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宫女升职记 >

第116章

宫女升职记-第116章

小说: 宫女升职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才似乎聋了的邓培元此刻却精神百倍,他高声道:“是!臣遵旨。”
  于是,寂静的朝堂重新恢复生机。
  德太妃此刻已经不自觉退下了御阶,萧成煜登上御阶,他衣摆一甩,便稳稳坐在龙椅上。
  萧成煜目光明亮有神,他的目光在在场所有人面上扫过,最终落到了两位皇叔和张节恒身上:“礼王叔、肃王叔,张阁老、白阁老、韩阁老,诸位爱卿今日辛苦,昨日蒋氏趁朕去灵妙寺上香之际,勾结韩成谋反,意图刺杀朕于荒山,不过朕早有预料,故而未遭意外。”
  在场朝臣,除了刘恒之和德太妃,皆跪下聆听萧成煜的圣谕。
  萧成煜看着张节恒身后的乌泱泱一片的朝臣,满意笑笑。
  他道:“蒋氏勾连文武官员意图谋反篡位,刺杀皇帝,所行谋逆重罪不容饶恕,刘恒之、韩成助纣为孽,勾结叛党,逼宫夺位亦不可饶恕,其余叛党朕已知晓名录,之后会由三法司及锦衣卫共同协办,捉拿叛党,以儆效尤。”
  萧成煜全程没提顺郡王,他也不去看德太妃苍白的面色,他大手一挥,对郑培元道:“郑千户,把谋逆罪臣都待下去,主谋贯入诏狱,其他人等收监大理寺大牢。”
  金吾卫上了前来,把以德太妃和刘恒之为首的叛党官员一一捂住嘴,直接拖了下去。
  德太妃还想挣扎咒骂,可无法抵抗高大的金吾卫,只能被无力拖走。
  等到乱臣贼子都被带了下去,萧成煜才看向在场众臣。
  他微微一笑,淡定自若道:“诸位爱卿光明磊落,于国有功,朕要感谢诸位不畏强权,秉公职守,守正顺心。”
  “大楚能有今日,全赖爱卿们鼎力国祚,朕以为大楚未来会全是坦途,还望诸位爱卿同朕携手,再创繁华盛世。”
  萧成煜的话明亮清澈,掷地有声。
  文武百官皆是心中激荡,躬身行礼:“臣,谨遵圣谕。”
  ————
  因蒋氏行逆之事,之后的几日萧成煜都异常忙碌。
  蒋氏谋逆牵连的朝臣多达十数人,韩成供述的名录果然不全,当日朝堂上站出来支持萧成烨的那六人又陆续供述,接连供述出十余人来。
  萧成煜当日便直接把江世愚调任刑部侍郎,让他跟李敢、锦衣卫指挥使冯斌、以及三位阁老一起督办此案。
  江世愚于刑名上破有天分,这惊天大案一到他手就立即有了眉目。
  他把所有涉案官员单独审问,用高超的提审手段审问出不少细节,又通过这些细节去审问其他犯人,这样连环审问之下,所有的案情逐渐清晰明了。
  早在两年之前,先帝有意要封萧成煜为太子时,蒋氏就开始动作。蒋氏如今已经开始没落,声望不再,故而才寄希望于外戚之势。
  但除了蒋氏,几乎人人都只看好大皇子。
  一开始他们不敢声张,只敢一一游说清溪书院教导出来的学生,这些学生官职不高,但因年轻仕途顺畅,反而对朝廷有所向往。
  在反复游说之下,只有两三人意动。
  有一就有二。
  通过这两三人在朝中活动,渐渐就有了后面的人,本案涉及正二品阁臣一名,正二品金吾卫都督佥事一名,金吾卫千户两名,正四品六部堂官三名,翰林院学士两名,正七品监察御史一名。
