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当电工-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会……我只会修东西。”
“学艺不精啊。”
叶秋莹哭笑不得,只能遗憾点头:“我就跟我爹学了点皮毛,混口饭吃。”
有人陪着说话,时间过得也快。
转眼已是日落西山,叶秋莹不得不收摊回家,约莫是挣了钱,连步子都轻快了不少。
今天补锅盆、修挂钟足足挣了10元!
可惜一转眼,不仅花了个精光,还倒欠5块钱。
除去煤炭和肉包的5毛钱、买灯泡小螺丝、铁丝铜片等必不可少的零件花去近5块。家里存粮所剩无几,米面红糖盐、灯油、三斤大肉,光是这些又花去10元钱。
小商铺的老板娘见她生意不错,二话不说给她赊了账。
叶秋莹欲哭无泪,想买的东西还很多,可惜口袋空空如也,一朝回到解放前。
不过出摊第一天就有这样的收入,她已经很是满意,不求天天这般热闹,一天挣个五块钱,一个月也有百来块,这不比打工强?
叶秋莹也就歇了找工作的心思。
回到家中已累成狗,连做饭的心思也没了,要不是担心三斤肉不处理会变质,她恨不得倒头就睡。
叶秋莹撑着身子起揽肉,肥肉用来炼油,瘦肉直接炒着吃,这具身体消耗巨大必须补补身子。
肉香勾出她的馋虫,叶秋莹咽了口唾沫,险些咬到自己的舌头。自从和穿越过来,三餐不见肉滋味,她吃喝不讲究,可美食当前谁能扛得住?
茶足饭饱,叶秋莹倒头就睡。
第二天,已是六月。
叶秋莹照例天不亮醒来,昨天忙了一日才想起收音机还没修,她暗道等会儿摆摊,一定要挤出个时间修收音机。
可谁能想到出摊第二日,顾客就排成了长龙?
第6章
叶秋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以补锅出圈?
也不知道是谁传出去的消息,约莫是十里八乡都没有修理工,此时此刻队伍已排成长龙,一个个手里提着锅盆铁具,叶秋莹没来由浑身一抖。
这得补到什么时候?
几十号人正守在叶秋莹昨天摆摊的位置,七嘴八舌等着他们的小师傅,直到一个身穿灰衣灰裤的小女娃,推着箱子朝他们走过来。
女孩头缠纱布,面容憔悴,瘦小羸弱。
几个壮汉呆呆看着女孩打开工具箱,有一瞬间错愕。
“老王,这就是你说的女师傅?”
“对对对,手艺贼好,补锅滴水不漏。”
“开什么玩笑,这细胳膊细腿轻轻一拧就断,是拎得起火钳,还是拿得起锤子?”
“哥们你耍我呢?害老子白跑一趟。”
“谁跟你们开玩笑,这可是叶淮生的女儿!”
“叶淮生是谁?”
“小子你回去问问你爹,青
依譁
源镇的叶淮生,当年谁不喊一声叶师傅,祖上三代都是正儿八经的老手艺人,他的女儿能差到哪里去?”
“大爷您别太夸张,咱们不造谣不传谣。”
“……滚犊子!”
显然还有不少人,不相信叶秋莹的手艺,学门手艺入门少说也得一年半载,至于想要达到精通熟练,没有三年五年根本行不通。
更何况叶秋莹还是个女的,谁家丫头愿意去补锅打铁啊?
嗯,叶秋莹表示自己挺愿意的。
这不是挺好玩的吗?
叶秋莹没有理会闲言碎语,有人猜疑再正常不过,反驳再多不如用实力说话。
随着修补次数增多,叶秋莹发现自己的熟练度也越来越高,修补速度肉眼可见的提升,动作一气呵成,哪个敢说是假把式?
