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心机陛下天天碰瓷 >

第64章

心机陛下天天碰瓷-第64章

小说: 心机陛下天天碰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宁身为皇后,又身为女将,被加了一个位置在秦少劼身边。
  旁人看不出帝王神情的变化,她却看得出,秦少劼心情猝然恶劣。他本来估计在看着下面一切,顺带走走神想想下面都有点谁,并联想那些相关人际的关系。
  谁想锦衣卫会有消息。
  秦少劼看了眼考官的方向,开口下命令:“换卷。”
  宝坤指挥使当即前往负责考试的官员那儿,通知主考和副考官换卷子。
  这是第一次,临着要开考换卷。不说考官额头冒汗,考生们也没有经历过这种事,一时慌乱了一瞬,很快又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
  换卷说明,有可能是考题泄露。继续让他们考,说明现在肯定不是算账的时候。而他们这些参与殿试的人,至少还有答卷的机会。
  没有人发表什么观点,安分坐下来等待卷子上门。他们如今能做的只是按序参与殿试而已。
  帝王监考,宝坤重新回到帝王身边。
  容宁望着下方的学子,趁着没人注意她,不发出任何声音靠近秦少劼。本来她和秦少劼都想好了,两个人在上面看书消磨时间,谁想会遇上事。
  她对着秦少劼无声询问:“怎么了?”
  秦少劼示意全盛拿纸笔过来。
  全盛很快递上来纸笔。
  秦少劼在纸上写:题被透了。
  容宁大概猜出来是这种事情。不过既然没有在场抓人,想来应该不算太严重。不然这一批人就会被全部带下去,考试也会择日再考。
  她问:谁透题?
  秦少劼:在查。
  容宁非常不学好,在纸上画了个愤怒的小人。小人看上去相当生气,头上冒火,眼睛里也简直有小火苗。
  秦少劼极差的心情转好,在边上画了个穿戴皇后头饰、佩剑愤怒的小人。
  两个小人一起生气。
  容宁一看秦少劼的画,顿时觉得自己画的简单了,于是开始给小人增添衣服和配饰。参照着今天秦少劼的衣服来画。
  底下的人在辛苦考试,上面两人开始在纸上画画。主考官员趁机往上方看一眼,就见天底下最尊贵的两人“奋笔疾书”。
  官员抬起手用袖子擦了擦汗:太害怕了,感觉陛下和皇后殿下都很生气,正在纸上骂他们这些庸官。
  要是真出了什么差错,他身为主考必要成为第一个被收拾的。
  唯有看到纸上内容的宝坤和全盛全程沉默。
  自从成婚之后,两位仿佛愈加幼稚,年龄一天比一天小。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说是七岁都不为过。
  当殿试的众人考完,上方秦少劼与容宁已恢复常态。两人在收卷那会儿提前走人,留下一群学子望着背影,心中继续不安。
  学子们出门后,这群人一个个面上不安。关系好的或者同乡者结伴在一起,交头接耳:“你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么?”
  “不知道啊。怎么就忽然换卷了?”
  “这套题是谁出的?”
  “难道说陛下出的题被透了,然后留存的备用考题没有被传出去,就先用上了?”
  到这会儿,不少人心中已默认这一次有透题一事。
  不然怎么也不可能临时换卷。但是就现在来看,没谁被留在宫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考生们想不明白,考官易华茂也想不明白。他绞尽脑汁都没想到这一次到底哪里会有机会把题目泄露出去。自从他被定为主考后,他几乎都不怎么与旁人接触,进出家门都独自走,家中直接谢客。
  今年考题由内阁和帝王一起出题,总共出了六道题,分成了两卷子。
  一般而言,不会轻易动第二套卷子。因此这第二套卷子被尘封着,派遣专人看守,自始至今被塞进去后就没打开过,知情的人只有考官、出卷的内阁和帝王。
  至于第一套卷子,其实是按照第二套卷子一样被护着。
  由于要动用,所以昨日被取了出来,今日一大早被送到殿堂之上,放到他手边。透题的难度远超过贿赂他改卷放宽难度。
  帝王提了三个观点,基本上是朝堂之上、京城近来热议的题目。而内阁对题目进行了填充修饰。
  就连容宁也对题目被透出去,产生了一定困惑:“最近侍卫们一个个都绷着,不可能让人随便碰到考题。锦衣卫是从哪里知道透题了?”
