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的婆婆是重生的 >

第364章

我的婆婆是重生的-第364章

小说: 我的婆婆是重生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桂花:“那我肯定要十条了。”
  现在副食品商店也是要两块的,但是个头儿可不如这个,赵桂花都不用挑,直接看最上面这条鱼,就这个都有副食品商店卖的一个半大了。
  几个人都嗖嗖的,既然是随便挑,那谁不条大个儿的。
  赵桂花果断的挑了十一条,个顶个儿都抵着副食品商店的一个半,其他人也没吃亏,大家挑的都是大个儿的,谁让他们是来的最早的呢。这不是就赶了好处了。
  赵桂花小跑儿回家,很快又挑鸡蛋,罗小荷既然求上了她,这个忙她肯定也帮的。
  几个人买的热火朝天,很快又有人加入进来。
  赵桂花挑好了鸡蛋,就听车上那个老大娘正在说话:“俺们村里都叫我水花婶子,你们方便也这么叫我,这是我儿松鼠。”
  赵桂花楞了一下,随即很快的继续,她挑完了给钱,见水花婶子还在跟人唠嗑,在他这种事儿可不好聚堆儿,买完了是要赶紧走人的,他们这一批倒是很快都买完了往家走。
  王自珍没忍住又买了五十个鸡蛋,同样的也买了十条鱼。
  而其他人也是一样,几个人每家都是打底儿十条。毕竟买十送一啊。几个人喜气洋洋的进了院子,就见银来站在门口,他看着王大妈,说:“王大妈,我我我、我也想买点。”
  他似乎有点紧张,但是还是说:“我妈说,以后、以后遇到这样的事儿,让我也买点。”
  这个是不假的,上一次他们几个买了合适的鸡蛋,院子里的人都是知道的,王香秀要上班,自然是遇不到这样的好事儿,但是银来天天在家,她倒是也把这事儿交给了儿子。
  银来自从受伤就不怎么跟院子里的人来往了,因此紧张的很,说话都结巴。
  但是他记得他妈说,可以找王大妈,王大妈是管院儿,会帮忙的,正因此,银来不断的给自己打气,这才走了出来。王大妈也是愣了一下,随即说:“也行,你来看,这个鱼是买十送一,这个鸡蛋是三分,你要买多少?”
  王大妈肯定不会跟一个小孩子计较,虽然他们家以前确实有点不着调,但是这一年倒是也安安分分的。没有了金来牵头,银来和铜来都正常了很多。
  他们小一些,遇到事情比较容易改过来。
  但是金来到底是有点大了,反倒是不容易改正。接连两次偷东西,还在少管所受教育呢。
  王大妈:“我是建议你家买十条的,因为多送一条合适的。”
  银来不敢抬头看人,说:“听你们的。”
  “那鸡蛋呢?你要多少?”
  银来晓得他们都买了很多,说:“五、五十个吧……”
  “行,走,你跟我一起去,钱够吗?”
  “我有十块。”
  这是他妈留下的。
  王大妈:“那不够,鱼就二十了,你要是确定要买,我借给你,你得还啊。”
  银来赶紧点头。
  赵桂花把东西放下了,说:“我跟你们一起去。”
  王大妈和赵桂花领着银来又杀过去,两个老太太的杀伤力可是不小,很快的就给银来挑了十条大鱼,别看鱼很合适,但是一般人也不舍得买,所以卖的不快。
  除了他们这些人,其他人顶多是买一条半条的。
  其实啊,要不是赵桂花瞬间买十条,王大妈周大妈几个人还真是不至于一下子就买十条,他们完全是被赵桂花带动的,总是觉得这老娘们不会吃亏。
  跟着学没有错。
  水花婶子看着银来,眉眼都是笑容,说:“这小子看着真是虎头虎脑的,这小脸儿白白净净的瞅着就是个健康娃儿……”
  还没等说完,就看银来咳嗽的天崩地裂,像是下一刻就要嘎嘣过去。
  她:“……”
  王大妈叹息一声,说:“银来你快回家吧,这温差大你不舒服就先回家。”
  “没、没事……”
  “别瞎逞强。”
  赵桂花:“行了,一起走吧,这不是挑好了?”
