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快穿之请给五星好评 >

第328章

快穿之请给五星好评-第328章

小说: 快穿之请给五星好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采采和萧氏说了青冠书院的才子斗诗,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是那些才子在中秋比诗前偏要选出一个诗王来。

    书院的老师不是迂腐的儒士,对于弟子相争他们不但不制止,还纷纷自掏银钱做彩头,说以月为题,谁做的诗最好,就将那些银子拿去。

    结果选出两首咏月诗,一首借月思乡,一首借月咏志,两首诗不分上下,银钱可以平分,可诗王只有一个。

    这时书院院长出来了,他说这两个学子做的诗都不算最好,实在没有相争的必要。

    学子要起强来,也是不分场合身份的,他们请书院长做一首诗让他们学习,结果书院长从袖中掏出一首诗,说是十二岁小儿所作,让他们学学。

    两位学子看了诗作之后,竟都认了输。

    那诗写得的确好,最重要的是诗中的意境,借古讽今,忧思天下,偏偏又写出了中秋独有的佳节韵味,哀而不伤,激而不愤,看完之后令人深思。

    两个学子心服口服,决定把诗王让给那个作诗的学子,又问书院长写诗的学子是谁为何不请来一同相聚

    书院长笑着把银钱拢走了,却没说诗王的事。

    青冠书院十二岁的学子本就极少,只有一个为了保养身体早睡早起没有来赏月的学子,其他学子都来那儿看他们做了诗。

    另外两个学子找到那个没来参加斗诗会的学子,他却说他没有作诗,有人给他作证,他那晚的确早早睡下。

    整个书院寻觅不到书院长所说的十二岁学子,最后有人准备去找孙院长对质,问清诗是不是他所作。

    这时,有书院老师说这诗不像是孙院长写的,倒像他夫人的手笔。

    有人跑去和孙院长对质,孙院长说这诗的确是一十二岁小儿所作。

    这时,有人想起孙院长家那个只有十二岁的女儿,这次再去问孙院长,孙院长没有否认。

    从此之后,孙云罗的名声就传开了。

    “这样一个女子,只怕庆之收管不住。”萧氏有些担心的说道:“不说娶回家,就怕她看都懒得看庆之一眼。”

    “舅母对表哥就这么没信心。”蓝采采微笑道:“表哥可是观州出了名的才子,又年少风流,这孙小姐待字闺中,正是少女怀春的年纪,也许两个人只看一眼,就互相喜欢上了。”

    “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大。”萧氏皱眉道:“这孙小姐的事你是从哪儿听来的”

    “陈盈那儿。”蓝采采敖:“她家二哥也在青冠书院求学,对孙小姐有些仰慕,除了陈盈那儿,像舅母赏识的刘小姐、王小姐,家里都有兄弟在青冠书院求学。”

    “我觉得让表哥去书院求学挺好的。”蓝采采道:“近水楼台先得月,就算得不到那月亮,也好歹知道月亮到底长什么模样。”

    蓝采采只是戏谑着说,萧氏却陷入了深思。

    蓝采采知道那话萧氏听入了心中,那孙小姐萧氏未必喜欢,但是书院其他学子都有观州各家的子弟。

    其实以邵庆之的资质,是完全不用进青冠书院求学的,只是求学是一方面,与人相处又是另一方面。

    如果邵庆之入了青冠书院,结识了其他学子,风月一事也许就开窍了。

    萧氏倒是不担心邵庆之学坏,毕竟青冠书院是正经书院,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样她也清楚。

    要是多认识一些才俊,再了解一下他们的姊妹,那就更好了。

    萧氏动了心思,就见蓝采采转着手中的团扇道:“表哥去了书院,家里就冷清了。”

    “男儿志在四方。”萧氏笑道:“不能只待在家中。你要是嫌家中冷清,叫你表哥把孙家小姐娶来,多个才女表嫂陪你,保证这家就热闹了。”

    蓝采采坐在椅上不动,懒懒的扇着手中的团扇道:“舅母你就诓我,表哥和刘小姐的事连一撇都没有,表哥那性子才不愿去什么书院呢。”

