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旁支嫡女 >

第11章

旁支嫡女-第11章

小说: 旁支嫡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陶淳儿这么说了,蜜娘就不再说了,倒是趁着午饭时,洛秋君私下同她道:“蜜娘,我这女红向来不好,再怎么学也是无用,这大概就是没有悟性,你方才说能教我一两件绣件儿就能出众,我还请你教我。”
  蜜娘微微一笑。
  趁着休沐时,她就乘着马车去了洛家,洛夫人四十来许人,脸虽然笑着,但是嘴唇经常紧抿着,这样的人一看就是意志十分坚定之人,轻易不会改变主意。
  她拉着蜜娘的手对周围的人说道:“秋君这孩子性子素来孤高,没想到这么快交到朋友了。”
  说罢,洛夫人又问起蜜娘家中还有几人云云,蜜娘笑道:“我爹爹是秀才,还在读书,母亲本来要送我过来,但因着怀着弟弟,故而不能前来,特地托我向您问好。”
  洛夫人见她生的实在是太好看,说话又口齿清晰,行礼如仪,实在是多了不少好感。
  过了洛夫人这一关,蜜娘去了洛秋君房中,其实洛家虽然有个男主人在做教谕,但的确算不得殷实,住的地方还没有自家好。听闻洛秋君的爹之前屡试不第,借了不少银钱,也不擅长理财,故而过的不算太好。
  “蜜娘,你来了。”洛秋君淡淡笑道。
  蜜娘颔首,也不废话,直接拿出一个鲤鱼的模子来,洛秋君不解:“怎么只绣这一种呢?”
  “洛姐姐,你想啊,这鲤鱼绣法多用平针,看似复杂,但我总结了也不过三种针法。你若是学会了这一种,那就是万变不离其宗。比如送给学子或者送给官员夫人这芙蓉鲤鱼就很好,寓意极好,不仅有鲤鱼跳龙门之意,还有一等富贵气象,我教你最简单的,最多也不过是多绣些荷叶罢了,再有金鲤鱼纹绣,咱们往简单了做,就是用金色线在鲤鱼边上镶一层就够了,你看这双色鲤鱼,可以摒弃错针法,只绣两条鲤鱼,只是用不同颜色不就成了么?”蜜娘边说边画。
  洛秋君难得笑的开怀:“妙极妙极。”
  她难得还拉着蜜娘的手道:“你真的是解决了我一个大麻烦了。”
  蜜娘也狡黠道:“那洛姐姐也要教我读书,这样也叫礼尚往来啊。”
  洛秋君笑道,这有什么问题。
  二人你来我往,蜜娘实在是受益匪浅,她方觉着自己若是真的只读三年女学,充其量也不过是认得几个字,但是洛秋君却是按照男子读书教养的,这才是她想学的。
  当然,洛秋君从蜜娘这里也学到不少女红诀窍,对于做女红不再像以前那么排斥,同时对蜜娘本人的好感也倍增,尤其是对方勤学之程度更是让她佩服。
  很快,蜜娘在闺塾就有了第一个不错的朋友洛秋君。
  这在闺塾从来都独来独往的洛秋君居然和新来的阮蜜娘好的跟一个人似的,不禁让众人震惊,计春芳看了陶淳儿一眼,不由得对郭瑶玉道:“这个阮蜜娘年纪虽然小,可真有本事,你们可曾见到咱们这位洛小姐理会过谁,陶淳儿现在都被撇到一边了。瑶玉,你可要留心啊。”
  郭瑶玉脸色晦暗不明:“我留心什么,你可别乱说。”
  计春芳的嘀嘀咕咕,蜜娘看在心里,但她可不在乎其她人怎么看她和洛秋君的关系的,这就像当年她承宠不知道多少人嫉妒,这叫什么,不遭人嫉是庸才,只有平庸无能之辈才无咎无过,人家想都想不起来要针对你。
  至于,她们看她的眼神好似看奸臣一样,蜜娘只是觉得好笑,前世被人骂奸妃,她起初也难过,后来慢慢的就习惯了。
  就像有些人不耻走后门,但是你真的有后门给他走,他第一个走的不亦乐乎。
  还有那种觉得皇上对她恩宠太过的,殊不知皇上提升她们自己的分位一级,那些人都争宠争的跟乌眼鸡似的。
  反正蜜娘的想法是,她来女学的目的主要是读书的,当然要选学问最好的洛秋君学,就跟进宫你得抓住皇上的心一样,否则就是讨好皇后,讨好太后作用都不大。
  任何事情都找到关键点,才能成功。
  否则,不过是在这里混日子,白费光阴罢了。