  宝坤在殿上没机会多说,现下详讲:“为避免科举出问题,或京城人多出差错。京中这些日子,锦衣卫每天派三十名乔装成普通老百姓,在街头巷尾听百姓所言。”
  这对于锦衣卫来说很正常。
  “临近殿试,有一家小赌坊夜半卖考卷。最初锦衣卫只是查到有小赌坊,顺手打算将消息转交给值守的金吾卫。没想到查抄的时候发现有透题的金钱往来。暂不知题真假。”小赌坊屡禁不止,宵禁也拦不住。部分权贵子弟甚至主动参与。但锦衣卫没想到这家赌坊敢卖题。
  宝坤并不知道题目,只是把这件事上报。
  秦少劼开口:“换卷是为了让人慌张。心有不安者,不管见到的真的题还是假的题,都不敢在卷面上写得太过出众,也让考官不敢在批阅时有偏颇。不妨碍一甲评定。接下去等查清,有哪些人或者哪些人的仆从去过那家就成。在阅卷结束前,将案子查清。”
  他对这批学子整体抱有期望:“心态失衡者,不适留在京中做官。要是真有能力,必然可以从地方再调动回京。超常发挥者,只是进翰林院。三年之后见真章。”
  容宁听懂了,是秦少劼在不妨碍大部分考生的情况下,给那些买题的人下套。
  至于真的买题的人,秦少劼并不容忍:“查出来的人取消资格。”
  宝坤应声:“是。”
  容宁现在不管碰上什么事情,下意识就想到钟如霜。这件事应该不会是她做的?
  她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很快就不再管。
  这事必然交给锦衣卫在查,与她没有什么关系。
  容宁正这么想着,没想殿试的卷子尚且没有批完,新的事发生——南方有外敌作乱。八百里加急的消息被送到京城,放到了秦少劼的案上。
  她在边上一同看。
  南方有两处出了岔子。一处是江南,极其可笑。八百人海外来人,烧杀抢夺沿海村落,被江南驻军发现。江南驻军派遣五千兵马应对,结果直接战败,散成一团。
  这种战绩,简直是大乾之耻辱。
  容宁当初怎么打北狄,就好像这次别人怎么打他们一样。
  她忍不住骂出一声:“废物。”
  另一处是云南。云南边塞与北方有不同。那儿并没有常年困苦的边塞百姓,互市也从未断过。这些年她有听说过邻国正在争权夺势。
  但驻守之将士,与容家没有什么关系。那些将士基本上都是当地士兵,不缺吃穿不需要操心严寒。日子过得反正比北方严寒的边塞舒服得多。
  但出乎预料的是,这邻国刚确认了新皇,转头就花一大笔钱买通商户。然后在知道云南边塞之况后,果断选择了侵略打仗,势要给新皇增加政绩。
  于是一处战败,一处焦灼。
  如今来看,竟只能侥幸想着还好北方如今可控,不会导致大乾的士兵分身乏术。
  容宁都能预料到这消息被朝中武将知道是什么后果。绝对集体和她一样,只想要骂骂咧咧。
  她对着秦少劼,几乎脑子都不用转,当即开口:“兵部那个小鬼,直接把他送去江南。找个武将带头,他当副手。八百人都处理不了,两人别回来了。”
  秦少劼记得被送去给詹大人当学生的小孩,加了一句:“不可荒废学业,让他在江南也好好念书。”


第107章 
  容宁在统兵上的天赋; 半点没有因在京城中这段日子而被荒废掉。
  她一看到这些内容,脑中已想出了要怎么应对。只是云南那边她实在不熟,过去带兵就是空降。让自己的兵过去就更可笑了; 跋山涉水; 未必适应当地环境,怕是还没打先倒地一半。
  朝中武将多,但武将和武将之间也有歧视。
  容宁现在就表示,她单方面歧视这些连最起码驻守的任务,都做不到的家伙。天啊; 五千打不过八百。还有云南那边,战况焦灼。
