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武帝杨勇新传-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待完陆续赶来的各国家使臣、国王,杨勇智并没有让他们回去,而是在京城让人好好地招待他们。过了一日高丽国王也来了,又过了两日,再没有使臣到来。这时杨勇智把这些国家的使臣和国王们召集到殿上,这几日这些使臣国王在长安待都是心惊胆战,不知这隋国的皇帝要把自己怎样?会不会把他们都囚禁在长安,特别是那些亲自出马的国王更是心烦意乱,虽每日有人陪着游山玩水,可哪里还有心事游玩。听说今日皇帝召见,心中轻松了些许,不管这样,有一个结果总比在这心烦意乱干等乱猜疑要好。
杨勇智坏坏地看着下面几十个人,对陈公公点了点头。陈公公摊开圣旨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大隋国是个仁爱友好之国,朕也是个仁爱之人,只要愿意臣服我国的,一视同仁,各国要本着和平、睦邻友好的原则交往,你们都是我国的子民,大家都是兄弟,各国不可私下相互攻击,有仇有恨,从今日开始一笔勾销,谁国要是攻击别国,那么他就是大隋国人的敌人,大家都可以群起而攻之。有什么矛盾,应该互相沟通,也可由隋国派人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中。”
陈公公顿了顿,看下面的一个个面露喜色心中笑道“好戏在后头,别高兴太早。”咳了两声又念道:
“但是,为便于管理,凡是自愿取消国号和我国大统的,在所属地设若干州,一总督府,由所属国王任总督,享受皇族待遇,总督职位世袭,朝庭派行监使,监督总督行使职权。对于不愿取消国号的,派使臣设使馆,以便信息畅通。”
下面的个个脸上露出惊讶之色,和刚才判若两人,那些国王们更是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办,同意吗?自己就不是一国之王,还在行监使的监督下当官,这是他们不愿意的。可要是不同意,怕也是不好过,怎么办?而那些使者,则更加心胆俱裂,自己不是国王,根本做不了主,只得看着那些来的国王,大家大眼瞪小眼不知该怎么办?
这时,从大殿外走进一个人,众人向外看,只见启民可汗大步上前跪在地上,叩首道:
“臣愿意取消国号并入我国,臣还希望陛下能同意我族人改用汉姓,穿汉服,学习中原文化,农耕制造,以表我族人之诚恳,望陛下准许。”(史上确有记载,这启民曾向杨广提出和这差不多的要求,只不过杨广没同意罢了。)
杨勇智正在当心,万一这些木头脑袋不同意怎么办,见启民为自己打了回场,甚是高兴,走了下来,扶起地上的启民道:
“启民来啦!多日不见你消瘦不少,起来吧!你是朕同生死的兄弟,朕哪有不同意的,朕准了,朕姓杨,就赐你杨姓吧。”
启民可汗又一次跪谢,这时犹豫不决的各国国王站不住了,这东方有能力和隋国对抗的也只有强悍的突厥,现在连突厥都愿意取消国号并入隋国,你一个小小国家有什么权利敢不同意,这个榜样的力量实在太震撼了,一个个国王都是争先恐后地跪下,生怕跪迟了得不到主子的赏赐一样,而那些使者可就麻烦了,自己不是国王,无法代替主子做决定,跪也不是,不跪又不敢,只得跪下无语,这时就恨不得自己就是国王,免得自己尴尬。
问题简单了,那些由国王亲自出马的,没有不同意的,而只有使者来的,回去与国王商议后再定。
大宴这些已不是国王的总督,众人皆醉,也不知是悲醉是喜醉,反正都醉了。