  所谓的结交人脉,那也是大家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否则,谁愿意扶贫。即便有人愿意提携你,也要你身上有本事才好。
  总想靠别人,还不如想着靠自己,把自己发展成人脉,这才自己的立身之本。


第19章 、季考
  是夜,家中正在赶制春衫,阮家这样的人家还没有银钱在裁缝店做衣裳,这几日都是如此,尤其是定二奶奶让她们跟蜜娘赶制春衫尤为要紧。
  平日蜜娘这个时候都是在练字,但这几日也跟她们在一处做。
  “等小姐的衣衫做好,你们也各自都裁一套穿。”定二奶奶笑着对钟氏好婆几人道。
  好婆和钟氏都齐道:“奶奶想的真是周到。”
  蜜娘知晓娘这是怕自己在同窗们之间丢脸,故而才为自己裁制新衫,下人们得的都是粗麻布料,给她用的料子却是上好的缎子,这匹缎子还是当初爹得案首时旁人送的,拢共也只有半匹。
  她也拉着定二奶奶道:“多谢娘亲为我制衣。”
  定二奶奶摸了摸女儿柔顺的头发:“这也不值当什么,只恨娘如今也不能给什么好的你。”
  “已然是够好了。”蜜娘不觉得有什么辛苦,也没什么觉得比不上人家的。
  当然,次日去闺塾时,因为前一夜熬久了,她打了几个哈欠,洛秋君关心的问道:“蜜娘,你这是怎么了?晚上没睡好么?”
  蜜娘不在意道:“这几日家里都在做针线活,我也帮着做,可不就睡晚了么。”
  听她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丝毫羞惭窘迫,大家都知晓蜜娘虽然出自后族阮家,但日子却过的甚是清贫,旁人家午膳都有点心用,她却从来不带,反而把闺塾这等粗茶淡饭吃的一干二净,还意犹未尽。
  计春芳听闻之后,倒是刮目相待,她来闺塾可不是真的就来读书的,结交人脉是第一,以前她的目标当然在郭家姐妹和洛秋君这等官家千金身上,但没想到这阮蜜娘颇有些不凡。
  因此,计春芳转过头对蜜娘夸道:“阮妹妹,你这身春衫做的不错,尤其是这领口绣的这枝柳叶,一看就知春已来啊。”
  没想到先夸自己衣裳好的人,居然是计春芳,记得前几日她还嘲讽王素敏在郭家吃白食呢!蜜娘想,以前计春芳对她忽视的很,现在居然对自己另眼相待。
  蜜娘还颇有些受宠若惊:“这是我娘亲手绣的,姐姐这一身牡丹团花的也极好看。”
  她说完,又喝了一口水,拿出昨日学的《卫风》中的几篇出来看,和以前无异,计春芳看了暗自佩服。
  须知蜜娘刚进闺塾时是什么程度,完全是笔都不会拿的地步,现在大字小字都能写工整,每日功课完成的极好,年纪虽然小,但是实力不容小觑。想到这里,计春芳暗道不好,过几日就是季考,她连《邶风》那几篇都背不会,赶紧埋头读书。
  不过,再看看周福柔,她又有了信心,不管怎么样,她也不会是垫底的。
  季考来的很快,蜜娘早膳时,定二奶奶还多煮了一碗鸡蛋茶给她,蜜娘失笑:“娘亲,我已经吃了一颗鸡蛋了,何必再要喝一碗鸡蛋茶。”
  定二奶奶却认真道:“那不同,现在家里喂着鸡呢,来,多吃一碗,这样考试也不怕啊。”
  连送她去闺塾的王五都认真道:“小姐,小人祝您马到成功。”
  蜜娘没想到,他们对她的期望还这么大。
  这一次季考主要是考《诗经》《孝女传》和大字两幅小字一幅,蜜娘早已把学过的内容牢记心间,虽说如此,但进门时见诸同学这么早全到齐了,还一个个都埋头书间,竟也被紧张气氛感染了。
  偶尔还听陶淳儿和计春芳抱怨:“如何是好,我前边学的都忘记了好多。”
  “大家都一样。”
  薛先生还把彩霞一起请来监考,不可谓不严厉了。
  她还道:“这一次除了书上的学问之外,应你们学子大人们的要求,还要加上女红考核,都是当堂考,也让我看看大家的水准如何。”
  “如若有作弊之人,我这书斋宁可不要这份束脩,也绝不要此等毫无诚信之人。”
  女学子们听的都是心惊。
  周福柔拉了拉陶淳儿的衣袖,如同乳燕找不到母亲一般,委屈道:“陶姐姐,我……我不会怎么办?”
