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探花帅承瀛-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帅承瀛听了,说道:“余虽寡闻,但也知道几首。”随即,背诵道:
“唐太宗《寻阳行》诗云:
寻阳在何处,
妾欲随君去。
义知齐死生,
本不夸机杼。
谁能守空闱,
虚向寻阳路。
“明太祖《古塔楼》诗云:
山雨过城头,
雨晴云未散。
忽见古塔尖,
钻入青天半。
“明嘉靖进士、兵部尚书张鏊《寻阳州》诗云:
胡尘静扫古营州,
荆水讴歌亿万秋。
萦极西悬双日月,
凌云高起望京楼。
“清圣祖康熙《巡寻阳》诗云:
肃将轩驾向寻阳,
暖日晴熏百草芳。
照路山川皆动色,
拍云无旌自生光。
林间苍藓侵入径,
城上新花缀女墙。
欲问襄平旧郛郭,
千年华表鹤飞翔。
秉礼见了,高兴地大笑道:“有此神童在,我寻阳八景诗成了。”
翌日,知州秉礼乘轿,帅承瀛与学政董禧骑马,便依次地向寻阳八景景点奔来。由于马行快,轿慢些,每临一处,待轿至,帅承瀛的诗早已作出了。
经几日的忙碌,帅承瀛写出了寻阳八景诗。这便是留给后人、一直传到今天的寻阳八景诗,也算作一点珍贵的纪慰了。其诗云:
《凤台仙桩》
罗郎致福在何方,
指点睛云山气香。
忆古常存清幽地,
思绪更比雾缭长。
《龙王夜渡》
鱼灯蟹火几约同,
繁星孤月夜排空。
得系叶舟烟波里,
始知画图摇其中。
《神灯孤照》
当是神灵作此游,
或明或灭犹萤流。
莫向飘渺寻仙境,
但识人间有古州。
《古塔晚晴》
拔地擎天浩洁身,
更有流波漱凡尘。
待到霞霓拂荡日,
自有佛歌磬敲云。
《魁阁凌霄》
本是魁星笔若刀,
理断乱云独占鳌。
果得功名思何就,
莫负光景夕与朝。
《松柏琴声》
松柏风声琴自含,
隐约清浅都是弦。
此曲本当人间有,
拨弄思丝看流年。
《双桥卧虹》
卧虹双桥有似无,
云遮雾缠影疏疏。
流连八步登踏处,
已是天庭户垂珠。
《多云樵唱》
担樵过山尽秋花,
小道弯曲石边斜。
人至轻松复幻化,
理过云纱理霞纱。
诗成,秉礼即请雕工,勒石镌碑,遂传了下来。
同时传下来的,还有一副联,即:
老大人乘轿占光寻阳八景;
小童子跨马栽花古州四时。
这副联,自然是指帅承瀛题寻阳八景诗事云。
帅承瀛题写过寻阳八景后六年。一日,他来到州署衙门,拜见了知州秉礼。他这次来,是向知州辞别的,因为他要去雷池山求读了。
秉礼听了,自是一番惋惜,随即又是一番祝勉,愿他为寻阳读出个功名来,日后荣归当不是一般光景了。帅承瀛听了,也是一番感激,说道:“好在雷池山离城不远,同属一州之壤,还望老大人多加栽培。”说罢,别去。
乾隆十四年(1749年),帅承瀛22岁,赴雷池山龙泉寺西阁求读。
龙泉寺西阁,曾是曹寅最初读书处。曹寅在这里读书时,家居寻阳,并在寻阳汇集了大量图书,为其学识的长进,智力的开发,奠下了良好基础。然而,他对雷池山印象最深。日后,每当有诗著,皆署“雷池曹寅”云云。继曹寅,又有纳兰性德来雷池山求读。纳兰,亦作纳喇氏,初名成德,后易名性德,字容若,满洲正白旗寻阳人,大学士明珠子,康熙十二年(1673年)进士,官至侍卫,曾多次扈驾出巡。喜交游文士,与当时名人陈维嵩、顾贞观、姜宸英为友善。江苏吴江诗人吴兆骞,字汉槎。少负大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其年,并称“江左三凤”。