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与变迁-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傻奈恼隆A硗庠谝帐跤肟颊剂煊蛞渤鱿至撕霉诺乃汲薄N蘼酃俜交蛎窦涠际詹亓舜罅孔髌罚氖詹丶一乖诓仄稬上加印迹来表示该作是真品或为本人所拥有,这往往更加提升了藏品的价值。当时还出现了详细的藏品目录与高深的鉴赏文章。同时古董业的兴盛也刺激了造伪业的发展,后者本身亦成为了一种艺术。
文学
尽管绘画艺术对于中国精英阶层来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天赋,漂亮的书法和文学技能(尤其是诗才)却是他们的必备才能。文字向来是备受尊崇,而作为获求功名之主要途径的科举制度更是抬高了它的地位。10世纪时私学与书院的数量大增,加上印刷术的发明,自然也推动了各种书写用具的发展,而文学、学术亦因此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六朝以来盛行不衰的诗歌艺术在唐朝达到了高峰,同时在形式上也更为自由挥洒了。诗歌到了李白( 701 一762 年)、杜甫(7 12 一770 年)手中可说发展到了极致。李白是个道家信徒,他喜好醇酒,常常自感怀才不遇,一生浪迹四海。据说他在船中饮酒醉后因捞月堕水而亡,这个传说恰合诗人之精神。杜甫则是一严肃的儒家信徒,他忧国忧民,感时讥世二唐宋时有名的诗人无虑数千,像以通俗语言人诗的白居易(772 一846年)在整个东亚地区都享有盛名。到了宋朝,由于题材渐渐用尽,诗日渐失去了活力,但还是出现了不少大诗人,如苏东坡(1036 一1 101 年),他不但是大书法家、一代文宗,亦是大思想家。
诗歌衰落了,而脱胎于唱曲的词却兴盛了起来。词的格式多变,语言通俗,起初只是不登大雅的小道,但到了宋朝,所有的大诗人(如苏东坡)都对填词乐此不疲。词到了后来亦日益僵化,而散曲则代之而起,成为元明两代最为风行的诗歌体裁。
晚唐和宋也是古文的黄金时代。韩愈(768 一824 年)一扫六朝以来讲求对偶、以浮华为能事的骄文风气,复兴了简洁质朴的古文。不过,此时古文已略显过时,又因为它以古代作品为范本,因此加大了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差异。但是反对僵化写作的斗争继续了下去。作为一代史家、思想家和词宗的欧阳修认为,作家应不拘一格地采用各种文体来自由抒发思想。这一观念无疑是受了禅宗语录和哲学著作口语化影响的结果。这一时期亦出现了两种全新的文学样式:戏曲与传奇(小说): ,这两种素来不人大雅之堂的文学样式在后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逐渐发展为高度成熟的杂剧与小说。当时这种大众文艺的兴起,显然与教育程度和中国文化都市化程度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晚唐与宋代文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大多数的诗人、词家与学者都属于士大夫阶层(尽管有些人怀才不遇,如李白和杜甫)。反过来,大多数大政治家亦是杰出的文人,像政坛强人王安石就是一位有名的诗人。先前诗人、学者、官员这三种身份是径渭分明的,但宋代儒学发展出的理想人格却是身兼学者、诗人、政治家甚至哲学家与画家的全才型人物:
学术研究
晚唐和宋代的学术研究也有巨大的发展。此时编撰了更为严整、完备的官史,另外还出现了新式的史学作品。当时文献之充足翔实,完全有可能撰写一部新的通史。司马光(1018 一1086 年)不仅是以反对王安石新政而著名的守旧派政治家,他主持编写的《 资治通鉴》 亦成为司马迁的《 史记》 之后又一部伟大的通史。该书分294 卷,按照编年顺序讲述了上至公元前403 年下迄公元959 年间1362 年间的史事。“资治通鉴”这部书名反映了中国史家的所有理想,即“以史为镜来帮助朝廷进行统治”之意。
12 世纪时,在朱熹的指导下,人们对这部大书的文献材料进行了删节与加工,编成《 通鉴纲目》 一书,其中对史实进行了分类,着重强调历史的道德教育意义。袁枢(1131 一1205 年)亦在《 资治通鉴》 的基础上,分事立目,钞辑了《 通鉴纪事本末》 一书。这3 部书成为后世中国学者了解中国历史的必读书目。
类书编撰亦于此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像801 年成书的《 通典》 96上年成书的《 唐会要》 均成为后世新型百科全书的雏型。后者作为提供前代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主要信息源,逐渐替代了官史在这方面的作用。
六、新儒学(理学)
新思潮的兴起
晚唐和宋代兴起的文化心态与正统哲学对中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19 世纪。在这一思想动荡的时期里产生的理学(西方称为“新儒学”) ,成为后世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直到19 世纪西方思想涌入以及20 世纪政治、社会革命的进一步冲击下才告崩溃。
理学之所以兴起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中国在外族侵略下产生的“内转”。唐朝时国力强盛,人们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也能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外来文化。如713 年一位伊斯兰大使因为宗教的原因,拒绝向皇帝行跪拜礼,而中国人也就放弃了这项礼仪要求,这与清朝对待欧洲使节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但到了晚唐,汉人对“蛮夷”的恐惧与憎恶增加了。如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一向受到攻击,此时排佛的活动也愈演愈烈,像韩愈在819 年为反对皇帝迎佛骨而写的一篇奏章即是其标志,在此20 年后就发生了“会昌佛难”( 841 一846年)。
