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惊鸿楼 >

第94章

惊鸿楼-第94章

小说: 惊鸿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淑婷没有犹豫,便点头同意了。
  现在没有什么能比一个住着安全的地方更重要的了。
  而且弟弟还能继续读书。
  见她答应的痛快,小梨对她多了几分好感,亲自把他们送去了善堂。
  晋阳城里现在有三座这样的善堂,专门收留一些,因为战乱而无家可归的老人、女子和孩子。
  何书桥不足十二岁,饭堂里包吃包住,还有一位秀才教他们读书认字。
  善堂里也会提供一些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工作,何书桥看到几个孩子正在剥花生,剥好的花生米会送去酒楼后厨,孩子们能得到几个铜钱的报酬。
  何书桥觉得这样的活儿他也能做,他现在知道赚钱很不容易,两文钱可以买到一个包子,刚刚有个孩子告诉他,自己靠着剥花生已经存了十五个铜钱,何书桥羡慕不已,十五个铜钱啊,那是老大一笔钱。
  何淑婷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她有一手好女红,善堂从绣坊里接了很多针线活,分给会女红的女孩子去做,她当场绣了一朵小花,负责这件事的婆子很满意,给了她两块布料,让她去绣帕子。
  当何书桥得知姐姐绣一条帕子能得十五个铜板时,羡慕的说不出话来。
  他很快就发现善堂里还有抄书的活计,赚的更多,他跑去应征,写了几个字,负责这个的大叔不满意,让他先读书,把字写好了再来应聘这个工作。
  何书桥很不好意思,但是他很快又高兴起来,因为他发现善堂里也有连环画,而且还有他没看过的。
  善堂里的连环画,只要在借书卡上填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以随便看,不要钱,也没有其他孩子和他抢。
  除此以外,他们真的可以填饱肚子,虽然吃的都是粗粮,肉要十天吃一次,可比起他们离开真定后的日子要好的太多,他们很满足。
  姐弟俩很快便适应了善堂里的生活。


第227章 十二君子
  何淑婷与何书桥在善堂里的表现,何苒全都知道。
  何苒对这对姐弟没有太多印象,他们虽然是何大老爷与阎氏的亲生骨肉,但他们与何淑媛不同,对于劳氏母女,他们没有伤害过她们的生命,没有占据过她们的利益。
  在他们来晋阳之前,他们在何苒眼中,只是两个透明人。
  在他们来到晋阳之后,他们也只是众多无家可归的少女和孩子中的两个。
  何苒不会为难他们,但也不会对他们特别照顾。
  倒是小八,特意飞到善堂巡视一圈后,回来告诉何苒,何书桥剥花生手上磨出了血泡。
  看到黑妹的来信,何苒还真抽出时间,很认真的帮他给军队取名字。
  可惜她自己就是个起名废,自己的军队不是叫何家军,就是叫苒军,所以她觉得黑妹的军队叫虎威军就挺好的。
  她这样告诉黑妹,黑妹还真的给军队取名虎威军,可惜这个名字很快便被人忽略了,无论是百姓还是流民军,甚至丐帮自己的兄弟,还是称这支军队为花子军,无奈之下,黑妹只好写了告示贴到县城和周边乡镇。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他的军队叫虎威军!虎威军!虎威军!
  谁再说错重打二十大板!