因蒙顺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科场冤案,被遣戍宁古塔。他闻知后,应顾贞观之请,为之斡旋,遂得赎归。未几,吴兆骞殁于京师,他复出资,以助丧葬。此行,为当时士大夫所称道。纳兰性德举康熙十一年(1672年)乡试时,其座师为徐乾学。纳兰性德31岁病逝。逝后,康熙三十二年(1691年),徐乾学又为其诗词著述辑刻,遂成后来传世的《通志堂集》。《通志堂集》中,多有咏唱鄂东江山的诗词,帅承瀛颇为喜爱,他不时地吟咏。这里有:其《柳条边》诗,自注云:“边墙也,以柳为之,在江外。”
诗云:
是处垣篱防绝塞,
角端西来画疆界。
汉使今行虎落中,
秦城合筑龙荒外。
龙荒虎落两依然,
护得当时饮马泉。
若使春风知别苦,
不应吹到柳条边。
其《杨子江》诗,自注云:“即混同江也,金史有宋瓦江,旧志遂以混同、杨子为二江,误矣。”诗云:
宛宛经城下,
泱泱接海东。
烟光浮鸭绿,
日气射鳞红。
胜擅佳名外,
传讹旧志中。
花时春涨暖,
吾欲问渔翁。
又,其《杨子江》诗云:
弥天塞草望逶迤,
万里黄云四盖垂。
最是杨子江上月,
五更曾照断肠时。
帅承瀛的生父帅上敬、从父帅上钰,亦曾在雷池山就读。
帅承瀛到雷池山就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龙泉寺方丈元空法师与他甚熟,并有其同窗学友普丘在此出家,剃度为僧。此时,他虽然有老师林敏功相教,但是元空法师,乃学富五车,自是能够得到好多指点。
帅承瀛来到龙泉寺后,拜见了元空法师,便住进西阁。
这夜,月朗星稀,高天明净,只有松涛作响,遂愈显得山谷万籁俱静。
帅承瀛一时睡不下,便走出屋,站在院内乘凉观景。这时,只听得从讲经堂里飘来元空法师讲经的声音
帅承瀛听了,觉得这是佛家在讲道说法,与自己无关,遂返回屋去。正待他有些昏昏欲睡时,忽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急忙迎了出去。一看,见是元空法师。于是,便引他进了屋来,随即二人叙起话来。
元空道:“此来有何感受?”
帅承瀛道:“我只是想让法师早日给我上课,以开愚顽。”
元空听了,笑道:“你的第一课,我已经给你上过了。”
帅承瀛有些不觉,说道:“上过了?哪里?”
元空道:“你方才不是站在外面听我讲经了吗?我已看你站在月下了。”
帅承瀛道:“不过,那是佛家之经典,与我这个学子有何干?”
元空道:“同出一理也。我不是说过这样的话吗,‘要从动中识静,从静中悟性’”。其实,潜心学界,用心求知,也是佛心也。”
帅承瀛并未全懂他的话,想再听下去。哪想,元空却讲起雷池山的景致来。他讲过了雷池山,又讲龙泉寺。他说道:“这龙泉寺,是你家前人曾读过书发迹的地方。你知道它有多少景观?”
帅承瀛有些目瞪口呆,没有能回上话。
元空也没有等他回话,继续说道:“龙泉寺有十六个景观,其为:松门塔影、讲台松风、瓶峰晨翠、螺峰夜月、吐符应生、龟石朝日、蟠石龙松、象山晴雪、狮口钟声、石门弥勒、龙泉演梵、石径梨花、悟公塔院、西阁客灯、鼓亭落日、万松主照。其实,也不止这十六景,你看那雷池山山脉,重峦叠障,起伏连绵,再配以那无尽松涛,茫茫林蔼,森森花草,兼流泉汩汩,鸟语声声,寺钟悠远,岂不形成一个巨大、浩瀚、波澜壮阔的鼓乐海洋!即便你静下来,其声则起矣;待你动起来,其声则静下哉。动潜于静中,静生于动里,这不正是我今天之所述吗!”