  他们算完了赶紧领着银来回家。
  两个人给银来送回家,银来就要拿钱,王大妈:“别给我了,等你妈回来一起给,这个鸡蛋是三分,鱼是两块,你记得跟你妈说。”
  银来赶紧点头。
  “你这屋里可挺冷的。”王大妈随口说了一句。
  银来:“我,我没烧炕,省一点。”
  赵桂花沉默了一下,再看银来有点怕人的瑟缩样子,说:“你要是怕冷,就来我家。大家都在我家唠嗑,倒是也热闹。”
  银来一愣,没想到赵桂花这么和气,他犹豫了一下,再看赵桂花,点头:“好。”
  又想了想,说:“谢谢赵奶奶。”
  赵桂花:“没事儿。”
  如果银来还是个不懂事儿的小孩儿,赵桂花才不会发好心,但是现在看一看他的状态,赵桂花觉得自己发点好心真是没什么,做人不就是这样。
  银来绷着自己的针线笸箩,打入了老大妈的队伍。
  李芳看到银来都跟过来了,惊讶的挑了挑眉,不过也没说什么,好在赵桂花这个屋子是个炕,大家都凑在这边,倒是够。而且人多反而显得屋子里有热乎气儿。
  银来坐在椅子上,正好把笸箩放在一旁的小柜子上,他挨个叫了人,叫完了满脸通红。
  这别人还没咋地,自己先不好意思了。
  赵桂花心道这小子上辈子他娘的可是敢抢劫的,这辈子竟然像是一个小白菜,不得不说人的童年真的会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不过想一想就觉得银来这小子虽然虎,但是确实是他们苏家三兄弟里最容易改正的。
  上辈子金来坐牢就跟走城门一样,进去出来出来进去的,反正就是偷,老婆孩子都扔给苏大妈和王香秀养。铜来就是年轻自己陪富婆,年纪大了就哄恋爱脑小姑娘养他,一直靠着女人赚钱。
  倒是银来因为抢劫伤人坐牢,出来之后认真改好了,脚踏实地起来。
  所以现在他因为让猪给踩了彻彻底底“教育”改好,赵桂花是相信的。
  赵桂花看着银来的样子,也没更多关注他,反而是说:“你们觉不觉得,今天来卖东西那两个人怪怪的?”
  周大妈不以为意:“哪里怪?我觉得挺正常的啊,你便宜买了人家的东西,还要说人家怪啊。这不好把?”
  赵桂花白她一眼,说:“真是人蠢都是能看出来的,她不怪吗?”
  何兰点头:“怪。”
  周大妈一看有人附和赵桂花,不服气了,说:“你咋还拍赵桂花的马屁呢?人家说怪,你也说怪,那你说,哪儿怪了?”
  何兰不是拍马屁,她是真的这么想的,她认真的说:“真的怪,她介绍自己了。”
  别说是投机倒把,就连她都不敢随随便便的介绍自己,生怕被人认出来。
  “哎?”
  周大妈疑惑:“介绍自己怎么了?”
  王大妈这个时候反应过来:“对啊,他介绍自己干什么啊?!她一个投机倒把的,都该是生怕被人知道是谁,她咋还自己介绍自己呢?”
  “就是啊!”赵桂花也是觉得这个地方奇奇怪怪的。
  这时王自珍也凑在他们家,她也说:“我也觉得奇怪,刚才没反应过来,现在你们一说,我就觉得奇怪了。咱们买的这个鱼,也太便宜了啊。”
  关于这一点,别人都没有她有说服力的。
  她说:“你们也知道我跟我男人经常一起去钓鱼的,其实河边就有些人偷偷把鱼换出去的,说是换,其实就是卖。就这么大个儿的鱼,在河边换掉都得三块钱了。他卖还卖两块钱,自己不挣钱吗?总不能这些鱼都是他们家自己钓的吧?就算是自己钓的,两块也不太可能啊。那我可不信。”
  他们这个鱼,跟副食品商店一比,就跟爸爸和儿子一样。
  这么大的个头儿的,如果直接在河堤买,三块钱都未必能下来。
  要知道,副食品商店是定量的,一般黑市儿都比副食品商店要贵一点的。那跟副食品商店一样大小的鱼,黑市儿都得加五毛,更不要说这种了。
  投机倒把承担这么大风险,便宜卖,那还不奇怪?