  除此之外,皆是京中的流官。
  但这些人都是老资历,在京中颇有脸面,同京中各世家都有关系,故而他们的消息灵通,行动更为便捷。
  所有人加起来,共有文武朝臣共计十六人。
  以及后宫中的德太妃娘娘以及和嫔蒋莲清,本案究竟有没有牵扯顺郡王,顺郡王又是否知情,江世愚倒是查得很清楚,根据所有罪臣的口供和书信往来,他们都只同蒋氏的族长单独联系,几乎没有一封书信提及顺郡王。
  仿佛他们不是替顺郡王谋反。
  萧成煜看到那一箱子证据都气笑了:“这蒋家倒是厉害,替顺郡王谋反,结果顺郡王自己不知情,帮着一起谋反的罪臣们也不关心顺郡王,只关心罪妃和蒋雨岑,倒是古今稀奇事。”
  皇帝陛下在这里调侃,堂下站着的朝臣却不敢附和,萧成煜自也不需要他们附和。
  他调侃完,便回过身,一脸冷酷道:“让冯斌亲率一营锦衣卫,直接去清溪捉拿蒋氏一族,男女老少一个不漏,家中二十之下的家仆直接发卖,心腹们一起缉拿,让清溪县令带着户籍跟着一起去,请清溪王、程两家的家主一起过去认人,一个人都不许认错,一个人都不能放跑。”
  “另让李敢率一营奉天军,缉拿蒋氏族长母族,妻族,其三族皆下狱。”
  这话说得实在冷酷,可蒋氏谋反犯上,此举甚至是皇恩浩荡。
  张节恒等人立即下跪行礼:“是,臣遵旨。”
  “其余犯官,朕早有定夺,按此执行便是。”
  张节恒又道:“是。”
  萧成煜便亲自扶起张节恒,面色稍霁,他叹了口气:“这十日辛苦先生了。”
  这十日来张节恒日夜辛劳,一日只睡两个时辰,熬得老头面色发白,一脸苍老,猛然听到这一句先生,令张节恒心生感动,简直是热泪盈眶。
  “陛下,都是臣应该做的。”
  萧成煜却说:“先生,这天下没什么应不应该的,许多事,做了是情分,不做也不是本分。”
  萧成煜扶着张节恒坐下,温言道:“朕同先生之间,仅会有情分。”
  张节恒哽咽一声,终是没再说感恩的话。
  萧成煜安排好这些,便道:“再辛苦几日,把此案暂时结案,朕再陪先生去东安围场赏景。”
  张节恒满脸动容:“好,好,臣遵旨。”
  等到众人都退下,江世愚才上前一步:“陛下,顺郡王没有替蒋氏和罪妃求情,他自请出宫开府,分府而居,不给陛下添麻烦。”
  江世愚会主动提及顺郡王,是因他尚不知萧成煜对顺郡王的态度。
  萧成煜淡淡笑了。
  “二弟为人纯孝,最是孝顺父皇和母后,他之前已经同朕求过,说想出宫开府,在府中设佛堂,替父皇和母后祈福。”
  江世愚聪慧至极,立即就明白皇帝同顺郡王通过气,顺郡王也早就向皇帝投诚,故而顺郡王要如何安排,皇帝自有了定论。
  这是人家兄弟之间的家事,江世愚便立即道:“是,臣明白,稍后臣会通传文渊阁,让几位阁老安排顺郡王出宫开府事宜。”
  萧成煜点点头,把这事说得轻描淡写,似全不在意。
  此刻沈轻稚正在看宫里送来的口供。
  口供由简义的心腹亲自送来,一来直接按照年九福的吩咐送来贵妃娘娘跟前。
  这位贵妃娘娘当真了不得,陛下登基至今也不过才三月,她便从昭仪升为贵妃,甚至护驾有功,如今皇恩不断,荣宠不衰,以后的前程更是难以捉摸。
  这滔天的富贵和权柄,谁不会心动呢?