    “这也是我愁的。”萧氏道:“你表哥成日待在家中,说是学有所成,可到底见识不够广,还是该去书院磨炼一下。”

    蓝采采慢悠悠的转着手中的扇子,道:“其实真让表哥去书院念书,也不是一件难事。”

    “说得容易。”萧氏哂笑道:“你以为我没动过这样的心思,只是你表哥劝的动吗他听人劝吗”

    蓝采采微微一笑,道:“不如我去试试”

    萧氏笑着点头道:“好,你去,你去,我绝不拦你。”

    “看舅母说的。”蓝采采笑道:“若真能劝动表哥,我岂非帮了舅母一个大忙,舅母如何奖励采采”

    “给你烧一个月的糖醋鲤鱼,我亲自下厨。”萧氏笑道:“你觉得如何”

    蓝采采摇了摇头,道:“不好不好,我已经过了爱吃的年纪。”

第六百四十一章 金兰有毒(七)

    

“那你这年纪爱什么”萧氏调笑道:“早些把你婚期定下。”

    “舅母取笑人。”蓝采采将团扇放在膝上,看着萧氏道:“舅舅外出两个月未归,我想见他了。”

    “不只你想,我也想呐。”萧氏轻叹了口气,看向前方目光变得有些悠远:“只是你舅舅喜欢跋山涉水游玩,不到十月,怕是不得回来。”

    十月中旬是蓝采采的出生的日子,要给她办及笄礼,那时邵彦章一定会回来。

    至于其他时候

    “这还是现在,已经好了很多,至少过年知道要回家了。”萧氏低头看着手上的帕子,道:“要是以前,出去一两年也是常有的。”

    邵彦章是名士,自古名士是否真风流蓝采采不知道,但他们过得潇洒是一定的了。

    有时候游历山河,兴之所至不肯归家,那是情趣,一般人不懂。

    像邵彦章这种辞官不做,只愿沉醉欣赏河山的人,还有许多追随欣赏者,他不管去何处,总能找到吃住的地方。

    去年过年前,邵彦章还在外游历,年三十早上才回到家中,赶上了吃团圆饭。

    他说他原打算不回来,要在一个什么亭子里听雪过冬,顺便感受一下冬日垂钓的乐趣。

    只是想着这是蓝采采在邵家过的第二个年,头一年她心系亡母,团圆饭吃的没有滋味。今年好不容易开朗些,若是因为自己不归惹得她多思,那就不好了,所以就赶回来了。

    “舅母如果真的思念舅父,为何不写一封信让他回来。”蓝采采微笑道:“还是说舅母羞涩,不敢提笔,若真如此,不如采采代笔替舅母写一封信给舅父好了。”

    “胡闹。”萧氏笑嗔道:“你要写便自己写就是了,还代笔,哪有这种做法的”

    “舅母答应,不就有了。”蓝采采笑道:“我最近觉得自己聪慧的很,若是写封信给舅父,舅父定会归来,舅母不信”

    萧氏笑着摇着头,她那夫君的性子她是再了解不过了,家中出了事他都未必会归来,除非出的事是他挂心的。

    “那我们便以这个为赌注好了。”蓝采采笑望着萧氏,道:“若是我能劝动表哥去青冠书院,舅母就替我提笔写信给舅父,如何”

    萧氏看着笑得狡黠的蓝采采,道:“只怕一切难遂你愿。”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

    说完,蓝采采便福身向萧氏告退,然后拿着扇子悠哉悠哉的去了邵庆之的书房。

    敲了半天的书房门,却无人应门。

    蓝采采直接推开书房门,房中空无一人。

    现在离吃晚饭不足半个时辰,按理说,这个时候邵庆之应该在书房内的。

    蓝采采见书房内外无人,窗户却开着,想着若不关窗,到了夜里可能飞入虫蜂,便进去顺手把窗关了。

    关上窗户,看到书桌上有一幅字,墨迹未干。

    想来邵庆之刚走未久,她来晚了。

    蓝采采看了会儿桌上写的字,又提笔在那上面添写了几笔,等到墨迹干透才带着那幅字离开。

    拿着扇子离开了书房,看到路过的丫鬟和家丁,就问他们有没有见到邵庆之。

    原来邵庆之回了自己的住处。

    蓝采采想了想,直接去了邵庆之的院落,在厅内坐下,很快就有小厮把邵庆之请来了。

    邵庆之看到坐在那儿赏着扇子的蓝采采,直接坐在她对面道:“表妹是来劝我去书院的吧,不用劝了,我不会去的。”