儒学复兴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古代政治理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六朝时的混乱政局已成为遥远的记忆,重建的官僚国家对文人官吏的需求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作为考试内容的儒家经典再度受到人们的重视。当然,儒家思想在佛法最盛之时亦未销声匿迹,并且在帝国重新统一后稳步发展起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到了9 世纪,儒家的文人士大夫渐渐摒弃了道家反对政府统治的思想,对佛教反对社会的思想同样也大加挞伐。
不过,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现,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在学者们看来,当时的社会与经典中所描述的社会显然颇有不同。理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续先圣的道统(即恢复他们心目中的上古理想社会),但他们是按照新的思路,出于维护当时社会利益的考虑来完成这个工作的理学家们深受佛学的影响,许多人在早年曾是佛道信徒,有些甚至还在禅院里修行过。佛教使人能够进行一些形而「的思考,而理学的一个新贡献就是援佛道术语入儒发展出一套形而上的儒学体系。
因此,理学就和汉代儒学一样,是融汇了当时各种思潮的产物。不过理学基本上摒弃了道家追求长生不死和佛教注重神性与来世的思想。它与中国古代思想一脉相承,重视的是世俗的社会性和政治性事务,特别是伦理直德问题,另外也同样具有不可知论和无神论的倾向。
新儒家及其思想
以辟佛而闻名的古文大师韩愈可称得上是第一位伟大的新儒家。11 及12 世纪是思想大动荡的时期,这时出现了许多思想和学派。像陆九渊(号象山,1139一1192 年)创立了一种类似禅宗的注重个人体悟的思想,其思想于明时大行于世。11 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则代表了儒家中务实、入世的一派,而同时代的欧阳修、苏东坡亦领导了另外几派重要的哲学思潮。
在王安石的反对派中,有几位成为后世理学的创始人。第一位是周敦颐(1017 一1073 年),他从《 易经》 中拈取“太极”一词,演绎出一套阴阳五行所组成的宇宙构成论。这一思想在“二程”即程濒(1031 一1085 年)、程颐(1032 一1107 年)手中更趋完善。程颐还从《 礼记》 中抽出《 大学》 一章,连同《 孟子》 、《 中庸》 、《 论语》 放在一起称为《 四书》 。《 四书》 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教材。
朱熹(1130一1200 年)是集理学之大成者,其地位类似基督教中的阿奎那(Aquinas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他都是一名完美的儒家信徒。我们上面曾介绍过,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曾一度人仕,但他首先是儒家经典的大评注家和古典时期之后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他对理学贡献之大,以致于理学在东亚常常又被称为“朱子学”。
按照朱熹创立的形而上学体系,万物以“理”(先天的模式)为本,以“气”( “以太”或物质)为源。如房屋的范式为“理”,砖木则由“气”发展而来。一物各有一“理”; “众理”之全则为“太极”,理之与太极,是“月印万川”的分享关系。
这种思想显然是受了佛学的影响,同样,宋代理学家借用佛教思想的概念,发展出一套用太极、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来表示的万物演化循环的理论。但理学思想的核心一如一旱期儒学,强调将其思想应用于伦理、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实践之中。后世之人往往不加思索地信奉理学,对他们而言,理学中的伦理和社会思想确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宋代,孟子的“性善”、“修身”学说与荀子的“性恶”、“化性起伪”学说之间的冲突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朱熹一派肯定了孟子的观点,认为人性的“天理”自然是纯洁、善良的,它是“仁义礼智信”这“五德’的根本。不过,“天命之性”总是受到“气”的遮蔽而不尽完善,故而需要放弃“私欲”服从“天理”。这样,教育就变得就一十分重要,“修身”更是必不可少。儒学在宋代理学思潮中发展到了极致,其核心内容融汇了孟子和宋代士大夫的思想。首先,理学对以家庭为中心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该词首见于《 孟子》 )格外重视。需要指出的是,这五伦中除了朋友关系之外都是权威或服从的关系。其次,是儒家仁慈君主的政治理想。国家被视为是一个大家庭,君主同父亲一样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像孟子所强调的,他必须具有完关的道德。最后是在百官体系和科举考试中得以制度化的士大夫理想,即循规蹈矩的德才兼备者应成为社会的表率与大公无私的统治者,并且有责任不惮天威向皇帝进行劝谏。
文化发展的停滞