先前还骂骂咧咧说白跑一趟的人,纷纷臊红了脸支支吾吾,丢人归丢人,东西还是得修,又默默排起了长队。
叶秋莹压根没想到,刚出摊整个人就跟旋风小陀螺似的连轴转,补完锅来又补盆,烧火的同时还得修挂钟修手电,这头的刚修好,那头又来了新顾客。
八十年代农村娱乐方式不多,看手艺人干活也是一种消遣,哪怕手里没有要修的东西,凑凑热闹也不错。
殊不知,人来人往竟成了一道风景。
比起补锅修钟,叶秋莹其实更想维修电器、绘制精密仪器。
相比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三转一响也不算什么稀罕物,当下年轻人结婚的标配,哪怕是乡镇百姓,攒个几年也能买得起。至于黑白电视、传说中的彩电才是有钱人的专属品,谁家要是有个电视,全村人都能守在你家门口等电视开播。
可这些都是值钱的东西,平日里主人精心养护,哪里这么容易坏?
叶秋莹只能歇了心思,继续修补小家件,小物件虽多,可修起来也快。
直至正午过后,人才渐渐少了起来,各自回家吃饭。
叶秋莹终于喘了口气,拿起军绿小水壶,灌了一口凉白开。
为了省钱,她早晨特地准备了午饭,经典的银色铁皮饭盒,里头装着米饭、瘦肉和野菜干,铁饭盒放在炉子上一热,就能吃。
一旁的林婶见状,笑呵呵问了起来。
“秋莹,你吃啥好吃的?”
“米饭,肉和野菜。”
自从她替林婶修了一次锅,两个人就渐渐熟络了起来。
林婶瞥了眼饭菜,嘴角一抽,这丫头管焦煳的黑疙瘩叫肉?
林婶一时间不知道是心疼好好的肉被糟蹋,还是心疼叶秋莹吃不上一顿好饭?
林婶深深看了眼叶秋莹,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手艺好的人不一定会做饭,看着吃得一脸津津有味的叶秋莹,终究是于心不忍。
“秋莹,要不吃个肉包子,婶子请客。”
叶秋莹笑盈盈扬起小脸:“多谢林婶,包子我就不吃了,借您的锅炉,就给您添了不少麻烦,不能再让您破费了。”
说起锅炉,叶秋莹加快了吃饭速度,她还得去定制一个模具和火炉,总不能一直借林婶的,人家还得做生意。
瘦肉烧焦的煳味在口腔蔓延,滋味有点苦,不过不影响她干饭。
因为掌握不了火候,肉经常看着熟了,里面却还是生的,她心平气和回锅重炒,就是成品有点暗黑。
只能说,她高估了自己的厨艺。
好歹也是肉,能填饱肚子就行。
在林婶有些莫名其妙的目光下,她火速干完饭,又拜托林婶帮忙照看摊子,一路小跑前往锅炉厂。
地方不远,十来分钟就到了。
叶秋莹找来工人说了下结构与造型,都是简单的炉子和模具,后者立马会意,并保证明天就能取货。
有了模具和盛装的煤炉,熔铸起来就方便多了,煤炉熔点高达一千多度,熔铸废旧金属,将来焊接零件也没有问题。
不过高温下工作和燃烧后产生的化学气体,伤身体也是避免不了的。
前世她还是个实习生的时候,便是一线技术员,在各种高辐射机器下作业,维持机器运作,甚至吸入焊锡产生的毒气,工具手套防护服,装备齐全仍旧伤身,可这就是他们的职责。
每种职业每个岗位,哪怕是小小的一线工人,也有他们的使命。
叶秋莹摇了摇头,才发现自己想多了。
她麻溜签字交付押金,返回小摊。
下午三点过后,顾客终于少了一半。
叶秋莹才勉强挤出时间修理收音机,笨重的大家伙配件不少,拆起来有点费事,好在工具齐全,各式零件对于她来说,早就烂熟于心。
叶秋莹拆得直呼痛快,若是旁边没有人一直盯着她就好了……
叶秋莹眼皮狂跳,实在忍无可忍,朝蹲在她身旁的青年重重咳了声:“大哥您这是要修东西?”