  赵桂花:“你看,大家都觉得奇怪吧?”
  周大妈:“你们这一说。好像也有道理,那她为啥卖这么便宜啊?来路不正?”
  赵桂花:“不晓得,有可能。我也摸不准,就是觉得不太对。”
  反正是觉得不对劲儿,但是为什么不对劲儿,赵桂花还真是没琢磨明白,可是以她警惕的雷达来看,这绝对是有点不对劲儿的。
  “咱们得留心着点。”
  她又说:“而且他们来的还真是挺频繁的,一般来说,这种走街串巷的投机倒把,不是应该更加小心,不太会频繁的来同一个地方吗?这才几天啊,都来两次了。”
  王大妈:“要不要跟街道那边说一下?”
  赵桂花:“咱们在观察观察吧。贸然的去说,如果没事儿不是冤枉人了?”
  “那倒是也对。”
  “等看他们再来不来吧。”
  “成,我觉得这样可以。”
  这时周大妈倒是咯咯咯的笑了出来,十分的得意,说:“这么看的话,他如果再来,我们还是得多买点啊,因为他们卖东西就是比别人合适啊,如果真是有问题被抓了,我们以后可就占不到这个便宜了,所以现在是能占便宜就多占点。”
  “那倒也是。”
  周大妈:“不行,我得再出去买几条大鱼,一旦以后不来呢。”
  她嗖嗖的,又窜出去了,走到门口才想起孩子,回头说:“再给我照顾照顾七斤啊。”
  小七斤根本就没管他奶,跟着小晴晴咿咿呀呀。
  奶奶走没走,不知道啊!
  王自珍:“那我也再去看看。”
  赵桂花笑着说:“你们夫妻都能钓鱼,你还去?”
  王自珍点头:“不吃亏。”
  她扶着腰出门,银来犹豫了一下,问:“我应不应该再买点?”
  赵桂花:“你就别买了,我们这些人买的不少了,也挑了一圈了,剩下的没有那么大了。再说,你家人也不多,不用买那么多。他们都是有走动人家的,买了也不是全自家吃,估摸着也有过年当年礼送出去的,你们不一样的,用不上。”
  银来赶紧点头。
  银来在赵桂花家混了一小天儿,傍晚铜来放学,他才回家。
  王香秀下班回家一看,整个人都惊呆了,她跟银来这样的小孩儿不一样,银来是小孩子,不当家不懂这些,她操持家里的吃喝用,当然清楚这东西买的十分合适。
  银来:“妈,这是我今天跟着王奶奶还有赵奶奶他们买的,你看合适吗?”
  王香秀点头如捣蒜:“合适,当然合适了。二十块钱十一条大鱼,再也没有这么合适的了。鸡蛋也好。”
  虽然这十一条大鱼是多了点,但是价钱合适,冬天里也坏不了,这都能存得住的,完全可以慢慢吃。就连鸡蛋都让她咋舌,说:“这个头儿是大啊。”
  怪不得他们上一次都说合适呢。
  王香秀现在是看出来了,这整天在家的人,保不齐还真是能捡到什么漏儿,她上班就不行了。好在她儿子能干啊。王香秀花样儿表扬了银来,银来高兴的直冒鼻涕泡。
  不过银来也把赵桂花他们的猜测跟他妈说了,王香秀:“他们怀疑那两个人有问题?”
