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成州平-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对付女孩子也很有一套,当然,不包括女高中生。
他装着在裤兜里找钥匙,尽可能避开小松的视线,边往外走边说:“你爸有工作,我送你回去。”
她跑这么老远来找李长青,明眼人都看出来是因为想见他,而不是来修投影仪的。
李长青说好送她回去,又临时变卦,搁谁谁受得了,何况是个高中女生。
说实话,这个年纪,真的还是个孩子。
成州平想当然地认为,这个年纪的女孩,都是任性的,自我的。
小松背著书包,跟着成州平往外走。修车行外面停着一辆银灰色轿车,成州平刚刚洗的就是这辆,他看了眼车后座,后座放着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小松也看到了那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她抬头,对上成州平的目光,他说:“你坐在副驾吧。”
小松从没跟她这个年纪以外的男性相处过,其它接触过的,都是长辈男性。
她不知道怎么称呼成州平——姑且叫他花臂男吧。
花臂男坐在驾驶座上,熟练的挂档踩油门,还贴心地问:“你们小孩现在都听什么歌?”
要知道,小孩最大的禁忌是被当成小孩。
小松说:“我不听歌。”
成州平觉得自己是自讨没趣了。
友好计划第一步,失败。
成州平不是个有耐心的人,他原本还打算装一会儿好人,装了两个红绿灯以后,见小姑娘不领情,索性也懒得装了。
车里闷热,他把袖子卷起来,露出那只可怕的花臂。
等红灯的时候,他低下头。小松心里想着别的事,没注意到他,直到绿灯了,前面的车已经走掉了,后面的车开始打喇叭,成州平还没有开车。
她提醒:“绿灯了。”
转头时,她看到成州平叼着一根烟,眉头皱得紧紧的。
他的右手扶着方向盘,左手拿着打火机。打火机发出一声声叮当的声音,可就是没有火。
小松专注听着打火机发出来的声音,她甚至忘了他们的车正停在马路中央,只想着这个打火机到底能不能出火。
后面司机催得急了,成州平一踩油门,他左手把烟从嘴里拿出来,骂了句“操他妈的”。
小松不知道他在骂后面的司机,还是在骂打火机。
反正她觉得,整条街上,最该挨骂的人是他。
车开到前面的那条街上,速度慢了下来。成州平突然把车开到路边,小松朝他停车的地方看了眼,那里有个便利店。
他停好车,说:“我下去买个打火机。”
小松坐上他的车,犹如上了贼船,她没有第二个选项。
她说:“好,不过,你能不能快一点?我要赶在十点前回家。”
成州平问她:“现在几点?”
小松拉开卫衣袖子,看了眼手表,说:“现在九点十分。”
成州平说:“那就对了,还有四十分钟,你急什么。”
小松想说这叫时间观念,但是看到那条花臂,她收回了自己想要说的话。
成州平不知道是花臂的威力,还以为是自己的教导起了作用。
小松等了一阵,她觉得,买打火机不该花费这么长时间。做他这一行的这么没有纪律么?她十分诧异。
她等的有点失去耐心了,如果不是她没有驾照的话,就自己开车回去了。
啊对,她不会开车,可是她可以打车,干嘛非让花臂男送她回去呢。
才有了这个念头,她看到一道灰色的身影突然从便利店里出来,他迫不及待地点燃上烟,手插着口袋,叼着烟朝车的方向走过来。
小松本来就害怕那条花臂,看到他这样,更害怕了。
花臂男和她接触到的正常人形象太不同。
成州平打开车门,递给她一个塑料袋,“我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就买了些女孩子都喜欢吃的零食。”
小松可不会被一包零食收买。她虽然有些书呆子,但也不至于对社会毫不了解。这种行为就叫献殷勤,她看着那些粉嫩包装的零食,一点食欲都没有。
小松生硬地说:“我胃不好,不喜欢吃零食。”
成州平友好计划第二步,失败。
上司的女儿真难讨好。
他说:“那你扔后座吧。”
剩下的路程上,成州平放了首歌,一路抽着烟,听着歌,快活地过去了。
他和小松,谁也没理谁。
他的车速很快,半小时的路程被他压缩在了二十分钟内,到了兴和嘉园,才九点半。
兴和嘉园是学区房,典型的房价高,设施差,周围拆拆补补,全是工地。
小松说:“路上施工,车进不去,我走进去就行了。”
成州平看了眼前面那条施工的道路上,几个民工正蹲在墙角抽烟。
他说:“我送你去楼下。”
小松这回倒是没有拒绝。于是成州平把车停在路边,他们下了车。
这里通向兴和嘉园只有一条路,成州平不用带路,自己走在前面。
小松有点怕被认识的邻居看到她和成州平走在一起,毕竟对方那条花臂毫无遮掩地露在外面,万一让龚琴知道了,她百口莫辩。
她知道他是担心自己一个人走夜路危险。
但是成州平一定不知道,这附近,他看上去最像危险分子。
成州平走着走着,想到什么,他回头说:“书包给我。”
小松愣了一下:“啊?”