    蓝采采讶异的看着邵庆之,邵庆之瞥了眼蓝采采手中的团扇,嗤笑道:“百花争艳,表妹带的说客可真好,既可以让娘想到诸家小姐,又能以花喻人,让我去和那些书生争才斗艺,一较高下,激我去青冠书院,对吧”

    蓝采采缓缓的摇着手中的团扇,边摇边道:“表哥想多了,这扇子是今日下午陈四小姐所赠,我怎知她会画些什么,更别说刻意带着这扇子来做说客了。”

    邵庆之轻笑出声,望着蓝采采道:“那表妹此次前来是为何”

    “表哥听到我和舅母的谈话了既然这样,不知青冠书院的事表哥知道多少”

    邵庆之坐在那儿淡然的说道:“青冠书院的事我一无所知,对它也没有多少兴趣,只怕表妹这次是白来了。”

    蓝采采转着手中的团扇,道:“表哥话别说的那么绝对吗你仔细想想,去青冠书院对你是有好处的。”

    “观州虽有才子,可真正有意求功名的,大多还是在书院中。表哥这性子,越养越和舅父相像,可舅父年少成名,二十岁就取得了功名,只是后来厌倦官场,才挂印离去,表哥和舅父的情况,似有不同啊。”

    蓝采采啧啧感慨着,邵庆之瞥了蓝采采一眼,道:“有什么不同”

    “若愚妹没记错的话,舅父是16岁就考取了解元。”蓝采采笑眯眯的看着邵庆之,道:“表哥你是去年参加乡试的吧,举人都没考取呢”

    邵庆之扫了蓝采采一眼,道:“那是最后一场我没去,不然哪还有你嘲笑我的份。”

    “知道知道,你说秋桂正好,岂能辜负韶光用在考场。”蓝采采道:“就去苏澜河拥着美人吃螃赏菊了,这风雅的事就不必再说了。”

    “哪有美人,就你自己在那儿臆想。”邵庆之道:“我有自己的想法,你不必来劝。”

    “我才懒得劝呢。”蓝采采道:“舅父舅母都不说你,我来讨这嫌干嘛”

    “知道就好。”邵庆之朝屋外看了眼,道:“劝的差不多了吧,去用晚饭。”

    蓝采采摇头,道:“我不会说太久,青冠书院的事还没说完,表哥你听我说呀。”

    邵庆之看着蓝采采娇嗔的模样,轻笑出了声,一时间觉得她的面容有些模糊。

    还记得她刚来邵府郁郁寡欢的模样,怎么逗都难逗笑,就算勉强展颜,眼里还泛着泪光的。

    那时的她还有些怯懦,不像现在

    这么能言善道。

    看着谈笑间顾盼生姿的蓝采采,邵庆之陷入了自己的思绪。

    “哎,表哥,我说的你听见了吗”蓝采采敲了敲桌子,道:“你别走神啊。”

    “听到了。”邵庆之懒懒的答道:“说来说去,不还是怂恿着我去青冠书院,什么诗王中秋银月饼,表妹你要真有兴趣,不如化成男装,自己去书院夺来。”

第六百四十二章 金兰有毒(八)

    

“反正你这么能说。”邵庆之勾唇一笑,眼里含着戏谑的光:“作诗作不过别人,胡搅蛮缠可没人比的过你。”

    蓝采采轻哼一声,道:“我可不是胡搅蛮缠,表哥,你不是怕了吧。”

    说到这儿,蓝采采自顾自的点着头,道:“也是,那么多才子都在,平日在观州厉害的都走光了,陪着不能打的打习惯了,再碰到有真功夫的,难免会胆怯。”

