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心机陛下天天碰瓷 >

第56章

心机陛下天天碰瓷-第56章

小说: 心机陛下天天碰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着面前的人,总想的是:先试试。万一面前的人真的很了不起呢?就看这人身边靠近的这些关系,就属于京城中一般人攀不上的了!
  而且能来互助会,说明这位先生内心善良居多,热爱百姓。这等人就算不收自己,结识一下混个脸熟也是好事。
  丁勇康短短时间内分析利弊,头脑一热就说出了口:“我知道。但先生既然让人叫我出来,应该对我有所了解,也是有所想法。”
  他用稚嫩的嗓音这般回答:“要不然,互助会那么多人,您为什么不叫其他人出来?”
  秦少劼喜欢这么有野心且聪明的人,就如同他年幼时那般。人无所欲求,就很难主动朝上攀爬,更难做大事。治国之臣,需要的便是有野心的。
  他侧身看向方文栋:“您觉得如何?”
  方文栋诧异。
  他身为首辅,收是收学生,但很挑。到他这个地位,收皇子当学生还差不多,收其他人,除非是有状元之才,否则真没有收的意义。
  哪怕帝王开口也不行。
  再者就是,面前的孩子明显往后发展更适合兵部。方文栋要是收学生,怎么也是往户部吏部方向养,不太适合。
  “我未必合适这孩子。”方文栋这般说,“年岁大了,精力有限。”
  如此婉拒,就连容宁都听得出来。
  丁勇康一听,面前的人并不是想要收自己为学生的意思,而旁边这位年纪较大的更是如此说,顿时心情低落下来。
  他但凡再长两岁,通过了童生考试有个好名次,也不至于如此难堪。
  丁勇康想了想,在不安中又尝试了一次:“我写过一些文章。虽是粗简,也请几位劳烦看一眼!”
  他带了纸笔过来,也带了自己写的文章过来,就是为了这种时候准备的。
  丁勇康又转回院子,在不打扰人的情况下,很快将自己包裹拿了出来。他把一叠纸取出,恭敬递到秦少劼面前。
  秦少劼接过,快速翻看扫了眼,随后一分二,一部分交给了方文栋,另一部分交给了容宁。
  猝不及防收到文章的容宁,下意识表示:“我也不适合当他的先生吧?”
  她要是只是臣子倒还好。她身为皇后之后,收学生就很怪。
  被三连拒的丁勇康,哪里受过那么大委屈?
  他内心替自己鼓气,想要开口说什么,声音卡在嗓子里。他觉得人生对他真是好残忍,给了他别人一辈子都未必能拿到的荣光,又用这等荣光碾碎他往后的路。
  小家伙强撑着站在那儿,下一刻就要哭出来了。
  容宁抬头见他这样,顿时头大。她低头看起了文章,一目十行快速扫起来。
  方文栋先行看完,对欺负小孩没有什么兴趣,将纸递给容宁:“确实不适合做我的学生,会浪费孩子天赋。容中将倒是适合替他挑选一位良师。”
  容宁拿到余下的文章,从一目十行再翻到前面重新看起来,稍细致了一些:“写得有点意思。”
  自小看兵书又真正打过仗的容宁,比一般人更看重军防这一块。她擅长以小博大,也擅长借用地势和边塞城墙防备,深知打仗需要关注的很多小细节,能够更好获得战场胜利。
  丁勇康年仅八岁,看的兵书有限。光识字就只识了那么些,对四书五经的要义都不算吃透,却在兵法上很有见解。
  大抵是在家里受宠,生活清贫没钱找好先生,于是父亲亲自教导孩子。
  耳听目染之下,丁勇康对江南日常训兵很有一套,还提出了几个打仗非常好用的近战阵法。这种近战阵法,有点类似于皇宫里侍卫保护皇帝的那套。
  武器上有盾有矛有狼筅还有三角叉。
  这一套能够很好降低士兵的死亡率的疏散阵法,也增强士兵凝聚力,在人数相近或者人数较多时,只要不碰上火器狂轰乱炸,就很无敌。
