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娇妻有灵田-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她,天生脸长,额头凸,后脑凸,头发长了虽然能盖住,但是训练的时候可盖不了,能盖住的情况下还是能见人的,但是盖不住的情况下,就真的……一言难尽了。
而且她的侧脸不能看,哈哈,总体来说呢,容貌也发生了变化,肯定比在农村的时候好看了,但因为眼睛小,拉低了整体感觉,还是那句话,能入眼,但不起眼,算是普通人的水准,不过她已经很满意了,只要别人不再说她丑,长相普通,也没啥不好的。
虽然是从城里回家,但因为他们的吃和住都是二姨管的,穿和打扮纵然有底气,但父母一生简朴,也不可能给他们置办什么光鲜亮丽的衣服,所有的衣服都以简单便宜为主,所以这次回家,姐妹仨打扮的都很低调,看不出有什么城市和乡村的区别。
三个小时后,晚上九点,他们到达y市火车站,在车站门口叫了一辆带发动机的带棚三轮车,将驮着大包小包的一家五口人送到了赵村,因为到家的时候差不多十点了,家里人都睡了,但为了能回家,不得不拍门叫醒了六叔给开门,六叔距离大门的方向近。
六叔非常意外他们一家的回来,同时也很高兴,但爸妈为了不影响别人睡觉,就让叔回去睡觉,一切等明天再说。
虽然爸爸妈妈会偶尔回家,但房子长时间没住人,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妈妈让她们姊妹仨坐在外面等,之后她和爸爸就端来水抹布,开始打扫房间里的卫生,一直忙活到十二点,才总算把床铺上了,可因为长时间没盖被子,有一股很重的潮味儿。
“先将就一晚上,明天把里里外外的被褥拿出去晒晒就行了。”
所以这一晚他们是真的将就着睡的,爸妈和三妹睡在大床上,她们姊妹俩睡在旁边的睡柜上。
所谓睡柜,就是两个正方形的柜子,里面用来放粮食以及衣服、杂物等,放好后上面盖上盖子,她们姐妹俩就在上面铺上被褥,当床用了。
这一晚折腾的,也不知道几点睡着了,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她们仨在屋子里,爸妈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她闭了闭眼,癔症了一会儿,才推了推旁边的妹妹。
“姚姚,醒了,太阳都晒屁股了,赶紧起来,咱们还得晒被子呢!”
“哎呀姐,你就让我再睡一会儿吧,我都快累死了。”
心疼她们年纪这么小每天因为训练而睡不了懒觉,钰婷想了想,就没再叫她们俩。
屋子里的脑中早就不走了,也不知道现在几点,她穿好衣服,梳好头发这才拉开门走出去。
院子里两个婶婶和妈妈正在择菜,没看到叔叔和爸爸,可能出门了,婶婶们看到她,都扬起了笑容。
“哎呀,这是婷婷吧?都长这么高了?看起来又白了不少呢,也巧长了,嗯嗯,不错不错,真好看。果然城里的水养人啊!”
五婶是个大嗓门,长得浓眉大眼的,身材微胖,不说人品如何,长得倒是大大方方,周正,难怪当初五叔会舍弃裁缝婶婶,选择这位婶婶。
六婶娘家就在他们村,长得不高,也就一米五五那样,但是人吧,不怎么讲卫生,邋里邋遢的,家里家外都脏的不得了,也难为六叔和她一起越变越懒了。
但是六婶人傻吧,运气却非常好,人家一举得男,二伯娘当年就说她傻人有傻福。
不过这六婶婶在2000年的时候喝农药自杀死了,原因是得了心肌炎,她以为那是绝症,喝药死了。
无知和愚昧,其实有时候真的很让人无力,她死的时候,堂弟也才四五岁,因为六婶婶如今刚生了堂弟没多久,也就两三个月吧?
“哇~哇!”听,堂弟醒了,六婶婶顾不上和他们说话,赶紧站起来往屋子里跑,如果她没看错的话,她手上还带着泥吧,就这么去抱弟弟了?都不洗手的吗?
