心在汉”,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更严重的是在赤壁之战中,徐庶本已识破庞统搞的“连环计”,也不向曹操道破。从人才使用的角度来考察,可以看到,不许流动,对人才本人、对用人者,确是纯害无益。 
  人才流动可以激励人们去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目标。而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目标,是人才的一个特征。流动可以为人才实现高层次精神目标创造机会和条件,从而使人超出物质需求的局限,致力于高层次精神目标的追求,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想当年,诸葛亮如果没有在静中等来了刘备,大概只能当一辈子“村夫”。尽管他素有凌云大志,但“村夫”毕竟还是“村夫”,总得计较春种秋收,吃饭穿衣。长此以往,他那出众不凡的志趣也终会被消磨殆尽的。 
  人才流动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对一个管理者来说,人才流动是启示,也是压力。由于流动,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效能,促成人才个人的实现,因而使管理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价值。同时,由于担心本单位人才流失,管理者将更加注意爱才、选才、用才、护才。这必将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 
  人才流动有利于造成积极、健康的个性。人才流动可以解除一个人对上级的依附关系,鼓励人才解放思 想,独立思考,大胆表现,努力上进,不断创新。这样的环境就能塑造健康崭新的个性,有利于一代新人的成长。徐庶满腹经纶,在曹营却要缄口不语,这是多么残酷的压抑! 
  此外,人才流动也有利于调整某些人自我评价过高的个性,以适应现实的环境。 
  总而言之,人才流动是在超单位、超部门、超地区范围内解决人尽其才问题的战略性措施,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长远大计,必须引起高层次的管理者高度重视。            
1、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周瑜为什么要加害孔明?     
  ——高层次的管理者要胸怀全局,目光远大 
  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和混战,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客观上要求安定统一,人民群众也日夜盼望着出现安定统一的局面。但是,乘乱起兵的大多数领导者,只有军事家的头脑,而很少有政治家眼光。而曹操却独具慧眼,清楚地认识到政治路线的正确与否,民心的向背,是决定胜负的首要因素。《三国演义》第14回记述,荀彧向曹操进策:“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曹操听后“大喜”,慨然接受荀彧的建议,“克日兴师”到洛阳为汉献帝“保驾”;接着,他又果断接受董昭的建议,把献帝迎接到自己的根据地许都。从此,汉献帝成了曹操讨伐异己、实现统一的政治工具。这就造成政治上的优势,使割据一方的军阀陷入了被讨伐的境地。《三国演义》第56回又记述,建安15年春,曹操大宴文武于铜雀台。这时,虽然赤壁兵败,但整个北方已经扫平。王郎、钟繇、王粲、陈琳等一班文官,在宴会上进献诗章,多称颂曹操“功德巍巍,合当受命”(即该当皇帝)。曹操逐一看了他们的诗章后,笑了笑,冷静地说了一段表白心迹的话。在这段话里,他一方面极力标榜自己毫无野心,只是顺应历史的潮流而起事,是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历史代表和中流砥柱,即所谓“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另一方面毫不含糊地表示,决不“慕虚名而处实祸”,放弃手中的兵权,回到所封的武平侯之国安享富贵。这些是多么具有战略家的眼光!在曹操临死前几个月,孙权上书表示愿意归降,并劝曹操称帝。曹操并没有老而昏庸,却以清醒的政治头脑,一眼看穿这是孙权的阴谋,企图让自己激怒天下,陷于孤立,于是“观毕大笑”,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侍中陈群等进一步劝说:“殿下德功巍巍,生灵仰望。今孙权称臣归命,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殿下宜应天顺人,早正大位。” 曹操表示,“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 意思是说,即使做皇帝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成熟,自己也不去做。要做,让自己的后辈去做好了。具有强烈正统观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在曹操死时引用后人的诗歌称赞曹操:“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 “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第78回)曹操能够剪灭群雄,成其霸业,是与他政治家的胸怀和战略家的眼光分不开的。 