  银来点头:“赵奶奶他们都是这么说的。”
  王香秀想了想,说:“那妈给家里留个三十块钱,以后他们买什么,你也买,别怕花钱,估计这便宜占不长远。”
  银来:“哦。”
  王香秀拎着小钱包去后院儿还钱,虽然花了钱的,但是心情舒适不错。
  他们大院儿因为买到了便宜货,心情都是很不错的,但是也有的人不是这样的。那就是今天来卖东西的二位了。这就是那个自称水花婶儿还有松鼠的。
  他们卖完了东西很快的离开。并没有走远,反而是进了城郊一个大院儿。
  要不说这胡同里的老太太们都火眼金睛厉害呢,他们还真是一点也没猜错,这两个人,确实有点问题的。两个人赶着驴车回到大院儿,跟其他几个人聚集在一起。
  这个屋子里看起来是一家子,水花婶子这个老太太,还有一个中年妇女,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儿,以及两个爷们,还有两个半大小子。一共七个人。
  他们也就是一家子,水花婶子是婆婆,两个爷们是她的儿子,那个中年妇女就是水花婶子的大儿媳妇儿,两个半大小子都是她的儿子,他们是一家四口。那个年轻小媳妇儿是水花婶子的二儿媳,现在还没生孩子。
  他们一家子自然不是叫什么水花婶子松鼠的,不过出门在外,这是他们的化名儿,就算是在家也是这么用着的。这是为了习惯,避免出去的时候不小心说漏嘴。
  两个人一回来,大儿媳妇儿就迎了上来,她赶紧上前招呼自家男人和婆婆进门,说道:“大冷天的,我给你们温了鸡蛋水。”
  水花婶子没有了在外面的慈祥面孔,她的憨厚可都是装出来的,实际上一点也不是这样的。她就是凭借一副长相上的优势挣钱呢。她拿出了老太太的架势,坐在正位上,低头喝了一口鸡蛋水,说:“这个天儿,这是冷死个人。”
  大儿媳妇问:“娘,那都卖光了?”
  老太太点头:“卖光了。”
  大儿媳妇儿心疼的倒吸一口气,一旁的小儿媳妇儿更是惊呼:“这卖光了不是就亏钱了?”
  他们自己可没有这些东西,都是收上来的货,他们又这么平价卖,那不是卖的越多赔的越多?毕竟这收上来的价格不一样,有的可是更贵一点的。
  想到这里,她心疼的说:“咱们该是涨涨价的。”
  “糊涂!”
  老太太把饭碗往桌上一砸,看向家里几个小辈儿,说:“你们真是没有我一分的智慧,愚蠢,实在是愚蠢,你们不想一想,如果不便宜点卖,我们能得到他们的好感吗?”
  小儿媳妇儿小声说:“那我们卖的便宜,就能得到他们的好感?”
  水花婶子蹙眉,说:“老大媳妇儿,你来说。我为什么要卖便宜一点。”
  老大媳妇儿:“咱们卖的便宜一点,大家都很欢迎我们去,我们去的多了,一来二去的跟这些人都脸熟了,他们就不会防备我们了。要是我们直接就去那边,那边都是家属院儿,互相之间都是认识的,那些小脚老太太眼睛贼着呢,我们一过去就能被盯住,根本别想干什么。但是我们现在总是去卖东西,跟他们熟悉了,他们就不会防备我们。以后我们再去,就不至于被留意到。”
  水花婶子:“对喽,还是老大媳妇儿聪明。”
  大房的几个人与有荣焉的得意。
  年轻媳妇儿咬咬唇,有几分不懂,继续问:“那既然这样,我们可以更便宜啊,为啥是现在这个价格?”
  水花婶子是很乐意给新嫁过来的儿媳妇儿解惑的,这也是培养她的成长,她语重心长:“你卖的太便宜,人家是会怀疑你有问题的。到时候再一上报,盯上我们怎么办?我们的东西,不管是进了什么,都要卡着副食品商店一样的价格,这样大家既觉得合适,又不觉得很夸张,他们可以占便宜,又不会觉得不对劲儿,我们就能慢慢的混进去了。”
  “娘,我懂了。”
  水花婶子继续说:“再说,我们每次都卖的多,推着驴车过去,大框小框的,他们习惯了,以后也不会觉得有不对,到时候我们偷了孩子,全都放在筐里运走,一时半会儿他们反应不过来的。他们绝对想不到,我们会把孩子都藏在筐里。”
  这个老太太得意起来,她说:“你们也别觉得现在亏了钱,这都是成本,我们有成本,才能更加保障自己,到时候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