  人家派兵借助地形,现在这个加急送上来,怕是连敌方人数都没有摸清。必然也是极可能最后被以少胜多; 一万兵估计能把南边给冲了。
  比起科举那点事; 容宁更关注这些。
  科举舞弊好歹很快能查清楚; 现下来看并不算大事。但打仗的事不是一天两天。要是真出了什么差错; 南边不少地方要被别国吞掉。
  她堂堂容家人; 绝不容许大乾的土地被侵染一丝一毫。
  容宁望向秦少劼。
  秦少劼一收到消息就知道容宁在想什么。刚听容宁说派小孩去江南; 想也知道她心中是想要去云南。江南和云南在全然两个方向。都属于南方; 一个是走水路攻打过来; 一个是走陆路攻打过来。
  按理来说,他如果听到容宁开口请命; 就该立刻拒绝容宁。只因她并没有在云南那等地方带兵的先例。她不曾适应过那边的土地,不曾在那地方征战过。
  人不熟、地不熟。
  让容宁出征,远不如找云南的将士去攻打。
  再者是; 夏日到来,他身为帝王可以借着避暑的由头; 领着皇后一起下江南。这样容宁就有机会在江南处理那点战事。他们两个不用分别。
  唯一的问题,是容宁想要去云南。
  容宁抿了抿唇,知道秦少劼会考虑很多事。要是换成她是帝王,绝对不会让一个不熟悉的武将前去处理云南战事。
  尤其是在云南本身有武将在的情况下。战事焦灼不代表全然没有获胜的希望。打仗常常是有来有往,所谓的常胜将军,古往今来只有那么一些。
  她没压下念头,换了个说法:“再等等两边的战况。臣去多看看两地以前的战役和地势地形。要是有需要臣的地方,臣必不辱命。”
  秦少劼顿了顿,点了头允了这事。
  南方出了问题,京中大部分人尚且不知道。当殿试的成绩下方下去,百姓与学子们都陷入了欢庆的狂喜中。京中又如同安逸乡一般,与战火纷飞相隔甚远。
  几乎谁也不知道江南有村落被屠,谁也不知道云南此时陷入焦灼。
  当然,锦衣卫彻查透题一案,在放榜前就有了结果。在对赌坊人员的言行逼供之下,买出了多少份透露了什么题,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都一一审问出来。
  放榜时,名单上悄无声息少掉了几个人。
  这些少掉的人,本想要快速出京,结果被侍卫们拦住。买卖科举考题,是犯罪。帝王哪怕只是说了取消他们的资格,该领的罚还是要领。
  新晋的进士们正还处在科举结束氛围中,朝堂之上则不是如此。
  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秦少劼当然得找内阁和武将们开会。他将江南的后勤事情交给兵部的右侍郎詹大人,并让人将年纪尚小的明威将军送到江南。
  他将云南的补给交给兵部左侍郎冯大人,让人切记不可倏忽。比起江南那几百个恶劣的外敌,云南的战事更为危急,稍有不慎是丢国土的大事。
  武将们知情后,文臣们当然不会不知情。朝堂之上对于两方战事顿时群起而攻之,有的说要换武将,严惩地方驻守官员,有的说要相信地方武将官员,并不能在战时随意更换,但事后一定要追责。到时再算功过。
  所谓的后宫不能干政,在容宁这里和空谈一般。
  她每天上朝旁听,下朝就在永安园里翻各种关于云南的书籍。户部的鱼鳞图册也被她借了过来,整天对着上面和舆图看地形。
  天气转热,云南却即将要陷入雨季。
  容宁知道这地方与她所认知的北方不同,细心在这种不同中,寻找对付敌人最简单高效且死亡率低的方法。
  南方雨水一多,各种树木涨势极好。云南的各种蘑菇自此纷纷冒头。这些东西可以吃,不过要是煮得不好,便是一种自杀。