  她也不是真的不学,但家中没有一个读书人请教学问,她又是在姑姑家,近来姑姑家因为果园竹林都给了阮蜜娘的爹娘,田中出息也有限,因此收入锐减,还好有张夫人这层关系在,否则她怕是女学都读不成。
  更甭提练字的事情了,姑姑虽然疼她,但是也没有闲钱给她买纸笔。
  因为节俭,每日晚膳都是一碗清粥,更别提点烛火练字了,想都不要想。她身上穿的这身衣裳还是去年姑姑做的,今年穿着都短了,闺塾的姐妹们都私下诟病阮蜜娘家贫,其实她更不如。
  陶淳儿是个厚道人,她见周福柔都急的快哭起来了,忙道:“无事的,就是考的差了先生也只会说一两句,不会怎么样的。”
  “那姐姐你能不能到时候给我看一眼?”周福柔恳求道。
  “这……”陶淳儿就有些犹豫了。
  须知陶淳儿人虽然厚道,但是她也很正派,洛秋君想取巧学女红,她都觉得不成,更何况是给小抄人家。
  除此之外,王素敏也有些心慌,她病了几个月了,平日郭夫人怕看书让她多思,便拘着她只休养歇息,这几日,她又因为和郭瑶玉拌嘴,哪里有心思钻研学问。
  但她有些底子,这又比周福柔好很多,王素敏现在一句话也不想讲,拼命的记书上内容,是能有多少就记多少。
  唯独有洛秋君郭瑶玉略镇定些,连郭瑶仙都不禁翻书狂记,生怕错过哪一首诗。
  就在学子们惶惶时,薛先生命彩霞把诸人书籍全部收了过来,拉开大家的距离,还强调:“现在把你们的夹带交上来,我不计较,但若被我发现,就权当舞弊来看了。”
  大家更是动弹都不敢动弹。
  待薛先生插上一炷香,方神情肃穆道:“开考。”
  卷子一张张发下来,蜜娘拿到手之后,认真的写好自己的名字,心道,我这辈子扬名的第一个机会,绝对不会放过。


第20章 、头名
  这一张卷子上小题三十道,都是诗经截搭题,后十道则是《孝女传》相关,是考释义。其实考的难度并不很大,但是这对于闺塾的姑娘家而言就有点难了。
  因为闺塾一般只读半天书,其余多半功夫还是在女红、画画、礼仪、棋道,甚至品茶辨茶,像郭家姐妹就学礼仪和茶道学的最认真,这也好理解,她们出自官宦人家,时常跟随母亲出去交际,在外礼数最重要。
  但蜜娘的标准是要全部正确,就要一字不差,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把字写的非常工整才行。
  如此想着,她手就没停,一直在写着。
  考场诸人中洛秋君和郭瑶玉倒是认真在写,郭瑶仙则是在第三道那里就卡壳了,她叹了口气,再看计春芳也是忽而写几个字,忽而坐着冥思苦想,王素敏则有些绝望,她以为自己记性不错,哪里想到背她方才临时抱佛脚,勉强背了,但是字却是忘记怎么写的了。
  “寤寐思服的寤寐如何写的,怎么我方才就没看清楚。”想到这里王素敏还不禁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陶淳儿一向细心,她大部分都会,也很认真,只不过看了看身边做小动作的周福柔,还是没理会她。
  周福柔则是抓耳挠腮,跟猴子屁股似的在椅子上不安定,被薛先生敲了敲桌子,这才不敢随意动弹。
  一场考试,人生百态。
  半个时辰过去之后,洛秋君径直交卷,倒不是她狂妄,而是这卷子一点也不难,甚至对她而言是非常简单。
  有人提前交卷,这让考场内的氛围越发紧张。
  试卷还有一大部分不会的计春芳着急起来。
  连一向镇定的陶淳儿都忍不住看看香案,生怕来不及。
