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惊鸿楼 >

第232章

惊鸿楼-第232章

小说: 惊鸿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儿子是我杀的,而他死在明明刀下。”
  刘三儿又是一阵大笑:“让他欺负老子,活该!以为老子怕他,呸!看看吧,老子的女人也能让他断子绝孙,死无葬身之地!”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明明呢?”
  刘寡妇看他一眼,淡淡说道:“死了,用那种能炸死人的大炮仗把自己炸得粉身碎骨。”
  刘三儿收回放在板凳上的脚,重又坐下,正襟危坐。
  忽然,他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哭得像个孩子。
  也不知哭了多久,他擦干眼泪,眼睛红肿。
  “狠,太狠了,所以老子惹不起,你们,随便拎出一个就这么狠,后周岂能不亡?老子不和他们玩了,老子有的是银子,干啥不行?”
  刘寡妇环顾四周,简陋的摆设,零乱的屋子,她问道:“那我们以后就住在这里?不去其他地方了吗?”
  刘三儿扬扬眉毛:“不去了,这地方挺好的,无论是你还是我,在这世上都是死人了,现在我是刘三儿,你是我的相好,咱们就在这里生儿育女,你放心,就算你天天吃肉,咱们也吃得起。”
  刘寡妇心中一暖,炽热地看着面前的男人,她从未想过,这男人竟然对她深情如此。
  得夫如此,哪怕以后吃糠咽菜,她也愿意。
  可是次日,刘寡妇一觉醒来,枕边已经没有人了,只有一只匣子,匣子里是几只大金锭子,还有一封简短的信。
  那个男人走了,他把这些金子留给她,在这偏僻的小村子里,这些金子足够她花用一辈子了。
  她可以在这里嫁人,也可以自己过。
  刘寡妇号啕大哭,她知道,这一生,她再也见不到那个无情无义,却又有情有义的男人了。
  四个月后,随着闽师全线战败,闽地再无力量阻挡苒军登陆。
  十月三十,宗祺率领苒军水师众将士于泉州登陆,将第一面苒字大旗插在泉州港上!
  京城,丁家众人以及曾子琪全部落网,经过艰难的审讯,丁前第一个开口。
  他确实是丁前,他的身世也是真的,孤儿身份没有造假。
  然而他那所谓的父母兄弟,却是假的。
  丁前承认,当年害死包括苏家子弟在内的四名余杭实习官员一案,被抓的是朱燕和,而他其实有份参与,并且收了黑钱,只是他身份低微,那些人是私下和他联系的,朱燕和甚至不知道他也有份,因此,他逃过一劫。
  然而他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事情,却还是被人知晓了。
  忽然有一天,一位自称是他亲哥哥的男人找到了他,那人就是丁大老爷,丁大老爷用那件事威胁他,他不得不对外声称自己找到了父母兄弟,与家人团圆了。
  之后,有一次丁大老爷说想到京城看看宗祺正在装修的酒楼,他不敢不从,便从帮中兄弟那里打听出清欢楼的地址,带着丁大老爷进京。
  他们在清欢楼旁边的一家小酒馆里,看到了正在一个人买醉的韩玉珠。
  那时韩玉珠并不认识他,但他却早就见过韩玉珠。
  在帮中,韩玉珠的地位等同公主。
  丁大老爷从他口中知道,这个年轻姑娘竟然是宗祺义妹,上一任帮主的亲生女儿,便起了歹意。
  丁大老爷让人将韩玉珠从酒馆里带走,并且当着丁前的面,强暴了韩玉珠。
  事后,丁前很害怕,而那时外面放哨的人报告,漕帮的人正在四处寻找韩玉珠。
  于是丁大老爷就让丁前把韩玉珠放在清欢楼的后门,清欢楼还没有正式开业,后巷里冷冷清清。
  可是他刚刚把韩玉珠放在门口,韩玉珠却醒了,并且看到了他身上的漕帮标记。
  再后来的事情,便完全失控了。
  不久之后,韩玉珠发现自己怀了身孕,便以为腹中孩子是他的,派人在京城附近的码头找人,很快就找到了他。
