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三国演义经营谋略-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国并无多大挫损。
根据某些军事家分析,从当时敌情、地形、路线等情况来看,魏延的建议颇有见地。如果诸葛亮采纳这条建议,很可能一举夺下长安,收复三秦。司马懿后来有段话对此作了证明。他说:“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第95回)诸葛亮弃捷径而兜大圈子,延缓了进攻时间,难以出敌不意,而且导致疲众劳师,结果等来了劲敌司马懿,苦心准备多年的进攻告吹于一旦。
诸葛亮的失当告诫了现代的决策者,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冒险和谨慎
冒险和谨慎似乎对立,其实作为成功的因素。它们又彼此统一。成功需要谨慎,但也需要冒险。谨慎固然可取,但要依时依地而行。在行动准备阶段,比如调查研究情况,制定初步方案,对比优选方案,要力求谨慎。但最后的决断和执行又要敢于冒险。因为决策者所面对的有一大批变化着的未知因素,同时主客观条件也只能是相对成熟而已。决策者不能无限期地等待。当成功的可能一旦闪现,就应该果断行动。谨慎不等于万无一失,不等于因常袭故,不等于保守等待。
官渡大战前夜,形势对曹操十分不利。袁绍消灭了困守在易京的公孙瓒,占有幽、冀、青、并四个州的广大地盘,军队达到几十万,成了北方势力最大的割据集团。正如《后汉书·袁绍传》记载:“合州之地,收英雄之士,拥百万之众”,被称为“一时之杰”。处于明显劣势的曹操,心有犹豫,难以决策,完全合情合理。听了郭嘉分析后,曹操下定决心,在袁绍十倍于己的兵力面前,毅然应战,终获胜利。这说明曹操善于处理谨慎和冒险的关系。
经营的决策与此一脉相通。一旦看准,就大胆行动,是许多成功企业家的经验之谈。
冒险和收益
冒险和出奇相联,出奇和胜利相生。战场上的危途险地,常常被人们看作与胜利绝缘,因而正是敌人将帅思惟判断的死角和不虞之地;进而也变成了敌人防御上的“空白点”。出奇意味着担风险,闯难关,但“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达尔文语),地狱的入口处正是通往天堂的大门。险中有夷,危中有利,越大的危险往往含有越大的胜利。倘要创立惊人的战绩,必须敢于冒险,邓艾偷渡阴平迅速逼降蜀国,就是一个典型的战例。
冒险和勇气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冒险就是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从决策定计上看,冒险则是一种勇气、魄力。诸葛亮心理特征上的过于谨小慎微,源于思想上的压力。他蒙受刘备知遇和托孤之恩,执掌蜀国军政大权,年复一年惨淡经营,以冀完成统一大业。而对手又是强大的魏国。大概就是这种在严峻形势下的超常报效心和责任心,使得他在自己的事业面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但怕有失,过于小心谨慎,他的事必亲躬与此也有关系。至于说他平生如此,也并不准确。在他事业的前半生,他先是孤身入吴,继而取西川、夺汉中都表现了大智大勇。他的过于小心,从时向上看是在刘备死后,从事业上说,表现在历次北伐之上。即使这时,他也还是有隙必乘,有利必取,进则使敌不敢战,退则使敌不敢追,始终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
现代的经营者,也常常失落在种种局限之中。面对着风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敢于冲刺。不管客观上的原因有多少,思想上的弱点是导致保守经营的根本原因。冒险难免遭受失败,冒险的成功率有多少谁也不能断定,但“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一切都失掉了!”(歌德语)心存杂念胆必怯。只有执着追求事业而又不过于计较成败得失,才能有敢于冒险的英雄主义精神。
冒险和科学
冒险需要勇气,但仅此还很不够。一个人既要敢于冒险。又要善于冒险。冒险不等于蛮干,冒险不等于否定科学。只有讲究科学,才可以提高冒险的成功率。魏延对第一次北伐路线的建议,正是建立在对当时各种因素比较切合实际的分析上。邓艾的奇袭,也是抓住了蜀国防守上的漏洞。
冒险不等于意气用事。刘备为了报自己兄弟的私仇,一定要出兵伐吴,进行了战略上的一次大冒险,结果惨败。在这里,是感情的潮水摧毁了他理智的思维。它提醒后人,决策者要首先战胜自己!在重大问题上,决不能凭自己一时的感情冲动而贸然行动。为了一时之气“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乃匹夫之勇。真正的大英雄, 应该是“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在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中,有时可能落后,有时甚至遭受失败。是为了争面子、睹意气而不顾一切去冒险? 还是冷静思考,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超过和战胜对方? 明智的管理者,必然选择后者。须记住莎土比亚的一句话:“人的感情和炭相同,烧起来,得想办法叫它冷却。”
