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惊鸿楼 >

第95章

惊鸿楼-第95章

小说: 惊鸿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人都会死,有人重如泰山,有人轻如鸿毛,像十二君子那般的,就是重如泰山了吧。
  将士们憋着一股劲,磨拳擦掌,恨不能立刻就冲上前线,建功立业。
  军队里的这种气氛,陆臻和江涛也感觉到了。
  他们二人,从未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主帅,他们还年轻,军营里的很多人都比他们年纪大,当初在枫树岭,以及去野外训练时,他们和大家一样,在草丛里打滚,在山洞里过夜,他们了解手下的兵,也懂得如何调动他们的气焰。
  此时,只需一曲战鼓,便能气焰嚣嚣。
  江涛说他要亲自擂鼓,他打的一手好战鼓。
  腊月初一,宜攻。
  江涛一身盔甲,挥动鼓锤,擂动战鼓,一鼓响,众鼓和,鼓声动天,震彻山巅,擂响胸中万丈豪情。
  太行巍巍,寒风猎猎,风卷战旗,赤胆雄心,如箭在弦!
  陆臻手捧酒碗,一碗敬天,一碗敬地。
  他捧起第三碗酒,大声说道:“众将士,此太行山处,最适建功立业,儿郎们,喝完这杯酒,我们勇往直前,此一去,浩荡千里,声震天下,扬我苒军威名!”
  “扬威!扬威!”
  喊声、战鼓声,漫山遍野,响彻群山。
  江涛将手中鼓捶递给一旁的鼓手,他接过大朴刀,纵身上马,高声喊道:“冲啊!”
  战鼓声声如惊涛咆哮,千军万马似猛虎下山,鼓声喧喧在天地间澎湃,少年英雄谱热血传奇!
  “总兵,苒军进攻了!”
  徐嵘闻言,快步登上城楼,他接过千里眼,极目远眺,只见烟尘滚滚,苒军如山呼海啸一般飞驰而来。
  徐嵘眉头深锁,骂道:“这群小狼崽子!”
  虽然千里眼看不清每个人的表情,但是徐嵘却已经感受到了浓浓的杀意,这是一群虎狼之师,且,他们还那么年轻,每个人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不是小狼崽子又是什么。
  狼崽子再小,也敢和黑熊豹子拼命,而他徐嵘,却已经没有了熊心豹胆。
  上一役,陆臻和江涛打得轻轻松松,而他虽然小胜,却已经用了全力。
  而现在,那两个小孩子显然是来找他拼命的,而他呢?
  徐嵘咬牙:“迎敌!”
  这一仗,他不是为晋王而战,而是为了符燕升。
  他们兄弟受符家恩情,符燕升现在处境艰难,正是他们报恩的时候。
  哥哥废了,但还有他。
  徐嵘早就抱了必死的决心,他放心不下的只有还在城中守孝的符家兄弟。
  但愿徐胜能按照他的计划行事。
  徐嵘接过大枪,高声说道:“本将亲自御敌!”
  一个时辰后,徐嵘便遇到了此生最后一个对手。
  陆臻!
  这是徐嵘第一次见到陆臻,亦是最后一次。
  陆臻比他想像得还要年轻,还要俊秀。
  徐嵘笑了,唇红齿白的陆臻更适合混迹于京城的锦绣丛中眠花宿柳,做个无忧无虑的纨绔。
  但是徐嵘知道,陆臻绝不是绣花枕头,否则,邹文怀的脑袋是怎么挂到城楼上的?
  徐嵘不敢轻敌,可是当他的大枪与陆臻的银枪对上之后,他知道他还是轻敌了。
  陆臻的枪法和力量,比他强了一大截!
  陆臻是李锦绣的孙子,他不仅继承了李锦绣的枪法,也继承了李锦绣横扫天下的勇猛!
  徐嵘被挑下马的那一刻,脑海里只有一句话:“死在这杆枪下,不亏!”
  晋军兵败,主将徐嵘战死。
  陆臻登上平山城楼,下面是成千上万的苒军,陆臻振臂高呼:“儿郎们,我们胜利了!”