  重打之下,虎威军的名字终于被人记住了。
  而此时的晋王日子很不好过。
  他虽然如愿打进了保定府,但是忻州全线失守。
  晋王靠着自己的努力,终于活成了何苒希望的模样。
  他派去杀何苒的郑宣,也如同大太阳底下的一滴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派了心腹悄悄潜入五寨,去鹤林观调人,可派出去的人也是一去不复返,音讯全无。
  晋王恨死了何苒,但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想要把何苒狠狠捏死捏死,他现在的感觉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样的感觉令他恐惧而陌生,一直压抑的情绪终于迸发出来,他变得喜怒无常,疯狂而暴戾。
  打下真定时,他勒令军队不能烧杀掳掠,他对每一个真定人都报以和蔼的微笑,哪怕是左老太那样的老泼妇,他也给予无限的包容。
  那时他要树立仁慈君主的形象。
  可也仅是短短半年,从真定府到保定府,晋王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在保定市他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抓捕惊鸿楼的所有人。
  保定惊鸿楼是书楼,不仅卖书,还能刻书印书,最上面的一层是读书的地方,惊鸿楼会邀请大儒来这里讲学,还会举办辩论会,读书人们在这里念书论理,讨论学问。
  五十年来,有很多当世大儒高官权贵都曾来过惊鸿楼。
  在长江以北,惊鸿楼是每一个读书人向往的地方。
  晋军来惊鸿楼抓人的时候,惊鸿楼已经人去楼空。
  有太皇太后闵兰“珠玉”在前,晋王没有下令烧毁惊鸿楼,但心中那口恶气实在咽不下了,他便让人把惊鸿楼里没有带走的东西全都搜罗出来,当然那块御赐牌匾除外。
  这当中有一些是书籍,还有一些是历年文人墨客留下的诗稿,晋王命人将这些全部当众焚毁。
  晋王觉得没有烧毁惊鸿楼已经给足了天下人的面子,他已经很吃亏了,可他没有想到,即使只是烧了一些书籍和诗稿,还是让那些读书人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晋王觉得,这些人被刨了祖坟也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可这不是他们的子孙,这是何惊鸿和何苒的东西,何苒是反贼呀!
  这些人是在为反贼鸣冤吗?
  杀!
  杀不了何苒,还杀不了几个书呆子吗?
  晋军扑上来抓人,有的人跑了,可还有一些头铁的就是不跑,依然跪在那里哭。
  晋军总共抓了三十多人,有的人反应过来连连求饶,还有的痛骂何苒,痛骂惊鸿楼,对于这些人,打了几板子也就放了。
  然而还有一些,宁死不屈,他们痛斥晋王胡作非为,必将遗臭万年。
  晋王勃然大怒,在惊鸿楼前砍了十二个读书人。
  这十二人,被世人称作惊鸿十二君子。
  何苒在惊鸿楼对面,为他们建造了君子祠,各地读书人纷纷前来拜祭,君子祠香火不灭。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文秋带领惊鸿楼中的人,抢在晋王攻入保定府之前便离开了惊鸿楼。
  这些事情何苒早在起事之前,便已经通传各地,不要抱有人在楼在的想法,楼没了可以再建,人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文秋早就做好了撤离的准备,最后一批痛斥晋王暴行的传单印刷完毕,文秋就将刻坊里所有的器具全部搬走,或藏或埋,而鸽子则转去了保定府里一处隐秘的所在,惊鸿楼里的人员分散到保定府的各处,等待出城的机会。
  晋王在惊鸿门前放火杀人,易容后的文秋就在围观的人群中,当天晚上他便飞鸽传书,将第一手情报送至真定惊鸿楼,真定惊鸿楼换了鸽子,把情报送往晋阳。
  两天后,何苒便收到了这份来自敌区的消息。
  她叫来何雅珉,让她用最快速度将十二君子的英雄事迹画出来,不知道他们的相貌也没关系,他们是清秀文雅的读书人,同时也是大义凛然的正义之士。
  何雅珉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她有一个十人创作小组,按照何苒的要求,这个小组里有画师,有负责故事内容的,还有负责文字创作的,因此何雅珉把十二君子的事迹带回去之后,她的十人小组便忙碌起来。
  画师每画一幅,校对完毕之后,制板师立刻接手。
  何苒要求的不仅是连环画,还要有演艺故事,因此负责文字创作的组员也一分为二,除了在连环画上加上文字以外,还写了评书,墨迹未干,便已传抄下去,各大茶楼的说书人现在讲的都是同一个故事。
  不过十天的时间,晋王暴行和十二君子的事迹便已传遍了整个晋地,就连大同的大街小巷,也有很多人在悄悄议论。
  “简直是太惨了,那些可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啊,晋王连他们都要杀啊!”


