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乱国-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叹了口气,“大家没办法,只好又在仇池附近找新的雇主。他们成年的,不少跟着商队走了,替商队保镖。我年纪太小,没人愿意雇我。所以我只好来西秦。”
盖吴显然有些不服气,“他们嫌我小,就看不起我。我偏要来西秦,为北凉刺探军情,然后将情报买给北凉军。”
邀雨讶异,“你来西秦做细作?”
盖吴点头,“沪水胡人虽常年做佣兵,那是因为我们的土地不够肥沃,即种不了地,也放不了牧。可泸水胡一带依旧是北凉的管辖,我们也是奉北凉王沮渠蒙逊为主的。若是我能为北凉刺探到西秦的情报,大王一定会重重嘉奖我!”
邀雨笑道,“你年纪不大,胆子倒不小。就凭你装成乞丐,能刺探到什么有用的情报?”
云道生思索片刻道,“人各有志。你若执意如此,我们也不好横加阻拦。只是你在炳灵寺帮了贫道,贫道感念在心,他日你若真遇到麻烦,就去寻天师道在边境的祭酒,他会帮助你的。”
邀雨瞪大眼,不敢相信云道生就这么放过盖吴。这可是个细作,被西秦人查出来,是肯定要拖累天师道的。
不过邀雨转念又一想,额……反正西秦也没几年了……估计天师道也不怕得罪它。
邀雨诚恳地向盖吴道歉,“沪水胡人的事儿,是我疏忽了。若是我现在补偿你,你可愿意回泸水去?”
盖吴摇头,板着脸认真道,“我们虽是佣兵,却也无功不受禄。我只想知道,仙姬究竟为何改变主意,不愿雇佣我们?是否因为我们是杂胡,所以你也瞧不起我们?”
邀雨尴尬道,“不,是因为我穷……”
云道生闻言“噗呲”笑出了声,他是真没想到邀雨竟会这么直白。
这答案显然也出乎盖吴的预料,他不解地问,“国主不是都很有钱吗?”
邀雨指指自己的粗布道袍,“你看我可像有钱?”
盖吴突然不生邀雨的气了,甚至还有点儿同情她。堂堂国主,混得还不如泸水胡一支大一点儿的佣兵团的团长。
盖吴道,“等我长大,一定会建立起一支最大的佣兵团。那时我就来帮你们,不要你们的钱。云道长救了我一命,我是真心皈依天师道,并不是随口说说。”
云道生点头,“我相信你。”
邀雨也笑道,“那你多吃点儿肉吧,不然以你现在的个头,想要做最大的佣兵团团长,可是有点儿说大话。”
盖吴从自己耳朵上取下一只狼牙的耳坠,递给云道生,“这是我自己猎的狼。阿妈为我做成的耳坠。现在送一只给道长,当做信物。”
云道生接过狼牙,笑着点头,“好。”
墨曜见邀雨突然打了个激灵,关切地问道,“女郎你可是冷了?”
邀雨搓着双臂小声地问墨曜,“他们俩这算是定亲了吗?”
