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与变迁-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 世纪越南国力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越南国小地狭,北部的河内三角区曾是历史悠久的人口、生产和权力中心。后来西贡南部的泥公河三角区受到了接管,该地相对比较落后,不过是越南扩张国土的前沿。而阮氏王朝新都顺化位于一片狭窄的沿海耕地上,则担负着融合南北、统一全国的任务。从社会环境讲,由于存在着非越南的少数民族,统一受到了阻碍。越南处于印度影响下的东南亚和中国两大文明的夹缝中,很难像中国那样获得民族和社会的一元性,与朝鲜和日本相比也差距极大。儒家政权及其官僚制度模糊了村社之间极大的差距,但是无法依靠一批受到正统思想灌输的乡村精英或绅士阶层在效忠朝廷的同时治理乡间。杂棵性的教派极易兴起并滋生力量,同时地方豪强还拥有私人武装。
法国的入侵
由于越南海岸边境线太长,更是难以控制,在法国传教上的努力下,天主教遂稳步发展起来,对此阮氏王朝的统治者几乎完全无能为力。在外国积极进行了两个世纪的基督教汉化活动之后,基督教在当地深人人心,其教众超过了在中国的教徒人数,同时,在政治上、村仇械斗等方面也都受到基督教深刻的影响。阮氏王朝是在儒家道德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嫡长制度进行统治的,现在统治者及其保守派支持者都日益感到国外宗教的威胁。他们对此进行了抵制。直到1860年的20 余年中,约25 名欧洲传教士和300 名越南传教士,还有大约3 万越南教众在这场宗教迫害中被杀害。这为法兰西帝国的创建者提供了一个求之不得的侵略机会。
法国一直苦心孤诣地试图与英国并驾齐驱,但是由于对发展外贸缺乏相应的兴趣,野心勃勃的拿破仑三世转而大力提倡在东亚传教以扩大影响。法国曾在1857 年至1860 年与英军一同进犯中国,同时还入侵越南,并于1859 年占领西贡,然后又攻下了西贡周围的三个省。随即越南南部发起了抗法起义。越南官员逃走了,这样法国无法通过他们进行统治,因而只能直接进行统治并建立了交趾支那(Cochin China )殖民地。同时,法国看到有可能在泪公河上同中国进行贸易,于是从1863 年到1864 年在柬埔寨附近建立了一个保护领地。法国主要通过法国海军才得以占领南部越南。商人那时几乎还未出现。传教士只起到了辅助作用,从1866 年到1868 年在泥公河一带的地理考察充分激发了法国民众建立印度支那帝国的兴趣,但是考察结果只是表明无法经泥公河进入中国西南进行贸易,这样一来,法国的兴趣就转移到了从东京(北析)走红河一线。在这里,法国侵略者在同英美争夺霸权的同时感到重振了法国的雄风。
中法战争
19 世纪80 年代“安南”(即中国和西方所称的越南)同时接受法国和中国的统治。由法国治理,是奠定在1874 年法越条约的基础上,而由中国治理,则是基于越南统治者自1664 年以来向清政府朝贡约50 次这一事实,(最近两次朝贡分别是在1877 年和1881 年)。但是法国在南部控制着其殖民地交趾支那(Cochin China ) ,在越南首府顺化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越南北部中越边境的东京(北析); 10 余年来陷入混乱之中,中法之间相互产生了敌意。在这里阮氏王朝的统治不得人心,同时中国的非正规军队― 太平军和云南回民起义军队的残余也渗透了进来。随之产生的混乱状况使法国未能得到条约中规定的权益,如在红河上进行贸易等等。越南统治者支持中国非正规军对抗法军,又请进中国军队来打击法国及中国的非正规军。最终法国于1882 年占领了河内,通过条约在安南建立了一块保护领地,随之法国不得不马上派遣增援军队。中国于1883 年越过边境从云南和广西向东京(北折)派遣了正规军队,同当地严阵以待的法军展开了较量。