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重生李世民 作者:寻香帅-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一年虽然了得了许多成效,失败的地方也是很多的。土地组改与兵制革新,触到了太多人的利益。仅关内一带,今年一年内就爆发了大小动荡三十余次。从一些人纠合的集体抗义,到小股兵匪的造乱,还是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是,这些人毕竟失去了百姓的呼应与支持。都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朝廷现在是仁治与铁腕双管齐下。对于这样地人,一律采取了强硬措施进行镇压。劝疏无效的,也没有姑息,都按律治裁了。这些作乱的人,离开了百姓这一片土壤,已经是无根的飘萍,对根深蒂固的巍巍皇朝构不成致命的打击。而且越往后来。这样的事例越少。因为所有人都发现,大唐王朝在新地朝廷的引领之下,所迈出的坚实步伐几乎是不可阻挡。任何人,要么顺从这一脚步与潮流,要么。就会被无情的撕裂、辗碎。
各个部门,将今年一年的工作情况一一汇报。所有政务都是公开化地。谁取得了成绩,谁捅了篓子,都是一目了然。纵观六部,兵部所做出的成绩最为出色。以李晟为首的兵部官员们。在这一年里可谓是劳苦功高。数十万血勇健儿的安排与分流,着实让大唐发生了翻天覆地一般的变化。吏部其次,年轻地武元衡。将吏部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大唐每一个五品以上的官员,武元衡几乎都已经能如数家珍。从朝廷到地方,吏部所办出地成绩有目共睹。素来低调的武元衡,以他的贤能、廉洁、奉公与勤政,得到了所有同僚的认可。原本还有一些人,暗底里怀疑武元衡是因为与皇帝的私交,年纪轻轻就得到了这样的重用。尤其是他妹妹嫁给了皇帝被册封为德妃后,更是加深了这种臆想与歧视。现在。武元衡用自己的实力与业绩,给了这些人一个有力的回击。吏部地事情千头万绪复杂凶险,没有超人的智慧与胆魄,是理不顺吏部的事情的。
兵部的官员当中,李晟已经是宰相与天下兵马大元帅之一;浑是坐镇一方地河西道行军大总管。大唐西方的屏障。这两个人地官,都已经加无可加。取得了极佳政绩的武元衡。被朝臣推举进入阁部,请求皇帝封他为宰相。
对此,武元衡是极力的推辞,态度异常的坚决。李世民也明白武元衡的心意,没有过多的强求。虽然群臣力谏,但皇帝还是没有准许,依旧让武元衡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只是为了表示嘉奖,将他晋升为特进加为二品衔,以表恩荣。对于这个虚职,武元衡也就没有极力推辞了,拜谢皇恩接过了嘉奖。
不过,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武元衡对于宰相这个名位,的确是没必要怎么在乎。他就算不在阁部办事,也是皇帝私下里问策最多的人之一。宰相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头衔罢了。现在,他已经成了众人眼中的无冕之宰。
年轻的谏义大夫陆贽与薛存诚,在这一年里也是特别的耀眼。他们二人主领的门下省,在这一年中给皇帝提出了劝谏八百余条,被接受七百余条,着实惊人。皇帝从谏如流的美名,也渐渐流传开来。每一个臣子,现在都敢于在朝堂之上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不必担心被人攻击或是被皇帝记恨。朝堂上的气氛,也变得清明而又团结。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事情越来越少见,大部份的人都想着如何在朝堂上体现自己的价值,为大唐的发展与革新,提出自己特有的见解。集思广益成了潮流,奉公守法成了习惯。主流风气的变化,就在一朝一夕之间,不知不觉的完成了。