怪不得女主的记忆里,提及六婶,就只有邋遢和无知这两个词。
回家之前,父母就已经商量好,回来绝口不提做生意的事儿,如果他们问起来,就说平时很忙,顾不上做生意,也就逢年过节或者周末的时候摆摆摊,可因为时间短,其实也赚不了多少。
95年夏天开始,父母除了卖早餐之外,还会做凉皮凉面什么的,只要市场不忙,就会跑回家倒腾,做好之后,切好,调好汁儿,一袋一袋的装好,带到市场,开始卖,靠着这个,一个夏天可是赚了不少,因而今年年底的时候,他们的存款就达到了65000元。
当然,里面也包含了父母这一年20000的工资,那四千妈妈作为生活费又返还给了二姨。
用她的话来说,他们现在因为二姨才有机会来城里谋生路,不管是卖货还是卖食物,有的赚,就得适可而止,不能让二姨一直掏钱给他们一家五口吃住,所以这以后一年给两万的工资就行了。
妈妈已经决定过罢年就开始在k市转悠着找合适的房子,一找到合适的房子,他们就搬家,等有了自己的房子,就不用再交房租了,到时候一年又能省下几千块钱,这样一来,就不觉得是在占二姨的便宜了。
五叔五婶现在走了父母的老路子,靠卖菜赚钱,因为他们家的地是五叔六叔在种着,所以他们有更多的地和菜可以供他们卖,日子虽然苦吧,但是随着95年之后工人工资暴涨,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爆发期,所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捱。
但是人家就觉得他们一家五口如今在城里过日子了,是不是得给下面的兄弟一条活路?
刚刚六婶婶在,五婶没提,现在六婶婶去喂奶了,五婶就旁敲侧击的问妈妈,卖小吃的事儿。
妈妈和之前商量好的那样,不咸不淡的回了过去,其实也不算他们小气,只是五叔五婶这种人,不值得父母这样付出和帮助,因为他们前世就非常的恩将仇报,所以今世她是不允许父母帮他们,哪怕一丁点的可能性。
大抵是因为有了她的一些‘坏话’辅助,因为必要的时候,她还造了不少谣,说他们对她怎么怎么不好,其实她这也不算造谣,因为他们对她也真的不算好,偶尔在她家吃饭的时候,还会被五婶瞪眼睛。
她以为她年纪小,不懂,可惜她都记得呢,所以只要爸爸一心软,她就闹,时间长了,妈妈也想起来五叔当初在地里是怎么骂她的,然后爸爸的计划,自然而然的落空了。
………………………………
【1106】丑小鸭18(4000+)
所以在家过年期间,不管是爷爷说,还是五叔五婶变法讨要,爸妈始终坚持初衷,没有松口。
他们已经分家,也就回来的早饭在五叔家吃了一顿饭,之后他们就自己做了,妈妈蒸好馒头,一并给婶婶和叔叔送了过去,算是补偿他们家的那一顿饭。
面粉是从面粉店取得,当初收获的小麦都存到了面粉厂,面粉厂在这附近都有面点儿,所以他们只要拿着粮本过去,就能取面粉,挂面,方便面等一切面食,还能用面粉换大米,这都可行。
他们家厨房的家伙事被人家都拿的差不多了,妈妈不止一次的吐槽:“什么都不放过,咱们是不在家,可这些东西是咱们的啊,一声招呼都不打就这么拿走了,我看以后啊,咱们逢年过节,还是不要回来了。”
因为小锅都被人家拿走了,找不到锅,只能用生锈的大铁锅做饭,妈妈刷了好多遍才勉强蹭干净。
他们取得面也是小袋的,十斤装,菜啊肉啊什么的都是爸爸去集市上买回来的,因为就在家待几天,所他们的菜和肉买的并不多,也就将够吃吧。
到了三十包饺子的时候,每家都端出来一大盘,然后聚集到一起吃,尝尝彼此家里的味道。
