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妻子重生后-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没有怀疑你吧?”
“没有!”两个孩子见到阿姨,靠她腿边不肯走,张钰青把在街上买的橘子拿出来吃,“来,吃橘子。”
“谢谢。”陈北生接过一个橘子。
因为不放心,所以一直没有回厂里,一直等着她的消息。
此时看到她没事人一样笑着,他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张钰青给他比了一个数:“我赚了这么多。”
陈北生讶异挑起一边的眉毛:“不错,很厉害。”
张钰青仔细看他的脸,不像是说假话。
于是也欣然接受了他的赞美。
“我看电视的时候,发现香江那边,和南湾那边的城市,有商品房,你说我们内地什么时候可以自由买卖房子?”
陈北生想了想:“有点难,我们这边可能要过几年,现在大家都习惯住在单位分配的房子里,对商品房应该没有什么概念,不过别的城市倒是有了。”
张钰青笑着点头,也不急,如果真的有商品房出售,她一定第一时间买。
未来的画面里,那些商品房特别的漂亮,也特别的值钱。
所以为了将来的养老问题,她应该要攒几套房子!
“对了,今天多亏了肖军,他来得好凑巧,收走了那些化肥袋子,你帮我转达一声,我要重重感谢他!”
“是我叫肖军过来的,我不放心你。”陈北生的语气很平静。
张钰青的手颤了颤,忽然之间发现,某个部位被触动了一下,怦怦乱跳。
她开玩笑:“有你真好,如果我身体没问题,那我一定会找媒婆——”和你说亲。
后面那几个字没敢说出来。
“嗯?”陈北生有些没听懂,此时站起身要去厂里面。
他和她分别,来到厂门口的时候,突然停下脚步。
媒婆不是说媒的吗?
第42章
虽然知道媒婆是给人做媒的; 但是为什么会从她口中说出媒婆?想了半天没想明白,陈北生打算下班的时候问一问她,是想嫁人吗?
心口那个位置; 忽然有点难受。
来到厂里开会。
本来是召开表彰大会,最后却变成批判大会。
会议上; 前任车间主任被架空职权; 什么都不能再干; 甚至指挥不动一个工人干活。
副厂长王常福; 今天借此话题,发难:“厂长,咱们厂里最近频繁出现小偷; 我认为,和新上任的车间主任有关。”
老万也在开会; 他就是新任车间主任,他生气站起身; 却被陈北生压了下去。
陈北生拿出钢笔; 写了一串号码; 让办公室的秘书去打电话:“我想小偷很快就会找到; 你们大家都别走。”
“什么意思?”王常福心中一紧。
就连前任车间主任刘朋心中也有点没底。
陈北生看着他俩:“别急,公安很快会过来。”
派驻到第九厂的纪检组的周童问:“我猜那些小偷,一定是社会上的盲流吧?”
在场开会的人; 有十几个; 都在猜偷模具的人是谁?
之前王常福一直在散播谣言,说是陈北生新安排的车间主任老万干的。
可是大家觉得不可能; 他没事偷车间里的模具干什么; 又不是吃饱了撑着,葬送大好前程。
可是副厂长言之凿凿; 说模具卖给了竞争对手,这谎话重复一万遍,就变成了所谓的“真相”。
办公室的门被打开,大家在见到三个公安后,都变得拘谨,全部站起来,等着他们说出答案。
“我们是市公安局的,关于之前你们报案,厂里价值上万的模具被偷一事,经过我们多方走访和调查,连城区的两个废品站,也去了三次,然后抓到了涉案的朱晓华,马四羊,以及孙正平。他们把赃物,送到了乡下一个渔民家,以为就能躲过一劫,但是被村民发现,举报了,几个涉案人员是你们厂的职工,属于内贼了。”
那个公安这么一说完,顿时引起了所有人骚动。
大家全部看向了原来的车间主任——刘朋。
等着听他狡辩,哦不,是解释!