墨曜楞了一下,随即笑出了声,她对邀雨解释道,“好友之间也可以交换信物啊。”
邀雨依旧皱着眉,“总感觉怪怪的。”
一旁的子墨猛敲了下邀雨的头,“别胡思乱想了。快走吧。天黑前要找到个地方过夜。”
邀雨、子墨和墨曜先一步离开。云道生同盖吴再次道别后,才慢慢赶上前面的三人。
邀雨再回头时,发现盖吴依旧还站在原地,她嘀咕道,“方才应该问问他,还有没有家人,需不需要我们帮他带什么话。他这次留下,怕是九死一生。”
云道生有些怅然,“不用的。泸水胡人一直生活艰难,逼不得已才成群地结成佣兵团。靠卖命过活。他们的家人都很清楚,若是人没回来,那边等着天神将他们的魂魄带回来……”
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兵大夏
云道生舌战群僧的盛况,很快就被人传回了大魏。
毕竟邀雨就算是甩掉了拓跋焘派来跟着他们的眼线,可西秦里总还有大魏的细作在。
炳灵寺“辩难”闹得沸沸扬扬,西秦国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原本正在前线带兵打仗的西秦王,先是听说太子乞伏暮末将圣烛的烛芯弄断,后来又听说炳灵寺的僧人在“辩难”中惨败。
最可气的是赢了炳灵寺僧人的道士,还是魏皇正大力推崇的天师道门人。
西秦王只觉得乌云罩顶,接连打击之下,就病倒了。西秦不得不速速退兵,草草结束同北凉的争夺。
雪片儿般的消息落到拓跋焘的案桌上时,拓跋焘正在看崔浩和寇谦之对弈。
拓跋焘边翻阅消息边对寇谦之道,“国师的这位徒儿倒真是不凡,一院子的僧侣竟然都没能驳倒他。”
寇谦之谦虚道,“承蒙陛下夸赞。道生他修行有限,又年轻气盛,多少有些张扬,还请陛下勿怪。”
拓跋焘并不讨厌云道生的张扬,在他看来,云道生越张扬对他推行道教就越有益。
“朕只是不懂,他们为何不先到北魏传道,反而跑去西秦和北凉。”
寇谦之当然不能说是因为邀雨不想再回北魏,只能高深莫测地笑道,“陛下眼中看得到西秦和北凉,臣的眼中却只看得到大魏。”
拓跋焘和崔浩闻言皆是双眼一亮。
据说寇谦之有卜算之能,他这么说,是否意味着大魏终将一统北方?
拓跋焘急切地想要再问,寇谦之却已经摇头,“天机不可泄露。陛下放心,臣的徒儿虽有些招摇,但该如何做,他心里还是有数的。陛下只需静候佳音便可。”
拓跋焘大笑着点头,“好。国师既如此说,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如今有云道长和天女在西侧分化西秦和北凉的势力,依朕看来,大魏是时候出兵夏朝了。”
拓跋焘前后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才将柔然赶到极北之地。虽说没能将他们斩草除根,可柔然此次元气大伤,没个几年的时间都恢复不过来。
没有了北方的隐患,拓跋焘终于可以开始他吞并北方诸国的步伐。
拓跋焘问崔浩,“军中粮草可还充足?”
崔浩答道,“去年北方受了雪灾,臣赶去赈灾时,当地已经死了不少人。以至于今年春天能够下地耕种的壮丁锐减。估计金秋庄稼的收成也会减少许多。不过,陛下要攻打的是夏朝,并非柔然,因此臣以为,影响应当不大。”
拓跋焘认同道,“崔卿说的没错。夏地富庶,只要攻下城池,便能收缴物资,只待金秋马肥时,朕便领兵一举攻克统万城。”
崔浩忙问,“陛下要亲征?”
拓跋焘挑眉,“怎么,崔卿有何异议?”
崔浩直言道,“国本未定,陛下若要亲征,朝中众臣怕是不会赞同。”
拓跋焘无所谓道,“有太后坐镇,朕心甚安。此一役事关重大,朕不亲往,如何能放心。”
崔浩并不赞同拓跋焘的话,“太后睿智,人人皆知。只是太后这两年身体越发不好,臣上次去拜见,太后已经五步之外皆不可视,陛下真的忍心让太后继续操劳吗?”
拓跋焘不吱声了,其实窦太后的年纪并不算大,只是这双眼睛不知为何,看东西越来越模糊。
自己登基,本该让窦太后享享清福,颐养天年的。可这两年打柔然,朝中政事只能托付给太后和崔浩。
若是今年自己再去打夏朝,拓跋焘自己都不确定,窦太后的身体是否还能撑得住。
寇谦之此时发问道,“陛下体魄强健,为何不多多开枝散叶,稳固国本?”