青年被问得满脸通红,才后知后觉自己靠得太近,慌忙后退。
他尴尬挠了挠头,“我来修手表,没想到你人不大,还会修收音机,我就是想看看收音机长啥样。”
既然是顾客,叶秋莹也就放心了,虽然她长得很安全,这年头百姓大多也憨实,可万一碰见个饥不择食的变态,她不就完了吗?
她是不是该整个防狼电棍?
青年果真掏出个手表,叶秋莹扫了眼年份——好家伙,又是个古董。
年代久远的机械手表最容易拉档断裂、零件磨损,她不是专业的修表匠,想要修好肯定要耗费一些功夫,特别是手表零件过于精细,少不了要用放大镜辅助。
“修不了吗?”
青年有些局促,面上尽是肉眼可见的紧张。
“修倒是能修,就是得等上一两天。”
听到叶秋莹的回答,青年又惊又喜:“能修就行,多少钱?”
“童叟无欺,一块钱。”
零件不贵,人工贵。
青年诧异看了眼叶秋莹,抿唇点了点头。
“行。”
周科又扫了眼叶秋莹脚边的收音机:“小师傅,这收音机多少钱?”
“你说这个?”
叶秋莹指了指,被她拆解成块的老式收音机。
见对方点头,叶秋莹耸了耸肩:“这玩意不值钱,城里人都爱最新款,收录一体轻便又美观。老式笨重的收音机,早就被淘汰了。”
周科当然知道叶秋莹说的是真的,他昨天才去城里看过,国营商店摆放着几个新式好看的收录机,一问价钱险些没把他愁死。
550元,进口货还得凭票购买!
他不吃不喝,打两年的零工才能买上一台收录一体的新式收录机。
他能等,可他的心上人能等吗?
女方是城里人,嫁给他算是下嫁,丈母娘说了没有三转一响,甭想带人走。
他这些年攒的钱,倒是买了辆新的自行车,就连缝纫机也买了个二手的,手表也是他托人淘来的旧货,就是问了好几处都没人会修。
回到镇上难得遇见个修理工,周科也就是随口问问,他也没报多大希望,毕竟对方年纪太小。
万万没想到对方不仅会修,维修费还低的离谱。
虽然不知道真假,如今也只能试试。
至于收录机,等他攒够钱,媳妇估计早就被人抢走了?
新款的他买不起,总能买旧款吧?
“小师傅,我就是打听打听,买一个旧款究竟要多少钱?”
青年一脸认真,叶秋莹扬眉眨了眨眼。
“你真想买?”
“嗯。”
“一台新的,少说也得40元左右,啧啧啧划不来。”
话锋一转,瘦小的女孩托腮沉吟:“你要是真心想买,我这台卖你,只需要15元,买来不亏卖了血赚,修手表的钱,我也给你免了。”
“15元?”
周科有些错愕,他昨天还伤心欲绝,愁着得挣个三年五载才能娶上媳妇,现在告诉他15元就能买个收音机?
他兜里现在就有15元!
叶秋莹见对方不仅不说话,还握紧双拳面色涨红,还以为对方不乐意,不由拧眉闷闷出声。
“你放心,东西绝对给你修好,比新的都好用,还免费给你保修一年,如何?”
周科紧紧盯着叶秋莹的小脸,努力压下心头喜悦,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不颤抖,然而如此,还是抑制不住浑身激动起来。
“成交!我什么时候能来拿东西?”
“三天后。”
叶秋莹看着同手同脚离去的男人,摇了摇头——这哥们有点憨啊!