1883 至1885 年的中法关系是敌意与谈判共存,不仅使人感到眼花缭乱,后世的历史学家们对此也感到迷惑不解。其中一个极为复杂的因素就是当地政局混乱,同时交战双方的议和人员又都受到自己同胞的挟制,一经战败,败方的战争呼声就更加高涨。在同沙俄的伊犁危机中,清政府内阁中已然出现了主战派。在19 世纪60 年代和70 年代两次镇压起义之后,中国官员有很多是穿着文官服色的老军人,这些人由于清政府在中亚取得的胜利而信心十足。北京的六七名年轻的学士组成了“清流党”( “purification clique” ) ,宣扬在外交上要采取最强硬的政策,以武力对抗武力。一些动辄便上奏折的人为讨好慈禧太后,纷纷攻击洋务派官员,,并且主张对俄法采取战争姿态。1884 年,法军一再击败清军,导致恭亲王被免职,军机处被解散,这样,“清流党”迅速掌握了权力。然而,随着法军的节节胜利,他们只是一再尝到失败和受挫的滋味。张之洞(1837 一1909年)是这个团体中最有能力的一位,也是惟一掌有大权的人。张氏于1884 年成为两广总督,他全力主战并于此显示出了他的务实才能。
中法双方几乎在刚刚出现敌意时就开始谈判了。最终1884 年5 月李鸿章同一名法国海军军官达成了《 李福协定》 ,其中规定中国撤军并允许法国通过东京(北沂)进行贸易,而法国则保有安南及条约中规定的权益,并且不向中国要求赔款。主战派为此上了47 道奏折痛低李鸿章,朝廷也不愿失去宗主国的地位,而在此之后中法之间的敌对状况并没有停止,时有零星战斗发生,伤亡更为惨重,谈判亦往往破裂。罗伯特? 赫德身处清政府内阁之中,却并不为中国服务,而是同法国开始了秘密会谈二1885 年他派遣海关的伦敦特使前往巴黎,并依靠法国朝廷在《 李福协定》 的基础上同中国议定了和约。李鸿章于1885 年6 月在和约。签了字延长了一年的敌对状况使中国耗资巨大。一支法国舰队于1884 年8 月进攻了台湾北部;在福州湾则停泊了另一支舰队,同清朝新建的福建水师舰队的11 艘小型福州造木制蒸汽战舰停泊在一起〕 这八艘法国军舰比中国战船大,船上大炮的威力也吏强清政府五周以来犹豫难决,任由法国的最后通碟于8 月23日失效,于是法军在几分钟内摧毁了中国的9 艘战船,其中包括1866 年在法国工程师帮助下建成的船坞。
法军的陆上优势则没有那么明显。骄傲自大的法军经常在东京(北沂)的丛林中受到中国人和越南人的伏击。法军占领了河内一带的三角区,并往北向广西边境上挺进,最后占领了镇南关以南的谅山。1885 年3 月中国出其不意重新夺回了这一战略要地,从而导致了法国内阁的垮台,这为中国多少挽回了一些面子。反法战争是中国自19 世纪60 年代“自强”运动开始以来第一次抗击现代化敌军的自卫战争。它揭示了如下一个重要事实:没有现代化的组织和领导,现代武器装备就相对难以发挥作用。如果中国人没有受到一定的训练,不讲战术没有后备,消息闭塞,缺乏战略和统一指挥,那么欧洲最好的大炮到了中国人手里也是没有用的。例如,福州湾距海约20 英里,由一条狭窄的海路与海相通,沿途的炮台配备有克虏伯和阿姆斯特丹最新生产的大炮。然而,由于指挥极为混乱无章且不够果断,不但现代化装备无法发挥效力,就连传统战术也不能起到阻挡和遏制法军的作用。中国在1884 年拥有50 余艘大多数在中国制造的现代化战舰,然而这些战舰却分成了4 支舰队,号令并不统一,如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就分别归南京和天津管辖。这两支舰队比广东舰队和福建舰队都大,但只是防守在自家海域上。一则出于谨慎,二则官员各自保存实力并相互倾轧,因而水师未能统一作战而被敌军各个击破。
