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炮灰[快穿]-第10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明只是送走家眷,哪里有说得那么严重?
皇帝刚罚了人,心情愉快,也有志于再接再厉,当下沉吟片刻,道:“众卿家言之有理,然丞相和许尚书为朝廷效力多年,夙兴夜寐,也不好罚得太重,便让他们赋闲半年,罚俸三年罢。”
王丞相和许尚书大惊,异口同声道:“皇上——”
他们身居要职,若在家待个半年,再回来,只怕天都要变了。
这是万万不可的。
两人马上看了一眼自己派别的官员。
那些官员纷纷出列为王丞相和许尚书求情。
刘御史和礼部尚书等也纷纷出列,舌战群儒,再加上另一个派别落井下石,最终,王丞相和许尚书还是无力回天。
下朝之后,王丞相回到府上,砸碎了桌上的茶壶茶杯,阴鸷着脸不说话。
过了许久他才站起来,走到窗前,喃喃道:“好一个萧将军,缺少粮草是么?老夫要让你一直缺!”
说到这里,有心马上命人联系户部尚书,但想了想,还是忍住了,只是手书一封信,派人七拐八拐地送了过去。
许尚书回去就病倒了,他寒门出身,官拜尚书后,一向爱惜自己的官声,在清流中名气很好。
可是第一次南下加上第二次送家眷南下,他的名声,瞬间付诸流水了。
之前死死压抑住,在朝堂上被罚,那一口气终于松了,人也倒下了。
萧遥端着酒杯,笑着说道:“这次战胜北戎,是大家的功劳,来,一起干杯!”
经过两天,派出去的小队将溃逃的北戎军队都围剿了一遍,目前在村落和乡镇里,再也找不到北戎了。
按照人数统计,往北逃逸的北戎兵,最多不会超过一万。
这是大兴朝跟北戎交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黄副将人逢喜事精神爽,未饮先醉,端着酒杯笑道:“最大的功劳,自然是萧将军!喝完这一杯,我要敬萧将军一杯!”
李公子、唐二公子等端着酒,也想去敬萧遥,可是由于职位低,老半天都还没轮到他们。
这时许四公子将准备敬的酒一饮而尽,道:“萧将军有些醉了,我们便不要去敬酒了吧。”
李公子点点头,有些可惜,可是想到萧遥的功夫是间接跟自己学的,又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窃喜感。
唐二公子握着酒杯,道:“不如我们一起去给萧将军敬酒,我们干杯,让萧将军随意?”
他觉得,不去敬萧遥一杯,心里会很遗憾的。
李公子等听了,觉得这法子倒也可行,当即都点头同意。
当那些将领终于跟萧遥敬完酒了,李公子、唐二公子和许四公子几个,连忙端着酒上前,站在萧遥跟前。
李公子有些紧张,握着酒杯看向萧遥:“萧将军,感谢你让我们知道何为军人,何为人生价值,我们敬你一倍。”顿了顿,看着双颊泛红面如桃花的萧遥,一瞬间忘了自己想说什么。
唐二公子见李公子没说话,忙道:“我们干杯,你随意。”
萧遥听了,将酒杯伸出跟众人碰了一下杯,笑着说道:“原本,我以为你们都是锦绣膏粱之地养出来的富贵公子哥,不会打仗,只会拖后腿,不过,经此一役,你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我的尊重。这一杯,同样敬你。”
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旁边五皇子和方文书等人觉得萧遥是在骂自己,都黑了脸,可是挨了50军棍并隐隐作痛的屁股让他们不敢说任何让萧遥不快的话。
即使桀骜如五皇子,也明白,在这个军营里,萧遥说的话无人能反驳,他如果敢嚣张,萧遥绝对会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林稽远远看着李公子和唐二公子等一脸敬意地跟萧遥敬酒,忍不住感叹道:“萧将军实乃我生平仅见的奇女子!”
