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不是无代价的: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攻击使日军十分恼怒,决心反击轰炸兰州进行“膺惩”报复。
此时,数量不足的九三式重型轰炸机依然只能充当配角,真正担任主角的还是装备“イ式重爆”的第十二航空队。
既然“天皇号”的试航是成功的,从2月12日开始,日军按照计划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对兰州的大轰炸。
不幸的是,“天皇号”的这次试航实际上暴露了BR…20型飞机上意大利的航空仪表所存在的重要问题——导航不够准确,特别是航程,方向计算经常出现误差。这是无论怎样写报告都无法改变的事情。在空袭兰州前的几次演练中,日军轰炸机部队与护航的战斗机部队无论如何也无法配合好,编队极为困难。当时轰炸机和战斗机航速不同,所以不能同时起飞,可是,“イ式重轰”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航向上出现,弄得日军战斗机疲于奔命。
考虑到运城到兰州航程远,气象复杂,战爆混合编队比演练更为困难,日军蛮性大发,干脆不要战斗机了,很自信地完全依靠轰炸机的相互掩护实施轰炸!
这倒也不是完全没人这样干过,美军早期在欧洲作战的时候也这样做过。不过,那可是用的如同刺猬一样的B…17,而且其中还掺杂有多装机炮,专门对付战斗机的改型战斗轰炸机。
1…29B…17轰炸机,因为全身带有大量自卫火炮被称作飞行堡垒。
就这样,也是损失惨重。
日本人不管这些,硬来
结果,中日之间1939年2月间在兰州上空先后发生三次大规模激战(12日、20日、23日),史称兰州空战。
那么,这几仗到底打得怎么样呢?
还是当时保留下来的照片说话吧。
这几张照片,都是2月23日日军“イ式重爆”空袭兰州之战中,随军上天的日本记者拍摄的,幸运的是,他活着落地了,这才给我们保留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
第一张,日军大队轰炸机耀武扬威,直扑兰州,真有遮天蔽日之感,简直需要给配个嚣张点儿的背景音乐。
1…30实在是要多嚣张,有多嚣张
第二张,接近目标,方头的イ式重爆外观十分明显。
1…31注意说明,远处右侧两架看来最威猛的,就是井关大尉的“ウ”号机和牧野大尉的“イ”号机。
第三张,不好,中国战斗机来了!
1…32在这张照片里,左侧日军宫岛、井关、牧野三机前方,可以看到一架小小的中国战斗机。
在这之前的2月12日,日军イ式重爆导航失误,飞临无防空也没有驻军的靖远县上空,发现飞错了方向的日军恼羞成怒,把所有的炸弹都扔到了这个小小的县城。此时,正是农历春节前夕,人们正忙碌着准备过年,突然降下的54枚炸弹把这座小城变成了一片火海。后来写下《日机轰炸靖远亲历记》的张尚瀛眼看着同学高志仁在日本飞机的扫射中拼命奔逃,等再找到他时,已经是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
中国空军报仇来了。
第四张,战斗打响了。
1…33在日军整齐的编队下方,可以看到一架急速接近的伊…15战斗机。
日军记者的标注说明,这架飞机正在向日机猛烈开火,而且紧接着井关机和牧野机就中弹起火,被打得倒栽了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飞机遭到攻击时,乘员耳机里一片“六,六”的惊呼。
原来,他们喊的不是“六”,而是喊的“柳”,因为这架从后下方向日机腹部发起攻击的伊…15战斗机作了个非常独特的滚转射击,这是中国空军名将柳哲生的招牌动作。能够从最初对日的残酷血战中活下来的中国飞行员个个都是空中高手,早就对此耳熟能详的日军都认为这架来攻击的飞机驾驶员一定是柳哲生!