第228章 请她喝酒
  平山卫。
  驻守平山的是徐嵘。
  徐嵘的父亲徐进礼与符燕升是同期的武进士。
  符燕升受老晋王器重,三十几岁便升任一卫长官,但徐进礼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三十三岁就战死沙场,符燕升听说后,便把孤儿寡母接到晋阳,徐进礼的两个儿子也进了军营。
  两兄弟知恩图报,非常努力,敢打敢拼,积累了不少军功,可惜在攻打涿州时,哥哥徐峥被斩断一条手臂,现在还在唐县养伤,未来是不能再上战场了。
  弟弟徐嵘领了总兵一职,镇守平山。
  有一件事,晋王不知道,就连符燕升也不知道。
  那就是两位符公子此时正在平山。
  他们二人早在攻打涿州时便结伴出走,符燕升心中难过,可面对晋王质疑的目光,还是说出了“断亲”二字。
  两位符公子当时已经离开了军营,可父亲说的话,还是传到了他们耳中。
  他们以前只是怪父亲冷落母亲,现在则怪父亲的绝情。
  他们想回晋阳为母亲守孝,可如今局势紧张,、
  他们身份特殊,先不说何苒会不会留下他们的性命,就是这晋阳城,也不是他们想回就能回去的。
  恰好徐嵘领了平山总兵一职,符氏兄弟便跟随徐嵘来了平山。
  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就连徐嵘身边的人也不知晓。
  到达平山之后,符家兄弟便租了一处僻静的民宅闭门不出,长随偶尔会出门采办米面蔬,既然不能回晋阳,那就在此处为母亲守孝。
  此刻,得知陆臻和江涛的军队已经快到平山了,徐嵘心中一阵唏嘘。
  何苒有探子,晋军自是也有探子,这是杜绝不了的。
  再说,何秀珑回晋阳时,何苒不但出城迎接,还盛宴款待晋阳名流为何秀珑造势,这本就是何苒想要让天下人知晓的。
  因此,和所有人一样,晋王、符燕升,以及徐嵘本人,在晋军攻入保定府后,全都猜到何苒下一步的目标也是京城,当然,这是以前的京城。
  而何苒派去打京城的,一定会是何秀珑。
  徐嵘研究过何秀珑这员女将,昔年何家军的后代,何苒既是何惊鸿传人,那么何秀珑便是她的嫡系。
  何苒起兵之后,在陆臻和江涛没有出现之前,几乎所有的战役里,都有何秀珑的影子。
  也就是说,何秀珑是何苒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
  所以,无论怎么看,何秀珑也是攻打京城的第一人选。
  直到听到何秀珑去打大同,而陆臻和江涛的军队转道来打平山时,徐嵘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虽说陆臻和江涛在忻州的那一仗打得十分漂亮,可这两人的资历太浅,顶多算是运气比较好,据说邹文广当时刚刚纳妾,美人在怀,心思根本没用在打仗上,这才让他们钻了空子。
  不过,这也不是徐嵘能够改变的,更何况,在徐嵘看来,来的是陆臻和江涛,总要比让何秀珑过来要好一些吧。
  然而,徐嵘的想法很美好,而现实很残酷。
  交上手,他便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陆臻和江涛这两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他们能杀了邹文广这个老油条,绝对不仅仅是运气好那么简单。
  这一仗打得徐嵘痛苦万分,虽然小胜,但他却高兴不起来,反而更加郁闷。
  他能看得出来,陆臻和江涛只是在试探,二人只用五分力,而他已用到九分。
  徐嵘受符燕升之恩,早就存了以命相报的念头,可现在他却不放心符家兄弟。
  他在平山,便能护得符家兄弟平安,可若他死了呢?