由于门下省这一年做出了特殊贡献,陆贽被加封为侍中,正式成为了门下省的最高长官。无须再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而成了名正言顺的宰相。年仅三十五岁的陆贽,从此大放异彩,成了朝中最引人注目的名人,也达到人生的巅峰。陆贽所空缺出来的左谏义大夫一职,也由今年表现出色的门下侍郎王叔文所顶替。对于门下省这个部门,李世民是异常的重视。在年会上,他宣布了一条政令:从景兴二年元月起,凡门下省的每个官员,每逢半月都要给皇帝上一道奏疏,议论这半月来皇帝与朝廷的言行得失与政措恰当与否。事无大小,皆可议疏,而且上疏者无论所言何事、所论是否正确,先赦无罪。
察纳雅言,与人为善。这是李泌临走时留给李世民的劝谏。现在,他是切实的做到了。朝廷里如同吹起了一股清新的风,将以往大唐的浑浊空气一扫而空,风气变得清明而又舒适。
最后,武元衡上了一道奏疏,对年后即将举行的科举进行一些改革,防止人才的流失。因为大唐的进士本来就很难考。有些学子考了十几二十年好不容易考中,后来礼部春闱选试不中依旧落榜,只能离开长安到地方节度使那里当幕僚,碰运气看能不能再步入仕途。去年被皇帝追回的韩愈,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武元衡建议皇帝,仿效武周朝时则天圣后做法,将进士召集起来进行殿试,由皇帝和宰相来合力把关。而且,就算是殿试不中的落榜进士,也可以进集贤殿修书学习,以备朝廷用人之时来选用人才。
武元衡的这一提仪,获得了皇帝和群臣的一致认可。众臣大多都是进士出身,深知这步入仕途的艰辛。武元衡的这个提议非常的人性化,而且能有效的防止人才流失。
李世民自然是高兴应允。他下旨,过年之后就亲自主持殿试遴选人才,并将这一措施正式定为一项国策。他还让宰相陆贽担任贤殿知院事,年轻的韩愈当他的副手,专门负责编修国书典籍,和管理那些进入集贤殿的学士们。
第三卷 九鼎 第351章 姑息,但绝不养奸!
除了科举,被废许久的武举重开事宜,也在朝廷上展开了热议。为了储备和遴选军事人才,恢复武举的提案也获通过。对于这个东西,李世民还是相当陌生的。这是他最反感的女人武媚娘在晚年捉弄出来的东西。那时候,大唐开始了武举选拔,从军队和民间开始选取将才。但当时,举行的考试只有马术、箭术、技术和摔跤等等这些简单的体力项目。在群臣的建议之下,新近恢复的武举加入了战策与兵马的笔试。武举考评,由吏部联合兵部举行,时间也是在春季。由于史安之乱的影响和大唐近年来各项措施的废退,太上皇李适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进行过朝廷的武举考试了。现在要临时恢复,还挺难的。因此,只能先下政令,让军士和地方的百姓们先有一年的准备时间,隔年后再进行武举考试。
科举和武举,是文武人才的重要来源。治国以人为本,李世民深黯此道。整肃科举、重兴武举,朝廷才能有源源不绝的人才来源。国家才不会缺乏可用之材。
这个年,过得很舒坦。
武琦云进了宫以后,大获圣宠。进宫才二个多月,就喜结珠胎怀上了龙种。与此同时,吴月琳也有了身孕。李世民自然是满心欢喜。难得过年的这几天比较清闲,他就把大部份的时间都花在了后宫,陪着三个妃子一起度过。在李世民的心中,对这三个女人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评价:墨衣,是他最爱的;武琦云,是最爱他的;吴月琳,是最贤淑温良和帖心的。
新年刚过,一场瑞雪卷天铺地而来。皇城又变成了银白素裹。郭家的闺秀郭秋月,在正月初六嫁入了宫门。在这样一个瑞雪纷飞的日子里取亲,倒是别有一番风味。大红地彩袍彩旗。与银白的宫墙雪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映成趣。婚礼照样办得十分的热闹,郭氏一族门生故吏遍天下,赶来贺礼的人比上次还要多了许多。热情洋溢的人群趋走了寒冷,冰雪覆盖下的皇城,提前散发出春地味道。