成州平说:“你背着个投影仪,不沉么。”
他这么一说,是挺沉的。小松给他书包的时候,倒是没犹豫。
小松走在他后面,看着自己老老实实的书包,被拎在一条花臂上,也变得不太老实了。
成州平意识到小松并没有跟着自己走,他回头看过去,“你怎么不走啊?”
小松找个借口搪塞:“我刚系鞋带呢。”
小孩子的另一个特征——爱说谎。
成州平知道小松盯着他的花臂看了半天,故意舒展开手臂,露出上面的青龙、鲤鱼、太阳。。。一堆乱七八糟的图案,说实话,他也不太清楚到底纹了什么。
他问:“帅吧。”
小松说:“挺恐怖的。”
成州平失笑地看着她:“你这么胆小啊,跟你爸一点儿都不像。”
小松其实有一米六八的个子,她在同龄人中,也算是亭亭玉立,甚至偶尔可以鹤立鸡群。但在成州平眼里,就是个又瘦又小的小孩。
他不知道,小松只是单纯地觉得,他的纹身挺丑的。
丑这个字,但凡有点情商也不能随便说,所以她用“恐怖”二字代替了。
这段路有点长,光看路灯,数都数不清。
成州平说:“我叫成州平,是你爸同事,不是坏人,你今年高三的话,那我比你大六岁,你喊我成哥就行。”
小松说:“我叫小松。”
成州平只听李长青叫过她小松,不知道她全名。小松,是个挺绕口的名字。
他无聊地问:“怎么写?”
小松说:“李长青的李,犹如的犹,松树的松。”
“这也太绕口了。”
小松说:“名字是我妈起的,她是语文老师,白先勇有本散文集,叫《树犹如此》,她很喜欢,就给我起了这个名字。但我后来查过,‘树犹如此’这四个字,应该是出自辛弃疾的一首诗。”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小松妈妈虽然是语文老师,但小松语文一般,仅仅是因为这句词和她的名字有关,她才深深牢记。
“看来你爸说的没错,你真是个书呆子。”
“他这么说我?”
成州平一不小心,成了挑唆父女关系的人了。他说:“这是好话,夸人的,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小松不喜欢成州平。
她觉得,这个人处处都透露着成年人的傲慢。
他们又谁也不理谁地走了一段路,看到“兴和嘉园”四个大字出现在眼前,成州平松了一口气。
他说:“就送你到这了,再见,李犹松小朋友。”
这天晚上,小松第一次正视这个叫成州平的,父亲的同事。
成州平的脸,看上去和好人二字毫不相关。
他的花臂和这张脸简直相得益彰。
成州平还没被一个小屁孩这么盯着看过,他不觉笑了:“小妹妹没见过帅哥么。”
小松看着他的眼睛,非常认真地警告他:“你不许对我爸没礼貌。”
成州平说:“我们平时都这么相处,你是没见过你爸发脾气的时候,等你以后就懂了。”
说起李长青,他差点忘了李长青交代给小松的钱。
成州平从裤子口袋里拿出皮夹,数了十张,“你爸给你的零花钱。”
小松并没有要接下钱的意思。
成州平拿着钱的手僵在半空。
成州平:“爸爸给钱,哪有不要的。”
谁也不会跟钱作对。
小松的家境不差,家里有三套房,离学校近的学区房用来自住,其他的房都租出去了。
李长青的工作虽然不景气,但他出生在一个背景很好的家庭里,当初离婚的时候,他几乎把所有财产都给了小松母女。
她妈妈龚琴也非常有理财头脑,平时又在外面给学生补课,家里什么都不愁。
小松从来不用担心物质上的问题。
只是她仍然很需要钱。
龚琴对她的管教严格,零花钱按月领,
她想要这些钱,但更想要是李长青亲手交给她的。
成州平见她不收,他可真的不想和小女孩耗下去了,于是直接把钱塞进小松的上衣口袋里。
他突然过来,小松吓得后退一步。
“你干什么!放开我女儿!”
龚琴的声音从小松身后传来。她举起牛皮包,朝成州平头上砸去。
小松拉住龚琴胳膊,说:“妈,你误会了!”
一个纹着花臂的陌生男人,看上去很不正经的男人,给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塞钱。
脑回路稍稍正常的人,都会想歪,哪个母亲目睹这一幕,不会生气?
第 3 章
成州平挨了龚琴皮包一记砸,他骂了一声粗口,然后抬手握住龚琴的手腕。龚琴身高一米七,成州平一米八多一点,举着龚琴的手,有点累。
他解释说:“嫂子,我是李哥的同事,帮忙送小松回来的。”
龚琴愣了一下,她突然挣开成州平的手,回头一言不发,打了小松一耳光。
成州平也被这举动吓着了。
他有点明白为什么李长青要离婚,这搁谁能受得了?
