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养老攻略-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省得以后再出什么乱子。
丢我们村子的脸。”
王维熙虽然隐约有些开心于自家孙子身上笼罩的一点点嫌疑终于消失不见,可心情实在好不起来。
因为他们村的名声是真差了。
其他人可不会专门想着犯事的是知青,跟他们村没关系,只会想着是他们村的知青,然后传着传着就把知青两个字给省略了,直接变成了他们村的人,如此一来,他们村的名声好才怪,现在他去公社开会都得被其他大队的队长调笑,然后,他还得跟那些大队队长解释。
这时候,他也总算明白有些村为什么会隐瞒知青死亡的消息,甚至报暴毙之类的了,估计担心村子的名声受损,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判下来,是什么结果?
还有那孩子到底是多大了?”
乔木不由好奇问道。
她总觉得那洪棉怀孕的时间有点奇怪,但是因为具体时间的不确定,所以也不敢往深里思考怀疑。
如今案子定了,自然得问问。
“听说是下放西北农场,而且是十年的刑期,不过这也真是便宜他了,要是当初不是报警,而是把ge委会叫过来的话,估计他得游街批斗,甚至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
原因我也找人打听过了。
就是那个洪棉家的父母都出事了,她的哥哥姐姐写信告诉她以后不会再接济她了,让她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然后贺斌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同样是家里没有能力再支援他东西了,让他自己省着点用。
也就是那个时候,洪棉发现自己怀孕的事情,想要跟贺斌结婚。
可是贺斌不同意,表示他们两个以后说不定连自己都养不活,哪里有钱和粮食去养一个孩子,所以让洪棉把孩子给打了,洪棉当然是不同意的,之后不知道他们两经过了怎样的交流,什么样的冲突,最终,就是以洪棉上吊自杀告终。
至于孩子多大了。
解剖后发现大概两个月吧。
可能比两个月还要小一点。”
王维熙他说着的时候还有些感慨,感慨于人心不古啥的……
乔木却是眉头一紧,脑海当中飞快的回忆起原身的一些记忆,原本内心仅存的一些不忍心,和对他们两个的怜悯也在瞬间消失不见。
因为在原身的记忆里,王贺龙和洪棉,就是在洪棉死亡前的那几天结婚的,之后,洪棉还因为去后院喂鸡的原因摔了一跤,在七个多月的时候早产生了孩子,生下的孩子身体很好,一点都看不出早产的迹象,但是因为考虑到洪棉以前吃的东西一直都是好东西,嫁进来之后也是好东西一样不缺,再加上家里人也有些怀疑王贺龙可能与她早就珠胎暗结,所以才会要死要活的跟她快点结婚,因此都没提这事。
只是说孩子长的好是因为母亲吃的好,营养好,所以孩子才好。
可如今再看这场闹剧。
有些事恐怕就很显然了。
那就是上辈子,他们王家养的那个孩子,恐怕根本就不是他们家的孩子,所谓的同意结婚,包括王梅梅和贺斌的婚姻,恐怕也都在他们贺斌和洪棉两个人的算计之内。
想到这,也就是乔木不是真的原身,才能忍住,要是真的原身知道了这情况,恐怕能当场气死。
这次,恐怕也就是因为乔木想办法把王贺龙弄到城里去了,让王贺龙再也没有跟洪棉接触的机会。
使得洪棉看不到希望。
看不到老实人接盘的希望。
所以才会绝望自杀。
虽然好像很可怜的样子,但是乔木是真的一点也不经常怜悯她。
自己选择的路,又能怪谁?
“娘,你怎么了?”