  得知韩玉珠要和他成亲,他真的吓坏了,可是丁大老爷非常高兴,让他答应这门亲事。
  他和韩玉珠成亲之后,丁大老爷便带着一大家子住进了韩家,不到三天,他们就被韩老夫人轰出来,住到了现在的这处宅子。
  韩玉珠刚开始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丁前整日都在码头上,很少回城,丁大老爷便趁机上了韩玉珠的床,那次之后,韩玉珠便彻底绝望了。
  邻居们以为韩玉珠深居浅出,实际上韩玉珠早就没有了人身自由,她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据丁前所知,他那所谓的父母兄弟,连同侄子们,其实彼此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他知道这些人是利用他的身份留在京城的,一定图谋大事,所以他也一直在试图逃走,可是身边有人监视他,他几次逃走都被抓回来。
  韩玉珠被韩老夫人带回了韩家,原本如花似玉的姑娘,如今已经形容枯槁,目光呆滞。
  当韩玉珠得知韩老夫人连同她的儿子韩风也一起带回来时,韩玉珠忽然发作了,她一把掐住韩风的脖子,韩老夫人和身边的婆子费了好大力气才把韩风从她手里抢过来。
  几天后,韩风被送进了善堂。
  闽地大捷的消息送到京城那日,一驾马车驶离了京城,韩玉珠去了乡下庄子,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第440章 让你天下知
  经过多日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丁大老爷终于招供。
  他们当然不姓丁,他们都是朱家的门人。
  而曾子琪,也并非无端入局。
  秋试的时候,曾子琪名列前茅,江南文风鼎盛,那一届杭州还出了一位女举人,更是让同届的杭州学子全都倍受瞩目,曾子琪也因此站到了人前。
  也就是那个时候,曾子琪引起了朱家的注意。
  朱家派人调查了曾子琪的身世背景,终于得出最终结论。
  曾子琪就是榕下君子的后人!
  而榕下君子,便是那本令朱家坠入深渊的《朱山楼记》的作者!
  榕下君子原是朱家家奴,受朱家恩典与少爷们一起入学读书,朱家更是将他一路供到举人。
  做了举人的榕下君子,终于扬眉吐气,他们家几代家奴,现在摇身一变做了老爷。
  他知道这才只是开始,以后他还会做进士,做官,入阁拜相。
  而他一直都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他去向朱家二房的老爷提亲,他想求娶二房独女朱笑眉。
  朱二老爷万万没想到,自己资助的书生竟然打进了自己女儿的主意。
  更何况,他没有儿子,他早就想让女儿招赘。
  榕下君子已有功名,按照律法,赘婿不能科举,有功名的书生当然也不能入赘,不入赘,那他这一支就要绝后了。
  朱二老爷自是没有答应,不过他也没有让榕下君子难堪,得知榕下君子要进京赶考,朱二老爷送给他五百两银子,足够他在京城花用。
  榕下君子收下银子,心里却对朱二老爷恨之入骨。
  朱家对他虽好,但他不知感恩,还一边享受朱家的赠予,一边认为朱家为富不仁,他把他的怨气全都写进那本书里,并且在书中编造了朱家种种违制的行为,朱家赚他钱财,让他进京赶考,他却趁机将早已写好的这本书带进京城。
  时隔四十多年,又因迁都致使刑部和大理寺的陈年卷宗要么烧毁,要么遗失,因此,何苒和钟意也只能从侧面得知当年的点点滴滴。
  其实当年榕下君子并非只是把这本书放在书铺里寄卖,他还将这本书送给京城的达官显贵。
  丁大老爷让曾子琪给权贵送书的方式,便是仿效了当年榕下君子,
  榕下君子人微言轻,他送出的那些书多半被扔进了权贵家的垃圾桶里,然而还是有一两本被摆上了权贵的书案,就是这一两本,让朱家险些灭族!
  而榕下君子便是曾子琪的祖父!