如果说刚才龚琴误会他和小松的关系,只是生气,那么她在得知小松去见李长青之后的行为,称得上是发疯。
她打完小松,从她口袋里拿出那一千块,塞回成州平手里,骂他:“你有多远滚多远,带话给李长青,问他是不是想让小松出事?”
刚才龚琴打小松的那耳光,实在过分。
成州平都替她委屈。
可当他看到小松的时候,她眼里流露出的目光,是非常冷漠的。
在她眼里看不到丝毫委屈。
成州平知道,自己必须离开。
一来,他不想多管闲事,二来,他觉得,他要是不走,龚琴会继续伤害小松。
他懒得应付这场面,看都不看一眼,扭头就走了。
转身后,成州平听到一些训斥声,自始至终,小松一句话没有说。
没有哭闹,没有辩解。
成州平也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他能明白她的沉默,这孩子是被压抑坏了。
而小松在母亲的谩骂声中,抬起头,看着那个在路灯下越走越远的背影。
他竟然就这么走了。。。
真的是见死不救啊。
果然,成年人都是自私冷漠的。
这晚龚琴发完疯,也意识到自己不对了。她是高中老师,比学生还要清楚高三的压力有多大,所以周末的时候,她带小松去了一家新开张的火锅连锁店吃饭,让她放松一下。
不过对小松来说,还不如不来呢,热热闹闹的火锅店在龚琴的说教下,比教室还要可怕。
龚琴一大段讲话的中心思想,大概就是都是高三这年多重要,作为高三学子不该为任何事分心。
这一点,不用龚琴说,小松也知道。
她比龚琴更迫切地希望自己高考可以有一个好结果,所以除了去见李长青那一回,剩下的时间,她都在努力学习。
她帮王加解决了投影仪的事,作为约定,王加帮她学习。
王加有时候都受不了:“大周末的,你不休息啊。”
小松把书包放到市图书馆的安检仪里,过了安检,跟王加说:“我最近做了一套数学卷子,有些地方怎么都想不通,你给我讲讲。”
王加觉得她可能听不懂人话。
跟她说休息的事呢,她也能扯到学习上。
小松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她把书包抱在膝上,从里面拿出一个iPAD。
王加记得,这款iPAD是去年刚出的,那段时间,学校门口公交站都挂着它的广告。
小松手指戳戳,iPAD屏幕上,亮起她的错题,这是一道几何题目。
王加看了眼错题,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刷刷画了起来。
王加说:“你辅助线画错了,答案怎么可能对呢。”
“这样啊。。。”小松照着王加教的办法,重新画了辅助线,然后一步步解题。
果然,是辅助线的问题。
“谢谢你哦,我之前都没想过可以这么画辅助线。”
王加说:“嗨,有啥谢的。”
下午从图书馆出来,小松请王加吃了自助火锅。
王加是个直爽的人,她见小松出手大方,就直接问了:“你们家条件是不是挺好的?”
小松说:“我爸妈离婚了,我妈是高中老师,家里就我跟她两个,没什么经济问题。”
“那你爸呢?给你们赡养费?”王加来城里上学以后,一直处于被孤立状态,她不知道这些问题带有冒犯性,只是凭着直觉询问。
小松说:“我也不知道他干什么。”
“我还以为你爸开厂的。”
“为什么?”
“上次投影仪,不就你爸修好的吗?”
小松没想到是投影仪带来的误会,她舀了一勺虾滑放进沸腾的锅里,笑着说:“误会大了,他要是开厂就好了。”
小松五官都有些钝,没有任何攻击力,平时对王加出手大方,王加虽然嫉妒她,但总体来说,她还是很喜欢小松的。
两个女高中生的饭量可不一般,两个人吃了三个人的量,不但吃回了本,还赚了。
从商场出来,王加突然说:“我看你有iPAD,我能借来玩几天吗?”
小松爽朗地说:“当然可以啊。”
不过,她刚答应完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你不怕耽误学习吗?我觉得还挺容易上瘾的。”
王加说:“耽误不了的。”
王加的自信,像一种讽刺。
小松说:“那你拿去玩吧,这是今年过年我姑送的,但我平时也不太能用得上。”
拿人手短,高三剩下的日子,王加几乎像是一对一家教一样,把她的学习方法倾囊相授,不但如此,平时还会主动关心小松的学习。
平时在班里,小松属于事不关己的老好人,但当她和王加这个“边缘人”走近以后,她发现自己也悄无声息地被边缘了。
高考结束那天,班里去聚餐,只有两个人没有收到邀请。
她光荣地成了二分之一。
王加是住校生,家住县城,明天就回家了。小松预感自己的成绩不会差,王加走之前,她问王加想去哪儿吃,她请客。
王加觉得她可能是个冤大头。
高考结束的那一刻,这些孩子的人生才真正开启。王加的第一反应是想要去放纵一下,体验体验成人世界的灯红酒绿,她怂恿小松:“咱去酒吧呗。”
小松说,没问题。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