4、“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再思考——高层次的管理者要有民主作风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从用人角度讲,表现孙氏家族信赖和善用人才;从素质上讲,表现了孙氏家族高度的民主作风。
高层次的管理者之所以要有民主作风,是因为他对全局和长远负有重大责任。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他才能充分发挥“外脑”或叫智囊人物(或机构)的作用,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所谓“外脑”,就是决策者本人之外的,协助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个人或团体。他们通过主动建议或接受咨询,将其知识、智慧和经验应用于决策过程之中,用输出智力成果的形式为决策者提供服务,帮助决策者做好决策工作。
决策者利用“外脑”,就等于延伸了自己的神经,扩大了自己的头脑。这样,第一,可以拓宽专业领域和知识范围。决策的对象不论是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大多需要广博的知识。作为个人,竭尽毕生精力,也不能成为真正的“通才”,严格地讲,只能成为相对广博的“偏才”。而许多人的综合,却能够弥补个人知识的不足,为正确进行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有利于掌握和加工信息。决策需要掌 握大量信息。如果这些信息都靠决策者自己去搜集、整理,贮存,记忆、处理,无论怎样精力充沛和博闻强记的人,都是不能胜任的。这就要求一个决策者善于利用“外脑”扩大自己对信息的贮存量,并通过“外脑”对信息进行初步加工,自己最后再做出决断。第三,作为“外脑”,大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利用“外脑”,可以大大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堵塞思维的漏洞。决策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需要处理诸多联系,需要安排好各个环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贯正确的领导者是不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外脑”可以补漏,可以矫枉,可以纠错。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利用“外脑”特别要注意听取和运用他们的反面意见,是十分重要的。有句格言说得好:“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层,只看他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民主作风,是一个高层次管理者真假聪明的试金石。我国古代有所谓“文死谏;武死战”之说,正是把敢于直言君主的错误作为智囊人物的职业道德。同时,我国古代还有“从谏如顺流”的说法,把纳谏作为衡量君主是否贤明的重要标准,要求一个决策者有闻过则喜,闻争则喜,从善如流的好品质。
利用“外脑”帮助决策,古今中外同此一理。横看魏、蜀、吴,都罗致和集中了大批智囊人物:魏国先后有郭嘉、荀彧、荀攸、程昱、刘晔、贾诩,司马懿等。蜀国先后有诸葛亮、庞统、马良、蒋琬、姜维、董允、费祎等,吴国先后有周瑜、鲁肃、张昭、顾雍、吕蒙、陆逊等。综读《三国演义》,利用“外脑”,做出高质量的决策而取得胜利的,俯拾皆是;不纳良言,压制和迫害智囊人物从而导致决策错误,遭致失效的,不胜枚举。东吴的孙策临死之前嘱咐:“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刘备得诸葛亮,自比“犹鱼之得水”,提出“智赖孔明”,言必听,计必从。可见他们对“外脑”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
5、“三杀”、“三气”之类的启示
——高层次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一部《三国演义》,描写了无数次大小事件和大小战争,计谋各有千秋,取胜彼此不同,摇曳多姿,不落窠臼。比如在赤壁大战中周瑜对诸葛亮有“三杀”,在荆州的争夺中诸葛亮对周瑜有“三气”,以及后来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六次撤退,姜维的九伐中原等,写得各有特色,毫不雷同,充分反映了决策制胜必须有创新能力。
诸葛亮其人尽管后期决策定计过于谨慎,但总的来说并不循规蹈矩,因常袭故。书中描写,他在茅庐之中,便经常笑谈风月,抱膝长吟,自比管仲、乐毅,那姿态,那言谈,真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即使现代的中国国民,又有多少敢如此“狂妄”?!他不拘于儒学经典,鄙睨那经学博士,痛斥小人之儒,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真是标新立异,离经叛道,他决策和导演的“草船借箭”、“空城计”、“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即司马懿)等等妙戏,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千古绝作,是在特定环境中匠心独运的艺术创造!
