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快穿之养老攻略 >

第422章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422章

小说: 快穿之养老攻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我们的行为站不住脚。

    远没有他来的正统。

    所以我们在考虑,如果他派人过来劝降,我们到底要不要答应?”

    “是啊,这可该如何是好?”

    乔木听了张豆和阿拉善两个人的话,顿时不由笑了起来,而且还是大笑:“你们两个是要笑死我吗?

    安文王和惠武王打的旗号是清君侧,可是你们那边不都是农民军起义吗,你们本来就是造反的,跟别人是不是清君侧有什么关系啊?

    我看你们是脑子进水了。

    正统从来都是人定的,我当初给你弄的那神迹也不是吃素的,你现在怎么着也是昊天大帝御命钦定的紫薇大帝,你要是当不了天下之主的话,昊天大帝的面子往哪搁?”

    他们的话在乔木看来。

    简直就是个笑话。

    其他地方的地方割据,那都是本来属于大黎朝廷的官员,或者说世家勋贵在谋反叛逆,打着各种各样光明正大的旗号在做这些事情。

    可是他们西北是什么地方?

    他们西北可是曾在十年前掀起过千万农民军起义的地方,在朝堂眼中就是叛逆,就是刁民和逆贼。

    所以何须在乎啥正统不正统。

    赢了的才是正统。

    输了的注定被扫入历史尘埃。

    听了乔木的话,张豆和阿拉善他们全都不由面面相觑,然后,大笑了起来,笑他们自己不过当了没几天的官,就把自己身份给忘了。

    他们算个什么清君侧。

    就算是清君侧,那也只有亲王和一些官员有资格清,他们不过平民百姓,哪有什么清君侧的资格。

    “看来我们还是得抗争到底。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

    恐怕只能倔强到底打下去了。”

    彻底看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处境之后,张豆他们很清楚,他们别无选择,特别是张豆,其他人说不定还有一些选择,可是被昊天大帝虚影亲自指过,表明是紫薇大帝的张豆根本没有任何选择余地。

    他就算投降或者归附。

    那估计最后也是死路一条。

    哪个帝王愿意见到紫薇大帝?

    即便是假的,那也不爽啊。

    可以说,当初他让乔木帮他制作的神迹,虽然暂时性的替他稳定好了当时的秩序,但也另类的斩断了他所有后路,自那之后,张豆他就只有登上皇位这一条路可以走。

    其他任何路都是死路。

    随着确定未来的具体方向,张豆他们很快就开始很直接的当着乔木的面,讨论着接下来的方针,讨论着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几种可能。

    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在讨论这些内容的同时,他们也会时不时征求乔木意见,希望乔木能够旁观者清的直戳要害关键。

    帮他们完善一下具体方针。

    好歹都是亲自教养出来的,让提点就提点呗,反正也就浪费几个小时,更何况造反这种事,乔木早就已经得心应手了,所以指点起来那是毫无困难,每次都能让他们恍然大悟,并且将计划定得更严密。

    如此一直讨论到乔木困了。

    未来计划才算基本确定。

    并且开始按计划实施了下去。

    ……

    张豆他们那边在商讨具体的应对方案,元和帝这自然也是一样。

    毕竟他都已经将大部分国土都收复了回来,如果就留着西北那块区域不收回来的话,那岂不是有负先人的开拓疆土之功,所以那块土地,元和帝是志在必得的,只是具体如何收复还需要大臣讨论一下。

    在元和帝看来,此时完全就应该一鼓作气,直接带领剩余大军横扫西北区域,将整个西北区域的叛军全部清扫干净,重新一统天下。

    但是朝中几位自新帝继位之后没多久就被贬,如今好不容易才重新回来的老大臣们,却有不一样的想法,他们普遍认为能轻易将安文王和惠武王联军消灭的张豆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人,再加上国家连连内战,百姓都已然民不聊生。

    所以他们的建议是先派人去招安张豆他们,能招安就招安,不能招安的话,那也可以先缓和一下。

    让百姓休养生息一两年。

    本来朝堂之上关于这点吵的是蛮凶的,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争论不休,彼此各有理由,虽然元和帝更加倾向于主战派,但江南发生的一件事情,终究还是让元和帝不得不捏着鼻子同意了主和派的建议。

    先去招安张豆。

    实在不行也得安抚一下。

    至于原因,主要是因为江南突然爆发了洪灾和霜灾,而这时候秋收还没有开始,这意味着几乎相当于整个大黎朝大半个粮仓的江南。

    今年很有可能颗粒无收。

    如果元和帝在这个时候还坚持出兵的话,那恐怕这仗不一定能打赢,江南那边就先乱了起来,而且出兵粮食也不一定能筹措的出来。

    江南不但是税收的关键。

    也是粮仓。

    是绝对不能出差错的地方。

    十个西北也比不上江南重要。

    所以,出于各方面考虑,元和帝只能暂时放弃西北那边的情况。

    并且派人去交洽。

    不求招安,但求稳住对方。

    正好这时候张豆他们也需要一点时间进行种植和工业发展,所以自然也是派人跟元和帝派过来的人须臾为蛇的打着哈哈,彼此互相拖时间,一边忙救灾,一边忙发展。

    大黎赢得了难得的和平期。

    当然,只是和平。

    只是人灾暂时停歇,天灾依旧还在继续,而且不是一两个月能够轻松度过的,怎么都得缓上一年。

    而一年时间,已经足够张豆将整个西北都变成农田,并且顺利带出一支完全听命于他的火器军了。

 第九百七十九章 被饿死的老太太(完)