  “胜利!胜利!胜利!”
  呐喊声地动山摇!
  城内的一户僻静的民宅里,一条身影踉跄着推门而入。
  “徐二哥怎么样了?”院子里的人问道。
  他们虽然没有出去,可也听到了城门前的喊声,胜利,他们喊的是胜利。
  他们自从与父亲反目独自出走开始,便已不再关心谁胜谁败,就像现在,他们关心的,只有徐嵘的生死。
  徐胜满脸是泪,就在受命来到此处的那一刻,他便知道会有今日。
  “二将军去世了!”
  符家兄弟失声痛哭,徐胜担心哭声会传出去,连忙拽了他们进屋。
  “二将军知道这城是守不住的,他早存死意,他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两位公子,接下来你们要听小人的。”
  符家兄弟抽噎着擦干眼泪,目光齐齐望向角落里的那两个不知所措的孩子
  苒军并没有如想像中的那样,挨家挨户搜查漏网之鱼,他们在平山城里只修整了三日。
  第一日,掩埋死亡的将士,其中也包括晋军和他们的主将徐嵘。
  陆臻下令,给徐嵘厚葬。
  棺材是从城中寿材铺里买的最贵的棺木,墓碑则是连夜刻的。
  陆臻说道:“每一个忠勇无畏,血战到底的将士都应受到尊敬,徐嵘值得!”
  陆臻的这番话传遍大街小巷,徐胜回到家里,捂着嘴默默哭泣。
  能获得对手的赞美和敬重,这是给二将军最好的死后哀荣。


第230章 晋王的疯狂
  徐嵘的死讯亦传到了保定,晋王勃然大怒,一连砸了几个杯子。
  “徐嵘这个废物!徐家一家子都是废物,都是!”
  符燕升脸色大变!
  徐嵘的父亲徐进礼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终年只有三十三岁;
  徐嵘的大哥徐峥在涿州役时断了手臂,终生残疾;
  而徐嵘亦死于阵前,就连对手也赞他忠勇无畏!
  徐家三杰,当得上忠烈满门这四个字!
  可是他们在晋王眼中,却成了废物,一家子废物!
  徐家如此,那符家呢,又算什么?
  是了,他的妻子自尽,那是份内之事,是妻子应该做的。
  他的儿子为妻子守孝,这就是不应该做的了,是儿子们不懂事,是他们不忠。
  而他呢,打了几个败仗,在晋王眼中,想来与和徐家一样,是废物了吧。
  符燕升忽然心灰意冷,他没有说话,在晋王斥责的目光中默默离去。
  那一夜,符燕升辗转反侧,亲随悄悄进来,对他低语:“王爷没睡,让人送来了两个姑娘……”
  符燕升眼神更加冰冷。
  晋王好洁,他要的姑娘,绝不会是青楼楚馆里的,他只要良家子,最好还是读过书、精通琴棋书画的。
  在真定府时,仕绅们送来美女,晋王一并婉拒。
  那时的晋王还要维持谦谦君子的形象,就连从仕绅手里敛财都是温和谦卑的。
  那时的晋王踌躇满志,胜利在望,那时的他已经在尝试做一个仁义君主了。
  而现在的晋王,却已经变了。
  他命人在保定府大肆敛财,不给钱就抄家。
  有个钱家,出过三位进士,十几个举人,钱家现任家主就是一位致仕的翰林。
  晋王张口就要三万两银子,钱家婉拒。
  在所有人看来,这其实就是讨价还价,钱家不会真的一毛不拔,三万两太多,一万两还是能拿出来的。
  可是晋王却连讨价还价的机会也没给,直接派人抄家,一群如狼似虎的兵士冲进钱府,摔摔打打,四处翻找,就连女子的闺阁也不放过。
  那钱家都是读书人,哪里见过这种场面,钱翰林出来理论,不知被谁推了一把,摔倒在地,后脑勺磕在台阶上,一命呜呼。
  钱家两个尚未出阁的女子,不但被冲撞,还被人看到了脸。
  带队去抄家的人见抄到的财物远远不值三万两,便提出要把那两个钱小姐一并带上抵债,钱家的公子们上前阻拦,被打得皮开肉绽,两个钱小姐见状,双双撞了柱子,香消玉殒。
  而接连的失败,让晋王已经懒得再去维护良好的君子形象,他气急败坏,满腔的愤慨需要渲泻。
  因此,每当晋王暴怒之后,便会让人送女子过来,送过来的都是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而这些送女子来的人家,多半是存着想要借此攀龙附凤的心思的,然而,他们多半要失望了。
  据符燕升所知,晋王对女子没有多少兴趣,只是发泄而已,发泄之后便弃如蔽履,懒得再多看一眼。