刘朋眼神暗沉,双手在颤:“看我干嘛,又不关我的事。”
陈北生眼神冰冷:“这几个,都是你手底下的小班长。”
“我……我被你架空后,他们早就没跟我混了,不都巴结新的车间主任去了吗?不要冤枉我。”
然而没有人相信他的话。
自从陈北生换了一批领导班子后,那些以前的小班长就拉帮结派,不服现在的车间主任老万管理。而且这些小班长是老油条,也不干活,就此成了刺头,说他们巴结老万,那是笑掉大牙。
见情况不妙,王常福赶紧打圆场:“厂长,我认为已经抓到罪犯,那就再好不过,这事咱们就不要追究了!”
“不!”陈北生满脸冷酷,“必须追究到底,我等着公安调查出更多的内幕,以防咱们厂,还有人监守自盗。”
散会后,大家很解气。
特别是老万,他作为一个在厂里待了二十年的老职工,对这个厂爱的深沉,谁要让它倒闭,谁就是和他过不去!
从会议室走出来,陈北生要回去,副厂长王常福追出来,笑着想要帮刘朋说几句好话。
但是陈北生却没有听,满脸冷漠:“我家里还有事,失陪了!”
等他一走,刘朋非常着急,他已经失势,这以后还怎么搞小动作:“姐夫?”
王常福暗恨不已:“气死我了,这个厂对我实在是太重要了,我走私全靠它啊……”
刘朋也着急:“是啊,咱们市能出口的厂,也就玩具厂,这要是没有主动权,这以后都没办法走私了。”
所以才一定要把这家厂,占为己有!
王常福努力平稳心态,漫不经心的问:“那三个被抓的小班长,不会把你供出来吧?”
“不会!”刘朋这个倒是很自信,“那天,我邀请他们在饭店吃饭,拐弯抹角,告诉他们可以去偷模具,让厂子停产,他们就真的来偷了,我只是暗示而已,我可啥都没干!”
“那行,咱们继续等时机!”都已经等了七年,也不在乎这一两年,反正这个厂,迟早都会落到他手中。
……
而这一边,张钰青在买单车。
车行里,自行车上牌,打了刚印后,张钰青拿着小本本,花了一百五十块,推着一辆男士单车离开。
其实更想买一辆女士骑的,男士的那里有一个大杠,夹大腿,但是出行,她必须搭载两个孩子,所以只能买了这种单车。
来到木匠铺子里,找师傅在前面的杠上,和后面的座位上,各安了一个木制小椅子绑在上面,等回去,缝纫两个软垫,这样孩子们坐上去屁股不会疼。
这里又花了十块钱。
因为要谢谢邻居帮忙照看乡下的家,以及要去舅舅家看一看,张钰青在百货商店买了麦乳精,奶粉,荔枝罐头,两斤糖果,扯了十米布。
留下一封信在陈北生的家里,带着两个娃儿,踩着单车风风火火离开,迎着夕阳回海边的家。
下坡时,张钰青停止踩踏板。
风从脸上呼呼刮过,她叮嘱:“你们两个不要睡着,小心你们的脚啊,别让脚卷进车轮子里。”
“好!”
“好!”
脆生生的小嗓音一起回答好。
陈小起坐在后面的小椅子上,舍不得这片海:“钰青阿姨,我们以后不回来住了吗?”
陈小南一双圆溜溜的眼珠子咕噜噜转:“我喜欢这里,有小伙伴玩,他们不会打我!”
“啥……”风太大,没听清楚。
似乎是挨打?难道陈小南常常被城里的小孩子揍吗?
算了,为了不影响小娃的心情,这个问题以后再问。
张钰青也舍不得乡下:“以后阿姨会常常带你们回来玩!”