    一年之后,即便两边互不征伐维持的很好,百姓之间甚至还能互相交流买卖,看着很是平和的样子。

    但统一之战终究还是开启了。

    因为自从这天下第一次大一统后,大一统就一直是国家完整的象征,如果不能做到大一统,那绝对是件相当丢脸的事,更别说这天下还是在元和帝统治期间分崩离析的了,即使当时他只是个傀儡,那他依旧还是这国家的主人,是皇帝。

    因此如果不能重新恢复原来的领土的话,那他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以及面对自己子孙后代呢?

    张豆那边虽然没这些顾虑。

    但他为了活下去,也为了完成自己心愿和目标,同样必须坚持。

    因此两方必有一战。

    要么你死我活。

    要么互相僵持。

    但是,元和帝无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即使他已经让密探想办法弄到了一些火器秘方,但最高科技依旧还掌握在张豆他们手里,因此他们制作出来的火器远比不上张豆他们的火器,不论是质量还是效率都比不上,溃败是显而易见的事。

    虽然张豆的战损比以前高。

    但最后还是维持着胜利。

    并且稳步的缓慢推进着。

    开始从西北方向南下东进。

    他那边推进的越厉害,元和帝的朝堂就越不稳定,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争斗就越凶,互相埋怨。

    互相推诿责任。

    虽说元和帝去年将大部分失地重新收回来是一大功劳,但是他只是捡了个便宜,并不是说他真的以武德横扫天下,因此他在朝堂之上还做不到一言堂的程度,依旧还要靠一些官员支持,而且,先前如果不是有这些官员们支持,他也根本做不到迅速将失地重新收复回来。

    所以,此时他面对朝堂上的问题也无可奈何,甚至有时候还得被一些主和的官员怼,那些官员觉得如果不是元和帝坚持出兵,那么说不定他们两边还能维持相对和平。

    不至于闹到如今这种境地。

    更不至于划江而治失去可能。

    不过不管他们如何内斗,张豆都不可能就此罢休,所以,在张豆快要打下半壁江山的时候,朝堂内的主战派和主和派这才总算确定张豆想要一统天下的决心,并且开始握手言和,共同联手去对抗张豆。

    不过这时候实在太晚了。

    张豆他们在西北区域实行的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早就已经随着他的军队南下逐渐传播了出去,并且在一些小民心中生根发芽,特别是张豆他们给无地少地百姓分发土地耕种,只收四成田租,并且十年之后土地就归租种者所有的政策。

    更是让无地少地百姓心动。

    虽然心动程度还不足以让他们直接起兵造反去欢迎张豆,但是却足以让他们在张豆攻打到他们那边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反戈和欢迎。

    这并不是什么迎接王师。

    实际上只是利益相诱。

    但是,这世上又有什么比利益更能鼓动人心,更能让人心动呢。

    所谓的改朝换代,不过就是将原先的既得利益者获得的利益重新分润,并且让以前活不下去的人再次能活下去,从而达到平衡罢了。

    轮回往复,次次如此。

    分田地,均富贵。

    喊的是大义吗?

    不是的。

    这不过是为了更快聚集人手。

    跟药店送鸡蛋是一个套路。

    只是他们送的东西价值更高。

    更让所有普通百姓心动。

    这跟资本家为了三倍利润就足以践踏世间一切道德法律是一个道理,因为人性总是相似且相同的。

    有了这部分百姓支持,张豆的行动自然是如虎添翼,再加上他每次攻打下一片区域,都会十分如实的贯彻他在西北实行的政策,并且给一些少地无地的百姓分田,这些行为无疑给了其他地方百姓更大的信心,跟商鞅立木取信一个道理。

    都是为了让百姓相信。

    他们是诚实的。

    他们能够说到做到。

    从那往后,张豆他们的军队行进速度就变得越来越快了,快到有时候到了一个城池门口,都不需要他们攻打,城池里的一些百姓就抢先把城门打开放他们进来,这些行为不管现在怎么说,但未来肯定会被记载成为王师降临,百姓咸服。

    开城迎君,贤民圣君矣。

    元和帝他们迫于无奈,此时已经迁都到了南方,迁都到了江南区域,并且派人求和,可是,元和帝他想要大一统,张豆又何尝不想要大一统呢,因此又怎么可能拒绝即将到嘴的肉,平白把肉给放跑了。