  另一个值得斟酌的人物是周瑜。千百年来,几乎所有的被读《三国演义》者,把周瑜要杀孔明,归之于他的忌贤妒能,对他的这个性格特征无不齿冷,其实这种理解缺乏说服力。准确地讲,周瑜的苦心,正是他战略家眼光的反映。照书中描写,吴蜀之间跌宕起伏的矛盾,是围绕着荆州展开的。争夺荆州,是继赤壁大战后《三国演义》中又一场浓笔多姿的重戏。对于刘备,荆州是入川建立根据地和出川夺取天下的战略要冲。诸葛亮隆中决策明确指出先要占领荆州。而对东吴,荆州也是生死攸关之地,要抵御强魏的侵略,必须全据长江,尤其得先占长江上游的荆襄;刘备占了荆州,就等于给东吴的喉咙里塞上一根骨头。由于曹操南下,吴蜀荆州之争暂时得到缓和,北方的严重威胁一旦解除,这个斗争必然骤起。周瑜正是根据这个战略态势,才决定要杀掉孔明。果然在赤壁的战火刚刚熄灭,围绕着荆州的借、分、索、还、夺,孙、刘便展开了激烈的争斗。从三气周瑜,发展到拦江夺斗,单刀赴会,偷袭荆州。一系列冲突的最后高潮是两国倾全力而进行的彝陵之战。在这场争斗中,周瑜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如果除掉孔明的计谋实现,周瑜哪能有这样的悲剧?情节的发展,完全印证了周瑜的远见。 
  其实,周瑜并不是对诸葛亮简单地一杀了之。他先是让诸葛瑾去游说拉拢,不料诸葛亮不为所动。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不为我用,则必除之,这是正确的决策。周瑜即使动了杀机,但大敌当前,为了暂时利用孔明,也不急切下手,而是选择了东风乍起、胜利在握的时刻,这进一步说明他的远见和理智。 
  曹操、周瑜的所作所为,对一个高层次的管理者来说很有启迪价值。 
  由于现代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和对外的开放系统,作为一个出色的高层管理者,就要能多维思考, 立体构思,对问题的看法既有深度,也有广度,还有远度。因为,唯深度的思考才能了解根本,而不会执着于事物的枝节末端;唯广度的思考才能避免顾此失彼,各执一端;唯远度的思考,才能不盲目近视,斤斤计较。 体现管理者多维思考的问题很多。比如: 
  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这是刘备败退江陵、携民过江时说的一句话,是深度思考和远度思考的结晶。它说明刘备和曹操一样很懂得“民本”、“民心”之道。这使我们联想到“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因素”这个杰出的命题,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它不仅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今天;不仅适用于战争,也适用于经济建设和生产经营。 
  作为中国当代的一位企业家,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树立几个正确的观点。一是正确的要素观。企业的经营要素有许多种,其中人是最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二是正确的主人观。企业的真正主人是广大职工群众,而不是管理企业的厂长和经理。三是正确的重心观。领导的工作千头万绪,最根本的是要做好人的工作,唤起职工群众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衡量和检查厂长的工作,首先应该看看他是否树立了人是最宝贵资源的观念,看看他在考虑人的问题上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在唤起职工群众的献身精神上,做了哪些切切实实的工作,并取得了多少成效。那种见物不见人、管物不管人的企业领导,是缺乏战略头脑的领导,与成功企业家的标准是大相径庭的。 
  要以天下为重 
  “愿以天下为重”。这是赵云在劝说刘备不要伐吴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既体现了深度、远度思考的价值取向,又体现了广度思考的社会责任感。曹操的不当皇帝和致力统一,正是这种思考的结果。一个战略型的管理人才,借鉴《三国演义》,就要在规划自己的战略目标时,自觉地把个人的事业、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社会的进步统一起来。 
  战略家的多维思考,来源于哲学素养。哲学是对人生经验的反思、凝练,是对个别、特殊的概括和抽象。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是管理科学最高层次的理论指导。掌握了正确的哲学观念,就具有从本质上,从长远,全面、系统地看问题的能力,胸怀全局,目光远大,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把握事物发展的大方向,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和优势。因此,高层次的管理者要养成哲学性思考的习惯。            