拓跋焘继续沉默。其实他后宫的嫔妃真的不少。
刚登基时,他为了迷惑皇叔拓跋破军,故意装得昏庸好色,因此收了不少的女子在后宫。
这两年他一直领兵在外,后宫的妃子们可以说是守了两年的活寡。
原以为拓跋焘大胜归来,总该来后宫了吧?结果拓跋焘一心又只想着檀邀雨,对别的妃子提不起半点儿兴致。
“陛下,”崔浩劝道,“按说这是陛下的家事,臣本不该置喙。只是事关国本,您不可不慎重。您该知道,大魏有子贵母死的规矩,您若真想保全天女,就该先有长子,再将长子放在天女膝下养大。如此才是稳妥。”
拓跋焘认真地想了想,点头道,“崔卿说的没错。朕是要同天女长长久久的,不能让她因为朝廷的规矩丧了命。”
一旁的寇谦之心中叹息,拓跋焘和崔浩终究还是小看了檀邀雨,他们不知道檀邀雨要走的路,已经远远凌驾于后位之上了。
寇谦之平静地将一颗白子落在棋盘上,“崔大人,您输了。”
崔浩这才反应过来,转身去看棋盘,随后摇头遗憾道,“难得棋逢对手,我却分神了。可惜,可惜了……”
寇谦之笑着随手从棋笥里抓出一把白子,随意洒在棋盘上,他看着棋盘上的棋子弹跳碰撞,最终落定,抬头对拓跋焘道,“卦象大吉。臣先预祝陛下凯旋而归。”
寇谦之的一句话,不仅坚定了拓跋焘攻夏的决心,更是让拓跋焘再不能回避生儿子的事儿。
拓跋焘思虑良久,最终吩咐书房外的宗爱道,“去给朕备一壶鹿血酒来。”
候立在外的宗爱闻言眼睛一亮,陛下这是终于开了窍,要进后宫了!就不知会是哪位妃子有这好运气,被陛下选中了……
——很和谐的分界线——
檀邀雨他们走到西凉的边境时,她脚下的双布鞋寿终正寝。
邀雨一边气呼呼地脱鞋,一边道,“好不容易道理天王同意我们搭商队的马车。可商队居然都不敢现在去北凉!”
“师姐……”
“你闭嘴。”云道生才刚开口,就让邀雨给怼了回去。
“辩难”获胜后,檀邀雨就给云道生起了个“道理天王”的歪名。还禁止云道生,在未经她允许之下说任何言论。
邀雨觉得,幸好这世上最硬的道理还是拳头,否则真是要被云道生给带歪了。
结果等她见到那块被当做镇寺之宝的石头时,不免大失所望。这就是快大石头,上面有个马蹄状的凹陷。
第二百五十六章 、义舍
墨曜给邀雨拿了双新鞋出来,刚想帮邀雨穿上,就觉得不对劲儿。
她将新鞋在邀雨的脚上比了比,为难道,“婢子就说女郎的鞋怎么坏得这么快。女郎您是不是又长个子了?脚也长了,咱们带来的鞋,您怕是不能穿了。”
邀雨站起身,用手同子墨比划了一下,“好像是长高了。”
墨曜急道,“这荒郊野岭的,上哪儿去弄新鞋子给您啊。”
邀雨取过墨曜手上的鞋,往自己脚上套,“先凑合一下吧。等到了北凉再说。”
结果不知道是不是脚走得胀了,还是新鞋太紧,邀雨塞了半天也没塞进去。
邀雨苦了脸,“难不成要我光脚走到北凉去……”
此时云道生满眼期待地盯着邀雨看。邀雨叹了口气,“好啦,你说吧。”
云道生这才开口道,“再往前大约一里地,就应该有天师道的义舍了。师姐可能坚持走到那里?”
子墨立刻弯下身,“我背你。”
邀雨见墨曜和云道生都看着她,竟突然有些不好意思。
可子墨却毫不犹豫地反手抱起邀雨的腿,将邀雨背上就往前走。墨曜和云道生赶紧跟上。
云道生说的没错,果然走了约一里地,就见到了几间盖在路边的茅草庐。
而草庐前,早有一人正等候张望,一见到邀雨一行,便立刻返回草庐报信。
紧接着,草庐里就走出十几个身着破旧道士服的道士,快步向邀雨他们走来。
云道生对着当先的一人抱拳道,“闻祭酒,几年不见,您身体可还硬朗?”