郭秋月年方十六七岁,和吴月琳是属于同一类人。温顺。安静,话语不多。长相固然是出类拔萃的,典型的中原美女,还略有一些丰满。李世民册封她为贤妃,居于安仁殿。
这样一来。后宫四妃已经齐备了。由于没有立皇后,因此后宫中默认以四妃之首贵妃,也就是吴月琳为长。但吴月琳生性有些懦弱,也不喜欢争权夺利掌管事务。再加上她与淑妃墨衣的关系亲同姐妹,因此有什么事情都是让墨衣来定夺。以致于后宫之中。实际上是成了墨衣主事。对此,后宫里的人也没有疑义。母以子贵,淑妃可是皇长子地生母。说不定什么时候皇长子就被立为国储了,淑妃离皇后也就只有一步之遥。更主要的,是淑妃一直都在皇帝那里十分的得宠,而且本身也十分的能干有断事的能力。
后宫里,四宫皇妃并驾齐驱,但又有尊长主事,已经是平稳而又和谐。后宫稳固,李世民也就舒坦安逸了许多。一心专攻于朝政。
新年一过,朝廷马上变得忙碌起来。科举考试马上要进行,新地一年,也要做出许多的政策规划。春耕在即,这可是当前国家第一大事。李世民率领着朝廷百官。又开始了辛勤的操持大唐这份家业。有去年成功地经历,今年一切变得驾轻就熟。官员百姓们也是热情高涨的开始了经营新的一年。新的生活。
与此同时,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也要开始办了。那就是龙骧卫的组建。曲环和伊慎沉寂准备了一年,已经制定出了详细周密的军队组建计划。第一个龙骧卫团,在京兆府成立。京城与京畿的青壮男丁,怀着好奇与热情,积极报名参军。仅三天地时间,报名的青壮就多达七万余人。通过严格的甄选与比较,最后挑选了五千人,组成了京兆龙骧团。团练使,由曲环亲自担任。五千人的衣甲马匹和食宿安排,井井有条一丝不苟。李世民去试察过好几次,发现这第一支预备役军队,搞得有声有色,非常的到位。曲环也是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怠慢,每天吃住都在军队里,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竭尽全力地要将这五千名新丁,培养成合格的大唐军人。
以长安为中心,龙骧卫地组建陆续开始。东都路嗣恭,也很快组建了一支四千人的龙骧团,开始训练和培养。紧接着,关内其他的州县,也相继成了龙骧团、营,搞得热火朝天有声有色。朝廷去年算是有了一些盈余,能养得起这一支预备役大军了。其实,今年开始实行新的雇佣军军饷措失了。以往每年的这个时候,朝廷都要付出国库收入的三成以上,给在职或是退役的雇佣军发放军饷。现在,则只需要给在责的军人提供军饷。所以这一算起来,真正开支的军费比以前还要少了。那些退役的军人,有了去年的收成,都可以自给自足不用朝廷给养。一个沉重的负担和包袱,从此彻底的从大唐的身体上被甩了开去。
关内成功组建龙骧卫的事迹,逐渐流传到了其他地域。不久,山南、西川和河西等地,也成功的组建起了龙骧卫,并没有出现任何的纰漏和差错。连远在西南的江南一带,也陆续开始执行这一国策。原有的团练组织逐渐被取缔,而是分野成了神策卫和龙骧卫。职责分明,地方的财政开销也大大缩减。百姓们的负担,也减轻了许多。
但是,淮西与河北这些地方,则是相当的安静,安静得有点异常。淮西与河北三镇的蕃王节度使们也不傻,他们清楚的看出了这一项兵制改革,针对的就是节度使。这是一个能把他们连根拔起彻底根除的新制度。他们惶恐,却又无计可施。除了闭门假装无视,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实际上,每一个蕃镇节度使自己,也意识到了雇佣军这个沉重的包袱。但是。他们又不敢主动去甩掉这个包袱。因为甩掉包袱地同时,也要甩掉自己在属地支手遮天、占地为王的大好日子。
看似平静的蕃镇里,一股暗流也在四下汹涌澎湃,随时可能爆发。
三月初九,正当皇帝和宰相大臣们,在武德殿里面试新科进士举行殿试的时候,一个爆炸性的消息送到了皇帝手中:淮西兵变!