  封妃什么的,真的是想多了。
  这些女子,几乎都是在第二天便被送回家去,若是晋王心情好,会赏点银子或者一两件物事,若是心情不好,连这一点点赏赐也没有。
  如果说刚开始时还有人想要家凭女贵,接连几次之后,便没有哪家心甘情愿把精心培养的女儿送过来了。
  既然没人送,那就只能硬抢了。
  于是负责采办女子的人,一旦有了目标,便提前准备。
  比如抓到那家的把柄,在比如让赌坊出手拉了那家的父兄入局,令其欠下高额债务,越是书香门第的男丁越是容易入局,他们心思单纯,不知人间险恶,更不知人家的目标不是他们,而是他们的姐妹。
  到了晋王又要女子的时候,赌坊的人便会登门逼债,而那些人家最好面子,能用女儿救儿子,他们不会拒绝。
  就像今天送来的这两个便是如此,她们都是家中庶女,听说可用她们抵债,嫡母毫不犹豫就把她们推了出来。
  符燕升想到这些事,长长地叹了口气。
  次日,两顶小轿抬出临时的王府,她们被送回到自己家里。
  可能昨天晋王的火气太大,而她们又哭得太惨,所以晋王不但没能消气,反而越发愤怒。
  她们被打得鼻青脸肿,当然,也是没有赏赐的。
  轿子停在家门口,可却大门紧闭。
  两人敲门,直到有邻居闻声出来看的时候,大门才从里面打开,也只有一道缝。
  老家丁压低声音说道:“两位姑娘,老爷说你们令家门蒙羞,昨晚就已经让人给族里送信,把你们从族谱上除名了,两位姑娘,还是快些离去吧,否则……”
  后面的话,老家丁不忍再说,可是两位姑娘已经明白了。
  这道门,要么不进,要么就是死。
  两人在左邻右舍的指指点点中走出巷子,她们不知何去何从,更不知道老天为何要这样对待她们。
  作为庶女,她们一向小心翼翼,努力让自己做个透明人,可是当家里出事的时候,她们这两个透明人还是被推了出来。
  而现在,她们没用了,她们成了令家门蒙羞的罪人。
  “姐姐,我不想活了。”妹妹抽噎。
  “嗯,可我们不能死在这里,我们找个没人的地方再死。”姐姐柔声说道。
  “好,可我们去哪里死呢,这城里到处都是人。”
  街上的人似乎都在看她们,窃窃私语。
  她们不敢抬头,只能低头走路,身上的疼痛传来,明明是平坦的道路,可是她们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荆棘上。
  作为庶女,她们几乎没有社交,更没有出门的机会,这偌大的保定府,是她们从小到大生长的地方,可她们却两眼一抹黑,哪里都不认识。
  “姐姐,那边有个井台,咱们去投井吧。”
  姐姐望过去,见井台边有人在打水,她摇摇头:“咱们投了井,以后谁还敢来这井里打水啊,你看这条街只有这一口井,大家做饭洗衣都靠它呢。”
  妹妹想了想,说道:“咱们去石门寺吧,石门寺后面有片林子,咱们在林子里上吊,顶多就是被寺里的师太们看到,师太们心善,会给咱们超渡的吧。”
  姐姐点头:“好,我们去石门寺。”
  除了家以外,石门寺是她们姐妹唯一熟悉的地方,每年观音诞,嫡母都会带领全家女眷去石门寺。


第231章 石门寺开
  石门寺是整个保定府唯一一座位于城内的寺院。
  今天不是初一,也非十五,山门只开了两道侧门。
  姐妹俩还没有走上石阶,便看到一面硕大的牌子,上写“铁板神算”四个大字。
  两人还以为走错了地方,若是往常,她们肯定会确认一下再上去,可是今天她们死意已绝,反而没了太多顾忌,两人迎着那面牌子走上石阶,这才看到,那铁板神算牌子后面有个人,那人邋里邋遢,一袭脏兮兮的道袍,油哒哒的头发用桃树枝挽成道髻,乱蓬蓬,鸟儿没在上面筑窝可能是因为油多太滑站不稳。
  这副打扮,再加上那面大牌子,这人的身份显然是个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正和一名师太说着什么,师太还年轻,喜怒都在脸上,眼神里都是嫌弃,一副想让那人快些离开的样子,可算命先生偏就不走,嘻皮笑脸,甚至用手死命地抠着门框,随时都要撒泼打滚。
  年轻师太被他缠得没有办法,正在无奈间,一眼看到了这姐妹二人。
  看到两人鼻青脸肿,年轻师太忙道:“两位施主,可是遇到难事了?”
