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炮灰[快穿]-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遥点头,“也许吧。”说完又去忙碌了。
萧二伯看向萧遥,再次老怀甚慰。
又过了一天,萧遥的第四窑准备开窑,平阳市迎来了国家文化艺术部的人。
这些人一来就直奔郁诗建盏。
郁诗想起顾时年特地打过来的电话,心中十分高兴,忙笑着迎了上去。
“你好,你是郁诗吧?我们是国家文化艺术拍摄部的,最近我们拟拍一集节目,叫《当代国宝》,听说你这里烧的建盏很棒,享誉海内外,所以来看看。”当先一人说道。
郁诗笑着和来人握手,“你好,先请坐——”之后攀谈起来。
等两人谈得差不多的时候,市文化局的人匆匆赶来,笑着上前打招呼,“听说国家打算介绍我们平阳市的建盏,请问是打算介绍所有大师的作品吗?”
建盏目前只在发烧友和收藏家之间有名气,还有很多人未曾听过建盏的名声,一旦上了节目,面向全国,建盏的知名度肯定节节攀升。作为本市的人,自然是希望多介绍,让更多人知道建盏。
拍摄组的人很客气,笑着说道,
“因为只是初步拟的第一期节目,所以暂时只找一家试点。我们经人推荐,选定郁窑的产品。以后如果还拍续集,一定会把所有名家都带到。不过,由于需要行家讲解,所以到时会请几位德高望重的建盏大师来帮忙讲解一下。”
市文化部的人听了,笑容微收,看了郁诗一眼,“那样也很好,也很好,谢谢国家的支持……不过,请建盏大师过来讲解,可以带他们拿手的建盏吗?”
虽然平阳市有更好的大师,但人家已经选定郁诗家了,他们自然不好当面否决郁诗的。再说,剩下的大师那么多,他们推哪家?不管推哪家都不公平,还不如让上面直接选定一家。
拍摄组的人点头,“这当然没问题,不过由于片长有限,他们可能只有一张照片一闪而过,而且最好不超过三张照片。”
市文化部的人连忙点头,“应该的,不知道请的大师定了吗?”
“已经定了。”拍摄组的人点头,递了一张名单过来,“这是名单,我们稍后会和他们接洽,希望你这里也帮我们说一下。”
市文化部的人低头看了一眼,见是刘大师、王大师和张大师,没有萧遥的名字,面上笑容不变,“当然,我们这边也会打电话联系的。”
送走国家拍摄部的,市文化部的人勉励郁诗一番,就坐车离开了。
坐车回去的路上,一个年轻女孩十分不高兴,
“部长,论建盏,郁诗的建盏连前十都没有,凭什么选定她家啊?如果要找有资历的大师,那刘大师、王大师、杨大师、张大师……总之任何一个都比她好。如果要找年轻一辈的,萧大师的更好!怎么轮也轮不到郁窑的啊!”
部长叹了口气,“你呀,就是太年轻了。这个世界是不可能事事公平的,一般上这种上节目,要么给钱上,要么背后有人支持,这是行业内的潜规则了,不用抱不平。”
“可是我觉得,我们是平阳市的人,应该推平阳市最好的建盏出去,让全世界人民都看得到。”女孩子小慧说道。
部长摆摆手,“你放心,像萧大师那样的人物,不用任何人推荐,她迟早要扬名国际的!真正的手艺,就跟金子似的,不会一直被埋没的。”
“可我还是觉得不舒服。”小慧扯着安全带说道。
她不仅替萧遥不舒服,也替那三位大师不舒服,明明他们烧的建盏更好,可却只能做评委,而且他们的产品只能拍照出现一下子,想想就觉得欺负人。
相比起小慧的不快,平阳市的大师们知道之后,都没什么反应。
他们到了这把年纪了,和部长一样,知道一些行业内的潜规则的,没选上就没选上,只能自己努力了。
就连接到邀请做讲解的三位大师,也没有小慧那样不忿,反而相当平静。
萧遥站在萧家的老窑口,看着老师傅开窑。
这时手机响了,是郁诗打来的。
萧遥想了想,点了接听,“郁诗,你找我有什么事?”