  如果陆臻他们打不进来倒也罢了,一旦平山卫失守,苒军进城挨家挨户征粮或者搜查晋军残兵,符家兄弟就要暴露了。
  虽然符燕升说了要断亲,可在世人眼中,他们还是符燕升之子。
  徐嵘想来想去,叫来自己的亲随徐胜。
  徐胜是徐家的家生子,若说徐嵘最信任谁,那非徐胜莫属。
  “徐胜,你买两个孩子,最好是两个女孩或者一男一女,年龄要小,最好不要超过五岁,要不太记事的那种”
  此时的陆臻和江涛,正在看连环画。
  这是晋阳刚派人给他们送来的,几百本连环画,这是给军队里的士兵们传看的,看完还可以送给当地的百姓。
  陆臻和江涛当然要先看。
  因为前阵子在换防,所以他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连环画了。
  这次的连环画总共有三个版本,除了“忠肝义胆十二君子”,还有“白马银枪战忻州”、“北地雄鹰”。
  三本书看完,陆臻和江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咧开嘴,嘿嘿傻笑。
  白马银枪就是陆臻,至于北地雄鹰当然就是江涛了,他是从关外来的。
  “咱们俩也被画到书上了?”江涛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虽然他也做过这样的梦,可是那也只是梦而已。
  “嗯,就是咱们俩。”陆臻说道。
  江涛四下看看,压低声音:“那这些书,还给下面发下去吗?”
  陆臻不解:“为啥不发?”
  江涛摸摸脑袋:“怪不好意思的。”
  陆臻伸手去捏江涛的脸:“让我看看,这是不是人皮面具,你是不是被换了。”
  江涛一边躲闪一边说:“不是不是,你看看这书上把我画的,也太俊了,万一那帮小子一个不小心弄丢了,让外头的大姑娘小媳妇捡去了,全都追着要嫁给我,那可咋整?”
  陆臻:“你要点脸!”
  江涛嘿嘿直笑,拿起连环画来,爱不释手:“这个画师可真不错,等我回到晋阳,一定请他喝酒。”
  陆臻指指他手里的连环画:“书后面有画师的名字。”
  江涛连忙翻到最后,果然写了画师的名字,只是他只顾着欣赏自己的“盛世美颜”,没有注意而已。
  “何雅珉?这名字挺好听,对了,姓何的?何家村的吗?我以前怎么没听说过,对了,这名字是个女的吧?”
  陆臻:“你在青苍山时,要么在枫树岭,要么就在深山老林,何家村的人,你有认识的人吗?”
  江涛:“谁说的,我认识何村长!”
  陆臻翻翻眼皮,懒得理他。
  江涛放下手里的连环画:“就这么决定了,等我回到晋阳,一定请这个何……何雅珉喝酒,管他是男是女,把我画得这么好看,那就是我兄弟,亲兄弟!”


第229章 少年热血
  事实证明,这些连环画分发到军营里,士兵们都很爱惜,连环画没有弄丢,也没有被大姑娘小媳妇捡去,而江涛更没有被爱慕者追得满街跑。
  然而,作用却是巨大的。
  这类的连环画,大家以前也曾经看到过,顶多就是有人说:何秀珑啊,我们村的二狗子的大舅子就在她的军队里。
  可是这次的连环画不一样,连环画上的人物不是传说中的人物,而是他们的主将。
  “快看,城门前的这个人是我吧,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胡说,这分明是我,打忻州时我是第一批,这个一定是我!”
  “才不是,明明是我,我虽然不是第一批,可邹文怀的人头是我们这一批给挂上去的!”
  而当时攻城时没能抢到前面去的将士们则暗暗咬牙,下一次,他们一定要多砍几颗脑袋,杀出一条血路,冲到最前面,陆大将军和江大将军再上连环画时,就能把他们一起带上了。
  若是一个不小心战死杀场,大当家说不定还能单独给他们出一本连环画,就像那十二君子一样,就是十二个普普通通的读书人,可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大当家对他们的敬重。
  每个人都会死,有人重如泰山,有人轻如鸿毛,像十二君子那般的,就是重如泰山了吧。
  将士们憋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