帅承瀛听了这才有所悟,深感元空所谈哲理之深邃。但是,他并未插话。
元空接着说道:“你读书求识,亦同一理。在你诚心静下来求读时,即使外面有万顷松涛涌来,你也会不觉其声;待你松弛志向,闯浪于繁华世事时,纵然外面已是万籁俱静,你也会意马心猿。这也当是你所以要到雷池山来求读的根本原因了。”
随即,帅承瀛兴奋起来,说道:“这皆在于悟性啊。”
元空说道:“正是此理。你能悟出这话,就说明你已经有悟性了。”
随即,元空给帅承瀛规定下三条学习范例,即:
第一条例:钟一鸣也;
第二条例:钟一鸣也;
第三条例:钟一鸣也。
帅承瀛仍有不懂,便盯盯地望着元空。
元空道:“钟鸣,乃学业之督促也。鸣一,能背诵文章三篇者,可中拔贡;鸣一,能背诵文章五篇者,可中举人;鸣一,能背诵文章十篇者,可中进士。汝当以此勉之。”
从此,帅承瀛读书益勤,足不出户,唯听钟声悠悠。
但是,他毕竟还是个青春少年,不免有些稚气。有时,外面小沙弥看他读书太累,也来找他。每当在这种情况,他不得不出去游戏一番,以歇神思。元空见了,当然也不反对,甚至还有意引导他轻松一下。
这年冬天里一天,雷池山落了场大雪。
龙泉寺的小沙弥们,把雪打扫完,便邀帅承瀛来堆雪人玩。堆的是个南海观世音菩萨。
偏巧,元空站在一边,便对帅承瀛和小沙弥们说道:“我就此出一联,你们能否答上?”说着,他出了上联,道:“雪积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
这联的意思是:观音是雪堆的,太阳一照,它便溶化了,以为是回到了南海。
众小沙弥,虽然也与法师元空学习到不少知识,但是毕竟有限,想了半天没有答上,只好摇头。
元空看看帅承瀛,意思让他来答。
帅承瀛明白,抬头望了望天空,只见那云朵有各种各样形状,有的竟像罗汉,而且越看越像,越想越像。于是,他稍一思索,出口答道:“云堆罗汉,风吹漫步到西天。”
元空见小沙弥扫雪,虽然天冷,脸蛋却现出红晕,于是说道:“雪叶似茶,泡红小童面颊两片。”
帅承瀛回身一看,见元空法师站在霜地,胸前飘着三髯白须,于是答道:“霜花如梅,映白长老胡须三髯。”
元空见没有难住帅承瀛,便动了心思。正这时,寺院里传来了和尚的击磬声。于是,他灵机一动,说道:“松声柏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帅承瀛看了一下龙泉寺周围的山光水色,又想到佛家的信仰,遂答道:“山色水色烟霞色,**皆空。”
小沙弥一听,都欢呼起来。其中一位,对元空法师说道:“师父,帅承瀛有如此才华,何不让他为龙泉寺题写些楹联,也好壮壮寺名。”
元空亦有此意,遂备案,铺纸,研墨。
帅承瀛看了,见推辞不得,便挥毫写将起来。其间,有志龙泉寺外无限壮景,有书龙泉寺内浩瀚雄风,有斋厨茶堂茗品惠赞,计九帧楹联。
长白发祥,叠嶂层峦,朝拱遥看千笏列;
龙泉擅胜,深庭幽壑,巡游曾引六飞来。
峰不必一千,万象已呈真宰妙;
景岂止十六,四时当作会心游。
龙之为灵昭昭,降雨出云,何必独推东岳;
泉之不舍混混,烟波柳浪,无难更作西湖。
一千峰里烟霞胜;
十六景中画图存。
百万神兵,护彼一人得道;
三千世界,看他谁肯参禅。
抛刀一刻便升天,不事冷锅热灶;
振锡数声恒彻地,何烦暮鼓晨钟。
大悲山上,开千眼,垂千手,超拔沉弱;
婆娑界内,行六度,运六通,化道凡情。
泉水到僧厨,俗肠尽洗;
松风来客榻,诗思频催。
泉水照僧厨,香凝沆瀣;
松风来客榻,清挹蓬壶。
元空一看,连声赞道:“妙妙,好联。”
旁边的小沙弥看了,却有的摇头。其中一个爱说话的小沙弥说道:“帅施主的这些题联,都佳,我们也能看懂。唯独最后这联,却有些不解。请你为我们破解一下才好。”
帅承瀛道:“可以。我问你,这泉水是从何而来?”