“无量天尊。道生,你可长高了不少。上次在天师那儿见你,还只有老道我肩膀高,如今老道都要仰头看你了。”
云道生闻言忙微微弯腰,“师父来之前便让我一定要来拜见您。师父说您这些年辛苦了。若不是您在此坚持,西秦和北凉的天师道怕是早已不复存在了。”
闻祭酒叹道,“我们在此苦守多年却收效甚微。西秦和北凉的国主都崇尚佛教,甚至不允许我们进入城中传道。我们也只能在这路边建立义舍,遵循天师的教诲,为贫苦之人舍粥施药。只是……”
闻祭酒面露无奈,“这几年愿意为义舍供奉的人越来越少,来义舍祈求庇护的流民却越来越多,再这么下去,怕是难以维继。”
邀雨看着闻祭酒打满了补丁的道服,又想到炳灵寺穿着绸缎袈裟的大和尚,就觉得心里有些难过。
寇谦之曾问过邀雨,是否应该让道家成为天下第一大教。
此时邀雨更坚定地认为,如果一个教派为主,另一个教派就要落到闻祭酒他们这种窘境的话,那就真的不该有哪种教派或是学说成为世间唯一的言论。
佛教渡人,难道道教就不渡人?
同样都是渡人,信什么教又有什么关系?
邀雨破天荒地从自己怀里掏出一包金叶子递给云道生,“我们这次出来带的不多。先拿去给他们救急吧。”
“这位是?”闻祭酒看着子墨背上的邀雨,问云道生道。
他只听寇天师传来消息,说云道生正在北地传道,近日会途径此处。
这几日他们就一直轮流守在草庐外,生怕将云道生错过了。
云道生忙介绍,“是我疏忽了。这位是仇池仙姬,也是魏皇新封的天女。仙姬同我们一样是道教中人,因此与我结伴同行。”
他又对邀雨三人道,“这位是我天师道在西北的教首,闻祭酒。”
闻祭酒忙道,“近来常听路过的商队提起仙姬的神通,没想到竟有缘得见。失敬失敬。只是……您怎么让人背着?难不成是炳灵寺的和尚们伤了您?”
邀雨不好意思说自己脚变大了,鞋子穿不下,所以只道,“鞋子破了,我们又没带针线。正打算找地方修补修补呢。”
闻祭酒闻言颇为感动,“仙姬自己鞋子破了都舍不得扔,竟然还捐资给我们。无量天尊,您真是同传说中一样,有慈悲的心肠。”
邀雨很尴尬,她不过是随口一说,怎么人格就升华了呢?
闻祭酒将四人引进草庐内,邀雨见里面虽然陈设简陋,却也还干净整洁。
由于没钱购置案桌、床榻,里面的人都只是在地上铺张草席休息。
大部分来义舍求助的人,都是面黄肌瘦的难民。
北凉和西秦交战,边境不少村落受到牵连。他们不敢留在村里,只好逃出来。
“有些已经饿死了。”闻祭酒道,“活着的都是运气好的。前日两国停战了,我们才搞到些吃食,否则莫说他们,我们也坚持不下去了。说来还是托道生你的福,你一辩成名,西秦王却被气倒了。”
闻祭酒正说着,另有两名道士给四人每人端了一碗清水。闻祭酒苦笑道,“粮食刚好没了,你们先喝点儿水垫垫肚子。”
四人接过水喝了,邀雨又让墨曜将他们带的干粮取出来给大家分分。
“不行不行。”闻祭酒出言阻止,“你们要北行传道,这一路还远着呢。干粮给了我们,你们吃什么?”
云道生也将自己带的盐巴,干粮都给了闻祭酒,“这里离广武城不过一日脚程了。我们有炳灵寺主持的引荐信,想必他们不会为难我们。到了城里,再兑换些粮食就好。”
“还有一日!?”邀雨突然惊呼,她看了看自己只穿了袜子的脚,总不能让子墨背着她走一日啊。
闻祭酒见状笑道,“仙姬莫急,我们这儿人多,那些逃难来的妇人,都会针线。我们的道袍也多亏她们帮忙修补。肯定也能帮您将鞋缝补好。”
邀雨苦笑,“只是补可能还不够……得大补……”
云道生适时插嘴道,“闻祭酒之后有何打算?若是西秦和北凉依旧不让你们入城,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