击落“天皇号”背后的秘密(14)
实际上,根据中方记载,这名出色的中国飞行员,很可能是第十五中队的副队长余平想,他和李德标、陈崇文驾驶三架伊…15战斗机率先冲向日机。因为20日已经和日军发生过一次空战,他们对这种看似凶猛实则笨重的意大利轰炸机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熟悉,知道它腹部下方没有防卫武器,是攻击的死角,所以专门钻到它的下方往上打!
后面后面记者的飞机也遭到攻击,就顾不得摄影了,直到落地,才拍下后面的照片。
第五张,生还的“イ式重爆”。
1…34这架幸运的日军轰炸机竟然被打了一百多个窟窿。
被打怕了的日本陆军航空兵被迫提前中止对兰州的轰炸,估计,也是想给自己留点儿种子。
至于中国方面对兰州空战的记载,我就不再赘叙了,直接引用笕桥中央航校文史馆中《兰州空战》的记录好了,对比日军记载,无论是日军20日谎报击落36架中国战斗机(整个抗日战争过程中,兰州基地也没有损失过这样多),还是23日九七式丢了笨重的イ式重爆先逃,甚至日军指挥官的番号,都是很准确的。
12日上午10点半,日军三个轰炸机队的29架飞机从运城机场起飞,直扑兰州。由于领航判断失误,先遣的河岛轰炸机队的9架飞机,全部向北偏航,将兰州东北约一百公里外的祖厉河,误认为兰州以南的洮河,将靖远县城误认为兰州,便将54枚50公斤级炸弹全部投了下去。
其余20架轰炸机于下午2点到达兰州上空,展开轰炸。担任空中阻击的中国空军第十七中队直到这时才发现市区内有大量烟尘升起,而日军机群的位置竟比自己更高,于是纷纷提升高度追击日机,但为时已晚,未能创下战绩。全体飞行员觉得脸上无光,憋着一口气,准备下次与日机大战一场。
几天后,日军第一飞行团决定发动该年度对兰州的第二次空袭。作战任务除河岛轰炸机队改为袭击兰州西机场外,其他两个机队任务不变。
20日12点45分,日军30架轰炸机先后起飞。下午3点40分,服部机队的9架轰炸机升到四千米高度,排列成三个品字形,从黄河铁桥上空进入兰州空域。中国空军战斗机总队部总队长毛源初率领第五大队第十七中队的12架苏制И…15和И…16战斗机拦截攻击。第五大队的岑泽级大队长,首先将日军领队机击落。接着,日军僚机被第十七中队副队长马国廉击中坠毁。陈耀南死死咬住三架日机射击,直到看见日机落地着火为止。
下午3点50分,日军第二梯队田中机队的12架轰炸机,刚刚进入兰州空域,便遭到苏联空军志愿队14架战斗机的围攻。日军机群慌忙将144枚50公斤级的炸弹胡乱投下,夺路而逃。
日军第三梯队河岛机队的9架轰炸机,在兰州城内和西古城机场投弹完毕,正要返航,在机场东北角被中国空军第十七中队拦住,双方展开空中激战。
这次空战,中国空军共击落8架日机,白塔山的苏罗通高射炮击落1架,苏联志愿队损失1架飞机。日军向上司谎报击落中国飞机36架。而上司信以为真,根据这项离谱的战绩进行评估,认为兰州的中国空军力量已经瓦解,于是将第三次攻击目标从机场改为兰州市中区的中国第八战区长官公署。
23日,日军发动第三次空袭。他们改变花样,在发动进攻前一个半小时,以上次轰炸中受到重创的服部机队执行佯攻,轰炸兰州以东约二百六十公里的平凉,然后轰炸宝鸡,企图迫使兰州地区的中国战机提前升高,消耗油料,日军河岛机队和田中机队再乘机轰炸兰州。
河岛机队8架轰炸机和佐濑育三第六十机队的12架轰炸机,从运城出发,分别于下午2点53分和2点54分侵入兰州上空。中国空军第十五中队的3架苏制И…15战斗机,分别由余平想副队长和李德标、陈崇文驾驶,首先冲向日军机群。接着,第十七中队和苏联志愿队的28架战机从四面八方向日军机群展开攻击。