“从后山淌来。”
“淌到何处?”
“淌到龙泉寺,流进厨房,再由厨房流进寺前井内。这研墨的水,以及你泡茶的水,都是从这里来的。”
帅承瀛听了,说道:“这就对了。我这上联‘香凝沆瀣’”
四字,就是说泉水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小沙弥一听,都明白了,这是赞扬龙泉寺泉水的奇功。
接着,又一小沙弥问道:“那么,下联呢?”
帅承瀛道:“这下联,更是你们日常所见,只是身在妙处不知妙。这‘蓬壶’,乃是南海三仙岛之一蓬壶仙岛。那里盛产文冠果。而咱这龙泉寺,竟能时时闻到从松间吹来的香风味。那香风味,颇似文冠果。你想,咱虽然置身在江外雷池山的龙泉寺,却如同置身于南海蓬壶仙岛一样,岂不妙哉!”
众沙弥听了,都赞扬帅承瀛知识广博。
元空法师借机说道:“这是读书的结果。读书能识天下事啊。”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
常言“春困秋乏夏打盹”。这日,也是帅承瀛读书多了些,贪了些晌,待到正午一过,那山影刚一搭上西阁的窗棂,便赖赖地有些睡意,眼皮怎么也挑不起来。于是,他索性躺在西阁西间的南炕,合衣睡去。
龙泉寺西阁,是一个独宅小院。院西靠着高耸连绵的山岭,院南临一陡峭突兀的巨岩,院北衔着苍莽雄浑的林木,只有东面有一石阶可供上下,且与龙泉寺相通。院西的连绵山岭,多有怪石,上面镌有“古刹龙泉”、“龙泉洞天”、“法水常流”诸字。院北的苍莽林木间,有一石,高约三丈,上面平坦,据说从前有一老僧曾在此讲经说法,故以“讲台松风”称之,由此再北便是有名的“吐符应生”石了。然而,尤为可说的,便是院南的那方陡峭突兀巨岩了。它形若瓶立,上有小松数株,青翠欲滴,宛若瓶中插花,故名为“瓶峰晨翠”,也叫“瓶峰插翠”。对于此景,清朝太史缪润绂曾有一诗云:
可有杨柳洒万家,
晓岚滴翠到檐牙。
痴心拟共山僧乞,
移傍书窗插杏花。
龙泉寺西阁,置于如此景光中,确也静谧、幽雅,很适合读书人求学和研读之用。每逢夜幕来临,万籁俱寂,灯火燃起,闪闪烁烁,别有一番情致,故人们又以“西阁客灯”称之,遂构成龙泉寺一景。西阁门前的匾额“琼岛虚舟”,为帅承瀛后来所题。此额四字,道出了龙泉寺西阁的特色,以及读书人潜心学识的心境。前人曾有诗云:
到此忽行山上舟,
蓬壶仙岛可神游。
夜深小阁成仙境,
一派松涛似水流。
此诗意境,恰与“琼岛虚舟”题额相吻。
西阁院内,只一栋正房,座北朝南,为三楹,中为堂间,东西为里间。帅承瀛来此求读后,将东里间辟为书室,西里间留作卧室。他一日三餐,皆在龙泉寺里,与和尚、小沙弥们同餐,倒也清幽自在。常来龙泉寺西阁的,就是方丈元空法师了。元空受好友、帅承瀛的生父帅上敬、从父帅上钰,以及帅上敬的夫人、帅承瀛的生母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