原淮西叛王李希烈的大将吴少诚。发动兵变杀害了朝廷任命的淮西节度使陈仙奇,霸占淮西,自称节度使留后。并且,吴少诚上表声言陈仙奇地诸多罪状,请求朝廷削灭陈仙奇的官爵。并正式确认让吴少诚坐领淮西,担任淮西节度使。
看完快报,李世民浑身顿时绷紧,双手啪的一下抓紧了手中的快报,怒目而瞪。看似就要发作。
“陛下,请息怒!”身旁的陆贽急忙轻声提醒。李世民回过神来,看了一眼殿前愕然惊慌地进士学子们。按下了怒气。
“今日就论到这里,朕明天再来,到时再继续殿试。陆贽,这些进士们你先安排一下。”李世民扔下了一句,快步走出了武德殿。
“俱文珍,传侍中陆贽、左仆射马燧、兵部尚书李晟、谏义大夫薛存诚与吏部尚书武元衡。”李世民步子快,说话也快,“让他们弘文馆来议事。”
“小人遵旨!”俱文珍急忙叩拜。飞快的跑了。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皇帝像现在这样激动和生气了。想必,这次发生的事情,十分的重大。
没多久,陆贽等人都赶到了弘文馆。看到皇帝的表情,都不由得心中一跳:皇帝今天火气真大!
“你们都看看吧!”李世民将手中地快报朝陆贽等人面前一扔。恨恨的说道,“吴少诚这个匹夫。真是胆大包天,就差让朕下位给他当皇帝了!”
李晟手快,最先捡起读了一遍,脸上也来了怒气:“这匹夫!居然如此无礼!杀了陛下钦封的节度使,还要来讨要官位!”
马燧看了一遍也大怒:“反了这厮!陛下,请下令出兵,征讨吴少诚踏平谋反蕃镇!”
陆贽和武元衡等人依次看过,脸上地表情也都发生了变化,但都没有急于说话。
李世民生了半天闷气,却发现陆贽和武元衡等人都不说话,不由得疑惑道:“陆贽、武元衡、薛存诚,你们怎么都不说话?”
陆贽拱手拜了一拜,说道:“陛下正在气头上,哪里还听得进别的意见?因此,臣等是在等陛下冷静下来,再开始进谏。”
李世民微微的怔了一怔,也收敛了心神,说道:“好吧,朕现在不那么愤怒了。有什么话,就讲。”
陆贽朝旁边看了一眼,示意武元衡上前说话。这么些日子以来,陆贽和武元衡也算是惺惺相惜有了一些私交。二人之间,也有了一些默契。刚刚皇帝在武德殿上生气拂袖而去,陆贽和武元衡都是在场的。皇帝急召,二人紧急商议了几句,才来见的皇帝。因此,也是早就达成了统一的意见。
陆贽的这个小动作,李世民也是看在眼里,开口说道:“陆贽,朕让你说话,你为什么让武元衡出头?”
陆贽笑了一笑,说道:“微臣不懂军事,不敢胡言乱语妄加评论。武大人却深黯此道,由他来说,再也合适不过了。”
李世民也不由得笑了起来:“你倒是个实在人。好吧,武元衡,你就说一说,你和陆贽达成了什么默契了?”
武元衡站了出来,拱手一拜淡然说道:“微臣的确是和陆相公有些商议。我们地意见就是:此时不可言战。”
“为什么?”李世民声音平静的追问。
“因为打不起。”武元衡回答得也很简单,说道,“去年,朝廷虽然有了一些收成,可是开春之后马上就要投入春耕生产,组建龙骧卫也要花费大量的钱粮。百废待兴,处处要花费。今年,朝廷可没有哪个巨贪可以罚没,只能凭自己的本事去赚取钱粮。只要一开战,所有的事情都要荒废怠慢下来。陛下戎马出身,比微臣更了解行军打仗最是消耗钱粮。一只十万人地军队,至少还要投入十万人给他运送军需物资。这二十万人的衣食住行,可比二百万百姓地消耗还要厉害。如果只派小股军队去征剿,又难得有什么效果。因此,现在不可言战。”
陆贽也站了出来,说道:“陛下,眼下不仅仅是打不起,也不能打。朝廷推行革新与变法以后,花了一年的时间,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