  各种山和树一多,动物自然也多。地势复杂,冲散人的方法当然不少。骑兵在这种地方,稍有些为难,然而云南特有的矮脚马,又为这种地势创造了一些新的骑兵种类。
  容宁将这些全部统到一个本子上,很快意识到。即便这地势地形看起来完全不缺少吃的,但士兵不可能总是荒野求生。
  要是本地人尚且还好,懂得分辨有毒无毒。对于外敌而言,他们在分不清的情况下,还是会优先选择吃自己带的粮食。
  复杂的地形,自然最适合毁掉粮草。
  拦住前面,截断后路,处理掉粮食供给。那么再怎么强大的敌人,也只是被困的禽兽,任人宰割罢了。
  她想明白这点,很快在地图上寻找起合适的地方。从商户那边知道地形地势,不代表会用啊。他们这些武将天天就琢磨这点东西,远比没这方面资料,靠着一些旁人说的消息而强。
  容宁碳笔和毛笔混用,在册子上画起了地图,选了好几个点。她的地图画得让人根本看不懂,除了她自己之外,没有人能够从图上学到点什么。
  道士的鬼画符不过如此。
  容宁在选中了好几种对敌方式后,很快等到了新的消息。年纪还没到十岁的明威将军尚没有到达江南,而江南的武将再一次打算攻下那八百外敌,又一次战败了。
  这八百人,从岛国而来,属没有退路。光脚不怕穿鞋,杀起人来让人胆怯。江南的官兵天天值守,不曾想到还有如此凶残的武士,于是节节败退,甚至有逃兵。
  在发现江南官兵打不过自己之后,这八百人安寨扎营,就在海边住了下来。人数众多,几乎自成一村。这等情景让人恨得牙痒痒。
  到这个时候,京城民间终于有了消息。一些江南来客很快将消息传了出来,并且对自己家乡忧心忡忡,担心会受到波及。
  容宁对江南整个战事的评价,就是无语。那些武将这是何等的没用啊?怎么会被打成这样?大乾军纪严格,对逃兵的惩罚极其严厉。
  在这等情况下,竟然还会有逃兵。
  平日里江南军营的士兵都是在休假吗?
  容宁恨不得把人拉过来当球踢,好让人脑子清醒一点,赶紧想办法解决了江南这八百个人。
  而云南的战况一样也有了新的。只是云南地方实在遥远,到京城快马加鞭的速度也远慢于江南。消息再度传来时,战况是打得你来我往。
  当地的老百姓,多年以前属女子当家做主的。家中钥匙传女不传男。不少女子不是等闲之辈。后来随着礼制限制,慢慢男子读书科举,有了更高的地位,这等情况才颠倒过来。
  即便如此,当地民风也不像江南驻守的兵。
  可惜他们打起来凶残,只是没料到敌人数量超乎寻常的多。你来我往下,赫然发现敌国如同不要命一般,是大军压境。
  一万人先锋,边打边补充。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一点点用其余兵力横向打着他们曾经丢失的国土。是那些不属于大乾的小部落小国家。
  容宁查起了敌国的地图,在查得差不多了,终找上了繁忙的秦少劼。
  两人明明新婚,秦少劼面临的事一件接一件,且近来的事不可轻视。稍有不慎,他的大乾会被颠覆。
  他见容宁把册子往自己面前一摊,便知道容宁想要去云南。
  “你没有兵。”秦少劼这么说,“你的身份过去,大概能接手当地一万身份不高的武将手下的散兵。这些散兵没有怎么一起训练过,打起来不比容家军。”
  容宁点头:“我有数。”
  秦少劼再者说了声:“有些事还没有调查清楚。”他打开了师傅蒲先生给他的那一本游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