陈小起和陈小南用力点头,小脑袋晃得可有劲儿了。
从坡上滑下来,张钰青继续踩单车,路边的小碎石子多,单车踩得跟蹦蹦车一样。
有点硌屁股。
好在抄近路,半个小时就回到了乡下。
三四天没回来,家里一切还是原样。张钰青去村长家拿了钥匙,打开自家院子的门,看到菜园里面的菜,都长得挺好的。
村长的老婆,秀红婶子时不时会给菜地浇水,所以这些菜没有被灼热的阳光烧死。
明天早上把这些菜摘一部分,豇豆可以摘一斤左右,第二茬秋黄瓜可以摘十斤左右。
这次种得多,竹竿子上爬满藤,密密的黄瓜长得很喜人,全部都有一根尺子那么长,碧绿青翠。
张钰青摘下了一根,拿芋头叶子刮掉刺,用井水清洗了一下,掰成三截。
“来,吃黄瓜。”
“谢谢钰青阿姨。”陈小起和陈小南开心地啃着黄瓜。
淡淡的清爽口感,吃几根都不会腻,而且特别的脆嫩,也没籽儿,不会像在城里买的那样,有一股放久了后蔫蔫的味道。
家里没一会儿多了很多小孩子。
小阿德,小阿顺,小旺,小六子他们都跑过来玩。
张钰青抓出一把糖,一人三颗。
陈小起很遗憾地说:“我们明天要去城里,学校要开学,以后不能天天住在这里了。”
小阿德有些舍不得他们,很难过:“那你们啥时候回来?我又养了很多蚕,有一个特别漂亮的粉色蚕茧,你要不要?”
陈小起小脸满是好奇:“我要的。”
于是跑去了小阿德的家看蚕茧,谁知,她的这个好朋友送了她一大篮子的蚕茧,让她去做蚕丝手帕,蚕丝扇子。
张钰青惊讶:“小阿德,你那么辛苦养蚕,摘桑叶,每天打理它们的粪便,眼看着都已经可以换钱,真的愿意全给小起吗?”
小阿德用力的点头,眼眶红红的。
小朋友的感情纯粹,喜欢另一个小朋友的时候,他们就愿意分享自己所有的宝贝。
陈小起跑到房间里,翻着书包,找了好一会儿,找到去百货商店买的文具。
其中有四个本子,三支铅笔,一个卷笔刀,一块橡皮擦。
小姑娘把这些拿出来:“小阿德,我叔叔说,读书可以变得很厉害,我们都一起努力的读书好不好?等我们读完大学,说不定,也可以变成厂长喔!”
本来还挺伤感,结果小姑娘这么说,惹得张钰青有点想笑。
……不不不小姑娘,你叔叔那个厂长,一点都不厉害,我看到他的未来在牢房,很惨的!!
另外一边。
门口那里,陈小南勾住小阿顺的肩膀,叽里咕噜:“我不想回城。”
小阿顺吸溜着糖果,特别羡慕他:“为啥呀?”
在小阿顺的心中,城里有好吃的,好玩的,而且城里有电视看,可以买冰棒吃。
因为妈妈说城里人有钱,不需要天天打鱼,他们只需要每天上班,就能挣到很多钱。
陈小南捧着小脸蛋坐在门槛上:“城里不好玩。”
小阿顺是真的不懂:“在城里可以天天吃肉,可以穿新衣服,我喜欢城里。”
陈小南想想觉得也对。
可是他在乡下,也可以得到这些呀。于是他像个小大人一样,有了与年龄不符合的成熟与忧虑:“我还是不喜欢城里。”
……
张钰青忙着搞卫生,听着孩子们在互相告别,她笑着摇摇头,提了几桶水,把家里的灰尘全部擦去。
又把陈小南的衣服给他搓洗干净,这小子今天去踩泥巴坑,结果踩了很多泥水溅到衣服上,她没有时间在城里洗,就带到了乡下。
搞完了卫生,又把洗好的衣服晾在绳子上,这里风大,吹两个小时,就能把衣服吹干,她把木盆子收回杂物间。
提着麦乳精和奶粉,来到了村长家,秀红婶子看到她手里提着的礼物,急忙推开:“这是干啥?”
“婶子,我和两个娃,明天要去城里了,我家以后,还得麻烦你们帮忙多多照看一下。如果村里有什么事,或是我后妈和她的姘头来抢房子,你们来第九厂通知我!”