日军机群见势不妙,立即丢下炸弹返航。佐濑机队的九七式重型轰炸机具有转弯灵活和速度上的优势,遍体鳞伤地逃出遭到围攻的空域。河岛机队的意制菲亚特BR…20型轰炸机却很笨重,遭到中国空军和苏联志愿队的沉重打击。这一仗,中国空军击落6架日机,击伤其余的所有日机,对其中一架射中了153发子弹。
中国空军兰州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李逸侪先生,事后在《中国航空掌故》里提到此战:“兰州这两天空战,为我国空军八年抗战,历次空战中,创立了歼敌最多的辉煌战果。”
1…35兰州空战中被击落的日机残骸,イ式重爆的特征依稀可辨
中国空军并收集被击落的日机残骸,在兰州举办祝捷展览,饱受日军轰炸之苦的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这一仗,打断了日本陆航第十二战队的脊梁骨,也彻底打掉了日本陆军对于意大利洋大人的信心。此后,日本正式通知意大利方面,取消后续定购100架イ式重爆的合同。这种曾被日本陆军寄予厚望的“新式武器”,此后再也没有亮出什么光彩,悄然离开了远东的战争舞台。
这一年5月16日,藤田雄藏的葬礼在东京正式举行,他的学生饭沼驾驶航研机环绕空中,作为对他的送行。出席葬礼的多是身穿军服的陆军人员。
藤田曾经的梦想,似乎并没有多少人提起。一年半以后,饭沼被日军征兵,战死马来亚。
这,也算给天皇号事件,彻底地画了一个句号吧。
被遗忘的东北军铁甲列车部队(1)
战锦州——被遗忘的东北军铁甲列车部队
东北军这个名字,在西安事变之前,一直与九一八的耻辱连在一起。在我们的印象中,这支军队是“一枪未放”就全军逃入了山海关。然而,随着抗日史料的发掘,我们渐渐发现,在九一八事变中,尽管确实执行了“不抵抗政策”,但在日军攻占东三省的过程中,部分东北军官兵还是进行了一定的抵抗,如被隔断在北方的马占山将军、李杜将军所组织的顽强抗击,都给日军造成相当杀伤。根据日军纪录,中国方面的黑龙江省政府,一直到1933年初才撤入苏联境内,九一八事变后于国境内足足坚持抵抗了一年零四个月。1933年初日军公布在东三省的作战中,共计伤亡将近七千官兵。
即便是张学良将军在辽宁南部的本部部队,尽管由于节节后退最终不战放弃锦州深受责难,但也曾与日军展开过作战,有些战斗还颇为激烈。这些战斗,由于东北军整体的退缩而鲜为人知。1931年冬季,东北军与日本关东军的铁甲列车部队在锦州以北发生的连续战斗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的抵抗一度阻止了日军对锦州的攻击。
2-1这是一辆在战斗中被俘的中国装甲列车,从日军服饰看是在七七事变以后的战斗中被俘的,怀疑为平绥线上阎锡山军在平地泉放弃的原“湖北号”装甲列车。根据考证,在锦州前线与日军作战的很可能是它的姊妹车。
《日本近代战争史》在第三部“满洲事变”一章中记载了这次罕见的战斗,内容如下:
本庄司令官认为不能坐视支那驻屯军遭到围歼的危险而不顾(译者注:指的是当时中日两军在天津发生的冲突,日军以此借口试图攻击侵占锦州),因此决定尽快击破锦州附近的张学良军,控制山海关一线。在此决断之下,(关东军司令部)下令第二师团除留一部于齐齐哈尔以外,全军向辽西转向攻击。
11月26日午后8时,混成第四旅团占领新民,部队继续向西开进。
27日晨,以独立守备第二大队搭乘装甲列车为前部,混成第四旅团乘四列军列随后出发,计划午后混成第三十九旅团也从奉天向锦州进发。
27日晨9时左右,与从锦州方面开来的中国装甲列车部队遭遇,双方爆发战斗。双方都用装甲列车上装载的火炮向对方猛烈开火。中国军队最终后退攻击锦州的行动暂时中止。
而《朝日新闻》,随关东军南下的随军记者长谷川也在27日用特急专电的方式对这次战斗进行了连续的报道:
26日夜,在天津中日两军交战的消息传来,关东军司令部紧急编成装甲列车部队,二十七日晨,沿北宁线进发攻击锦州。5时33分,装甲列车从奉天出发,7时30分渡某河,8时与正肃清张学良公安队的我方斥候部队汇合,继续前进。(译者注:以上均为日本时间,比中国时间晚一个小时)
皇军以装甲列车开道,沿北宁线精神抖擞地向锦州前进。
27日上午10时,在北宁线白旗堡车站,皇军与敌人装甲列车发生战斗,战斗中敌人的装甲列车后退,追击的皇军在大虎山东侧与中国援军一六四团(译者注:当时中国军队前线并无一六四团,疑为东北军第十二旅六三四团或第十九旅六五四团)发生激战。
在大虎山以东双方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
中国军队控制大虎山车站。
日本军与中国军进行了罕见的装甲列车对战,尽管击退了敌人,但是在关东军的撤退命令下,退出大虎山,撤回巨流河、新民、白旗堡一带。
尽管日军描述中仿佛打退了中国军队在装甲列车掩护下的反击,但此后日军迟迟不动,始终与东北军对峙于大虎山一线。12月10日,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为了攻占锦州,向陆军省要求增派一个师团和增配重炮、山炮的要求。
2-2苏制装甲列车
装甲列车,是一种今天已经很少有人注意的武器,它依靠铁道进行机动,由多节装备大炮,机枪和装甲的车厢组成。由于它既有强大的火力与机动性防御性,又可以运载足够的步兵,在坦克发展成熟之前,装甲列车堪称陆地战争中最有威力的武器。装甲列车在苏波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大显身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日、波等国也都装备有成建制的装甲列车部队,在战争中起到一定作用。然而,与海上遭到淘汰的战列舰相似,随着航空兵力的发展,装甲列车也成为现代陆地战争中的恐龙,逐渐蜕变为对铁道和要塞进行保护的装甲炮台,并渐渐从各国军队中消失。在东方战场上,装甲列车之间的对战更是罕见。大概,这就是日方将这次规模不大的战斗写入战争史的原因吧。
然而,当我根据日方纪录查找当时战斗的记录时,却发现当时中国东北军的装甲列车部队,与日军的战斗并非仅此一次。在锦州陷落前,东北军的装甲列车部队在对日作战中十分活跃,曾起到相当重大的作用。
而通过对战斗细节的描述,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出双方使用的装甲列车,各是怎样的来源,拥有怎样的装备。
二
2-3在和东北军马占山部作战中,被马部摧毁的日军装甲列车,可以看到它的机车颇有小马拉大车的感觉。九一八事变后的战斗中,日军与东北军装甲列车相比战斗力实际上略逊一筹。
对于11月27日发生的这次战斗,中方也有纪录,阻击日军南下的中方部队主力,并非东北军正规军,而是项青山、耿纪周、王显臣所部义勇军,主力为“辽宁抗日义勇军第一路”项青山部。
在《九一八大事记》(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辑)中,东北军装甲列车参战的过程如下:
11月27日上午9时许,日军混成第四旅团先头部队在飞机、装甲车的配合下,开抵新民境内的青岗子附近,当即遭到埋伏在铁路两侧的抗日义勇军的阻击,被击毙多人。时有东北军的一辆装甲车滞留在白旗堡(今大红旗)附近,经义勇军动员,装甲车的爱国士兵也参加了阻击敌人的战斗。义勇军以装甲车做掩护奋力抵抗,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