  按照容宁的想法,加上远程弓箭和火器,属于无敌中的无敌。
  容宁至少脑子里一时想不出如何破解这套。
  她是带骑兵的,当然知道靠着重骑兵也能冲散这套阵法。但骑兵是北方好用。这套是步兵打法,很江南,很适合步兵和水兵。
  容宁抬头看了眼红着眼眶的小家伙,稀奇问了声:“这些是你觉得很好用,还是你爹觉得很好用?”提出的人很厉害,但能从万千兵书中选出好用,并用上的人,才是真正的将士。
  丁勇康绷着不让自己真哭出来,慢慢回答:“我爹觉得训兵那套,太过像演戏。阵法会很好用。可惜他没怎么试过。”
  江南这几年战事没有北方那么频繁。没打仗,当然没机会用。
  容宁有点惋惜。不被使用的兵法,就像束之高阁的武器一样。天下人不知道其威力,随着时间流逝就彻底被人遗忘。
  算是可造之材,不读书有点亏。
  要知道士兵里面一大堆不读书的,有个读书还懂兵法的掌兵,是相当好用。她在古北口也喜欢文科更擅长的袁景辉,在很多时候很好用。
  容宁看向自己这群人,当场觉得好笑。在场的还真一个都不适合当丁勇康的老师。纯属浪费的那种。
  丁勇康不是做状元郎首辅的人才。
  他是统兵或者做兵部官员的将才。偏文的武将,很适合兵部。
  她看向徐缪凌。徐缪凌也不行。
  他武举出身,还入的是锦衣卫,自己都学不明白没法教人。他父亲兵部尚书徐大人倒是可以,但和方大人一样,身份高年纪太大,不适合收这种年纪小的学生。
  倒可以在兵部侍郎或者郎中里面挑一个先生。
  她回过头,和秦少劼提议:“不然让人去兵部晃一圈看看?”
  秦少劼:“嗯。徐缪凌可以带着去。”
  徐缪凌这几年并不会主动去兵部,没想到突然扛上这么个事。他想了一下。他爹下面有两个侍郎,郎中若干。小家伙八岁,但属四品,入侍郎名下更合适。
  反正是比在场人合适。
  徐缪凌应下:“是。”
  容宁知道这只能解决一个孩子的读书问题,不能解决所有。她对着秦少劼提议:“礼部难道不能改改规矩?不管如何,总不能让人念不起书。不然设置个没有成年的出行不用强行如此排场?”
  丁勇康人有点懵。
  感觉面前的人身份地位,好像超乎他想象的高了。
  京城中还有这么一个人么?可以撼动朝中规矩?
  秦少劼笑了一声:“天下违礼制者,屡禁不止。四品以下乘马车坐轿的在京中也不少见。”这些是爱慕权势,觉得自己身为官员,要一定的排场。
  “有的人四品都念不起书了,有的人四品之下还相当奢靡。想来这些人是太过阔绰。”
  他表示:“是该改改礼制。”
  方文栋在边上听着,再度同情起了礼部。陛下难得把事情全推了,出来一趟好像又多了一个活。勤奋的帝王真是让人胆寒。
  他心有戚戚,寻思着是该找机会挑选个人,替上自己往后的首辅之位。
  不然哪天可能要累死。


第94章 
  互助会起了一个头后; 就如同脱缰的马一样奔跑起来。
  问题是一个接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一个接一个。秦少劼不在的时候,秦婉儿和那些女先生以及一些容宁以前的朋友就自己想办法。
  秦少劼在了; 解决方法更快捷。帝王一声命令; 真要推行,没人拦得住。哪怕官员里有人不认同,容宁也相信,以秦少劼的本事可以做到让这些官员心甘情愿答应。
  最近由于大婚深受礼部迫害的容宁当场开始夸人:“纳谏如流、勤政爱民。百官大臣还有这些深受礼制限制的小家伙,明天就能给你写感谢信; 三千字起步,一万字讲不完。”
  她一点不体谅礼部可怜的同僚伙伴,完全站在秦少劼这边。
  不是她夸张,让一些百官拍马屁; 是真的能写一万字。