  当年朝廷派人四处搜寻写书之人,榕下君子便知道自己闯下大祸了。
  他只想让朱家吃点苦头,可没想把自己卷进来,他还想高中进士,他还想做官,再说,他也没想让朱家抄家灭门,那样一来朱家也就没钱给他了,但是现在朝廷连他也要抓,他吓着逃出京城,从此便杳无音讯。
  这些年来,朱家一直在寻找这个白眼狼,无奈一直没有此人音讯,直到曾子琪的出现,朱家才确定此人就在杭州。
  因为曾子琪的那张脸,与年轻时的榕下君子有七八分的相似。
  不过,榕下君子已经死去多年,曾子琪也并不知晓这段往事。
  丁大老爷本来就是要来京城,曾子琪要进京赶考,于是他们便一起来了。
  在客栈里的那次,丁大老爷就是想要试探曾子琪是否知道当年之事。
  本来若是曾子琪没有举报沈瑶,以他传胪的身份,可能早就出京实习了,也就没有后面的那些事了。
  可惜曾子琪不但遗传了祖父的相貌,也遗传了祖父的狭隘和阴险。
  因为沈瑶无视他的表白,他便恶意举报沈瑶的身世,也因此失去了实习的机会。
  丁大老爷便趁机将他带进丁家,曾子琪在丁家做的那些事,就是重复四十年前,他祖父的所做所为。
  四十年前,朱二老爷拒绝了榕下君子的提亲,转身便给朱笑眉招赘了。
  朱笑眉的丈夫姓杜,是闽地杜氏家族的一名庶子杜谨。
  朱笑眉和杜谨刚刚成亲,朱家在京城的眼线便送回消息,皇帝派人来闽地查抄朱家了。
  好在从京城到闽地相隔数千里,朱家还有抽身的时间。
  于是朱家用最快速度将大多数财产换成金银,朱山楼也变成一座空楼,朱家人从此改名换姓,离开了闽地。
  直到多年之后,朱笑眉和杜谨的后人回到闽地认祖归宗,虽然上了杜家家谱,可他们其实是姓朱的。
  而朱家和杜家,表面上已无关系,可其实他们之间牢不可分,闽师表面上是由杜家创建,然而真正出钱的,却是朱家。
  闽师的主帅一直都是姓杜的,其实每一位杜帅全都是朱笑眉和杜谨的后人,杜家那么多个房头,却只有这个房头才有资格成为闽师主帅!
  而这些年来,杜家但凡有出头露脸的事,全都落到那一房头,比如送进宫里的淑妃娘娘,也是那个房头的。
  杜家之所以心甘情愿拱手相让,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整个杜家在朱家面前如同下人。
  杜家早在杜谨那一代就已是外强中干,靠变卖祖产渡日,否则也不会让自家子弟去做赘婿。
  朱家出事,杜家原本想趁机捞上一笔,可惜不但没有捞到好处,还被朱家算计,损失了几万两银子。
  那几万两,在朱家眼中九牛一毛,可是对于杜家,却已经是他们的全部。
  之后又经过几次较量,朱家紧紧抓住了杜家的命脉。
  从此后,朱家隐身其后,杜家便成了朱家的操盘手。
  朱笑眉和杜谨的后人回杜家认祖归宗,实则就是去监视杜家的,而朱家的其他人,早就不在闽地了。
  原本朱家只想舒舒服服赚银子,可是没想到朱家出了一个另类,他出来一次,睡了寿山郡主,生下了永和帝和荆老三这对孪生兄弟。
  若是这两个孩子被朱家带走或者扔到善堂也就罢了,偏偏他们被荆重光藏起来,又将其中一个养废,并将另一个扶上帝位。
  当一个非常有钱又有一支军队的家族,忽然知道自己家里出了一个皇帝,而这个皇帝除了一个名头以外什么都没有,那么这个家族便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了。
  朱家要做两件事。
  一是帮助永和帝摆脱荆重光的挟制,成为真正的帝王;
  二是监视京城,一旦何苒对后周小朝廷动手,那么他们便要展开刺杀计划。
  丁大老爷带来的那几个所谓的“子侄”,全都是朱家培养的杀手。
  因为何苒是年轻女子,朱家还特意挑选了少年杀手。