“哎呀钰青,乡里乡亲的,帮忙照看房子,理所应当,没必要给我送这么多好东西,要不少钱哩!”
“婶子,收着吧,给你家孩子好好的补一补,这是营养品,吃了能长高。”
听到能对孩子好,秀红婶子推拒一番,还是收下,不好意思的擦擦手,把东西放在了橱柜里,然后又嗔怪张钰青乱花钱。
“钰青,去城里工作,和那边的街道办说了没?那些人可是会查身份的。”
“还没说,不着急,等我安顿好,再去和那边的街道办说一声,办个工作证明。”
其实当年,张钰青读中专的时候就成了城里户口,但是后来她没在城里有稳定工作,户口关系又自动转回了老家。
而八十年代粮食都有定额,不能随便进城的。
必须有介绍信,讲明原因,否则会被打成盲流,强行扭送回乡。
但是今年出了一个政策叫“自带干粮进城”,所以像张钰青这种农村丫头来打零工,去城里的街道办,办暂住证的时候,说明一下就可以了,不过得背上一点粮食做做样子才行。
第二天一大早。
张钰青就把家里的蔬菜摘了一大部分,过两天再来乡下摘剩下的。
去城里办好了暂住证,被那边的主任问了几句话就给放行了。
而旁边的一个年轻男人,坐在板凳上,穿着破掉露出脚趾头的解放鞋,很郁闷的说:“我都说了,我是来打零工,就在那个钢厂,不是来摆摊的,你们咋不相信我?”
“那你把钢厂开的工作证明给我看看!”街道办的人,不相信他。
张钰青对那个男人充满同情,因为被问得哑口无言。
如今,她新住的那个宿舍,还没有买锅碗瓢盆放进去,所以只能在外面的国营饭店里吃饭。
随便找了一家,发现吊扇挺大的,能吹到风,她带着孩子走了进去。
“钰青阿姨,这里很贵吧,叔叔给了我钱,我出钱好不好?”陈小起很担心阿姨没有钱。
她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小钱包,拉开小拉链,从里面抓出一叠折得整整齐齐的毛票和两张十元大钞。
张钰青大手一挥:“放心吃吧,阿姨有钱!”
两个孩子特别想吃饺子,张钰青点了两大盘韭菜猪肉馅的饺子。
饺子皮薄,肉馅大,分量实在,蘸点醋吃,张钰青一次能吃二十大个。
两个孩子胃口特别的惊人,他俩一人吃了十五个,陈小南打了一个饱嗝:“好吃,下次还要吃。”
陈小起跟着点头:“我也觉得好吃。”
张钰青喝了一口茶,看了一眼墙上贴着的菜单:“那行,下次我们吃酸菜馅的饺子好不好?”
五十个饺子,两块二毛钱,足够三个人吃的。城里就是这点好,如果太忙,没时间做饭,就可以在外面解决,真的很方便!
第43章
这个星期天; 张钰青去外面买了锅碗瓢盆准备正式开火。而陈北生负责带两个孩子去学校报名,昨天晚上,两个孩子住在他的宿舍里没有跟着张钰青。
和陈北生小时候不同; 他想给孩子们最好的,不让他们用那种一根带子的军绿色小挎包; 而是帮孩子们买了漂亮的书包。一个粉色的给陈小起; 一个蓝色的给陈小南; 担心孩子们没文具用; 用卷笔刀削好了六支铅笔,放进新买的文具盒里,同时各放了一块崭新的橡皮擦。
由于陈小起今年是读一年级; 需要准备小本子,给塞了六个。两个语文拼音本; 两个数学算术本,两个图画本;而陈小南的书包里; 只塞了图画本; 以供小家伙在幼儿园里鬼画符。
早餐吃的是陈北生煮的面条; 放了一个煎荷包蛋; 和一筷子空心菜,小小一碗,还算有营养; 瞧见两个孩子吃得满意; 他笑着坐在一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