年初一,也是这家做几盘,那家做几盘,搁在一起过年初一的饭。
今年家里亲戚给他们发的压岁钱,还是一人一块钱,妈妈也用这回他们,不多一毛钱,当然,人家家里孩子多的情况下,那就算人家多赚一个。
不知是不是印象里这家人的关系都不好,每家都算计来算计去的,惹她不喜欢,所以过年过的也很没意思,就连过年有人包一辆拉土车要去附近的山上烧香,他们一家也没去。
留在家里,在大门口站站,和乡亲们说说话,了解了解家乡的一些变化和八卦,也挺好的。
这两年,家家户户的日子都算过起来了,不过大多数人还都选择在家卖菜什么的,外出打工的人并不多,像他们家这样在外面做生意的,也不多,但是二姨他们村和姥姥家的村子就有很多。
前后也就差个几里路,可是这家家户户的情况却差上很多,可以说,这也算是一种潮流吧。
比如,一个村子如果有人在广东打工,嗳?挣钱了,过年回家就会到处说,等他走的时候,说不定就会带走好几个人和他一起去,这就叫影响。
二姨他们村子都是做针织的,家里织着,外面肯定得有人卖啊,所以有好多家都在k市,还有人直接去了南方,这就是影响了,因为做针织的多,所以他们村还被叫为针织庄。
忙了一整年,冷不丁闲下来,不止爸妈不习惯,姊妹仨也不习惯。
现在她们姊妹仨走到哪儿,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招人嫌了,大概因为她们如今生活在城里?所以言语间或多或少会有些巴结,三伯父家的孩子,就跟他们跟得紧,可是也就两三天的功夫吧,可能没有找到啥好处,就没再来了。
初二,到了姥姥家,妈妈给大表姐十块钱,大舅妈回他们每人一块钱,嚓,还不如以前呢,这是受了什么刺激,这么不要脸?
三舅妈给了他们五块钱,但是妈妈给他们家俩孩子,每人十块钱,得,这又赔了,真是穷也穷的理直气壮啊!
给多少压岁钱,是二姨和妈妈商量好的,二姨给的肯定也是如此,二姨家三个孩子收到的也和他们一样。
好在,他们早就习惯了这样不公平的待遇了,每年都这样,不应该有期待了。
外公外婆的身体一如既往的好,姥姥给他们每人发了十块钱,还拿出自己压箱底的好东西让他们吃。
但是这边的孩子都很懂事,没吃。
晌午饭是在外婆那儿做的,他们自己开火,年前二姨送过来不少好东西,所以大菜小菜也做了一大桌子,终于不用看舅舅舅妈们的脸色,包饺子,炒菜,凉菜,大人小孩儿齐上阵,过的很开心,也自在好多。
大姨和二舅中秋节会回来,不过过年一般不会回来。
吃过饭,妈妈带着他们一起去了二姨家,因为要对账,所以妈妈晚上就没回,初三在二姨家对了一天的账,她和妹妹们和表姐表弟一起玩儿,到了饭点儿,姨夫给他们做饭吃,二姨家条件好,伙食也好,瓜子糖果好多,走的时候,给她们塞了一口袋。
初三傍晚,妈妈才带着她们坐公交车回了村口,步行回家。
商量好了初五走,所以初四这天就开始收拾东西,爸妈给爷爷留了五百块钱,因为爷爷最近老是便血,爸爸才知道,但是时间上来不及带他去看,所以交代叔叔带他去看看,爷爷嘴上答应,可那表情来看,似乎压根儿就没放在心上,不过钱都照单全收了。
爸爸或许不知道爷爷这个毛病,和妈妈前世是一样的,都是直肠癌。
最后做手术的时候,还是爸爸床前床后的伺候着,可因为做手术的时候不知道爷爷还有糖尿病,所以导致他伤口无法愈合,最后一声咳嗽崩裂,走了,死的那年,是97年,距离今天,不过两年时间。
黄钰婷晚上,考虑再三,觉得还是得提醒一下爸爸,她可以对叔叔婶婶狠心,可是对于这个爷爷,她暂时做不到,毕竟关乎的是人命,重生而来,她改变了妈妈和妹妹的命运,为什么就不能帮帮爷爷呢?