许瑾就坐在他身旁,闻言没有说话。
他是很吃惊的,他没想到,曾经那个动辄拿鞭子抽人的骄纵少女,居然能得到眼界高于顶的李公子和唐二公子的敬意。
第二日,萧遥和黄副将等在议事厅里议事,商量着北上反击。
北戎本身的兵马便不多,这次损失的十多万兵马更是其最为精锐的军队,根本无力抵挡大兴朝组织的大举进攻。
所以,大兴朝如果发兵北上,定能取得胜利,顺利收回远城和永城。
大家商议过后,都觉得一片明朗。
黄副将笑道:“一旦朝廷派来的兵马粮草到位,我们马上便可以反击。”
萧遥含笑点点头,然而当天下午,便收到来自京城的文书。
文书中称,朝廷会遣人送兵马和粮草,但由于雪灾,大兴朝各处受灾严重,朝廷因为赈灾而国库空虚,所以只能发半个月的饷银,至于粮草,也只能暂时给半个月。
黄副将看完朝廷发来的回复,瞬间沉下脸:“荒谬,军饷岂能一再拖延?荒唐!”
叶参将也很是恼怒,一拳锤在桌上:“一定是那帮文官故意为难的!他们就是不愿看到我们取得大捷,千方百计要压着我们。”
两人发了一会儿牢骚,见萧遥没有说话,便看向萧遥:“萧将军,你怎么看?”
萧遥道:“怎么看?自古以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然没有军饷没有粮草,那我们就班师回朝。”
叶参将和黄副将吃了一惊:“班师回朝?萧将军,万万不可,我们好不容易打出优势,重击了北戎,正是守好城池准备反攻的好时机,绝不能班师回朝啊!”
萧遥坐在椅子上:“反正我没办法要求我手下的兵不吃不喝不收饷银上战场拼命。朝廷中谁有这个能耐,就由谁来领军守城好了。至于反击,别做梦了,根本不可能。”
黄副将和叶参将连忙劝萧遥三思而后行,劝了一阵见没效果,忙又道:“不如我们先写一份急报回去凑明,等朝廷有了决议再做决定?”
萧遥说班师回朝,也只是为了吓唬人的,因此点点头,马上写了一封急报命人快马加鞭送回去。
皇帝登基以来第一次碾压了百官,因此接连几日心情都很愉快。
不过,他的好心情在收到萧遥命人送回来的急报时,瞬间消失殆尽。
他怀疑自己看错了,揉揉眼睛,见没看错,不由得有些诧异:“萧将军居然要班师回朝?饷银和粮草不足,没法子继续守城?真是岂有此理,户部尚书是怎么办事的?”
户部尚书受了王丞相的指使,特地只给了一小部分饷银和半个月的粮草,并不怕萧遥和百官追究。
因为大兴朝的确多地受灾,需要拨款救灾,和灾民相比,镇守北边的北军,便不是那么迫切了。
如果萧遥敢质疑,并且撒泼要钱,那自然有御史弹劾,让她悔不当初。
户部尚书想到了一切,就是没有想到,萧遥没有闹,没有质疑,直接班师回朝!
这绝对不可以啊!
要知道,远城和永城都失守了,京师就靠萧遥如今驻守的小城作为屏障守护,片刻都离不开镇守的军队。
萧将军若班师回朝,小城极有可能落入北戎手上,届时北戎南下,不是挥挥手的事吗?
户部尚书忙出列,按照一开始想好的借口,一味哭穷,哭完了,开始斥责萧遥不经皇帝同意便班师回朝,置小城的百姓不顾。
礼部尚书出列:“敢问户部尚书,三万的兵马,没吃没喝,又没有饷银,用什么守城?与其饥肠辘辘守城,不知何时被北戎偷袭,以致全军覆没,还不如班师回朝,保存实力呢。”
勤国公说得更不客气:“百官在京师过得惬意,饷银都从来不拖欠,怎么硬是要拖欠北军的?难道,此刻站在朝堂上的百官,不是靠北军保护,才能高谈阔论么?”
户部尚书强行反驳:“北军有半个月的粮草和饷银,怎么就到没吃的没喝的了?”