我们赞赏和推祟诸葛亮等人的创造能力,因为这种能力是一个高层次管理者必需具备的重要能力。
创新是大树之秧,创新是鲜花之蕾
生物就是在新陈代谢中成长,企业只能在除旧创新中前进。创新才能领先,创新才能取胜,创新才能大步发展。对一个企业来说,产品需要不断更新,技术需要不断更新,管理方法要新,职工的知识要新,经营思想、经营领域、经营方法都不能囿于旧习。管理的决策正是为了达到这些新的目标。它是在特定环境中通过对未来的预测做出来的,它要解决的是将要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未来性。它虽有共同的规律可循,但总是面对特殊,面对未来,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抄袭照搬。在这里,普遍适用的方案是不存在的,固定不变的方案是解决不了具体问题的。因此,决策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就要求,决策者要有解决新问题、拿出新办法的使命感,敢于冒险和勇于进取的精神,创造和开拓的强烈意识,冲破旧框框、走出新路子的勇气。
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创新,要改革,就得不唯上,不唯书,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在别人不敢走的路上走出一条路来。
不唯上
诸葛亮臣服了西南后方的孟获等部落后,准备北上进取中原,但鉴于镇守雍、凉二州的司马懿深有谋略,成为难以对付的劲敌,便派人到魏城洛阳等地散布流言,声言司马懿欲反,魏主曹睿果然中了“反间”计,起了疑心,司马懿被收回兵权,削职为民,闲居宛城。于是诸葛亮率三十万大军,兵出祁山,一路上屡获胜利,夏侯楙、曹真先后被他击败,蜀军直指长安。曹睿不得不一面派人星夜到宛城召回司马懿,一面“御驾亲征”。这时,镇守魏国西南金城等地的原蜀将孟达和诸葛亮暗中取得了联系,准备乘曹睿不在洛阳之际起事,攻下洛阳。这个消息恰巧被司马懿获知。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鉴于往日魏主对父亲的猜忌,主张先写表章到长安奏明魏主,请到圣旨后再采取行动。司马懿认为:“孟达一举,两京休矣”,形势十分危急,时间刻不容缓,“若等圣旨,往复一月之间,事无及矣,正中诸葛亮之计”。于是不避嫌疑,果断决策,星夜起兵,并且要求部队“一日要行二日路”。正当孟达庆幸“吾大事成矣”之际,司马父子的大军如自天而降,孟达措手不及,城破被杀。
不待圣旨而先动,这在《三国演义》中是破天荒的事情,可以说是司马氏的一大创举。它说明,一个优秀的决策者,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得失进退,一味消极地迎合和等待上司。上司的意见,往往只能规定一个大的方向,还需要进行艰苦细致的创造性贯彻落实。在有的时候,上司的意见可能不对,决策者只能把它作为信息的一种,必须经过自己的处理、筛选、加工。可见,懒于思考、奴性十足就难以创新。
不唯书
书本是前人和别人经验的总结。读书是为了增加知识和见识,提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是为了作茧自缚。因此,决策者必须根据实践对书本知识进行修正、补充、发展和创新,而不是机械地照抄照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遇事念“本本”,决策看“条条”,活人做死人的奴隶,是不合格的决策者。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遗笑千古的反面教员,那便是马谡。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而且立下了军令状,以全家性命担保。临行之前,诸葛亮叮嘱再三,并制定了“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的正确决策,但自以为“素读兵书”的马谡,却教条主义地照搬。“凭高视下,势如劈竹”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等书本知识,忽视了双方力量的对比,不顾地形水源等重要而具体的因素,违背诸葛亮的正确意见,拒绝王平的苦苦相劝,采取了在道旁孤山上立寨的错误主张,结果丢失了街亭这一咽喉要道,不仅葬送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一路战果,而且断绝了30万蜀军的退路,如果没有诸葛亮随机应变,意气自若,巧施“空城计”,诸葛亮及其诸将,庶几成了司马懿的俘虏。
要自信
美围有个心理学家认为:“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就能成为怎样的人;你认为你能做什么事,你就能做。”此话虽然有些失之偏颇,但他强调积极的自我塑造,颇有见地。开启创新能力的第一步,是对于自己的创造能力充满信心。
要变革思维方式
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孤立的、线型的、一维的。它可能实现思维的小的延伸,但不能实现思维的突破。创新是一种突破。创新需要跳跃式思维的能力,它包括诸葛亮预设“锦囊妙计”式的纵向超前思维能力,诸葛亮集百家之长而又迈越百家的横向综合思维能力,还包括三维的、立体式的思维能力。
跳跃式思维是思维的突破和飞跃,表现为思维进程的超阶段,思维方式的多维和多层次,思维结果的新奇和水平。它象诗人的灵感一样,有时突然而至,有时戏剧性诞生,有时出现在朦胧的半睡眠状态,有时产生于从事其他活动期间,霎时把苦思冥想的诗人,带入一个豁然开朗的崭新境地。记得有个智力游戏,要求三刀把一块蛋糕切成八块。如果只在二维空间上横切竖切,充其量只能得到六块而已。这里需要的是三维思 考。只要从蛋糕的半截处拦腰一刀,问题便迎刃而解。许多棘手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这种思维能力,比如赵云使的“空营计”,诸葛亮用的“空城计”,无不是这种思维的结果。
发挥潜意识的作用
潜意识是一种本能冲动,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动机、意图的源泉。意识有时会限制人的想象,压抑本能的冲动。而潜意识却暗中支配意识,从而可以加快达到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