虽然他对她不好,对他们家也不好,可他终究是我爸爸的爸爸,如果他走了,爸爸会伤心,为了不让爸爸难过,她思量再三,还是开了口。
“爸,我同学的爷爷,刚开始也是便血,后来严重到得了直肠癌,我觉得爷爷的病可大可小,重中之重,不能马虎大意,明天还是妈妈带我们先回去,您在家好好陪爷爷看看病吧,我看他那样子,好像都没放在心上,看病这事儿,不能拖的,越拖越严重,正好您也还没复工,赶早不赶晚,您说呢?”
她的话吓到了爸爸和妈妈,“这么严重?”
黄钰婷点头,“任何身体释放出来的不正常的信号,都不能马虎大意,便血怎么能不放在心上呢?”
是以第二天,由妈妈先带她们回去,因为还要写作业,作业写完了,就要进入集训,而妈妈初八初九也要上班,回家还得买菜整理一下,所以留下爸爸,先行离开。
差不多初五的晌午,他们就到了k市。
两天之后,妈妈往二姨家打电话,这个年代有公用电话,也可以去邮局打电话,经过折腾,好不容易才和爸爸连上线,毕竟不是谁家都有电话的。
爷爷的情况的确很严重,做了肠镜,发现直肠有问题,但发现的比较及时,需要做个手术。
爸爸说的隐晦,但她知道这时候可能还没有转为癌变,比早期直肠癌的情况要稍好一点,因为有她的嘱咐,所以爷爷在动手术之前,还做了全身的体检,正因为做了全身体检,才知道他不但肠道有问题,还有糖尿病,之前爸爸就劝过他不要吃那么多甜的,但爷爷最爱吃甜食,这次体检,多少能让爷爷自己重视起来。
爸爸在家待了差不多一个月吧,爷爷总算平安出院,手术费花了万把块,兄弟六个是平分的,爸爸在医院待最长,几乎每天都在,所以他除了承担手术费外,还有伙食费,当然,因为二伯家就在县城,所以也没少往医院送饭,前后折腾下来,两千块钱肯定是有的。
爷爷出院后,爸爸就要往这儿来了,走之前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吃糖,定期复查,至于五叔和六叔会不会放在心上,就不知道了,反正爸爸对爷爷真的尽力了。
新学期开始,她发现自己又长高了,对比薛洋,居然高了很多,知道女孩儿在小学阶段比男生发育的早,所以她没放在心上,可是薛洋却有点不高兴了。
“你吃饲料长大的吗?怎么又高了?”
嗬,这小子,嘴巴够毒的啊!
黄钰婷扫了他一眼,“放心,等到了初高中,有你吃饲料的时候。”
“为什么要到初高中的时候?现在不可以?”
黄钰婷哭笑不得,“少废话,我问你,你明天春游打算带什么?”
薛洋抱着书包,一脸戒备,“干嘛,你要和我一组吗?可是我已经和吴昊天他们说好了,我和男生组队的,”
春游是自由结合,黄钰婷平时和薛洋最熟悉,所以理所当然的想着会和薛洋一队,没想到他会这么说,先是一愣,后又觉得这情理之中,忙道:“哦,那行,我再找别人好了。”
可是薛洋却认真了起来,“那……,你会带上次秋游带的好吃的吗?”
这小子,是看上她家伙食的味道了吧?
黄钰婷笑呵呵的说:“会呀,我会带点水果,带点点心和肉,你想吃什么?”
“你妈妈做的炸鸡好好吃啊,要不然这样你看行不行?我带水果、健力宝、虾条、火腿肠、面包,你带点阿姨做的炸鸡柳,炸鸡腿,炸鸡翅好不好?现在想想那个味道,就觉得回味无穷,尤其抹上番茄酱什么的,啊,对了,还有你带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