“师姐,是这样的。国家半个月后将会来我们郁诗建盏这里拍摄我的金油滴盏,我要忙着做前期的准备工作,估计没有空参加一号的建盏比拼了,我们推迟一期可以吗?”郁诗温柔的声音响起。
萧遥点头,“恭喜了。我们下期再比也可以。”她自然听得出郁诗这是在跟自己炫耀,不过这没什么,就算没有节目推荐,她也有信心能让很多人知道萧氏建盏。
“好,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郁诗听出萧遥没有生气,心中十分憋屈,跟锦衣夜行似的,想了想又加一句,“不好意思了啊……实在是上面很重视,提前半个月来踩点,我也是没办法。”
萧遥笑着说道,“我理解的。你还要说别的吗?不然我挂了,开窑呢。”
“没事了。拜拜——”郁诗挂了电话,握着手机出神。
萧遥一定很嫉妒的,她一定很嫉妒的,只是故意不表现出来而已!
萧遥还真不嫉妒,她把手机放到一边之后,就认真地等待着老师傅将新烧好的建盏拿出来了。
心里则恍然,难怪上次郁诗的人要毁掉她的繁星盏,原来是为了这个。
估计郁诗的人提前知道了消息,所以看到繁星盏之后,怕竞争不过,就选择毁掉。
萧二伯也很紧张,不住地催,“好了没?好了没?”
“还在检查呢……”老师傅刚说完,忽然捧着个大碗出来,笑得合不拢嘴,“看看这个,弯月,是弯月,这是成功品。天哪,看这弯月亮!”
萧二伯大喜,急不可耐地大叫道,“快,快拿过来看看。”
萧遥听得也高兴起来,“师傅,快拿出来让我和二伯也看看……”
老师傅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只大碗走了出来,又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看到了吗?你们看……”
萧遥连忙凑近了看。
深邃的天幕,闪烁的繁星,一弯弯弯的月儿,那么美,那么辽远,在阳光下,发出闪亮的光。
老师傅爱不释手,“真的很美,也是镜面反射。这弯月亮太美妙了!”
萧遥看完碗外壁上的弯月,又看向碗里的,见是一模一样的弯月,顿时笑得眉眼弯弯,忍不住伸出手去摸了摸那弯月牙儿。
这个世界上最叫人愉快的事,就是经过努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一抹弯月,就是萧遥这段日子的努力成果!
萧二伯认真检查过整个大碗,见釉足够厚,碗口的干口处理和原先那件繁星盏一样,碗底的釉泪照例成泪滴状有序地分布,不由得欣喜若狂,抬头看向萧遥,“萧遥,你将建盏玩到了极致!”
“走,我们回家,慢慢欣赏,看够了再放到店里去。”萧遥笑道。
于是大家收好大碗,小心翼翼地回了家。
众人当晚欣赏了一晚这件新出的弯月繁星盏,然后开始琢磨,要不要给这些建盏投保险。
专门赶来的市场部负责人激动得直搓手,“我认为要买保险,这样的珍品,放在店里很容易有失窃的危险!”