  又过了两刻,蜜娘也旋即交卷,郭瑶玉紧随其后。
  薛先生提醒道:“还有两盏茶的功夫,你们须快些。”她着重看了周福柔一眼,这孩子的卷子几乎是空白,她那模样也是瘪嘴想哭。
  可薛先生脸上却没什么同情之色,尽管周福柔的姑姑说她家贫云云,薛先生认为不是理由,即便在家中不能读书,可在闺塾课间也不是没有功夫,她认真观察过周福柔,她大部分时候没有努力,只是在和大家一起玩儿,尽显孩童本色。
  但七岁了,也该懂事了。
  香烧到最后一刻,陶淳儿还有郭瑶仙连忙上前交,王素敏的卷子被彩霞直接收了,计春芳还想磨蹭到底,被薛先生看了一眼,也不敢再拖拉。
  唯独有周福柔一下就哭了。
  “洛姐姐,今日这伙食挺好,有糟鹌鹑还有糯米肉圆,我都添了两碗饭了。”蜜娘笑道。
  洛秋君颔首:“要说咱们江陵人都爱吃糯性食物,这肉圆上若是不粘糯米就少了那么点意思。”
  她二人都考的不错,当然吃饭也和平日一样,陶淳儿则很是紧张,无心吃饭,担忧的紧:“怎么办呢?我哪一句觏闵既多的觏字写错了,还有两题也没默出来,如何是好啊?”
  蜜娘和洛秋君连连安慰一番,又见坐在前排的计春芳转过身幽幽的道:“淳儿,你才两道没默出来,我有五道半对半错,释义更是句读都弄错了,意思都没来得及写。”
  正在大家吃着饭的时候,周福柔又哽咽了几次,只是这次连最厚道的陶淳儿觉得自己没考多好,大家也都提不起劲儿再安慰周福柔了。
  下午考核女红,这一项更是蜜娘的拿手活计,她先在发下来的白纸上花了花样子,画完之后,就开始把要用的布放绣绷上,先绣再裁剪一个荷包样式儿,这对于她更是小菜一碟了。
  当然,蜜娘也分心看了洛秋君一眼,嗯,还好,她这几个专门绣鲤鱼,现在一说要做荷包就立马能快速做一件芙蓉鲤鱼的荷包了。
  女红考核完之后,薛先生当场把上半场考核的卷子张贴出来,甚至当场还念了名次。
  “倚梅园书斋头名有两位,而且全对,大字小字都写的很好。”薛先生夸奖道。
  计春芳小声对郭瑶玉道:“肯定是洛秋君和你。”
  “哪有。”郭瑶玉摇头。
  计春芳笑道:“你是课长,平日里功课最好,别人拿我都不服,只有你拿我就服气。”
  显然大家也都是这么想的,陶淳儿还羡慕的看了看洛秋君和郭瑶玉一眼,但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
  “头名洛秋君、阮蜜娘。”
  大家不可置信的看着蜜娘,郭瑶玉的妹子郭瑶仙还小声道“这不会弄错了吧,阮蜜娘不是才进学堂三个月吗?怎么可能。”
  是啊,洛秋君也就罢了,毕竟洛秋君去年就一直季考第一岁考第一,但阮蜜娘,她刚入学堂时自己的名字可都不太会写,还发倒笔呢。
  薛先生轻咳了一声,大家摄于她的威严,不敢再讨论了。
  只听她道:“岂不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蜜娘虽然年纪小,进学前基础也薄弱,但是她勤学,人有天赋,但不勤奋,想要成功是不可能的。她娘跟我说她每日回家雷打不动的练俩个时辰的字,早起半个时辰背书,这等毅力你们有谁赶的上?”
  大家纷纷惭愧的低头,不敢再质疑。
  薛先生又道:“不要总是找借口和理由,你们能读女学,已经比许多女子要好上一大截了,大家更应该珍惜这段时日。”
  这话在敲打周福柔,大家都听的出来,只有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