然而,同法国的战争也导致了另一结果,即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人民纷纷起来奋勇抗敌。在广东,即东京(北沂)军队的主要根据地,情况更是如此。广东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传统由来已久。对法国人进攻的恐慌、中国政府在福州大溃败之后向法国宣战及张之洞按照旧俗用现金悬赏法军的人头― 所有这些都使广东人民的抗敌精神更加高涨。法国侵略者,特别是天主教和新教传教士,甚至还未侵古广东就开始在各地滋事掳掠了。香港的现代化中文报刊媒介面向当时的比文人学者阶层更广泛的社会,进一步向读者报道令国人激奋不已的消息,这似乎也激发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全国性民族主义运动。
中国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
1885 年中法战争结束之后的10年中相对太平无事。由于俄国、法国和日本在边境地区的侵略,中国相应地将主要力量放在了加强军事和海军建设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他们多方进行努力要使国家防御体系实现现代化,但由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一改革只能依赖于在位者能继续推行它的改革措施,然而当它触犯了当地官员的既得利益时,其改革亦往往付诸东流。
台湾于1885 年从福建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省。在台湾,这种依靠某个官员来维持发展的状况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以士大夫为核心的保守派的利益相对薄弱,这样台湾的首任总督、李鸿章的一名副官刘铭传,就得以在其六年的任期内取得一些颇有影响的成果:在首府台北建成了一个军火库,以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澎湖列岛为核心创建了一支海军,在土地测量和人口登记的基础上改革了土地税,同时建成了其他一些现代化设施。不幸这位总督并非真正的孔门学子出身,而是从办团练协助李鸿章镇压太平军、捻军起家的,保守派对他大加攻汗并导致1891 年刘铭传被调离台湾。
张之洞在地方上推行的改革则更为有力。同法国人交战的惨痛经历使张之洞转而相信有必要进行现代化改革。1885 年以后,就地方影响和官方政治而言,张氏成为李鸿章最主要的对手。尽管张之洞自1885 年至1889 年任两广总督、自1884 年至1896 年任两江总督,他的主要地方根据地是在武汉三镇(即汉江汇人长江之地,武昌、汉阳和汉口的合称)。他分别于1889 … 1 894 年、1896 一1907 年担任湖广总督,前后共巧年时间。这一漫长的任期使他得以完成发展地方力量所需的种种规划。他培养了一批自己的部下,在地方有自己的税收来源,建立起了军队,兴办工厂并获得了政治上的靠上' 上。由于张之洞过人的才华及其在抗击外国侵略战争中立下的功劳,他着手现代化改革时不至于像其他人一样受到保守派的攻击。同李鸿章相比,他做地方官长晚了20 年。他不像李鸿章那样在政坛上呼风唤雨,但是他更为刚正廉洁,一心希望人们能接受现代化的观念,并使之在理沦卜与‘} ,国的传统血.脉扶件,
张之洞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现代化机构,但这时他却不得不直面这一事实:“自强”不断危害若儒家秩序的根本支柱例如,国家要自卫,就得在军校中培养有文化的军官,即军人须同时又是文人。这就破坏自古以来重文轻武的传统:再者,军队统领须掌握实际作战的技能,这又模糊了上等人(“劳心”的文官)和下等人( “劳力”的工匠及其他小民)之间旧有的界限。张之洞为了加强军事防御而不断吸收西方技术,同时他也一直努力试图保存中闰的传统学术和传统价值。张之洞成了通过改良来“自强”救国一一即使用西方技术为中国服务― 最主要的发言人。