“那就保!”萧遥说道。
市场部负责人点头,“那我先去给金油滴盏和这个弯月繁星盏投保,等投保通过了,再放到店里。”
大家自是点点头同意了。
郁诗一边令人准备拍摄事宜,一边让顾非凡暂时不要有什么动作,起码等拍摄团队拍好了,离开之后再做。除此之外,她也让人时刻关注萧家是否新烧出新的建盏,得知没有消息,这才放下心来。
出差回来的顾时年见她忙得团团转,就道,“郁诗,拍摄的前期准备,你可以交给其他人来做。我认为你的位置,应该在窑里。”
郁诗虽然很兴奋,恨不得亲自盯着各方面的准备,但是也明白,真正能让自己和普通人区分开来的,是她烧建盏的一手技术,于是还是依依不舍地回了工作室,认真琢磨着烧建盏。
转眼到了半个月后,庞大的拍摄团队来到平阳市。
本地人和外来的游客们,见了拍摄团队,都十分好奇,一打听,知道是去郁诗建盏拍摄的,都大感兴趣,纷纷跟着去看热闹。
拍摄团队无论去哪里拍摄,都经常被人围观,早就习惯了。见跟在车后的人,也不在意。
车子开到一个路口,正好是红灯,只得停下车等着。
这时车外忽然有人开着摩托从旁经过,对身后的人大声叫道,“真的,没骗你,真的是弯月繁星盏!是弯月!不是圆月,正正的弯月!”
拍摄组的人大为好奇,一人看向其他人,“弯月?不是说建盏是控制不了斑纹的形状的吗?弯月是怎么烧得出来的?”
“我也不懂,听听他们怎么说。”又一人说道。
第66章
于是拍摄组凝神听外面的动静。
外面很快有人反驳;
“吹牛吧,弄出了繁星就算了,怎么可能弄得出弯月?弯月啊,你知道弯月有多难弄出来吗?你知道就算油滴状的斑纹也不是随便能烧得出来的吗?还弯月,骗鬼呢!说圆月还可信点儿!你骗人也得有个谱啊!”
跟在后面看拍摄的人纷纷大声附和,“就是啊,说圆月还可信点儿啊,竟然说弯月,骗骗外地人还差不多;本地人谁信哪!!”
“我承认萧遥是建盏大师;我也承认她的建盏烧得很好,但是这波营销过分了啊!”
“是不是见郁诗建盏有央视的来拍摄节目,所以才放出这样的噱头啊?这样有点过分了哈;我看在那件繁星盏的面子上不骂萧遥。”
先前说萧氏建盏有弯月繁星盏那人气得脸红脖子粗;“你才特么吹牛;老子不偏不倚,是中立的,我也是听说了才跟你们提一句,你们爱看不看!”
“被我们说中了,恼羞成怒了吧?哈哈哈……”一人扬声道,“你如果有照片;老子二话不说跟你们走!”
先前那人道;“我问了;我朋友不肯给我发照片;说人太多了,不想招来更多的人,等回去再晒照片,就算挤也是挤明天去看的人。”
“切,我就知道没有照片的……”好几个人纷纷大声鼓噪,又教训先前那人,告诉他弯月建盏有多难少,说就算油滴状的斑纹也是控制不出来的,只能依照经验,烧出大致形状的,但到底烧出个什么样,还得开窑才知道。
那人被说得也动摇了,又见大家都跟去郁诗建盏那里看热闹,干脆也决定跟着去看热闹。
拍摄组的人将这些全听了去,一人摇摇头感叹,“建盏大师为了生意,适当用点手段还好,如果过度,那就失去了平常心,这样的人烧出来的建盏,估计也是拿不出手的。”
其余人等纷纷点头。
这时绿灯了,拍摄组几辆车子赶紧启动,直奔郁诗建盏。
至于什么萧大师,都被他们抛到了脑后。
郁诗身穿一身天青色旗袍,把头发梳了起来,民国仕女风范尽显,站在门口等待拍摄组。
拍摄组众人下车,看到雕梁画栋跟前一个民国风的仕女,都被惊艳得回不过神来。
虽然见过,但打扮起来的郁诗还是叫人失神。
编剧忍不住低声呢喃,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跟着来围观的群众们看到这样的郁诗,也是大为惊艳,当即拿出手机,卡擦卡擦地拍照上传朋友圈。
“戴望舒笔下撑着油纸伞走在雨巷的丁香姑娘,最具民国风的丁香姑娘!她是郁诗建盏的建盏大师,名字就叫郁诗!什么叫美人,什么叫人生赢家?这就是!”