皇帝见户部尚书到此刻还要为难萧遥,不肯再拨饷银和粮草,直接将萧遥写回来的急报扔到户部尚书身上,森然道:
“萧将军可是说了,5日内,若粮草和饷银不到,她便马上班师回朝。赵爱卿,北军需要人镇守,若萧将军班师回朝,你便代替他去守城罢。”
户部尚书几乎要吐血。
这根本就不讲理,这根本就是霸权!
皇帝看到户部尚书几乎要吐血的表情,心情又好了几分,将两日前琢磨好的话说了出来:
“众位爱卿,前两日人人都说北戎即将攻到京城,并引得很多朝廷命官不顾律令离京南逃,好在有萧将军大破北戎,将北戎军打得抬不起头。萧将军立下如此大功,是不是应该给她封赏呢?”
其实当时就该封赏萧遥或者将军府的,可是当时要先打压百官,为了避免百官拿封赏萧遥这事来讨价还价,他愣是忍到了现在。
户部尚书正要据理力争,万万没想到皇帝已经翻篇,直接说起别的事了,忙急道:“皇上,饷银和粮草的事……”
还是不要跑题吧,尤其是跑到那么不好的话题去。
皇帝看向他:“赵爱卿啊,你是户部尚书,此事由你定夺啊。”说完不再理会户部尚书,而是看向跟将军府交好的勤国公和礼部尚书,“两位爱卿对朕的提议,有什么看法?”
勤国公出列:“萧将军领军击杀北戎十万大军,基本上等于将北戎打废了,此乃不世的战功,因此臣提议,须重赏萧将军或者将军府!”
赵尚书在一旁听得差点翻白眼。
上一次说不世战功,这次又说不世战功,萧遥一个女子,能有那么多不世战功吗?
怕不是其他将领异常勇武,让身为最高主帅的萧遥白捡了便宜!
皇帝没理会赵尚书的腹诽,见勤国公赞同,礼部尚书又不住地点头附和,便笑着说道:“有功当赏!传朕旨意,萧将军歼敌十万众,击垮北戎战力,立下不世奇功,为了嘉奖萧将军,特将将军府从侯爵升为国公府。”
户部尚书马上跪了下来:“皇上请三思啊!”
跟他一个派别的官员马上附和。
皇帝冷冷地看向他们:“难不成,萧将军立功却不该赏赐?”
“并非如此——”户部尚书说完马上想解释。
可是皇帝不想听他解释了:“既然不是,那此事便无须再议。”说完开始下一个议题。
户部尚书下朝了,去了千金楼用膳,特地让人暗中通知王丞相前往。
见了王丞相,户部尚书想哭:“大人啊,自从您赋闲在家,皇上便越发荒唐了。”说完将上午在金銮殿发生的事一一说了,特地指出皇帝的轻率和独断专横。
王丞相面沉似水:“手上有兵,又适逢这样的时势,腰杆子可不就挺直了么?”
户部尚书忙问:“大人,那我们该怎么办?”
王丞相不愿意让北军班师回朝,因为北军一旦回来,皇帝胆子进一步壮大,没准会让他从暂时的赋闲变成一辈子的赋闲。
因此思索过后,王丞相道:“既是皇命,自然得遵从。”
只是说出这话时,他几乎咬碎了一口老黄牙,喉咙深处,更是一阵腥甜。
原本想打算为难萧遥的,没想到根本就算不上为难,反而是他们,白忙活了一顿。
黄副将一目十行地看完朝廷发来的文书,十分佩服地看向萧遥:“看来萧将军的班师回朝很有用啊,这饷银和粮草,马上便补齐了。”
萧遥笑着说道:“我想,他们都不是很愿意我回去。”
当日下午,便召集所有将领议事,提出大军后天开拔北上。
众将士听到要收复失地,都很激动,连连点头。
第二天,大军仍在军中练兵,萧遥先将自己带出来的兵派出去,让他们一路北上收集消息,并查明远城是否有北戎兵镇守,若有,具体兵马大概是多少。
又过一日,萧遥留下原本守城的将领,率领大军北上。
雪终于下得少了一些,在积雪薄的地方,有星星点点的嫩芽冒出来,昭告着春天的到来。
萧遥在距离远城五十里的地方,等来了提前北上的斥候来汇报。
回来的是张大牛,他的脸色很不好:“镇守的北戎兵马不多,可是那些狗东西,将城中还没来得及逃出去的男丁全都抓起来,准备在我们攻城时,将那些男丁驱赶到最前方。”
黄副将目呲欲裂:“真是岂有此理,今生不破北戎,老夫死不瞑目!”