  那姓孙的中监心里难免艳羡,但他面上却平静无波,紧张地躬着身,等贵妃娘娘一一看阅。
  端看贵妃娘娘穿了一身金银秀滚边的大袖袄裙,衣裙上的牡丹花花开争艳,蜿蜒婀娜的花朵缤纷肆意,衬得她那张芙蓉面娇艳绮丽,如春日花儿一般美丽。
  同这身精致的袄裙相比,沈轻稚面上却并没上浓妆,她素着那张莹莹白皙的脸蛋,只在唇上点了一抹朱色。
  在缤纷浓郁里,却又有素雅高洁。
  沈轻稚可不知这中监还有闲心羡慕自己荣华富贵,她正认真看手中的折子。
  这折子是简义亲笔写的,而他审问的就是被李巧儿供述出的李念和清舟。
  行宫的消息一但被封锁,是根本送不进宫里去的,故而宫中无人知晓李巧儿已经亡故,李念一被缉拿,就如同竹筒倒豆子那般,把所有的事情都供述出来。
  据她所说,她跟李巧儿的主要职责就是打探皇帝行踪,若是能更进一步,李巧儿能进入御书房伺候笔墨,那么能打听到朝政大事也是好的。
  不过萧成煜这人太过机敏,就连他的亲生母亲都不能随意进出干元宫,满后宫中,只有太后和贵妃能进入萧成煜自己的寝宫。
  故而李巧儿入宫这四年,除了杀了一个小黄门其他的事都还没来得及做,而李念则比她强一些,她入宫年头更长,弘治帝早年刚入宫时身体不丰,太后也时常生病,尚宫局还没有瑞澜死死盯着,她倒是能送出去不少消息。
  可那些消息都如同石沉大海,听不见回音,更无人告知她后续要如何做。
  日子久了李念的心也渐渐淡了。
  她在大楚生活了太久,久到她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楚人,甚至动了在大楚后宫养老的念头,只可惜她没能在大楚养老,她也不知是自己早年做的那一件事败露行迹,才让她被识破身份。
  多年的探子身份让她疲惫,她不是李巧儿那种满心向往的年轻人,她已经老了,活得也够久了,她曾为大夏尽心尽力,也为大楚在长信宫服役多年,她不觉得自己欠了谁,也不觉得自己于心有愧。
  她只是厌倦了。
  故而没等简义用刑,她就把自己这么多年做的桩桩件件都说了,然后才道:“宫里除了我,还有其他人,这个你们也知道,但我不能说他们是谁。”
  “我可以背弃自己,但不能背弃同党,”李念很平静,她对简义说,“但我可以告诉你,宫里还有四人。”
  这话说完,李念狠狠一咬,便咬破了藏在嘴里的毒药,当即便毒发身亡。
  线索便从她这里中断了。
  若非沈轻稚后面从李巧儿问到了清舟姑姑,简义的这封结案折子恐怕要等他们回到盛京才能呈递。
  简义审问的第二个人是清舟,另外还有三名跟清舟和李念都有所关联的黄门。
  清舟可没有李念那么“好说话”,简义费了好大功夫,整整在慎刑司泡了两日,把清舟熬得只剩一口气,她才招供。
  清舟比李念年轻许多,她也不过三十几许的年纪,在尚宫局的仓库待了两年,这两年,刚好轮到她掌管药材。
  她是个极为细心的人。
  故而在国孝时,她在坤和宫支取的药材里分析出些许端倪,她当时可以肯定,皇后换了药方。
  要知道若非身体有变故,太医院一般不会大改药方,他们开的都是平安方,□□为主,讲究的是细细调养,皇后突然换药方,这让清舟动了心思。
  故而一场长达十几日的筹谋便开始了。
  她比李念入宫晚,却比她更有权柄,宫里的暗探她知道的更多一些,故而调动起人来更得心应手。
  加之她掌管药库虽只有两年,却暗中寻了不少得用的药物,她不多偷,就一点一点挪用,经年累月下来,也做得悄无声息。
  针对皇后的寒毒,她信心筹谋打听,终于知道要用寒冰草来激发寒毒,故而她偷的就是寒冰草。
  不用多,就她偷的那一钱,足够要了皇后的命。
  为了这一次行动,她把所手的手下都调派出去,趁着国丧日的混乱,终于完成了这一次的完美刺杀。
  正带她在仓库门口等听消息的时候,却传来了噩耗,皇后虽中了毒,但因为沈奉仪机敏,她只喝了一口,而且换了药之后寒冰草对皇后的毒性减弱,那一口不仅没能让皇后丧命,甚至可以助她养好身体。
  而她安排潜入坤和宫的探子,全部折损在了坤和宫。