郁诗心中激动得发疯,面上带着大风得体的笑意,请大家进入郁诗建盏先事休息。
虽然她最恨的人是杨小乔,可是不得不说,杨小乔的一些人生哲学,对处世真的很有用!
拍摄组的人马上进去,热络地跟郁诗交谈起来。
而过来围观的人,也被请了进去,在花园子里闲逛或者看郁诗建盏的建盏,既不会无聊,又能隔一段距离看到郁诗和拍摄组的人。
大家越看越觉得,郁诗这样的美人不管是脸蛋还是神韵,无一不美。
就算听人说过她有些薄情,有些对不起萧老爷子,对不起萧遥,大家还是觉得,这样的美人就该有这样的缺点,不然她就不是人了。
再说了,听说萧遥也是个美人,美人对美人,难免有些不对付,这不是什么原则上的错误。
郁诗今天几乎飘起来,那些赞誉的话,那些惊艳的目光,最大程度地抚慰了她曾经受过的伤害。
在这一刻,她觉得自己就是女皇!
顾时年对这个时候的郁诗也很满意,他需要一个有本事又带得出去的夫人。
两拨人相谈甚欢,见时间差不多了,拍摄组的导演见带来的工作人员准备得差不多了,低头看了看手表,抬头四处看了看,“几位大师来了吗?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开始拍摄了。”
郁诗看了看,“我们这里车子多,可能堵路上了。”她总是如此善解人意。
拍摄组的人想起路上堵车,点了点头。
可是又等了一会儿,大师们还没来。
拍摄组的人担心错过时间了,于是让人给几位大师打电话。
电话是几位大师的助理接的,一个个都说,“马上就来,马上就到。”
众人等了几分钟,见人还是没来,于是又打电话催第二次。
直到催第三次,三位大师才姗姗来迟。
拍摄组的人都有点不高兴,看了看时间,还差10分钟,算不得三位大师迟到,因此没好意思说什么。
导演笑呵呵地说道,“几位大师离这里很远吧?”
“还好,挺近的,走几步就到。”几位大师面上带着激动的红晕,目光格外的亮,聊天时有些心不在焉。
导演更不高兴了,心说既然这么近你还来这么迟?
这时工作人员过来了,说可以开拍了。
大家一阵忙碌。
《现代国宝》给建盏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分钟,因为华国太多瑰宝了,给的时间太长的话,根本拍不完。
可即使是五分钟的戏,也得拍大半天,或者一天两天,然后剪辑。
郁诗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呈现,脸上带着矜持得体的笑容,或是展示建盏,或是揉泥、拉坯、上釉,总之既展示了她作为女性的柔美,又展示她作为建盏大师的专业。
拍摄人员纷纷叫道,“五分钟太少了,我觉得要加点时长才行。”各行各业那么多,但从业者像郁诗这样美的,就只有建盏行业,不多拍点太浪费了。
导演笑骂,“先拍,拍完了回去剪辑再讨论时长。”
郁诗听他的意思,自己铁定能加戏,更是高兴得差点绷不住了。
因为郁诗建盏准备充分,拍到当天晚上,建盏部分就拍完了。
三位大师松出一口气,迫不及待地问,“结束了吧?我们可以走了吧?”
导演对这三位拍摄过程中一直露出想走意思的大师十分不感冒,笑了笑,“可以走了。不过三位这么急匆匆的,这是有什么急事啊?”
刘大师忙道,“是这样,隔壁萧氏建盏有个弯月繁星盏,绝对是建盏中的瑰宝!我们上午在萧氏那儿看,还没看过瘾呢,就被你们催着赶过来了,这不一天这心里都跟被蚂蚁咬似的,忙完了赶紧再去看看。”
他们今天本来是想早点来郁诗建盏的,可是听说萧氏建盏烧出了弯月繁星盏,马上改了道路,直奔萧氏建盏。这一看,恨不得抱着那件建盏,哪儿都不去。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拍摄组催了三四次才姗姗来迟。
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