第606章
李公子、唐二公子等全都横眉怒目;怒气冲冲:“北戎果然是蛮子,毫无人性!”
萧遥沉下了俏脸,没有说话。
现在再骂北戎人没什么用;最要紧的,是想个办法应对。
远城是肯定要攻打的;这是大兴朝的城池;是京师在北边的屏障;一定要夺回来!
可如果她领兵攻打远城时,北戎就将远城的男丁驱赶出来,抵挡在前面,她能让手下的士兵为了胜利直接杀掉这些大兴朝的子民吗?
绝对不能!
这事;只能智取,不能力敌!
想到这里,萧遥传令,让大军在此扎营;借口是粮草方面出了岔子;须暂缓几日才到;大军等粮草跟上;才会继续开拔。
在大军忙着扎营时,萧遥一边到处巡视一边想办法。
光明正大地攻城肯定不行的;因为光明正大地上去;首先面对的,肯定是远城的男丁。
夜里偷袭也不行,因为远城有坚固的城门,无论怎么偷袭;都需要攻破城门才能进入城中;这么一来;等待她和手下将士们的,肯定又是远城的男丁。
悄悄派她手下的兵潜入,再关键时刻打开城门呢?
萧遥摸了摸下巴,这倒是可以做到,毕竟她训练出来的兵最是擅长隐匿。
可是,开了城门之后,如果她和大军没办法马上控制住北戎在城中的一万兵马,那么又回到原点,被北戎拿远城的男丁来威胁。
萧遥叹了口气,琢磨着派自己训练的兵悄悄潜入城中,一点一点地消灭城中的北戎人。
可是,一万多兵马,一点一滴地杀掉,得杀多久?
只怕刚杀了一部分人,就被北戎人察觉了。
难不成,还是得装神棍?
可是北戎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一旦知道开了城门必死,那肯定愿意选择拉一群大兴朝人陪葬,而不是因为怕她是妖女而自己死掉,拉不到垫背的。
至于围困远城,让远城的北戎兵没有吃喝不得不开城门投降,那也不成。
北戎军会饿,远城里的大兴朝百姓,同样会饿啊,再加上北戎人以前吃过俘虏的大兴朝女人和小孩,谁知道极度饥饿之下,他们会不会吃城中的百姓?
一定得想个好办法,让北戎没办法用大兴朝的百姓威胁她!
大军驻扎下来。
萧遥在议事的营帐跟黄副将等摆沙盘想办法时,都一筹莫展。
即将散会时,叶参将道:“若大军在此驻扎,不知何时才能攻城,后勤运转的粮草,便也得相应增加。我看,不如写了折子回京,好叫皇上和百官知道这事,免得我们到时陷于被动。”
不说明白难处和为何粮草消耗大,回头百官肯定抓住这点攻讦北军,攻讦萧遥。
萧遥点点头,当晚就写了折子将情况告知,并重点突出北戎的可恶和攻城的难度。
入夜了,天上飘起了小雪,萧遥带着檀云在外走了一圈,遇见了黄副将,不免吃惊:“黄副将这么晚还不歇息?”
黄副将搓了搓手:“这便回去了。将军也早些回去罢,天冷得很,这风跟刀子似的,要不是希望脑子清醒些,谁愿意出来啊。”
萧遥听了这话便知道,黄副将想不到攻城的策略,才出来走走醒神的。
她跟黄副将道别,便回了自己的营帐。
庞三姑娘以及她带来的女子医疗兵全都住在她旁边,此刻营帐中已经没了灯火,想来都睡了。
清晨用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