王维熙看乔木一直低头,沉默了许久,吓的赶忙推了推乔木。
隔壁村的老江头就是在家好生生的晒太阳突然去了的,再加上乔木年纪也的确不小了,所以,王维熙他有些担心紧张乔木也很正常。
第三百章 拆婚狂魔乔老太(21)
“啊……没事,就是想着幸好早早把贺龙送进了城,不然有些事恐怕还真说不清楚了,以后你可得把家里那些孩子给看好了,别让他们没事去知青所那边玩,在家待着挺好的,要实在闲,就让他们去县城。”
乔木不知道王维熙在担心她会不会突然死亡,所以只是很正常的叮嘱了一些事情,便半眯起眼睛。
悠闲的午睡去了。
至于内心的猜测,那些事情又没有发生喽,说出来又有什么用。
埋在心底就是了。
王维熙则是松了一口气,脚步放缓的进屋,打算把刚刚获知到的情况再跟家里人说一声,也好让家里人放心,并且叮嘱他们以后离知青所那边远一些,如非必要,不要往那跑,免得回头出事被人误会。
之后几年,村里的知青也的确如同他们当初猜测的那样,日子过的比过去还要更艰难些,村里那些年轻些的小姑娘或者小伙子跟他们说话都会被家里人训斥,原本好几对隐约可能生出些火花的暗恋和明恋,全部都被各家父母迅速掐灭。
水土齐上的那种。
誓要把那火花灭的干干净净。
就是已经嫁人或者娶妻的那些知青,也都被村里人仔细打量观察了许久,想看看他们有没有问题。
那些知青也没办法,只能一边在心里怨恨着贺斌和洪棉,一边强撑着继续下田,继续干活,整个知青所的气氛都变得沉闷了许多,知青男女之间,更是几乎能不碰面就不碰面,免得被别人传说些闲话。
这种情况一直过了三五年才逐渐的缓和一些,毕竟人的记忆其实并没有那么好,有些事情虽然当初印象深刻,但是随着时间的冲刷和一些新事件的出现,过去的那些往事记忆自然会逐渐的从人们的脑海中淡化掉,关系自然会缓和许多。
当然,缓和归缓和,彼此也不见得会有多亲密,区别也只是大家从以前见面基本不交流,变成见面会偶尔打个招呼,聊几句罢了。
就这样,村里知青和村民的半僵化关系,一直持续到了七七年。
持续到了七七年九月。
七七年九月,恢复高考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所有还没有结婚的知青全部都顾不上干活,也顾不上考虑和村民之间的僵化关系了。
全都开始疯狂的找资料。
疯狂的托人打听。
疯狂的开始彻夜学习。
所有知青都将这个消息当成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当成他们回城的唯一希望,当然,不仅仅那些没有结婚的知青在这么干,那些结了婚的知青同样不逊色丝毫,不是偷偷摸摸的学习,就是想办法说服结婚的妻子或者丈夫一大家子帮忙。
这时候,还没有知青上学之后抛妻弃子的消息流传,所以虽然有一部分家庭反对,但是很多家庭还是愿意给予一些支持的,毕竟对他们而言,家里能出个大学生也算是个荣耀,就算是女婿媳妇也一样。
可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女婿媳妇,可能并不是很乐意与他们共享荣耀,甚至还嫌弃他们是农村人。
不过在这紧要关头,不论那些知青心里想着什么,至少明面上他们的态度比起过去要好了许多,一个个也都好声好气的求村长,希望村长能给他们安排点轻松工作,工分少一点就少一点,因为他们需要时间去复习,需要时间去学习。
很多下乡知青,都已经有六七年没有摸过书本了,摸的最多的是锄头和红薯,因此,除了少部分莫名自信的人之外,大多数人心里都是很慌的,他们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担心自己考不上,担心要留在这,最担心的是比不上应届生。
相比较于他们这些已经好多年没有摸过书本,有些甚至早就把知识还给老师的知青而言,那些应届高中毕业生虽然基础远远比不上以前高中毕业生的基础好,但怎么也比他们放下书本好几年的知青好。
因此,他们怎能不担心?
担心之余,他们只能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花更多的心思去收集资料,甚至不顾身体的去学习。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不到一个星期,乔木他们所在的那个村子里就已经有好几个知青,因为连夜学习的原因,直接在干活的时候昏了过去,有一个甚至还栽进了猪圈。
差点没被种猪给啃吃了。
虽然一直都是人吃猪,可是如果猪饿急了的话,吃人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那个因为连夜学习导致早上喂猪栽进猪圈,摔断了腿的知青,给了其他知青一记响亮的耳光,将他们打醒,让他们明白他们不是什么超人,他们需要休息。
一旦摔断了腿,或者出了什么意外,那么,他们可能连上考场的机会都没有,出于这些顾虑,那些知青后来就稍微缓和了些,不至于继续没日没夜的刻苦学习,至少得每天保证自己四五个小时的睡眠。
可即便如此,那些知青的下眼睑也在逐渐的变黑,黑眼圈变得越来越重,可是这时候他们哪顾得上这些,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大概就是他们此时的真实学习态度。
这不像后来高考。
不像后来高考是学校家长逼着学生往死里学,这时候,苦于农村日子的那些知青,全在自发的往死里学,往死里背,希望跳脱农门。
重新回归城里。
这时候,他们根本不会想回了城里之后他们有什么能力,有什么知识,能够干什么,他们只会想他们一定要离开这,只有离开了这才有希望,才有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相比较于那些知青,乔木就淡然多了,因为第一次高考需要的各种资料,包括传说中的那几套数学综合题,乔木早有收集,而且还提前两个月让家里那些孩子学习了。
这要是还考不上。
那乔木也是真没辙了,总不能帮他们作弊吧,更何况,她提供的这些东西相比较于连资料都不知从哪找的知青而言,已经算作弊了。
只要认真学习,把她提供的资料背上,几乎不存在落榜可能。
考不上好的大学。
普通大学肯定是没问题的。
第三百零一章 拆婚狂魔乔老太(22)
不提家里人如何称赞乔木心思缜密和有先见之明,村里那些知青就算再怎么期盼时间过的慢点,时间还是缓缓的到了十月份,到了十月二十一号,到了该上考场的时候。
这一天,所有知青都请了假。
村里一些想要尝试一下的村民也都请了假,坐着村里的牛车,前往各处考点参加考试,满怀希望的去,忧心忡忡的归来,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把握,毕竟复习的时间实在太短了,有不少人在出了考场之后更是直接大声哭了出来,可想而知最终的考试成绩会是怎样?