  秦少劼有些时日没听容宁这么浮夸的赞誉; 之前会落荒而逃; 现在能面不改色应下:“你说得对。”
  这对话听得旁边方文栋和徐缪凌两人集体沉默。
  容宁对他们的沉默不在意。
  她对丁勇康有了兴趣; 和秦少劼商量:“不然等下我们和徐缪凌一起去兵部?我把这文章给徐大人看看。他眼光好; 一定能看出这里面的可取之处。”
  她对孩童并不算感兴趣。她自小就自认为心智远超同龄人; 对徐缪凌都经常直摇头; 对秦婉儿如今才算是终于多看两眼。
  像秦少劼这样的; 在她这里值得帮助的,简直是少中又少; 万分罕见。
  她在互助会这儿能做的其实挺有限,不如做点她擅长的。
  秦少劼难得出来一趟,就是为了找容宁。他乐意和容宁一起:“先带我兜一圈互助会; 再转道兵部。”
  容宁应下:“好。我给你介绍。”
  容宁推着秦少劼的轮椅,带着人参观起整个互助会:“刚开始办的时候; 我的那些想法我以为已经足够多了,但没想到婉儿公主她们也有很多想法。”
  她介绍着:“这里分了好几个房间,最大的房间安排了好些桌椅。全面朝大门。进来一个老百姓有什么事情,直接可以排队,上前找人一对一处理了。在这里坐着的人,还都专门学了如何写诉状。”
  处理的事包括各种找活、被拖欠薪酬等等。
  找活不用写诉状,就问清楚情况,看有没有合适的就安排。其余那些受苦受难受委屈的,不敢报官或者报官也难解决,就过来求助。
  顺天府知府那儿,互助会也已经打点过了。互助会攒一堆诉讼,每个月挑几个日子一起去解决。知府那儿也不用怕得罪人,毕竟互助会真正的后台是当今圣上。
  这些事,容宁在折子里早前就设想了一部分。后续增加的则是秦婉儿那些人所想,后续也陆续上报给了秦少劼。
  她再介绍了别的几个房间:“由于是像朝廷一样,按照六部分。所以就安排了六个房间,各安排了先生。农就像户部,主要是教如何种田之类的农活。工是木工、铁匠这块。兵是看护、劳役之类武学琐事教学。学是包括算术、识字一类……”
  秦少劼在每个屋子看了一圈,发现安排得井井有条,看上去不比朝廷办公的地方差。五道皇庄原有的厨房也被保留下来,现在用来给忙碌的众人做午膳。
  他看得出来,秦婉儿对互助会是真的上了心。她宁可舍去公主的娇奢日子,宁可不谈婚嫁,全然愿意在这等地方,为百姓做点什么。
  皇太后三个孩子,没想到最终却是秦婉儿这个女子最为靠谱。
  当然,容宁比这些人都靠谱。
  容宁说了很久,带着一点炫耀的意味在。
  这个互助会是她先想出来的!
  容宁得意:“互助会看起来是不是很厉害?”
  秦少劼笑着配合:“嗯,很厉害。”
  方文栋、徐缪凌:“……”行吧,你们就互相夸吧。
  跟在后面的丁勇康大悲大喜,怀揣着一丝希望跟在后面。小小的步子越迈越僵硬。这些对话越听越证明了一件事:轮椅上的人根本不是什么军中谋士。
  是当今圣上!年轻的帝王!
  第一次见皇帝,丁勇康开口就是相当皇帝的学生。他想到自己给帝王留下的唐突印象,差点又要哭出来。
  直到跟着逛完了整个五道皇庄,他才好不容易缓过来,握拳坚定打算在接下来,给陛下和容中将留下一点好印象。
  八岁的孩童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容宁七岁就在军中拳打脚踢坑蒙拐骗,徐缪凌七岁出恭还要人擦屁股,秦少劼七岁尚且在宫中被太监宫女欺负。
  丁勇康也不过比他们当年相识大一岁而已。
  他跟在众人身边,努力找着机会想要表现一下自己。然而他发现帝王和容中将之间说话,旁人几乎完全插不上嘴。就连徐缪凌大人都全程一言不发。
  丁勇康难过跟着:难怪科举的最后一场是殿试。像他这样的,在发现帝王身份后,面对帝王根本说不出什么话来。
  他还是太弱了!