2、“既得陇,复望蜀”     
  ——高层次的管理者要有永不枯竭的进取精神决策者要有永不枯竭的进取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永远进击,才能临机决断,他所作出的决策也才富有价值。 
  进取精神首先表现为永不满足的事业心 
  有个成语叫“得陇望蜀”,源于东汉初年刘秀给大将军岑彭的一封信。其意是鼓励他乘胜前进。 
  《三国演义》曾反其意而用之,将其视为贬义。那是曹操刚刚平定汉中之后。当时司马懿建议:“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乘于时,时不可失也。”刘晔也支持司马懿的建议,认为:“若少迟缓,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张等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守关隘,不可犯矣。”曹操却感叹:“‘人老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从而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 
  曹操的意思是告诫别人切勿贪心不足,其实需要深刻反省的应该是他自己。蜀国的法正后来对此曾评论:“曹操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乃留夏侯渊、张郃二将屯守,而自引大军北还:此失计也。” 刘备、诸葛亮对这段议论也“皆深然之”。可见当时确是一次攻击西川的好机会。曹操由于一时的满 足现状和畏缩不前,留下了无穷的后患。如果曹操“既得陇,复望蜀”,则刚刚入川的刘备恐怕又会逃奔起来了。 
  《三国演义》还塑造一个不求进取的典型人物,那便是刘表。建安12年春,曹操正统兵北征乌桓,刘备建议他乘许昌空虚率荆襄之众袭之。这个好建议刘表毫不感兴趣;理由是:“吾坐居九州足矣,岂可别图?” 象这样胸无大志,无心进取,怎能临机决断,雷厉风行?虚有其名的刘表,坐吃山空,只能等待别人来收拾自己。 
  《三国演义》所提供的教训,启发现代的决策者:万万不可满足于一得之功。满足,智慧的泉水就要枯竭;满足,前进的动力就会丧失;满足,可以霎时熄灭事业的火焰;满足,可以一笔勾销成功和胜利。 
  进取精神,还体现在不折不挠的意志。由于决定胜负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许多因素不可预测和控制,因此战场上的失败在所难免。多算,可以多胜,但不能必胜、全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是规律。甚至屡战无功,这也并不足奇。有时失败正是胜利的转机,咬着牙坚持下去,胜利的曙光就会出现,这样的事屡见不鲜,如果一蹶不振,事业便从此终止。所以贝多芬说:“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战场上的最后胜利者都有前仆后继,失败了再干的毅力。进取,必须面对失败;进取,必须战胜失败! 
  千百年来,人们为诸葛亮的忠贞而注情,为他的智慧而神往,也为他矢志不渝执着于统一大业而壮怀激烈。为了实现隆中决策制定的目标,他以九分之一的兵力,北伐强魏,大有“饮马河洛之志”。他六出六退,屡挫屡起,最后死在前线。这是多么坚韧不拔的毅力!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北伐中原,颇称壮举。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都没取得根本性胜利,但这种波澜壮阔的进取精神,永远值得人们学习。 
  强烈的进取心也表现在紧迫感上 
  姜维首议北伐,尚书令费祎劝阻他“只宜待时,不宜轻动”。姜维回答:“不然。人生如白驹过隙,似此迁延岁月,何日恢复中原乎?”人生有限,时光流逝,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人生百年几今日,今 日不为真可惜!”古往今来的事业家,都很懂得时间的价值,争分夺秒,惜时如金。            
3、“平生谨慎,必不弄险”对吗?     
  ——高层次的管理者要有冒险精神 
  诸葛亮是个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但如通常所说,他也并非完人。性格上的过于谨慎是他的一个弱点。他六出祁山而无大的建树,与此不无关系。 
  在他第一次进兵中原时,魏延曾经献策,愿领精兵五千,分道由子午谷进兵。这是一条捷径。如能得手,“不过十日,可到长安”。但诸葛亮认为,这一方案风险很大,不是“万全之计”,是过低估计了对手,“欺中原无好人物”(第92回)。于是谨慎行事,依法进兵,从陇右平坦大路逐步推进。不久,司马懿复出,街亭失守,败局已定,只得退兵。这次兴师,虽然擒了夏侯楙,败了曹真,但对魏国并无多大挫损。 
  根据某些军事家分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