  姐妹俩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总不能说,我俩是来你们这里上吊的吧。
  都是涉事未深的小姑娘,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她们眼中的为难和尴尬。
  那算命先生啧啧两声,对年轻师太说道:“她们这一脸的伤,一看就是受伤了,你还问个啥?对了,别怪我没提醒你啊,你去问问在你们这里借住的居士里,有没有懂些医术的女居士,若是有,就带她们过去,虽说是居士,可毕竟也是俗家的身份,俗家对俗家,总比你们这些出家人要方便一些。”
  年轻师太快要烦死这个算命先生了,怎么看都像是个老骗子。
  不过,这老骗子说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这两位小姑娘一脸的伤,说不定遇到了难以启齿的事,她们都是从小就出家的,有些事情其实不太懂,正如这老骗子说的,俗家对俗家,反而比出家人要方便。
  “那倒是巧,我们这里住了一位杜居士,她懂医术,贫尼前几日有些不适,用了杜居士给的方子,缓解了许多。”
  听到年轻师太说起杜居士,算命先生眼里闪过一道光彩,可惜年轻师太并没有留意。
  姐妹俩一脸茫然,她们是来上吊的,怎么就变成看病了?
  “贫道观两位姑娘面相,都是有福运之人,年少时坎坷,兄弟六亲不得力,自立家计出外方好,有贵人相助。”
  姐妹俩俱是一怔,她们确实是兄弟六亲不得力,但她们还有福运,还有贵人相助?
  妹妹忍不住想要再多问几句,可那算命先生却冲她们摆摆手:“去吧去吧,跨过这道坎,你们的福运在后头。”
  年轻师太直蹙眉,这老骗子该不会是想在这里摆摊算卦吧。
  她连忙对姐妹俩说道:“两位施主,请随贫尼进去。”
  姐妹俩有些无措,看看师太,又去看那算命先生,却见算命先生已经重又拿起那面铁板神算的大牌子,摇摇晃晃走下石阶。
  年轻师太又在催促,姐妹俩只好跟着她进到寺里。
  很快,她们便见到了那位懂医术的杜居士。
  杜居士已经有些年纪,但依然面容姣好,笑起来眼角已有了深深的纹路,却显得越发慈祥。
  她拉过姐姐的手腕,姐姐下意识地想要抽回去,可是没有拉动,这位杜居士看着柔弱,力气却很大。
  杜居士诊了脉,便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姐姐羞得满脸通红,头垂得低低的,眼泪滴滴哒哒落到鞋面上。
  杜居士也给妹妹诊了脉,妹妹忍不住抽噎起来。
  杜居士拍拍她们的手,柔声说道:“无妨无妨,我给你们先开副方子,你们先把药喝了,调养两日,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闻言,姐妹俩忙道:“我们不用吃药,您别浪费药了,我们不值得。”
  杜居士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也知道你们想做什么,因为我和你们有过相同的经历,只是那时我只有八岁。”
  姐妹俩惊讶地望着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位保养得宜,一脸福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