第7章
废弃收音机转手一卖获利15元,再加上今天摆摊近15元的收入,一天小赚30元,抵得上普通工人大半个月的工资。
叶秋莹笑得眉眼弯弯,越发觉得售卖小家电是个好出路。
可惜生产小家电需要不少器材,兜里没有几个钱凑不齐全,一口吃不成胖子,这事急也急不来。
收心敛性,叶秋莹继续捯饬收音机。
老旧破损的外壳打磨上漆,重新翻新即可,至于损坏的内部则需更换零件,好在半导体、音频调制器这些小配件,五金电子商店基本都有成品出售。
有些零件器材她也能自制,不过需要有专业的器材、精密的度量工具、测试仪等辅助完成,而且各种测量数据,不是一两次测试就能达标的,枯燥且繁琐的程序远不如直接购买成品来得快。
叶秋莹将缺损的零件记下,又在页头标注周科的名字,以及取货时间。
忙完,叶秋莹打算提前收摊。
穿越六七天,伤口虽然不再流血,但是愈合太慢,兜里好不容易有了能够自由支配的钱,当然得去看医生。
1982年的大小医院,基本都没有什么医疗设备,做不了太多的检查,更别提小小的乡镇卫生院。
不过听说镇上有位老中医口碑很是不错,叶秋莹直接排队候诊,一身浩然正气的老中医,给她望闻问切一番,给她开了点消炎祛疤的药,直说没事多吃几个枣就行。
于是,她又屁颠屁颠赶去杂货铺。
她先将昨天赊的账还清,又买了一斤红枣用来补血,想到以后每个月来大姨妈还会掉元气,又多买了一斤红枣和枸杞。
小小年纪,已经踏上养生补身子的路。
刚到手的钱,还没开始挥霍,又花了过半。
叶秋莹恋恋不舍瞄了眼洗头膏、雪花膏,咬了咬牙把钱收了起来,还是买零件要紧!
天色已经不早,叶秋莹含了颗枣,推着小木车往家走。
倏然不知,她摆摊的事儿已经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所以当她回到柳桥村的时候,三五成群的乡亲,立马将她围了起来。
和善之辈,叶秋莹当然客客气气笑脸相迎。
至于不想花钱,还想占她的便宜的人,就实数过分了。
翠萍听见有人竟然想占一个孤女的便宜,心里很是瞧不上,前阵子秋莹才刚帮着她修好手电筒,没忍住帮着啐了一句。
“狗娃他奶,你让秋莹去修锅,不给钱起码得管顿饭吧?”
“哟,乡里乡亲修个东西还要给钱?秋莹又不像你掉钱眼里了,她现在赚了钱,一两顿饭人家也看不上。”
另一个矮瘦的男人,看着叶秋莹两眼冒着精光:“对头,乡里乡亲谈钱多伤感情,秋莹你要是有赚钱的法子,记得带上你赵二哥。”
“呸,就你这个德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是带带你六叔合适。”
叶秋莹面容平和笑了笑:“修理的活我也才学了些皮毛,都是小本买卖攒些辛苦钱,你们要是想学,我可以教,不过修东西要成本,工具这些你们得提前准备。”
谁说不是呢?
机电工科,哪个没有去过一线,进过工厂?
不都是从基本理论到实际操作,维修安装积累经验再到研发设计,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叶秋莹又看向老妇人,一脸无辜可怜兮兮。
“狗娃奶奶,我正好没吃晚饭,家里清锅冷灶,大家都是一个村的,我一个没爹没妈的孩子,拜托大家多多照顾了。”
叶秋莹本就瘦小一副孩童模样,摆出一副无辜的表情,更是人畜无害。
被她这么一怼,阴阳怪气的家伙,也乖乖闭了嘴。
叶秋莹看得开,嫌你穷怕你富的人哪个年代都有,原身性子本来就闷,没说两句她直接找借口离开,众人已习以为常。
直到叶秋莹走远,一个齐耳短发的妇人才满脸刻薄小声嘀咕。
“瞧把她能耐的,修一下又不耽搁她多长时间,这么爱出风头,迟早和她爹当年一样。”
“嘿嘿,有能耐还不好?”
妇人厌恶瞥了眼面露猥琐的赵二,男人的目光一直追随叶秋莹离去的背影,她眼神忽地一亮,臭不要脸的原来打这个主意。
“唷,秋莹也老大不小了,也不知道谁能娶回家。”
妇人说完,朝赵二扬了扬眉,后者立马会意,笑得是春风得意,仿佛叶秋莹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
翠萍看得浑身一抖,不怀好意的二流子!
说起赵二,不知道多少人背地里想打死他,奔三的人成天游手好闲调戏小媳妇小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