  小家伙在那儿委委屈屈自怨自艾的,在逛完整个皇庄后,跟着准备上马车。
  然后他亲眼见证着帝王从轮椅上站起来,主动走上马车。
  丁勇康瞪大眼。小小年纪饱受震撼,连自怨自艾都给忘了。
  小家伙上了马车,反应实在好笑,很快得到容宁再次关注。
  容宁看人从来不按年纪,只按能力。她做事也分主次,刚才最重要的就是要向秦少劼展示互助会,现在最重要的,自然是要将丁勇康的事解决。
  她开口问丁勇康:“你辍学了。现在平日里都学些什么?”
  丁勇康没了先生教课,实话实说:“只能看书。家里有的兵法书,一本本先誊抄一遍,再在誊抄的书上写批注。父亲能教点什么就教我什么。”
  誊抄算识字,也利于识记背诵。再写批注就是写自己的感悟。这么一看倒也不算荒废了时日。
  容宁点头:“挺好。人不断都在重复犯前人犯过的错。多看兵书,扬长避短,往后总归会有用得着的地方。”不然哪天皇帝给了机会,结果自己没能接住,能后悔死。
  她一样看兵书,和人聊起来:“你现在看的是哪本?有何感悟?”
  丁勇康偷瞥两眼帝王。
  秦少劼依旧裹着披肩,拿着手炉。手炉里放的是热水,现下已不太烫。披肩倒是暖和。他看起来很是慵懒,在位置上坐着,视线对了过来。
  丁勇康挺起后背,努力讲起来:“我最近看的是《孙子兵法》!感悟很多。”
  小家伙认认真真,一板一眼说了起来。
  容宁好好听着,一刻钟后开始走神:好家伙,这个小孩感悟有点多。观点不算多新颖,对她而言有点无趣了。怎么办,不想听了。但身为大人如此敷衍一个孩子,好像过分了。
  秦少劼一直在看容宁。
  他本来轻微吃味,正寻思着等下要如何打发掉这个孩子,结果慢慢发现容宁开始不在状态。他无声笑起来,心情转好。
  转好的他并不顾忌小孩,将手炉往容宁怀里一塞:“凉了。”
  容宁拿到手炉,发现手炉微热,确实不算烫了。她将其搁置到一旁:“等下下车让全盛去加点热水。”
  秦少劼将手交给容宁:“这马车简陋点,像是漏风。刚才走动没觉得冷,现在坐着冷。你替我捂一捂。”
  容宁替秦少劼捂手。秦少劼手平日里会凉一些,但刚经历过手炉怎么也凉不到哪里去。容宁握着人手,不知道到底算谁捂谁。
  她嘀嘀咕咕:“你下回出来,马车外面简单着没事,里面要再布置布置。交给全盛,全盛不行就找工部。他们擅长这种事。”
  一直在一本正经的丁勇康:“……”
  刚才陛下也没走动啊!他一直坐着轮椅!
  他想起民间的各种传闻。他年纪虽小,但住的地方不算大,周围说什么话的人都有。陛下和容中将大婚,在不少人眼里看来,是新帝贪图容家在武将中的地位。
  再加上女子当了皇后,要生儿育女,自是难去打仗驻守。这也算是削了容家在军中的权势。反正说来说去,总归成婚不亏。
  就连容家,他们也是各种猜测,想着容家想要更大的权势。
  或许是想要成为一代世家。
  流水的帝王,铁打的世家。
  但现在来看,丁勇康相当难以言喻。
  陛下看上去,好像容中将的……入幕之宾啊。会讨宠的那种。


第95章 
  年纪轻轻的丁勇康哪里见识过这种。
  他恍恍惚惚的; 连自己被打断了聊天都没察觉到,就被带到了兵部。
  朝臣办公的地方集中在一块儿。兵部作为六部之一,官员们到点自然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