  丁大老爷出自朱家嫡房,朱家出事时他还在他娘的肚子里,他们一家虽然后来转危为安,但他娘受惊过度,未足月便生产,他虽然活下来了,但他娘却死了。
  丁大老爷从小没娘,他从记事起就知道《朱山府记》这本书,也知道那个写书的白眼狼。
  如果不是那个白眼狼写了那本书,朱家还住在朱山楼里,他娘不会死,他也不用连姓朱都不敢。
  因此,丁大老爷恨死了那个白眼狼。
  得知那个白眼狼竟然一直住在风景如画的杭州城里,丁大老爷就更生气了。
  于是哪怕是多此一举,他也要把曾子琪卷进来,而且还要让曾子琪像他祖父那样四处送书。
  这一次,曾子琪如他所愿,不但被卷进来了,而且没有他祖父的幸运,他不但身败名裂,而且还要吃官司。
  丁大老爷和那几名死士一直在观望,在此之前,何苒一直在对付西北,还把符燕升和何大力全都调到了西北,工部新制的奔雷炮也全都送往西北,而西北的消息也是一波波传到京城,就连新出的连环画,背景也都是西北。
  丁大老爷一直在研究何苒手下的大将,也关注着他们的行踪。
  谁在哪里打仗,谁被派到哪里驻扎,丁大老爷全都知道。
  而他更清楚,何苒手下没有一个能打水战的大将,何苒近年也没有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因此,他还在慨叹,家里派他来京城,简直就像是派他来养老,他带来的死士,看来十年之内是没有用处了。
  钟意声音冰冷:“你们早在我们的监视之中,可是你知道放养你们那么久,现在为何要收网了吗?
  因为苒军水师,已经向闽师开火了!”
  丁大老爷大吃一惊,他拼命摇头:“不可能,不可能,你们怎么可能有水师呢,你们都没有能打水战的将军!”
  钟意冷冷一笑:“怎么没有,水师元帅宗大将军,他原本就是漕帮帮主!”
  丁大老爷目光呆滞,宗祺啊,他当然知道这个人,宗祺不是去江南了吗?难道那都是假消息,他没去江南,而是去练兵了?
  丁大老爷有太多疑问,可是这辈子也不可能得到标准答案了,钟意已经懒得再理他,从此以后,他会如臭虫一样被扔在诏狱里,直到死亡。
  那年的春节,宗祺是在福州过的,苒字大旗已经插遍闽地大半城池。
  虽然远离京城,但是宗祺并不孤独,因为陆畅来福州了。
  这是他们成亲的第四年,也是他们分别的第三年,陆畅把脸埋进宗祺怀中,这一路上,她都在想,见到宗祺后就揍他一顿,狠狠揍,往死里揍。
  “大当家说了,我就是那挖野菜的王宝钏,她还问我哪种野菜最好吃。”
  宗祺:那是我妹,我忍!
  陆畅:我都是王宝钏了,我还不能揍个痛快?可惜,见到这男人,我又下不去手了,这一刻,我只想和他在一起。
  “你以后会不会留在闽地?”陆畅问道。
  宗祺摇头:“不会,我会回京城。我已经写信给大当家了,请她派官员来闽地接手政务。”
  他要回京城,京城里有他的妻子,有他的妹妹,还有他这一世的亲人,他要用余生守护他们,前世他没有做到的事情,这一世,他要全部做到。
  陆畅在闽地住了一个多月,出了正月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不过,她相信等不了多久,只要何苒把官员们派过来,宗祺就会回京城了。
  陆畅已经决定了,趁着宗祺还算龙精虎猛,回到京城他们就开始造孩子,她要先生一个儿子,然后再生一个女儿,这样哥哥就能照顾妹妹了,还能帮妹妹打架,替妹妹出头。
  就像陆臻和她,宗祺和何苒一样。
  想到这里,陆畅怔了怔,宗祺和大当家虽是表兄妹,但他们并没有一起长大,可是不知为何,陆畅却总是下意识地觉得,他们就应是一起长大的亲兄妹。
  与陆畅一起回京的,还有如烟和她的小分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