杨勇智参照西域,也在这些地方设了汉学堂,汉文、数学、地理、医学、音乐、绘画、农技等无所不教,把教学先生的“先生”称谓改为与21世纪接轨“老师”由朝庭委派,不够的面向全国招聘,许以丰厚的月俸(杨勇智当上皇帝后,就把原来的以粮代俸的做法,改成用银子发俸。)。
许有半月,那些原没有来的国王都亲自来到长安,接受杨勇智的任命。除了百济、新罗、倭国三国不愿取消国号外,其他各国都自愿取消国号并入隋国,这时的隋国国土面积已空前强大,西接波斯,南连天竺。杨勇智忙不过来,人员告急,装备不足,长安出城的四个方向人声鼎沸,马畜涌涌地向四方各地奔去。
同时,国内各地也是都成立了学堂,由当地官府组织解决师源,又在长安郊外建立了一个高等学府“隋国皇家学院”,老师都由原来太学院的老师担任,招全国各地优秀的学生。在这背景下,专门的教育机构不可以避免地要建立起来,而且现在的朝庭机构也必须改革。
于是杨勇智把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取消,强化政务院的功能,并保留原六部的基础上,新设教育部、外事部、商部,这些部都归属于政务院,原来由三个首相分管的各部打乱重新再分配。
办完这些事,杨勇智轻松了许多,现在只有远洋船队没有传来消息,不过杨勇智并不担心,他相信海生和贾明,更相信自己画的地图,以船行速度应已到达,哎!可惜这年代没有电话,这消息传递的实在是慢,有什么新方法可以增加消息传递的速度呢?鸽子!对就用信鸽,据记载: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广州等地,已开始用鸽子通信,在《唐国史外》中就指出‘南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安南、广州舶发之后,海路必养白鸽为信,舶设,则鸽虽数千里亦能归‘。这说明在海上的中外劳动人民已用鸽子传递信书,以向家人报平安。唐宋时期,养鸽之风极为盛行,在当时杭州一带,以养鸽为乐,在鸽腿上系上风铃,数百只群起群飞,望之若锦、风力振铃,铿如云间之珮。记载的开始大量用信鸽传递信息的时间也差不多是这时候,不如就从我这开始吧!
让人打听长安内所有的养鸽户,其中即有一些官员也养鸽子,于是把有养鸽的官员叫来,专门成立了一个信鸽署,地点在长安西城外,信鸽署官员就由养鸽多的官员担任,并把民间精通养鸽的人招进信鸽署,给予一定的官职,这些民间养鸽人没想到,这养鸽子还能吃上皇粮,都是欢喜万分地带着鸽子上任。
第五十二章 海那边的消息
五月下旬,天气温度已开始有些燥热。远洋船队护卫分队的一半舰船按计划回来,护卫分队的指挥使刘滨来不及休息,风尘仆仆地向杨勇智报喜,在书房内,看着刘滨那气喘吁吁的样子,知道他要说些什么,让刘滨坐下休息一会,把元严、杨述、高颍、长孙晟宣来,自己已知美洲的存在听了也许激动不起来,可是元严他们听说就是另一番景像了。
元严、杨述、高颍、长孙晟听说皇上宣召,一路不敢怠慢,进去后见刘滨坐在那,都有些吃惊,但也都明白叫他们来所为何事,杨勇智见人都到齐,对刘滨说道:
“刘爱卿,现在你可以说了。”
刘滨拍了拍还是有些激动的胸脯说道:
“陛下真是神机妙算,在大洋的那一边,果真有一块广阔的陆地,那些也有土族居住,这些人脸身子都是红的,他们都是松散地分部着,各有各的领地,用的大部分是石器,目前好像还没有形成国家。按照皇上给的信囊上的旨意,我们把那命名为北华洲,那些土族人命名为印安人,并在目的地的岸边,选址准备造一座城池,按计划,留下一部分护卫船队,小臣先回来为皇上报捷。”
元严、杨述、高颍、长孙晟听了都是激动万分,没想到天那边还真有陆地,于是都是争先恐后地问刘滨各种问题,而刘滨因达北华洲后,只呆了几天,见那些土族不具有攻击性,在海生催促下才回来报喜,他也不知道多少事。杨勇智有些好笑,你问他干吗?别以他去过就会知道多少,也就一知半解,还不如来问我呢?我虽在21世纪只去过一次,但是美洲历史我还是知道的。在刘滨快要穷词句默的时候,杨勇智对几个高兴坏的臣工道:
“好了,都别再问了,朕有话要说。”
刘滨终于解脱,众人坐下后,杨勇智说道:
“这次你们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完成任务,朕非常高兴,你们的功劳是不可磨灭,国家不会忘记你们这些开疆扩土的有功之臣。看来在那立住脚应该没问题。下一步就是做好移民工作,朕看这样,从土地比较贫瘠的地区选人,只要告诉他们,有一块肥沃广阔的土地让他们去耕种,他们会答应的,对愿意出来的百姓,给予一定丰厚的安家费,如此他们对自己的土地就不会有多少留念,这次人数要在三万以内,愿意去的先在海边训练一个月,熟习水性后再出发,船只也要加紧建造。以方便到时使用。这些事就由你们三个首相去办,刘爱卿你们旅途劳顿,先各自回家休整,人员船只准备好后,朕希望到时由你带队,告诉你的手下,这事顿时保密,不要到处乱说,好了你们去吧。”
众人走后,杨勇智打开自己画的北美洲略图,这美洲自从由欧洲人发现后,那地名都是西方式的,什么圣玛丽亚、维多利亚、圣路易斯等等,现在由隋国人发现了美洲,那这些地名就必须是中国式的,如还使用那些西方式的地名就太对不起国人了,选什么名字好吗?直接叫和隋国地名一样的名字不大好,对了,那些西方式的地名前面大多都有个“圣”、“新”字,那我也可以在中国式的地名前加这两个字,如:新长安、新杨州、圣西宁等等,以便有别于国内的地名,地名问题也就解决了。
随后又想,自己是否也要去?21世纪曾和司令去过一次,那是坐飞机,只要十二小时左右。现在自己是坐船去,而且是比后世慢得多的船,自己是否能经得起几个月的海浪颠簸?自己刚亲征回来没多久,是否又要踏出步伐?美洲的情况是否有必要自己亲自出马?自己去又能做什么事?这些事自己不在是不是也能实施?
一连窜的自问让杨勇智又陷入了深思。
为什么不去,自己去的就能鼓舞士气,那些移民见皇上亲自一路护送他们,定能安心地在那开荒拓土,繁衍生息。
为什么不去,不就坐船吗?自己又不是没坐过,多坐几天而已。
为什么不去,自己亲自出马更能感化那些无知野蛮的印安人。
为什么不去,有自己在,政令才能畅通无阻,那些人才能买力地工作。
杨勇智还是犹豫着,随后又想如果自己离开京城大半年,加上消息闭塞,说不定有别有用意的人散布谣言,那杨广这自己在世的唯一兄弟就有可能被重新拥上皇位,或是隋未的动荡提前上演。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无论是前一种后一种,自己注意要在国外孤老一身,更有可能受新朝庭的追杀。而现在到底在朝*有多少人忠于自己无从知晓,再加上原来杨广的旧部自己并没有全部处理,还有李渊、罗艺、梁师都、刘武周、李轨、窦建德、王世充等人个个生龙活虎地活着。想到这,对自己说道:别以为离了你事就办不成,人家说不定比你做的更好也不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臣子,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于是就打消了这有点冒险的念头。
想清楚后杨勇智释然不少。兴奋地来到永兴宫。边陪春心吃饭边说道:“朕要告诉你一件事,远洋船队传来消息,在大海的另一端发现了一块和我国差不多大的陆地。”
春心来了兴趣问道:“是吗?那里有人住吗?”
“有呀!不过都是比较原始的部落,使用的是石器,还没有形成国家。”
“那皇上是要征服他们吗?”