  就连被她当成暗棋,一心都是荣华富贵,对皇后没多少忠心的摇光姑姑也一并被从皇后身边拔除。
  这一次的刺杀失败,对于清舟是巨大的打击。
  自此之后,她便偃旗息鼓,再也找不到更好的时机。
  一晃就到了八月,皇帝要去行宫,似乎又到了她可以大展拳脚的时候。
  可这一次,苍天再也没能眷顾她。
  她等来的不是喜讯,而是慎刑司的简义。
  当简义淡笑着看向她的时候,清舟简直痛苦至极。
  她一生要强,可这一生却一事无成,什么都没有替大夏办到。
  她白来这一遭了。


第87章 
  根据清舟的供词;大部分的手下都在刺杀皇后的那一次折损,剩下的就是在她看来屁用没有,什么都不知的李念和李巧儿。
  清舟自己心里很清楚;宫里知道她身份的;大多都死在了那时,故而能供述出她的只有李念或者李巧儿。
  李巧儿她不熟悉;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倒是李念她认识许多年,知道她没什么忠心,肯定是她供出的自己。
  明白这些,清舟便也知道自己要说什么,能说什么。
  可慎刑司的手段实在太可怕了;即便心智坚定如她;最后也抵抗不住,陆续吐露实情。
  简义最后问的是,宫里还有几个同党。
  当时李念说的是四个;李念一直也以为是自己早年的事露出马脚;故而在她的认为里,李巧儿、清舟和另外两个人都还是安全的。
  她没有暴露任何一个;干脆了断了自己的性命。
  清舟比李念聪明得多;她一下便猜到了前因后果;也知道肯定是这些人手脚不干净被人抓住,这才供出了她;事已至此,她只求速死,大楚的皇帝也不会让她苟且偷生。
  清舟把自己知道的都挨个供出来,就剩下最后两个隐藏在长信宫的人物。
  这一次;清舟犹豫了。
  简义见她犹豫,便知她不是会为了别人让自己痛苦不堪的人,已经到了这一步,他也不会拿命来套话。
  简义只告诉她:“你若说出这两人的线索,我可以让你不那么痛苦地死去。”
  这一句话,说动了清舟。
  清舟最后说:“这两个人,有一个跟李巧儿一样,另一个则是看守宣武门的中监,至于是谁,你们自己去查吧。”
  简义跟在萧成煜身边多年,最知道萧成煜的性子,故而没有再对清舟用刑,只把她关押在牢里,一面排查线索,一面给皇帝陛下禀报案情。
  这也是现在沈轻稚得到的全部供词,最后一页是简义的稍做侦查后的结论。
  沈轻稚看了看孙中监,又点了点那证词,才对戚小秋道:“宫里的黄门,简公公大多都见过,也都熟识,故而宣武门的那个中监,简公公很快就找到了人选,已经开始刑讯。”
  “至于另一个宫人,清舟只说同李巧儿是一样的人,那么这就有三种解释了。”
  “第一就是如同简公公这般,调查李巧儿的同乡,查与她同一年从同一道入宫的宫女,在这些人中暗中调查。”
  “第二,则是调查样貌带有西域特征的宫人,这种宫人宫里并不多,很快就能查出,简公公也查了。”
  “第三,就是跟李巧儿一样身份的人,也只有成为陛下的嫔妃,才更可能刺探国情,但这几个人,简公公却不敢随意捉拿。”
  剩下的三人毕竟是皇帝的妃嫔,简公公没得圣谕,不能私下捉拿审讯。
  这是宫规。
  所以这封折子递交到了行宫,为的就是请皇帝陛下定夺。
  戚小秋看沈轻稚面色淡淡,气定神闲,便道:“娘娘有所想法?”
  沈轻稚闭了闭眼睛,把这些年的过往重新回忆一遍,最终还是把记忆定格在了那一日生日宴。
  王夏音虽然嫉妒她得盛宠,话语之间总是咄咄逼人,但她是瑞澜的外甥女,是戚小秋的姻亲,她若是被换了人,那戚小秋和瑞澜不可能看不出来。
  而且,她也发现,夏国的探子选的都是这些无父无母的孤儿。李巧儿虽有家有室,却是被人中途换过,而且当时原主所在的村子只有她一人入宫,没有人认识她,她才能冒名顶替成功。
  像王夏音这般在宫里有姻亲的,一来还好几个,是不太可能被当成目标替换。
  王夏音的可能几乎为无。
  那么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