    “你只管说,我不会去的。”邵庆之笑道:“我今日能被你说动,那才叫奇怪呢。”

    “真的”

    邵庆之点头,道:“真的。”

    若是平日,邵庆之未听她和萧氏的对话,她用言辞激他去青冠书院,让他夺得中秋银月饼后归来,这事是不难的。

    现在已是六月,离中秋不过两个半月,青冠书院又多才子。

    邵庆之嘴上说自己多么淡然,也许对名利他真的不是特别的追逐,但是年少气盛,总有一较高下的胜负心,为了夺得诗王的称号,他去柳州待个两三个月也是有可能的。

    毕竟邵庆之之前也未曾去过书院,对书院有好奇心。

    尤其是在蓝采采想要见中秋银月饼的情况下。

    她和萧氏的对话引起了邵庆之的逆反心,蓝采采低下头仔细想着邵庆之的反应。

    本来来的时候她只确定了七成,现在却是确定九成了。

    “怎么了”邵庆之见蓝采采长时间低着头,笑道:“总不至于我不去书院,把你气哭了吧。”

    “还是说,输了和娘亲的赌,觉得丢脸”说到这儿,邵庆之嘴角挂起一抹自嘲的笑:“我的姻缘大事,可不是给你做赌的。哭,也没有用。”

    说到最后,邵庆之的声音都变得低沉了很多。

    九成半了。

    “真的气哭了”邵庆之见蓝采采久久没有抬头,走到她身边,低下头去看她的表情。

    蓝采采终于抬起了头,她看着邵庆之,道:“表哥,你觉不觉得我今天的话特别的多。”

    邵庆之见蓝采采脸上没了笑,怅有所失的说道:“你为了赢赌注,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其实不是为了赌啊。”蓝采采轻叹道:“表哥,我是真的很想要那个中秋银月饼。”

    “要了又有什么用”邵庆之道:“你要真喜欢,我出银子给你在金银楼打一个,别说银月饼,银月亮都行。”

    蓝采采见邵庆之说的话开始有些偏,赶紧把话题拉回来道:“我只想要青冠书院的,要表哥去拿,拿不回来,表哥就不要回来了。”

    邵庆之刚要取笑蓝采采,就见她从袖中掏出一张折好的纸,对邵庆之道:“表哥,其实我今日带的说客不是这扇子,是它。”

    说完,蓝采采就把折好的纸递给了邵庆之。

    邵庆之结果蓝采采递来的纸,展开看的第一眼,就皱起眉道:“你进了我的书房。”

    “去找你时看到的。”蓝采采道:“表哥看完再说。”

    邵庆之在书房留下的那首诗是诗经中的汉广。

    邵庆之看到诗的最后,只见诗旁边多了一句诗还有一幅画。

    画非常的简单,只是一只眼睛被一片叶子遮挡住,不远处是泰山。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邵庆之轻轻念了出来,这是这画的含义。

    旁边用簪花小楷写得那句话他没敢念,看了之后只觉得钻心的痛,又觉得有些慌。

    她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蓝采采看向邵庆之,目光澄澈无波:“表哥,我想要青冠书院的中秋银月饼,十月是我及笄之日,你曾答应赠我一样独特的及笄礼。”

    “不过,表哥似有了心仪的姑娘,若是她想要这月饼,真给了她,我也不怪。”蓝采采道:“至少我赢了这赌注,到时表哥去金银楼给我打一样其他首饰,我也不怪。”

    邵庆之捏住手中的纸,紧盯着蓝采采的眼睛,不知她到底知不知他的想法,若是她知道

    邵庆之忽然觉得很慌,就在这时,蓝采采夺过邵庆之手中的纸,看了两眼,递还给邵庆之笑道:“我也是念过书的,这汉广表哥是有心上人了吧,只是不知那汉家游女是谁。”

    看着蓝采采谈笑自若的模样,邵庆之忽然松了口气,他接过那首诗道:“多事,不该管的事别管。”

    “虽然我不知那汉女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