“不是征服,是同化,让他慢慢认同隋国,感受隋国的先进文化先进技术,用以改变他们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他们学做文明的人。”
“那不是要派很多人去,才能完成任务。”
“有个三五万人就够了,那么大的地方真要管理,怕是也力不从心,只要在那建立几几座城池,相互呼应,互为犄角建成一个城邦制的地区,开展和印安人的贸易,同时让他们自愿到城内开设的汉学堂学习隋国的语言,文化技术。这样经过时间的磨合,和当地人的融合,等他们都认同隋国,才能真正依附我国。对了还有北华洲的另一端是大海,大海的对面就是罗马国,坐船能到达罗马。”
春心有些不信道:
“可以到达罗马,那不是也能到达波斯国,再到达我国。”
杨勇智笑道:“对,也可到达我国,因为脚下的地球本来就是圆的。从任意一个点出发都可以回到原点。”
春心好奇道:
“圆的?那这地球大吗?”
“大!非常大”杨勇智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跟春心说起这从来没有人讨论过的地球,一个只知天圆地方的朝代,如何会明白他说的话,也许可以制一个地球仪,这样更直观一些,可是这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己只知道各个大陆的位置形状,大概距离,对于那些散布各大洋的岛屿自己也只知个大概,要想一一标出确时有难度,派人去一一丈量这也是一个坚巨的任务,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而别国人也也不一定会同意你去丈量他的土地,也许可以先只标几块大陆和大的岛屿,亚洲的岛屿自己倒是熟悉可以标详细些,想到这,摸着肚子对春心说道:
“唉!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以后再和你说,发现北华洲之事暂时保密,对了,肚子饿了,不如先用膳吧?”
让人把水果撤了,摆上简单的菜肴就着月光陪春心用膳。
因吴锦说产后三个月身体才能完全恢复,所以杨勇智并没有在永兴宫多逗留,用完膳后,告别依依不舍春心回到静心殿。
第五十三章 规划北华州
杨勇智坐在书案前,摊开自己画的北华洲略图,自己对北华洲的政策是否正确,是否要向后来的殖民时期一样,占领一地就宣布主权,印安人是否能够接受,是否会激起反抗,或是反感而转为不接受不接触,就有封死和印安人交往的道路风险,看来还是用古罗马时的城邦制比较好些,此时雅玛王国还没有建立,以部落分住的印安人因怕野兽的骚扰多半是住在山上,活动也多是在山林,在山坡上向阳的地方小规模种植玉米和马铃薯等。那只要在开阔地建好一座城池,每座城池,人数还是不要太多为好,军民一万左右就够了,太多了要发展就要圈地扩展城市面积,一圈地那就会和印安人冲突,虽然,处在原始社会的印安人并不可怕,但是从此和仇恨自己的人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总是有点恐怖。
然后在城周围开垦荒地,种植庄稼。与印安人和平相处展开贸易往来,等相互熟悉了,再教会他们种植水稻和小麦,使用农耕用具,让他们进城感受隋国文化隋国技术,让他们由羡慕转而主动向隋国学习,在隋国文化的渲染下,他们才能认可隋国,潜移默化下接受中国的领导,而让在北华洲的隋国人与印安人通婚,也是分化印安人和增强交往的一个手段,和印安人有了亲戚关系,那交往起来就方便的多。
一个落后的的文明如果长期受一个超前文明的侵蚀,那这落后文明就会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消失。此时的印安人,语言还未形成系统,没有自己的文字,工具更是落后,而他们一旦学会中国的语言文字,用隋国文字记录部族大事,也就不用再像玩传话游戏一样地靠错误百出的口头传述来一代代传递部族历史。就像殖民地时期,英国、法国在殖民地推行的语言政策一样。
城池也不能建太多,东海岸一个与便于国内联络,西海岸一个便于防御罗马等国,主要是在中部,北华洲中部为大平原区,亦称中央大草原区,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从北到南贯穿整个本土中部,约占本土面积的1/2。西部地势稍高,称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