不过不论如何。
考试是结束了。
大家只能一边忙过年,一边静静的等着,等着最后的考试结果。
乔木并没有给家里这次参加考试的五个孩子压力,同时还叮嘱了家里其他人,不要没事老问他们成绩和有没有把握什么的,平常心对待就是了,况且,乔木对自家那几个重孙和重孙女还是蛮有信心的。
好歹基本都是应届毕业生。
就算不是的,那最近几年乔木也没少督促他们不能忘了课本。
如此一来,只要他们不是把姓名,考试号啥的写错了,基本没有失败的可能,后面的政审也十分容易,他们家的成分不要太好,虽然跟十八代贫农没办法比,但也算根正苗红,过关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没错,这时候考完试是要参加政审的,如果政审不过关,就算成绩再好也没用,也没有大学念。
至少在高考刚恢复的前几年是这样的,后面就放松了一些。
哪些不过关呢?
黑五类显然就是。
就是譬如资本家后代、反dong派后代、地主后代、有国外亲戚的以及有国外背景的、富农后代以及右派分子后代,富农后代可能会稍微放宽一些,有的地方没那么严。
这些人在七十年代后期,乃至于八十年代初期,一直都是受歧视的,直到改革开放,并且上面彻底否认那段时期的成分划分之后,他们才算彻底摆脱身上的成分枷锁。
其中一部分更是迅速翻身。
不得不说,家庭环境对个人的影响真的是极大的,甚至是超过了后天教育的,有些人即使被打压了很多年,当政策稍微放松些后,他们依旧能很快抓住机会,大胆走在时代前沿,重新翻身,掌握经济。
在八十年代初,最初发家的那一批人群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原先成分不好的人,真正原先成分不错的,大多数要么还在土里面刨食,要么抱着个所谓的铁饭碗就已经很满意了,甚至还会嘲笑那些做个体户的,觉得他们太过丢人了。
说多了……
上面可能因为考虑到即将过年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所以调动了一切资源加紧阅卷,并且赶在十一月中旬将成绩全面公布,同时开始填报志愿,这次考试的前期参与者总共有570万,而最终录取的只有27万,录取率仅仅达到了5。
堪称历年最难高考。
当然,这个高考所谓的最难并不是指题目难,而是指录取率低。
这一年,是高考恢复以来录取率最低的一年,此后即便是七八年的录取率都达到了百分之七点几。
当成绩公布后。
村里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知青所里总共有四个人的成绩勉强达标,但是估计也只能报个专科,最终有很大的概率被调剂到师范等学院,而村里这次参加考试的十三个人中,除了乔木家的那五个孩子,只有两个达到了专科成绩。
不过这也不错了。
这时候能上大学就不错了,也没有什么一本二本的区别,无论什么学校,但凡只要是大学,在大家眼里都算是蛮不错的,都算状元。
乔木家的那五个成绩自然更好一些,能够稍微报一些好学校,不过,乔木也不敢让他们报太好的学校,担心回头调剂麻烦,所以特地亲自操刀,给他们挑了一些还算可以,且十拿九稳的学校填了上去。
再之后,就是等录取通知书。
这也是一份煎熬。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录取通知书,在这样一个信息化发展十分不成熟的时代,填报志愿也是一份门槛,要是志愿填的不好,同时还弄了不服从调剂的话,那就有可能落空,就有可能明明成绩够了也没有学校念,刚开始恢复高考很多学生不知道这事,有不少人那是真的后悔终身,后悔志愿没有填好。
录取通知书并不会一次性到。
这是按照距离远近发放的。
近一点的,比如说本省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那自然能早点到,可能志愿填上去不到半个月就到了。
远一些的,隔了几千里的。
那速度慢很正常。
可是,等待最怕的不是等待的时间长,而是别人到了,自己的却还没到,当第一封录取通知书被邮差送到村子里的时候,不但村民们凑了一番热闹,那些填报志愿的人心也都不由颤了颤,开始成夜成夜的睡不着觉,开始翘首以盼的等着邮差过来,每一次邮差过来,他们都会围上去询问,当听到没有自己的信的时候,又会失落的离开。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了两个月。
填报的志愿距离这边最远,距离自己家乡最近的那个知青在过完年,不少人都已经收拾东西出发去学校报到,急的想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