加强国防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海军:1885 年法军摧毁了福建水师之后,当局认识到海军必须要有统一的指挥,于是在北京成认了“海军衙门”。然而,实际上分驻沿海4 个地区的4 支舰队依然受到地力一力量的控制。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创建了海军的主力部队北洋水师。他同外国工厂签订合同,在中国北方修建炮台和基地,其中包括旅顺的海军基地和威海口的兵备库。不同于福州继续修建自己船舰的做法,李鸿章向英、德等国的大军火商购置舰船,一位英国海军官员直到1890 年一直都是他的主要顾问。那时李鸿章的北洋舰队总共拥有大约25 艘船舰,其中9 艘为现代化的战舰。
然而,这时清政府却打算在北京西北建立一个新的皇家园林为慈禧太后1889 年归政后休憩之用,这就结束了清未建立海军的一切努力。昆明湖上著名的大理石船便是这一情形的缩影、它令人回忆起就在4 个世纪以前因奢糜而使明朝衰落的万历皇帝的奢华排场。宫中大太监和其余朝臣都极力促成此事以便中饱私囊。内务府向各省以“海军费用”的名义征集了大额税款并向怡和洋行举贷这样,在19 世纪9O 年代早期,清廷为修建颐和园花费了上百万两白银,北洋海军却从此再无军费补给,而同时代欧洲海军发展突飞猛进,同时日本海军也新增了9 艘快艇。清朝的某些舰队甚至还在旅(顺)大(连)港(Port Arthur)和芝翠之间开始运送乘客。到了1894 年,李鸿章意识到他的舰队不尽如人意,于是竭尽全力避免同日本海军开战以求保存实力。
三、中日甲午战争
朝鲜北部像越南北部一样,于公元前108 年同属汉朝统治下,在此400年后也一直处于中国文化的辐射之下。
朝鲜于7 世纪时完成了统一,其文化模式主要仿效中国。越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变体,但其中亦混杂有东南亚文化的因素,而朝鲜却转化吸收了中国文化中的所有主要特点以为己用。这样,尽管朝鲜同中国有着不同的语言和历史,朝鲜人民又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朝鲜仍是中国的第一号朝贡国、因此朝鲜统治是极为保守的。王氏高丽于935 年重新统一了朝鲜,其统治维持了470 多年,此后李朝(1392 一1910 年)继起,其统治持续的时间相当于明朝和清朝两代之和。
越南由于地理条件极为不利,一时沦为欧洲列强进行海外扩张的目标,朝鲜也同样由于地理的关系,正好处于中、日、俄止个帝国交接和冲突之地。而且,全方位的汉式儒家教育,尤其是朝贡制度,都显然给朝鲜造成了破坏性影响。朝鲜几个世纪以来的外交往来仅限于按时向中国朝贡,有时也向日本进贡.尽管当时朝鲜的国力十分微弱,但朝鲜国主仍对所有同西方的接触抱有极大的敌意。他们顽固地坚持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直到被迫学习外交艺术时已然大势去矣。朝鲜不能当机立断明确目标,因此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因为帝国主义在这里的侵略扩张和在别处一样,尽管后来难以抵御,一开始却似乎只是在外围即从思想上构成一定威胁。
朝鲜的叛乱和复兴运动
朝鲜在19 世纪80 年代遇到了来自国内和国外两方面的危机,一如中国和越南两国早些年的经历。国内一个宗教组织领导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是几百年来破坏性最大的一次。这次起义主要是由于人民的贫困和政府的昏庸,太平军起义失败和外国入侵中国的恶讯也同样激发了朝鲜人民的斗争。然而,朝鲜的国内叛乱及其与国外宗教的关系和中国的情况不尽相同。天主教首先由北京的耶稣会会士通过中文传教材料传入朝鲜,后逐渐以“西学”闻名。到了18 世纪末,中国第一批天主教传教士才进入朝鲜进行传教活动。基督教由于发展了一些教徒,于是马上在1801 年及以后作为异教和国外敌对力量而受到迫害。这样,在朝鲜的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