    所以,求和当然是无用的。

    求和带来的只是张豆更进一步的推进,四面夹击以及全面进攻。

    等到张豆他们率领大军将陪都彻底围住的时候,陪都里面的元和帝终于绝望,赶忙派了太监出来表示愿意投降,只希望能留他子女当中某人一命,不让他这一脉断绝。

    “放心,我军从不虐杀俘虏。

    只要愿意投降,我自保他全家无恙,甚至封个闲王也没有问题。

    你回去跟他如实说吧。

    要是愿意就大开宫门。”

    张豆本来就没打算把前朝皇室彻底杀绝,所以自然是无所谓的。

    他最多也就会把前朝皇室成员全部先抓起来,逐一审判一下,有罪的定罪,没罪的,自然就放了。

    皇宫里的元和帝收到太监回禀的消息后,虽然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张豆,但他同样也很清楚,不论他相不相信都没用,他的生死注定由不得他掌控了,除非他现在选择自杀,可是既然有活下去的可能,他当然是不太愿意直接自焚自杀的。

    因此犹豫了一会儿。

    最终只能赌一把。

    让人出去打开宫门。

    放张豆他们进来。

    张豆他们也很遵守承诺,进去之后秋毫无犯,只是将一些素有恶名的太监以及少数皇室成员抓捕起来处决,至于剩下的,都没有动。

    甚至还临时封元和帝为黎王。

    把他安置在了附近王府里。

    随后,张豆他们一行人就开始正式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收尾工作。

    并且于次年龙抬头日登基。

    国号为张,年号桃源。

    张豆是为桃源大帝。

 第九百八十章 被饿死的老太太(神秘桃源谷主番外)

    八百多年之后的后世。

    李胡思向来喜欢古代类揭秘节目,自从他上周五知道这周五晚上的张朝古史栏目要解密桃源谷主的时候,就已经十分期待这一天了。

    节目播出前十分钟,他就早早坐到了客厅沙发上,打开电视,聚精会神的开始等待着节目的开始。

    而与此同时,全国上下还有很多对张朝桃源谷主这个神秘人物十分好奇的人,同样掐准时间坐到了电视机前,或者电脑的直播前,十分期待的等待着这个节目的开始。

    随着窗外八点的钟声敲响。

    古史揭秘节目便正式开始了。

    前面前奏一如既往,都是噔噔噔噔的音乐,然后主持人逐渐走出来,做一番自我介绍,之后取出一份看着就很是古老的古卷走出来。

    “桃源向来是个美好的词汇。

    但这样一个美好的词汇放在帝王身上就觉得很奇怪了,特别还是将这么一个词作为年号,今天我们要揭露的就是桃源这个词对于与桃源大帝的深刻含义,以及桃源大帝和他那一众张氏皇族背后的人物。

    众所周知,根据张朝本纪的记载,桃源大帝张豆出身寒微,不但父母早亡,甚至于他本身也曾沦为乞丐,但是他即便作为乞丐,也一直仁善待人,能够同样帮助弱小。

    所以很早就有了小团伙。

    当中就包括了阿拉善王等人。

    可以说张氏皇族的第一批王侯就出自他最早的这批小团伙当中。

    于建国创业有功的封王。

    没赶上无功的,这才封侯。

    如果没有那场意外,那么想来桃源大帝最多也就只能成为乞丐头子,那场意外就是元和三年大旱。

    那场大旱维持了四年。

    在第一年就大旱了八个月。

    根据历史文档记载,那时候是土地龟裂,飞蝗如龙,大地之上寸草不生,百姓饿殍不知凡几,西北人尽相逃,典妻当儿,易子而食。

    无处不在上演着人伦惨剧。

    普通平民况且如此。

    又更何况乞丐?

    正常来讲,所谓乞丐可能要么是跟着一起逃荒,要么直接饿死。

    但是,他遇到了贵人。

    遇到了他这辈子最贵的贵人。

    过去我们研究张朝史,一般都会将张豆本人认定为张朝建立的最大功臣,但是随着去年桃源大帝陵墓的正式挖掘,和内部文档鉴定。

    我们得出了另一个结论。

    那就是张朝的建立,甚至于就连桃源大帝本身的存活,都跟历史上一直流传着的桃源谷主有关系。

    桃源谷主在正史中记载很少。

    大家只知道他做过张豆老师。

    还做过阿拉善王老师。

    甚至还有人传说当桃源大帝年老昏庸之时,是他亲自出山,让他禅位给他儿子,并且定下了六十五岁的退休制度,甚至于延续至今。

    正史就记载了这么点内容。

    野史记载的就多了。

    什么神仙说,古神说都有。

    这次我们暂时略过不提,因为有关于桃源谷主的形象,我们已经通过桃源大帝陵墓里的信息整理塑造了出来,接下来我们看大屏幕。”

    随着主持人话音结束,他身后的那个大屏幕立刻就开始显示出其他内容来,显示出了不少古帛书。

    因为张朝的文字距离现今的文字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