朱熹死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1313 年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必须以其所著的《 四书集注》 作为答题的依据。结果,朱熹的学术和哲学就束缚了中国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理学因此推动了中国前现代时期独特的稳定、因循守旧型社会的形成。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发展停滞,与欧洲相比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宋代以后中国文化与制度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 世纪时积弱不振,面对同一时期强大起来的西方文明几无还手之力。中国的这种惰性常常被看成是历史的悲剧,亦成为后世民族耻辱的根源。不过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对于这一时期的中国人而言,政治与社会的高度稳定,总归要比同时期欧洲所经历的生活、思想动荡更为可取些罢。文化迅速变化的西方社会中孕育了当今世界上高度不稳定的文明类型,生活在这种文明中的人,可能也会羡慕中国在13 至19 世纪所享有的和平与稳定呢。
问题是:中国人是如何获得长达800 余年的稳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在13 世纪形成了一种平衡,并且在当时的思想、技术条件下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种完美的平衡到了19 、20 世纪,在经受了外界的剧烈破坏和撞击仍未完全打破。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中国人为他们辉煌的过去而感到骄傲,大约也是很有道理的。
第07章 汉人与胡人:蒙古帝国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13 世纪到19 世纪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其间先后出现了元(1271 一1368 年)、明( 1368 一l644 年)、清(1616 一1911 年)3 个朝代,其中社会动荡主要出现在王朝统治的末期,即14 、17 、19 世纪。
不过在这种稳定的统治中有一点令人感到不解,即元、清两代的异族统治者竟能统治偌大一个中国并且被中国人奉为正朔!中华帝国不仅包括长城以内的农业地区,亦包括位处亚洲腹地(特别是蒙古与满洲)的边缘地区。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像汉、唐、明3 朝,往往控制了这些地方,但在国力衰败之时则往往受到该地少数民族的入侵,长城以外的少数民族会占领并统治帝国的部分地区。不过他们常常借用汉族传统的典章制度,并通过庞大的官僚机器来巩固大一统的统治。中国政治秩序之所以格外地稳定,部分原因就在于中国能够容忍异族(尤其在外族势力强大的时候)的统治并保持自身的基本特征不变。
下表是中国历史上北疆草原曾经出现过的主要“蛮族”及其所建立的国家:
这些民族在历史上曾不断被汉人或继起的少数民族向西驱赶。早期各蛮族多属土耳其(突厥)语系,后起的各蛮族多属蒙古语系。这些游牧部落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南下入侵中原,从而形成有规律的政权循环现象。中国的政治生活无时不受到这些“蛮族”的影响,这主要是地理上的原因:耕地与草原相毗邻,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都有着各自难以改变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降水。亚洲大陆腹地气候干燥,只有内陆河,因而无法大面积发展农业。青藏高原和蒙古草原由于水资源缺乏而人口稀少。“蛮族”地区几乎是汉人区的两倍,但人口只是汉人的1 / 4 。因此“蛮族”的力量从何而来便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当“蛮族”进入长城以南时,常常具有军事上的优势,那么这些人的晓勇善战又是从柯而来的呢?
一、草原社会
草原居民主要靠畜牧为生。纯粹的游牧民族中,羊和马就构成了他们全部的经济生活。羊皮可制衣,羊毛可制毡,人们吃的是羊肉,并用马奶、羊奶制取奶酪与奶油。女人们收集畜粪做为燃料使用,男人们以马代步,照看羊群、马群,骑射作战或狩猎。另外有时也靠骆驼来穿越沙漠、用牛来驾车。只要能通过定点市集换取来粮食、织物、菜及其他“奢侈品”和制造武器的铜铁金属,他们并不需要什么农业。,在短期内他们能够自给自足,但长远来看也并未完全割断与商业地区的关系。由于城市不可能在草原上获得发展,草原的文化和技术发展就受到很大的局限。居民的财富主要用在了妇女们的首饰上,他们主要的艺术形式是称之为镰饰的金属动物造型。(这种艺术广泛分布于从伏尔加河下游、里海到阿穆尔河的广大亚欧草原)他们的语言文学非常落后。其宗教为原始的萨满教,由巫医请神驱鬼,与通古斯族、美洲印第安人不无相似之处,“苍天”则是他们共奉的尊神。
牧民们的迁徙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随着季节变化进行,如人冬前将畜群迁移到避风的山谷地带,次年开春时再迁回到平原上来。寻找牧场是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利,迁徙并不是为了开展农业生产而争夺耕地。部落酋长随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草场并有规律地组织部落的迁徙,对定居生活,如犁地、收割、盖房、修路可说毫无兴趣。牧人完全靠天吃饭,因为一场大风就有可能摧毁掉畜群。居住在农业区边缘的半游牧民族,也同样过着这种不稳定的经济生活。他们无法积累财富,这就促使他们一再扩大与中原的贸易或进行军事扩张。游牧民族是没有什么财产的,与人烟稠密的农业区人民相比,他们的生活总是相对贫穷一些。
草原上的牧人、猎户与农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